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去除水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11:34: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mvr蒸发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除水雾装置。


背景技术:

2.mvr蒸发器(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是重新利用它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的能量,从而减少对外界能源的需求的一项技术。二次蒸汽,经过压缩机的压缩,压力和温度得以升高,热焓随之增加,被送到蒸发器的蒸发室当作加热蒸汽即生蒸汽使用,使料液维持蒸发状态,而加热蒸汽将热量通过换热器传递给物料冷凝成水。这样,原来要废弃的蒸汽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回收了潜热,又提高了热效率。
3.但在蒸发过程中二次蒸汽会携带不少泡沫(物料),导致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蒸汽会携带泡沫进入压缩机,导致压缩机经常损坏;2、泡沫进入换热器,污染换热器;3、大量物料随泡沫溢出蒸发室,造成浓缩液收率下降;4、蒸汽经换热器冷凝成的冷凝水被物料污染。
4.现有专利号为201920140609.7,名称为一种mvr蒸发器上的除沫装置,具体公开了水蒸气上升通过过滤网和多空板进入压缩机,以消除泡沫,使得设备能够更加稳定畅通的运行。但其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只设置一个多孔板和多孔板的内侧设置一个过滤网,过滤效率低;2、多孔板的上方设置一个大的封盖,封盖开设与多孔板的端口配合的孔,封盖开孔费时费力,且封盖材料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除沫装置的封盖加工费时费力和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去除水雾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去除水雾装置,包括筒体和多个除雾组件,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有平板,所述筒体上开设有气流进口和气流出口,所述气流进口位于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气流出口位于支撑板和平板之间;
7.所述除雾组件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多孔板、除雾丝网和外多孔板,所述内多孔板、除雾丝网和外多孔板均围合成筒状,所述除雾组件设置在筒体内,多个所述除雾组件沿筒体的径向依次设置,所述外多孔板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平板固定连接,所述内多孔板的底端与气流进口连通,所述外多孔板的顶端露出平板并通过封头密封。
8.作为优选,所述除雾丝网与内多孔板固定连接,所述内多孔板可拆卸设置在外多孔板内。有利于取出内多孔板和除雾丝网清洗杂质。
9.作为优选,所述外多孔板的两端均通过焊接与支撑板和平板固定连接。外多孔板的安装方式简单牢靠,且密封效果好。
10.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和平板均通过焊接与筒体固定连接。支撑板和平板的安装方式简单牢靠,且密封效果好。
11.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和筒体之间焊接固定有加强筋。加强支撑板的支撑强度,提高该去除水雾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2.进一步地,所述封头通过法兰盘与外多孔板密封连接。封头的安装方式简单可靠,密封效果好。
13.进一步地,所述所述除雾组件的数量为七组,其中一组所述除雾组件位于筒体的中间,另外六组所述除雾组件绕筒体的周向均匀分布。保证该去除水雾装置的有效除雾面积,提高除雾效率。
1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去除水雾装置,内多孔板、除雾丝网和外多孔板三层除雾,以及设置多个除雾组件,保证该去除水雾装置的有效除雾面积,提高除雾效率,有效解决蒸汽带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去除水雾装置,外多孔板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平板固定连接,平板上开孔方便,且封头比较小,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目前同一直径的封头材料费为平板材料费的3倍;本实用新型的去除水雾装置,加工制造省时省力,目前同一直径的封头开孔需要的时间是平板开孔时间的2倍-3倍。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去除水雾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除水雾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18.图中:1、筒体,11、气流进口,12、气流出口,2、除雾组件,21、内多孔板,22、除雾丝网,23、外多孔板,24、封头,25、法兰盘,3、支撑板,4、平板,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
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去除水雾装置,包括筒体1和多个除雾组件2,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筒体1的顶端设置有平板4,所述筒体1上开设有气流进口11和气流出口12,所述气流进口11位于支撑板3的下方,所述气流出口12位于支撑板3和平板4之间;所述除雾组件2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多孔板21、除雾丝网22和外多孔板23,所述内多孔板21、除雾丝网22和外多孔板23均围合成筒状,所述除雾组件2设置在筒体1内,多个所述除雾组件2沿筒体1的径向依次设置,所述外多孔板2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3和平板4固定连接,所述内多孔板21的底端与气流进口11连通,所述外多孔板23的顶端露出平板4并通过封头24密封。
22.为了便于取出内多孔板21和除雾丝网22清洗杂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雾丝网22与内多孔板21固定连接,所述内多孔板21可拆卸设置在外多孔板23内。
23.为了该去除水雾装置的安装方式简单牢靠,且密封效果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多孔板23的两端均通过焊接与支撑板3和平板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和平板4均通过焊接与筒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和筒体1之间焊接固定有加强筋5;所述封头24通过法兰盘25与外多孔板23密封连接。
24.为了保证该去除水雾装置的有效除雾面积,提高除雾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除雾组件2的数量为七组,其中一组所述除雾组件2位于筒体1的中间,另外六组所述除雾组件2绕筒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
25.在本实施例中,该去除水雾装置设置在蒸发分离室的上方,筒体1的气流进口11与蒸发分离室的二次蒸汽出口连通。
26.工作原理如下:
27.首先蒸发分离室的二次蒸汽从筒体1的气流进口11进入筒体1底部,再进入内多孔板21内,并依次经内多孔板21、除雾丝网22和外多孔板23的过滤除雾后,进入支撑板3和平板4之间的筒体1内,再从筒体1的气流出口12排出;定期打开封头24,取出内多孔板21和除雾丝网22清洗杂质,以保证该去除水雾装置的除雾效果。
2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9.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31.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它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它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它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它器件或构造下
方”或“在其它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它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32.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