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4:04: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变频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


背景技术:

2.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滤波、逆变、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3.目前高压变频器放置在运输设备上对变频器的进行运输,且高压变频器设备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移动的过程较为繁琐且费力,然而现有的一些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存在着在完成移动后,由于滚轮固定的效果不好,导致高压变频器产生位移,使得高压变频器会之间会发生碰撞,使得变频器的外壳发生损坏的情况,不利于固定变频器的问题。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收缩功能且变便于固定的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包括底板和伸缩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变频器;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气缸、固定板、第一转动杆、滚轮和第一块体,所述底板的底部与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部与第一转动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两端的外侧均与滚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部与第一块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块体的外壁与第一转动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7.为了达到进一步加强第一块体稳定性和保护凹槽底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第一块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垫片,且垫片的顶部与气缸活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8.为了达到便于收缩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块体,所述第二块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块体。
9.为了达到减小振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优选的,所述第一块体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转动杆两端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与限位槽的内
壁焊接。
10.为了达到提高气缸稳定性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优选的,所述气缸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与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11.为了达到提高底板在移动时稳定性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辅助轮。
12.为了达到便于卡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优选的,所述变频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三块体的一侧与第二固定杆的外侧卡接。
13.为了达到拉动滑块进而卡紧第二固定杆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底部焊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底部与底板内腔的底部焊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该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当需要移动高压变频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固定板移动,进而使得固定板分别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移动,第一转动杆带动滚轮移动,进而使得滚轮伸出第一块体的内部,滚轮通过与辅助轮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变频器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然后通过推动变频器,移动到位置后,再通过关停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固定板向上移动,固定板带动第一转动杆移动,第一转动杆带动滚轮移动,进而使得滚轮缩回到第一块体的内部,进而使得第一块体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提高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一些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存在着在完成移动后,由于滚轮固定的效果不好,导致高压变频器产生位移,使得高压变频器会之间会发生碰撞,使得变频器的外壳发生损坏的情况,不利于固定变频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底板;2、伸缩机构;21、气缸;22、固定板;23、第一转动杆;24、滚轮;25、第一块体;3、固定块;4、凹槽;5、滑块;6、拉伸弹簧;7、第一固定杆;8、第一固定环;9、第二块体;10、第三块体;11、变频器;12、第二固定杆;13、固定架;14、第二转动杆;15、辅助轮;16、限位槽;17、第二固定环;18、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
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变频器11。
2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伸缩机构2包括气缸21、固定板22、第一转动杆23、滚轮24和第一块体25,底板1的底部与气缸21的底部固定连接,气缸21的活塞杆与固定板22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22的内部与第一转动杆23的外侧滑动连接,第一转动杆23两端的外侧均与滚轮24的内部固定连接,底板1的底部与第一块体25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块体25的外壁与第一转动杆23的外侧滑动连接。
24.参考图1和图3所示,底板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底部与第一块体25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2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4,凹槽4的内部设置有垫片,且垫片的顶部与气缸21活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25.参考图2所示,气缸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3,固定架13的顶部与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
26.参考图1和图2所示,底板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4,第二转动杆1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辅助轮15。
27.需要说明的是:气缸21带动固定板22移动,通过在凹槽4的内部设置有垫片,便于对固定板22进行保护,避免固定板22受到冲击时,气缸21的活塞杆撞击固定板22的顶部造成损坏的情况,固定板22带动第一转动杆23移动,进而使得第一转动杆23带动滚轮24缩回到第一块体25的内部,最终使得第一块体25的底部与地面接触,增加装置的平稳性,通过设置固定块3,提高第一块体25与底板1的稳固性,通过设置固定架13,提高气缸21在工作时的稳定性,避免在没有固定架13的情况下,气缸21发生晃动的情况,通过设置辅助轮15,便于在运输变频器11的过程中与滚轮24配合使用达到提高底板1稳定性的效果。
28.参考图1和图3所示,底板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5,滑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7,第一固定杆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环8,第一固定环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块体9,第二块体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块体10。
29.参考图1和图3所示,滑块5的底部焊接有拉伸弹簧6,拉伸弹簧6的底部与底板1内腔的底部焊接。
30.参考图1和图3所示,变频器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2,第三块体10的一侧与第二固定杆12的外侧卡接。
31.需要说明的是:将变频器11放置在底板1的顶部,然后转动第二块体9,使得第三块体10的卡勾与第二固定杆12的外侧进行卡接,通过设置拉伸弹簧6,使得第三块体10在于第二固定杆12进行卡接时,拉伸弹簧6带动滑块5向下移动,滑块5带动第一固定杆7向下移动,第一固定杆7带动第一固定环8移动,第一固定环8带动第二块体9移动,进而使得第三块体10伸出第二块体9的内部,并提高变频器11的稳定性。
32.参考图2和图4所示,第一块体25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6,第一转动杆23两端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环17,第二固定环1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8,压缩弹簧18的顶部与限位槽16的内壁焊接。
33.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限位槽16,便于气缸21带动滚轮24伸出,并对第一转动杆23进行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压缩弹簧18和第二固定环17,形成减震的结构,当滚轮24经过凹凸的地面时,压缩弹簧18能够减少部分振动带来的冲击力,进一步提高底板1的稳定性。
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高压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35.当需要使用装置时,首先将变频器11放置在底板1的顶部,然后转动第二块体9,使得第三块体10的卡勾与第二固定杆12的外侧进行卡接,通过设置拉伸弹簧6,使得第三块体10在于第二固定杆12进行卡接时,拉伸弹簧6带动滑块5向下移动,滑块5带动第一固定杆7向下移动,第一固定杆7带动第一固定环8移动,第一固定环8带动第二块体9移动,进而使得第三块体10伸出第二块体9的内部,并提高变频器11的稳定性,然后工作人员可通过启动气缸21,气缸21的活塞杆带动固定板22移动,进而使得固定板22分别带动第一转动杆23和第二转动杆14移动,第一转动杆23带动滚轮24移动,进而使得滚轮24伸出第一块体25的内部,进而顶起底板1,抬高底板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滚轮24通过与辅助轮15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变频器11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然后通过推动变频器11,通过设置固定架13,提高气缸21在工作时的稳定性,避免在没有固定架13的情况下,气缸21发生晃动的情况,移动到位置后,再通过关停气缸21,气缸21的活塞杆带动固定板22向上移动,固定板22带动第一转动杆23移动,第一转动杆23带动滚轮24移动,进而使得滚轮24缩回到第一块体25的内部,使得第一块体25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提高稳定性,通过设置限位槽16,便于气缸21带动滚轮24伸出,并对第一转动杆23进行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压缩弹簧18和第二固定环17,形成减震的结构,当滚轮24经过凹凸的地面时,压缩弹簧18能够减少部分振动带来的冲击力,进一步提高底板1的稳定性。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