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拉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18:14: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拉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很多零件如螺柱在加工生产时,多是以镭焊或铆合的方式固定到工件上,这样就需要测试零件和工件之间的结合力,即测试零件可以承受多大的拉力从工件上脱落。传统的测试装置常常因当工件上零件较多时需要不停的变换工件的固定位置、上下调动拉力机以寻找合适的高度锁附零件,从而无法保证作用力沿零件轴线方向,直接影响测量数值的准确性且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调节操作更加方便的拉力测试装置。
4.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拉力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工件与零件的结合力,包括:
5.底座;
6.承载台,用于固定所述工件;
7.平移机构,装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承载台之间,用于调节所述承载台的位置;
8.调节机构,长度可调节,一端连接一施力机构;和
9.拉头,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调节机构的另一端,用于锁附待测试的所述零件。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11.移动件,一端连接所述拉头,另一端设有限位部;和
12.第一连接件,一端连接所述移动件,另一端连接所述施力机构,设有:
13.收容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内部,所述限位部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收容腔内,用于调节所述拉头与所述承载台之间的距离;和
14.止挡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移动件的一端,用于止挡所述限位部移出所述收容腔。
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施力机构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旋转以调节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承载台之间的距离。
1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万向节连接所述施力机构,用于校正所述零件、所述拉头及所述施力机构主轴的轴线重合。
1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拉头与所述移动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拉头旋转以调节与所述承载台之间的距离。
1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平移机构包括相垂直的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装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承载台装设于所述第二滑轨上。
1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拉力测试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用于将所述工件固定于所述承载台上,所述盖板背离所述承载台的一侧设有相连通的避让槽及通孔,所述通孔用于露出所述零件,所述避让槽用于便于所述拉头连接所述零件。
2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拉力测试装置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装设于所述承载台上,用于对所述盖板定位。
21.上述拉力测试装置通过平移机构调节承载台带动工件及零件水平移动,再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拉头的高度,使得当工件上零件较多时,在切换零件测试过程中可以快速操作,提高了测量准确性及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拉力测试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拉力测试装置的分解图。
24.图3为图1中调节机构沿a-a的剖视图。
25.图4为图1中拉头、工件、零件及盖板沿a-a的剖视图。
2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7.拉力测试装置
ꢀꢀꢀꢀ
100
28.工件
ꢀꢀꢀꢀꢀꢀꢀꢀꢀꢀꢀꢀ
200
29.零件
ꢀꢀꢀꢀꢀꢀꢀꢀꢀꢀꢀꢀ
300
30.底座
ꢀꢀꢀꢀꢀꢀꢀꢀꢀꢀꢀꢀ
100a
31.承载台
ꢀꢀꢀꢀꢀꢀꢀꢀꢀꢀ
10
32.连接板
ꢀꢀꢀꢀꢀꢀꢀꢀꢀꢀ
11
33.平移机构
ꢀꢀꢀꢀꢀꢀꢀꢀ
20
34.第一滑轨
ꢀꢀꢀꢀꢀꢀꢀꢀ
21
35.第二滑轨
ꢀꢀꢀꢀꢀꢀꢀꢀ
22
36.施力机构
ꢀꢀꢀꢀꢀꢀꢀꢀ
30
37.拉头
ꢀꢀꢀꢀꢀꢀꢀꢀꢀꢀꢀꢀ
40
38.螺柱
ꢀꢀꢀꢀꢀꢀꢀꢀꢀꢀꢀꢀ
40a
39.调节机构
ꢀꢀꢀꢀꢀꢀꢀꢀ
50
40.移动件
ꢀꢀꢀꢀꢀꢀꢀꢀꢀꢀ
51
41.限位部
ꢀꢀꢀꢀꢀꢀꢀꢀꢀꢀ
51a
42.第一连接件
ꢀꢀꢀꢀꢀꢀ
52
43.收容腔
ꢀꢀꢀꢀꢀꢀꢀꢀꢀꢀ
52a
44.止挡部
ꢀꢀꢀꢀꢀꢀꢀꢀꢀꢀ
52b
45.第二连接件
ꢀꢀꢀꢀꢀꢀ
53
46.万向节
ꢀꢀꢀꢀꢀꢀꢀꢀꢀꢀ
54
47.计算机
ꢀꢀꢀꢀꢀꢀꢀꢀꢀꢀ
60
48.盖板
ꢀꢀꢀꢀꢀꢀꢀꢀꢀꢀꢀꢀ
70
49.避让槽
ꢀꢀꢀꢀꢀꢀꢀꢀꢀꢀ
70a
50.通孔
ꢀꢀꢀꢀꢀꢀꢀꢀꢀꢀꢀꢀ
70b
51.定位件
ꢀꢀꢀꢀꢀꢀꢀꢀꢀꢀ
80
具体实施例
5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5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

固定于

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

连接

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

设置于

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垂直的



水平的









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5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或/及

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5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6.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拉力测试装置100,用于测试工件200与零件300的结合力,包括:
57.底座100a,位置固定;
58.承载台10,用于承载工件200;
59.平移机构20,装设于底座100a与承载台10之间,用于调节承载台10的在水平方向的位置;
60.调节机构50,长度可调节,一端连接至一施力机构30,施力机构30用于提供拉动零件300所需的拉力;
61.拉头40,可拆卸地装设于调节机构50的另一端,用于与待测试的零件300固定。
62.在一实施例中,拉力测试装置100还连接一计算机60,计算机60通讯连接施力机构30,用于在零件300脱离工件200时,记录施力机构30产生的最大拉力数值,并将该数值与设定值对比,若该数值大于设定值则显示该零件300合格,若该数值小于设定值则显示该零件300不合格。
63.在一实施例中,工件200呈板状,零件300位于工件200背离承载台10的一侧;零件300通过铆合安装至工件200上,零件300上沿轴线方向设有一螺孔;拉头40呈圆锥状,尖部朝下且底部设有一螺柱40a,螺柱40a沿轴线方向设有螺纹,螺柱40a用于装入所述螺孔内以锁附零件300。
64.调节机构50包括:
65.移动件51,一端连接拉头40,另一端设有限位部51a;和
66.第一连接件52,一端连接移动件51,另一端连接施力机构30,设有:
67.收容腔52a,设于第一连接件52内部,限位部51a可滑动地装设于收容腔52a内,限位部51a上下移动用于调节拉头40与承载台10之间的距离;和
68.止挡部52b,设于第一连接件52靠近移动件51的一端,用于防止限位部51a移出收
容腔52a。
69.在一实施例中,移动件51主体部呈圆柱体,底部与拉头40螺纹连接,以使拉头40可以通过自身转动调节高度;限位部51a呈圆柱体,截面面积大于主体部的截面面积;第一连接件52与收容腔52a均呈圆柱体,限位部51a可以在收容腔52a内转动。
70.调节机构5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53,设于第一连接件52与施力机构30之间。第一连接件52顶部与第二连接件53底部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连接件52可以通过旋转以调节高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53大致呈圆柱体状,底部设有凹槽用于收容第一连接件52顶部,槽面设有螺纹用于螺纹连接第一连接件52。
71.第二连接件53通过万向节54连接施力机构30,万向节54允许第一连接件52、第二连接件53、移动件51及拉头40在一定的范围内等比转动,便于拉头40锁附零件300,以及便于在拉动过程中校正零件300、拉头40及施力机构30主轴的轴线重合。
72.平移机构20包括相垂直的第一滑轨21及第二滑轨22,第一滑轨21装设于底座100a上,第二滑轨22可滑动地装设于第一滑轨21上,承载台10装设于第二滑轨22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滑轨21有两个,相平行设于底座100a上;第二滑轨22有一个,两端分别滑动设于一个第一滑轨21上;第一滑轨21及第二滑轨22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销,用于分别防止第二滑轨22、承载台10移出第一滑轨21、第二滑轨22;承载台10通过一连接板11连接至第二滑轨22,连接板11用于方便安装。
73.拉力测试装置100还包括盖板70,盖板70用于将工件200固定于承载台10与盖板70之间,盖板70背离承载台10的一侧设有相连通的避让槽70a及通孔70b,通孔70b用于露出零件300,避让槽70a用于便于拉头40连接零件300,方便观察、操作。在一实施例中,盖板70上多个通孔70b的位置与工件200上多个零件300的位置一一对应;避让槽70a呈圆锥状。
74.拉力测试装置100还包括定位件80,定位件80装设于承载台10上,用于对盖板70定位。
75.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板11可以取消;避让槽70a可以呈其他形状;第一连接件52与第二连接件53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可动连接。
76.上述拉力测试装置100通过平移机构20调节承载台10带动工件200及零件300水平移动,再通过调节机构50调节拉头40的高度,使得当工件200上零件300较多时,在切换零件300测试过程中可以快速操作,提高了测量准确性及效率。
77.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技术的公开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