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靴压造纸机用毛毯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11:16: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靴压造纸机用毛毯。


背景技术:

2.造纸机是使纸浆形成纸幅的分部联动的全套设备的总称,其中包括流浆箱、网部、压榨部、烘干部、压光机、卷纸机以及传动部等主机和汽、水、真空、润滑、热回收等辅助系统。造纸毛毯是指造纸工业中用于湿纸业压榨脱水和输送的织物毡。
3.随着目前纸机车速的不断提高,对纸机压榨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靴型压榨技术在高速纸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靴型压榨具有纸页在压区停留时间长、车速快、线压力高的特点,能有效地提高纸机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能耗。然而普通压榨使用的毛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靴型压榨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靴压造纸机用毛毯,具有良好的强力、抗压能力和自洁能力。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靴压造纸机用毛毯,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所述第一基布层的经线和纬线其中之一采用锦纶单丝,另一采用锦纶合股线;所述第二基布层采用二重组织,所述二重组织的经线采用锦纶单丝,所述二重组织的纬线采用锦纶单丝;所述锦纶单丝均为高强低伸锦纶单丝。
6.其中,所述第一基布层采用一上三下破斜纹组织结构。
7.其中,所述第一基布层的经线采用直径为0.2mm-0.4mm的锦纶单丝。
8.其中,所述第一基布层的纬线采用直径为0.15mm-0.25mm的锦纶合股线。
9.其中,所述第二基布层采用一上三下纬二重组织结构。
10.其中,所述第二基布层的经线直径为0.25mm-0.45mm,密度为220~360根/10cm。
11.其中,所述第二基布层的纬线直径为0.4mm-0.5mm,密度为360~560根/10cm。
12.其中,所述靴压造纸机用毛毯还包括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和第三纤维层;所述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位于所述第一基布层背对所述第二基布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纤维层位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一基布层之间;所述第三纤维层位于所述第二基布层背对所述第一基布层的一侧。
13.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直径,所述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直径小于所述第三纤维层的纤维直径。
14.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层的纤维旦数为6d-15d,所述第二纤维层的纤维旦数为20d-40d,所述第三纤维层的纤维旦数为40d-60d。
15.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靴压造纸机用毛毯,第一基布层的经线和纬线其中之一采用锦纶单丝,另一采用锦纶合股线,第二基布层采用二重组织,该二重组织的经线和纬线均采用锦纶单丝。其中,使用锦纶合股线可以保证毛毯
具有一定强力;本实施方式中的锦纶单丝具有高强低伸的特性,一方面能有效提高毛毯抗压能力,另一方面浆料中细小纤维、填料等不易积聚在单丝的缝隙内,从而保证其自洁能力。因此,本技术提供的靴压造纸机用毛毯具有良好的强力、抗压能力和自洁能力。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17.图1为本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一种靴压造纸机用毛毯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第一基布层;11、第一基布层的经线;12、第一基布层的纬线;2、第二基布层;21、第二基布层的经线;22、第二基布层的纬线;3、第一纤维层;4、第二纤维层;5、第三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另一个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靴压造纸机用毛毯,可以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第一基布层1的经线11和纬线12其中之一采用锦纶单丝,另一采用锦纶合股线。第二基布层2采用二重组织。二重组织的经线21和纬线22均采用锦纶单丝。上述锦纶单丝均为高强低伸锦纶单丝。
24.本技术提供的靴压造纸机用毛毯,第一基布层1的经线11和纬线12其中之一采用锦纶单丝,另一采用锦纶合股线,第二基布层2采用二重组织,该二重组织的经线21和纬线22均采用锦纶单丝。其中,使用锦纶合股线可以保证毛毯具有一定强力;本实施方式中的锦纶单丝具有高强低伸的特性,一方面能有效提高毛毯抗压能力,另一方面浆料中细小纤维、填料等不易积聚在单丝的缝隙内,从而保证其自洁能力。因此,本技术提供的靴压造纸机用毛毯具有良好的强力、抗压能力和自洁能力。
2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基布层1采用一上三下破斜纹组织结构。第一基布层1可以是用重型有梭织机织成的管状织物。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均为管状基布。
26.具体的,第一基布层1的经线11可以采用直径为0.2mm-0.4mm的锦纶单丝。经密依据满足成品克重要求和织物获得较大紧度的原则确定。
27.第一基布层1的纬线12可以采用直径为0.15mm-0.25mm的锦纶合股线。例如,纬线12可以为0.2mm
×2×
2的锦纶合股线,
“×2×
2”表示本合股线由两个第一合股线合成,所述第一合股线由两根单丝合成;或者纬线12可以为0.2mm
×2×
3的锦纶合股线,
“×2×
3”表示本合股线由三个第一合股线合成,所述第一合股线由两根单丝合成;或者纬线12可以选用其他直径和股数,本技术对此不作唯一的限定。此处使用锦纶合股线作为第一基布层1的纬线12,可以保证毛毯具有一定的强力。
28.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基布层2可以采用一上三下纬二重组织结构。二重组织是指由一个系统的经纱和表、里两个系统的纬纱或者由一个系统的纬纱和表、里两个系统的经纱相交织,使两个系统的纱线在织物中重叠配置的织物组织。纬二重组织是指表、里两个系统的纬纱在织物中相互重叠和遮盖。
29.具体的,第二基布层2的经线21直径为0.25mm-0.45mm,密度为220~360根/10cm。第二基布层2的纬线22直径为0.4mm-0.5mm,密度为360~560根/10cm。
30.在本实施方式中,靴压造纸机用毛毯还可以包括第一纤维层3、第二纤维层4和第三纤维层5。
31.其中,第一纤维层3和第二纤维层4位于第一基布层1背对第二基布层2的一侧,且第二纤维层4位于第一纤维层3和第一基布层1之间。第三纤维层5位于第二基布层2背对第一基布层1的一侧。第一纤维层3作为该毛毯的上表面,第三纤维层5作为该毛毯的下表面。
32.具体的,第一纤维层3的纤维直径小于第二纤维层4的纤维直径,第二纤维层4的纤维直径小于第三纤维层5的纤维直径。第一纤维层3、第二纤维层4和第三纤维层5采用由细到粗的阶梯结构,一方面在满足表面平整度的同时提高了浆料留着率,另一方面减小了毛毯脱水时水流阻力,使毛毯的滤水通道更顺畅。
33.更具体的,第一纤维层3的纤维旦数为6d-15d,第二纤维层4的纤维旦数为20d-40d,第三纤维层5的纤维旦数为40d-60d。具体可以根据纸面要求选用。三个纤维层均可以选用锦纶纤维。其中,旦数是工业重量单位称为“旦”或“登尼尔”(denier),用纤维9000m长度的重量克数表示。纤维越细,旦数越小。
34.在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先在一定张力下经150-170度(此温度为辊筒表面温度)油热定型,然后装上针刺机植入纤维层。针刺深度随铺毛层数的增加而逐渐放浅,针刺步距随毛层的增加逐渐减小,即越到正表层(第一纤维层3)越浅而密。毛毯植绒针刺结束后用5%碱性洗涤剂浸泡2小时后冲洗干净,吸干后油热辊筒加压定型。
35.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靴压造纸机用毛毯,第一基布层1、第二基布层2中,除了第一基布层1的纬线12,均采用高强低伸锦纶单丝替代股线,通过一定的编织方法和适宜的后加工工艺来满足靴压造纸机用毛毯对强力、耐压性能、自洁性能及表面平整度的要求,能够适应靴型压榨纸机对毛毯的要求。
36.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靴压造纸机用毛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7.1、毛毯正表面平整细腻。
38.2、压缩回弹性好、成品伸长率小。
39.3、毛毯自洁性好,不易堵塞滤水通道。
40.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毛毯使用过程不易发生变形,且生产过程中不需要镶头工序,在长度方面也容易控制,植绒铺毛过程中不易出现起拱现象,不会出现因复合困难而造成基布报废。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2.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43.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44.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

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45.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4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