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井下多通道一体化侧传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3:32: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井下多通道一体化侧传装置。


背景技术:

2.油井为开采石油,按油田开发规划的布井系统所钻的孔眼,石油由井底上升到井口的通道,油井内部的油需要通过传送装置对其进行取用。
3.现有的石油开采是通过单一的管道吸取油田内的石油,石油开采的效率较低,同时靠单一的管道开采石油,负荷量较大,导致开采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并且不能够根据需求控量开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井下多通道一体化侧传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多通道一体化侧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的石油开采是通过单一的管道吸取油田内的石油,石油开采的效率较低,同时靠单一的管道开采石油,负荷量较大,导致开采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并且不能够根据需求控量开采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下多通道一体化侧传装置,包括油井本体、施工平台、主油泵、储油箱、副油泵和控制面板,所述施工平台固定连接在所述油井本体的顶部,所述主油泵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施工平台的顶部左侧中间处,所述储油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施工平台的顶部右侧中间处,所述副油泵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施工平台的顶部中间处,所述控制面板镶嵌在所述储油箱的前侧壁。
6.优选的,所述主油泵的右侧壁下侧中间处螺接有主油管,所述主油管的底端贯穿所述施工平台并延伸至所述油井本体的内腔下侧,所述主油管的右侧壁下侧螺接有连接管。
7.优选的,所述主油泵的右侧壁上侧中间处螺接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的右端螺接在所述储油箱的右侧壁上侧中间处。
8.优选的,所述副油泵的左侧壁螺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外侧壁中间段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连通管的左端螺接在主油管的右侧壁上侧。
9.优选的,所述副油泵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底部螺接有副油管,且设有三组,所述副油管的外侧壁下侧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副油管的底端螺接在连接管的顶部,且均匀分布。
10.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通过电线与所述主油泵、所述副油泵、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电性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井下多通道一体化侧传装置,通过在油井内部设置的主油管和副油管,在主油管工作的同时通过副油管进行辅助采油,并且在需要对石油进行控量采油时通过将第一电磁阀关闭,根据需要的油量开启一个或两个第二电磁阀,并且通过增压泵提高采油效率,再通过副油泵将石油输送到储油箱,通过主副油
管同时采油,能够减小单一油管的负荷量,提高采油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采油效率,并且能够对采油油量进行调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00、油井本体;200、施工平台;300、主油泵;310、主油管;311、连接管;320、输油管;400、储油箱;500、副油泵;510、连通管;520、第一电磁阀;530、增压泵;531、副油管;532、第二电磁阀;600、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多通道一体化侧传装置,提高采油效率,油量调控,请参阅图1-4,包括油井本体100、施工平台200、主油泵300、储油箱400、副油泵500和控制面板600;
18.请参阅图1-2,油井本体100用于连接油田;
19.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施工平台200固定连接在油井本体100的顶部,施工平台200用于安装主油泵300、储油箱400、副油泵500和控制面板600;
20.请再次参阅图1-2,主油泵3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施工平台200的顶部左侧中间处,主油泵300用于油田采油;
21.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4,储油箱4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施工平台200的顶部右侧中间处,储油箱400用于储存石油;
22.请参阅图1和图4,副油泵5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施工平台200的顶部中间处,副油泵500用于辅助采油;
23.请参阅图1,控制面板600镶嵌在储油箱400的前侧壁,控制面板600用于启动关闭采油设备。
24.请再次参阅图1-4,为了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主油泵300的右侧壁下侧中间处螺接有主油管310,主油管310的底端贯穿施工平台200并延伸至油井本体100的内腔下侧,主油管310的右侧壁下侧螺接有连接管311。
25.请再次参阅图1-2,为了提高输送石油时时的稳定性,主油泵300的右侧壁上侧中间处螺接有输油管320,输油管320的右端螺接在储油箱400的右侧壁上侧中间处。
26.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4,为了能够降低主油管310采油的负荷量,副油泵500的左侧壁螺接有连通管510,连通管510的外侧壁中间段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520,连通管510的左端螺接在主油管310的右侧壁上侧。
27.请参阅图3,为了能够对石油进行控量采油,副油泵500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增压泵530,增压泵530的底部螺接有副油管531,且设有三组,副油管531的外侧壁下侧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532,副油管531的底端螺接在连接管311的顶部,且均匀分布。
28.请再次参阅图1-4,为了能够实时控制主油泵300、副油泵500、第一电磁阀520和第二电磁阀532的启停,控制面板600通过电线与主油泵300、副油泵500、第一电磁阀520和第二电磁阀532电性连接。
29.在具体的使用时,本技术领域人员在采集石油时,通过将采油设备连接电源,通过控制面板600启动采油设备,通过启动主油泵300,主油泵300通过主油管310吸取油井本体100底部的石油,再通过输油管320输送到储油箱400内进行储存,在主油管310取油的同时,启动副油泵500,副油泵500通过将第二电磁阀532和第一电磁阀520开启,通过主油管310和副油管531同时取油,提高取油的效率,并且在需要控量采油时,通过将主油泵300关闭,第一电磁阀520关闭,根据需要的油量开启一个或两个第二电磁阀532,并且通过增压泵530提高采油效率,再通过副油泵500将石油输送到储油箱400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井下多通道一体化侧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井本体(100)、施工平台(200)、主油泵(300)、储油箱(400)、副油泵(500)和控制面板(600),所述施工平台(200)固定连接在所述油井本体(100)的顶部,所述主油泵(3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施工平台(200)的顶部左侧中间处,所述储油箱(4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施工平台(200)的顶部右侧中间处,所述副油泵(5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施工平台(200)的顶部中间处,所述控制面板(600)镶嵌在所述储油箱(400)的前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多通道一体化侧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泵(300)的右侧壁下侧中间处螺接有主油管(310),所述主油管(310)的底端贯穿所述施工平台(200)并延伸至所述油井本体(100)的内腔下侧,所述主油管(310)的右侧壁下侧螺接有连接管(3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多通道一体化侧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泵(300)的右侧壁上侧中间处螺接有输油管(320),所述输油管(320)的右端螺接在所述储油箱(400)的右侧壁上侧中间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多通道一体化侧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油泵(500)的左侧壁螺接有连通管(510),所述连通管(510)的外侧壁中间段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520),所述连通管(510)的左端螺接在主油管(310)的右侧壁上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井下多通道一体化侧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油泵(500)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增压泵(530),所述增压泵(530)的底部螺接有副油管(531),且设有三组,所述副油管(531)的外侧壁下侧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532),所述副油管(531)的底端螺接在连接管(311)的顶部,且均匀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多通道一体化侧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600)通过电线与所述主油泵(300)、所述副油泵(500)、第一电磁阀(520)和第二电磁阀(532)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的一种井下多通道一体化侧传装置,包括油井本体、施工平台、主油泵、储油箱、副油泵和控制面板,所述施工平台固定连接在所述油井本体的顶部,所述主油泵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施工平台的顶部左侧中间处,所述储油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施工平台的顶部右侧中间处,所述副油泵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施工平台的顶部中间处,所述控制面板镶嵌在所述储油箱的前侧壁,该井下多通道一体化侧传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减小单一油管的负荷量,提高采油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采油效率,并且能够对采油油量进行调控。量进行调控。量进行调控。


技术研发人员:仲涛 赵奇 方淑艳 佟松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万益合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4/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