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易更换的卡扣式导流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12:31: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流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更换的卡扣式导流板结构。


背景技术:

2.轿车上的雨刮导流板是一种覆盖在挡风玻璃前部一种塑料件,它可以对雨水等位于挡风玻璃前部的液体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各种液体流入发动机仓对内部进行腐蚀损坏。现有的雨刮导流板为塑料材质,一般固定在集雨板上方,因集雨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发动机仓内,可保证集雨板及雨刮导流板的稳定牢固。雨刮导流板上面设置有带有弹性的塑料卡扣和格栅。固定雨刮导流板只靠弹性塑料卡扣固定在集雨板上,无压紧结构。现有的雨水导流板因没有压紧固定结构,在汽车行驶的振动状态下所产生的拉扯力而导致弹性塑料卡扣变形,变形后的塑料卡扣无法在稳定固定在集雨板上,从而导致导流板松动产生缝隙,导流板与前挡风玻璃连接处堆积灰尘杂质,杂质卡在其中不好清理。开车时在气流带动下导流板敲击挡风玻璃不断发出异响,影响汽车驾驶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更换的卡扣式导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板、旋转卡扣、弹性插扣、集雨板和旋转槽,所述导流板安装在集雨板上方,所述导流板上端面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底面上开设有六个旋转槽,所述旋转槽为扇形通孔结构,六个所述旋转槽沿导流槽底面均匀排列,所述旋转槽下方都安装有旋转卡扣,所述弹性插扣安装在集雨板前端面,所述弹性插扣共有五个,五个所述弹性插扣沿集雨板前端面边沿均匀排列,每个所述弹性插扣由对称安装的左插块与右插块组成,所述左插块的左端面为斜面,所述右插块的右端面为斜面,所述集雨板上端面后部开设有连接开口,所述连接开口共有六个,六个所述连接开口沿集雨板上端面后边缘均匀排列,所述连接开口由一个圆形开口和两个方形开口组成,两个所述方形开口开设在圆形开口左右两侧,所述连接开口下方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圆形槽,所述集雨板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为u型通孔,所述导流板与集雨板通过旋转卡扣与连接开口及其下部卡槽配合连接;
4.所述导流板的导流槽后侧壁上设置有挡雨板,所述导流板的导流槽前侧壁上设置有格栅,所述导流板底面前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共有五个,五个所述固定槽沿导流板前端边缘处均匀排列,所述固定槽为方形槽,所述导流板的固定槽与集雨板的弹性插扣配合连接,所述导流板底面左右两侧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底部设置有圆盘,所述导流板的插销与集雨板的插槽配合连接;
5.所述旋转卡扣由拨板、旋转块、连接柱、挡板、压板、底板、弹簧、转板、导柱组成,所述导柱设置在导流板底部,所述导柱与导流板为一体结构,所述导柱上部安装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旋转块中央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旋转块通过圆形通孔与导柱活动连接,所述旋转块上端面设置有拨片,所述拨片穿过导流板上的扇形通孔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旋转块下端面设置有四个连接柱,四个所述连接柱分别位于旋转块下端面的
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所述连接柱上端与旋转块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柱中部安装有转板,所述转板为圆盘结构,所述连接柱下端与转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板中央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转板通过圆形通孔与导柱活动连接,所述转板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挡板,所述挡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导柱中部左右两侧各开设有一个导向槽,所述转板下方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中央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压板的圆形通孔内壁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个一个凸块,所述压板通过凸块与导柱上的导向槽活动连接,所述导柱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与导柱为一体结构,所述底板上端面左右两侧各开设有个一个圆形槽,所述压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各开设有一个圆形槽,所述底板上方安装有两个弹簧,所述弹簧上端与压板下端面的圆形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下端与底板上端面的圆形槽内壁固定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7.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旋转卡扣,旋转卡扣通过与连接开口和卡槽配合。因连接开口与转板和挡板的形状大小相同,可将旋转卡扣底部插入连接开口下的卡槽中,再通过按压并转动拨板,带动转板和挡板向下移动并旋入卡槽内,可使挡板被卡槽上壁卡住。利用旋转卡扣内部的弹簧对底板产生压紧力,底板带动导柱并对导柱所连接的导流板进行压紧,并防止导流板松动。相比现有只靠弹性卡扣固定而无压紧结构的导流板,本实用新型能使导流板及其挡雨板紧紧压在前挡风玻璃上,防止产生缝隙,从而不会出现杂质卡在缝隙中的情况。且因旋转卡扣与卡槽的压紧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导流板因弹性卡扣松动,而导致的因导流板晃动而产生的异响,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雨板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簧卡销结构示意图;
11.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右视图的剖视图;
12.图5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的放大图;
13.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槽结构的剖视图;
14.图7为本实用新型b部分的放大图;
15.图8为本实用新型凸块与导向槽配合处的俯视图的剖视图。
16.如图:101-集雨板,102-卡槽,103-插槽,104-弹性插扣,105-连接开口,201-导流板,202-格栅,203-插销,204-旋转槽,205-导流槽,301-拨板,302
‑ꢀ
旋转块,303-连接柱,304-挡板,305-压板,306-底板,307-弹簧,308-转板, 309-导柱,401-固定槽组,402-挡雨板,501-导向槽,502-凸块,601-左插块, 603-右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17.实施例1
1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易更换的卡扣式导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板 201、旋转卡扣、弹性插扣104、集雨板101,导流板201安装在集雨板101上方,导流板201上端面开设有导流槽205,导流槽205底面上开设有六个旋转槽 204,旋转槽204为扇形通孔结构,六个旋转槽204沿导流槽205底面均匀排列,旋转槽206下方都安装有旋转卡扣,弹性插扣104安
装在集雨板101前端面,弹性插扣104共有五个,五个弹性插扣105沿集雨板101前端面边沿均匀排列,每个弹性插扣由对称安装的左插块601与右插块602组成,左插块601的左端面为斜面,右插块602的右端面为斜面,集雨板101上端面后部开设有连接开口105,连接开口105共有六个,六个连接开口105沿集雨板101上端面后边缘均匀排列,连接开口105由一个圆形开口和两个方形开口组成,两个方形开口开设在圆形开口左右两侧,连接开口105下方开设有卡槽102,卡槽102为圆形槽,集雨板101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插槽103,插槽103为u型通孔,导流板 201与集雨板101通过旋转卡扣与连接开口105及其下部卡槽102配合连接;
19.导流板201的导流槽205后侧壁上设置有挡雨板402,导流板201的导流槽前侧壁上设置有格栅202,导流板201底面前端开设有固定槽401,固定槽401 共有五个,五个固定槽401沿导流板201前端边缘处均匀排列,固定槽401为方形槽,导流板201的固定槽401与集雨板101的弹性插扣104配合连接,导流板201底面左右两侧设置有插销203,插销203底部设置有圆盘,导流板201 的插销203与集雨板101的插槽103配合连接;
20.旋转卡扣由拨板301、旋转块302、连接柱303、挡板304、压板305、底板 306、弹簧307、转板308、导柱309组成,导柱309设置在导流板201底部,导柱309与导流板201为一体结构,导柱309上部安装有旋转块302,旋转块 302为圆柱体结构,旋转块302中央开设有圆形通孔,旋转块302通过圆形通孔与导柱活动连接,旋转块302上端面设置有拨片301,拨片301穿过导流板201 上的扇形通孔并与其滑动连接,旋转块302下端面设置有四个连接柱303,四个连接柱303分别位于旋转块302下端面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连接柱303上端与旋转块302底面固定连接,导柱309中部安装有转板308,转板308为圆盘结构,连接柱303下端与转板308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转板308中央开设有圆形通孔,转板308通过圆形通孔与导柱309活动连接,转板308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挡板304,挡板304为长方体结构,导柱309中部左右两侧各开设有一个导向槽501,转板308下方安装有压板305,压板305中央开设有圆形通孔,压板305的圆形通孔内壁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个一个凸块502,压板305通过凸块 502与导柱309上的导向槽501活动连接,导柱309底部安装有底板306,底板 306与导柱309为一体结构,底板306上端面左右两侧各开设有个一个圆形槽,压板305下端面左右两侧各开设有一个圆形槽,底板306上方安装有两个弹簧 307,弹簧307上端与压板305下端面的圆形槽内壁固定连接,弹簧307下端与底板306上端面的圆形槽内壁固定连接。
21.实施例2
22.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先将集雨板101通过螺栓安装在发动机仓中,再将导流板201放置在集雨板101上方,将左右两边的插销203卡入集雨板101左右两侧的插槽103中。固定好两侧后,将导流板201上的固定槽401与集雨板101 上的弹性插扣104对齐,向内挤压左插块601与右插块602,将卡销卡入固定槽中进行固定。如此依次将其余四个弹性插扣104固定入固定槽401中,完成导流板201前端固定。然后拨动旋转槽204中的拨板301使旋转卡扣上的旋转块 302通过连接柱303带动转板308转动,将转板308与连接开口105对齐。将旋转卡扣下部插入卡槽中,按动拨板301使其向下挤压下部的旋转块302、连接柱 303、转板308及压板305。因导柱309上设置有导向槽501,压板305上设置有凸块502。通过导向槽501与凸块502配合可使压板305上下活动,且不受转板308旋转的影响。压板305压缩下方弹簧307使转板308及挡板304进入卡槽内部。旋转拨板301,使其带动旋转块302旋转90度,旋转块302通过连接柱303带动转板308旋转90度。使转板308及挡板304在卡槽内部旋转90度后,松开
按动的拨板301。此时挡板304卡在卡槽102内上壁,压板305受弹簧 307的作用力,将压板305向上挤压,压板305挤压上部转板308,转板308上的挡板304受卡槽102上壁阻挡,无法向上移动。因弹簧307无法继续向上恢复长度,所以向下挤压底板306,因底板306与导柱309和导流板201为一体结构,所以对导流板201产生向下的压紧力。保证导流板201的挡雨板402与前挡风玻璃连接处可以压紧,不会松动。
2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因弹簧307对底板306产生压紧力,底板306带动导柱309及导流板201向下压紧。防止车辆行驶高速行驶过程中,出现导流板201松动而导致的敲击玻璃的异响和漏水现象。
24.本实用新型再拆卸时,按动拨板301使其向下挤压下部的旋转块302、连接柱303、转板308及压板305。然后拨动旋转槽204中的拨板301使旋转卡扣上的旋转块302通过连接柱303带动转板308转动,将转板308与卡槽组102上方开口对齐。松开拨板,使转板308及挡板304弹出。按此步骤依次,拆卸其余旋转卡扣。向内挤压左插块601与右插块602,将卡销推出固定槽进行拆卸,如此依次将固定槽组401中的弹性插扣104拆卸。再将导流板201左右两侧的插销203从插槽103中推出,完成导流板201的拆卸,简单快捷。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