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锌银蓄电池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4: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锌银蓄电池电池盖。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太空的研究活动更加频繁。为了满足空间站科研活动的要求,需要锌银蓄电池必须具有很好的密封性。
3.目前锌银蓄电池单体电池盖主要由电池盖、极柱、螺母和密封垫圈组成。极柱与电池盖之间通过螺母和密封垫圈紧固和密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较差,密封合格率仅为80%,不符合现代航空航天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锌银蓄电池电池盖。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锌银蓄电池电池盖,包括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上安装有两个极柱,电池盖的中部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极柱和注液孔中部均加工有轴向通孔,极柱的下端埋在电池盖内且固结有极柱底座,极柱的上端伸出电池盖外且加工有外螺纹,所述注液孔的通孔内加工有内螺纹。
7.所述极柱底座的下端与电池盖的下端等高,极柱底座的上端埋在电池盖内且加工有凸缘,凸缘上加工有若干扇形槽。
8.所述电池盖的外端加工有卡槽在其下部,卡槽为环形槽。
9.所述注液孔的上端内径大于其中部及其下端的内径,注液孔的下端伸出电池盖的下部。
10.所述注液孔的下端外壁为倒圆台型。
11.所述电池盖为整体注塑成型。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电池盖成型过程中,将极柱和电池盖一体成型,极大提高了电池盖和极柱之间的密封性,极柱下端通过凸缘固定在电池盖内,便于极柱在电池盖成型过程中的定位,并且也提高了成型后的极柱稳定性。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a-a向剖面图;
15.图中:1-电池盖,2-极柱,3-极柱底座,4-注液孔,5-内螺纹,6-卡槽,7-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17.一种锌银蓄电池电池盖,包括电池盖1;所述电池盖1上安装有两个极柱2,电池盖1
的中部设置有注液孔4,所述极柱2和注液孔4中部均加工有轴向通孔,极柱2的下端埋在电池盖1内且固结有极柱底座3,极柱2的上端伸出电池盖1外且加工有外螺纹,所述注液孔4的通孔内加工有内螺纹5。
18.所述极柱底座3的下端与电池盖1的下端等高,极柱底座3的上端埋在电池盖1内且加工有凸缘7,凸缘7上加工有若干扇形槽。
19.所述电池盖1的外端加工有卡槽6在其下部,卡槽6为环形槽。
20.所述注液孔4的上端内径大于其中部及其下端的内径,注液孔4的下端伸出电池盖1的下部。
21.所述注液孔4的下端外壁为倒圆台型。
22.所述电池盖1为整体注塑成型。
23.本实用新型在电池盖在电池盖进行注塑时,提前将极柱安装到电池盖模具中,再通过注塑模具将电池盖和极柱整体注塑加工成型,将极柱底端直接密封在电池盖中,如图2所示。无需后续通过后续使用螺母和密封垫圈进行极柱安装。极大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电池盖与极柱之间的密封性也得到较大提高,两者之间的漏率达到10-8pa.m3/s,密封性合格率达到98%。


技术特征:
1.一种锌银蓄电池电池盖,包括电池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1)上安装有两个极柱(2),电池盖(1)的中部设置有注液孔(4),所述极柱(2)和注液孔(4)中部均加工有轴向通孔,极柱(2)的下端埋在电池盖(1)内且固结有极柱底座(3),极柱(2)的上端伸出电池盖(1)外且加工有外螺纹,所述注液孔(4)的通孔内加工有内螺纹(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银蓄电池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底座(3)的下端与电池盖(1)的下端等高,极柱底座(3)的上端埋在电池盖(1)内且加工有凸缘(7),凸缘(7)上加工有若干扇形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银蓄电池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1)的外端加工有卡槽(6)在其下部,卡槽(6)为环形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银蓄电池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4)的上端内径大于其中部及其下端的内径,注液孔(4)的下端伸出电池盖(1)的下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银蓄电池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4)的下端外壁为倒圆台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银蓄电池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1)为整体注塑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锌银蓄电池电池盖,包括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上安装有两个极柱,电池盖的中部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极柱和注液孔中部均加工有轴向通孔,极柱的下端埋在电池盖内且固结有极柱底座,极柱的上端伸出电池盖外且加工有外螺纹,所述注液孔的通孔内加工有内螺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盖成型过程中,将极柱和电池盖一体成型,极大提高了电池盖和极柱之间的密封性,极柱下端通过凸缘固定在电池盖内,便于极柱在电池盖成型过程中的定位,并且也提高了成型后的极柱稳定性。也提高了成型后的极柱稳定性。也提高了成型后的极柱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伟 王森 黄亮 张朝政 王幸 谭露 黄宇 何世勇 李进 杨重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4/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