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

2022-04-17 02:58: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3.在拼装装配式建筑时,通常需要使用辅助设备支撑装配式墙体,以提高装配式墙体的稳定性。现有的辅助支撑设备与装配式墙体之间通常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如此,需要在装配式墙体上打孔,从而破坏了装配式墙体的结构,此外,装配式墙体与辅助支撑设备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拆卸与安装都费时费力,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用于与装配式墙体卡接配合的钢夹套,所述钢夹套远离装配式墙体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与地面支撑的支撑机构;
7.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固定块连接的螺纹杆以及套设于螺纹杆上并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套管;所述螺纹杆与固定块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铰接;
8.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套管下端转动连接的安装座、与安装座底部铰接的底座以及与底座底面固定的定位杆。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支撑装置的过程中,定位杆插入地下,安装座、底座、定位杆、螺纹杆以及套管相互配合作用,以此对装配式墙体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增强了装配式墙体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需要拆卸支撑组件时,工作人员只需将可拆卸连接组件拆卸,即可将螺纹杆与固定块拆卸,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了支撑装置的拆除时间,减小了工人的工时成本。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远离装配式墙体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底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可拆卸连接组件包括与螺纹杆上端铰接的活动板、与活动板靠近装配式墙体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的插接杆、滑动安装于安装孔内的定位块以及与定位块底面固定的弹簧,所述插接杆与插接孔插接配合,所述插接杆上贯穿开设有供定位块插接配合的穿孔,所述插接杆靠近装配式墙体一侧的侧壁与插接杆上表面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开
设有第一倒角,所述定位块上表面与定位块远离装配式墙体一侧的侧壁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开设有第二倒角,所述第二倒角与第一倒角配合,所述定位块上表面与定位块靠近装配式墙体一侧的侧壁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开设有第三倒角,且所述第三倒角靠近装配式墙体一侧的棱边高度小于等于插接孔内底壁的高度。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支撑机构对装配式墙体进行支撑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插接杆与插接孔插接,在此过程中,插接杆上的第一倒角与定位块上的第二倒角抵接,以此使得定位块逐渐收入安装孔内,弹簧逐渐收缩,当定位块的位置与穿孔的位置对应时,定位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以此使得定位块与插接杆上的穿孔插接,从而对插接杆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增强了螺纹杆与固定块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支撑机构对装配式墙体进行支撑。需要拆卸支撑组件时,工作人员只需向远离装配式墙体的一侧拔动螺纹杆,使得定位块上的第三倒角与穿孔内壁抵接,以此使得定位块受力并收缩至安装孔内,弹簧逐渐收缩,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插接杆从插接孔中拔出,以便工作人员将螺纹杆与固定块进行拆卸,操作较为简单。
12.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杆的横截面为方形。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插接杆在插接孔内转动的概率,使得插接杆的第一倒角保持位置不动,以便工作人员顺利安装支撑机构。
14.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上表面与定位块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插接孔内底壁与安装孔内底壁之间的距离。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此便于定位块全部收缩至安装孔内,从而便于工作人员采用可拆卸连接组件将螺纹杆与固定块铰接。
16.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孔的宽度等于安装孔宽度的两倍。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插接杆的结构强度。
1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面均匀固定有多个橡胶凸起。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凸起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橡胶凸起增大了底座底面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增强支撑机构对装配式墙体的支撑效果。
20.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外壁靠近套管下端的位置上固定套设有星形把手。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握住星形把手并转动套管,从而对螺纹杆在套管内的长度进行调节,以便套管与螺纹杆配合并对装配式墙体进行支撑。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有益技术效果:
23.(1)本技术在使用该支撑装置的过程中,定位杆插入地下,安装座、底座、定位杆、螺纹杆以及套管相互配合作用,以此对装配式墙体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增强了装配式墙体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需要拆卸支撑组件时,工作人员只需将可拆卸连接组件拆卸,即可将螺纹杆与固定块拆卸,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了支撑装置的拆除时间,减小了工人的工时成本;
24.(2)本技术在使用支撑机构对装配式墙体进行支撑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插接杆与插接孔插接,在此过程中,插接杆上的第一倒角与定位块上的第二倒角抵接,以此使得定位块逐渐收入安装孔内,弹簧逐渐收缩,当定位块的位置与穿孔的位置对应时,定位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以此使得定位块与插接杆上的穿孔插接,从而对插接杆起到了良好的
限位作用,增强了螺纹杆与固定块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支撑机构对装配式墙体进行支撑。需要拆卸支撑组件时,工作人员只需向远离装配式墙体的一侧拔动螺纹杆,使得定位块上的第三倒角与穿孔内壁抵接,以此使得定位块受力并收缩至安装孔内,弹簧逐渐收缩,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插接杆从插接孔中拔出,以便工作人员将螺纹杆与固定块进行拆卸,操作较为简单;
25.(3)本技术中,套管外壁靠近套管下端的位置上固定套设有星形把手,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握住星形把手并转动套管,从而对螺纹杆在套管内的长度进行调节,以便套管与螺纹杆配合并对装配式墙体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中标号说明:
30.1、钢夹套;10、装配式墙体;2、固定块;21、插接孔;22、安装孔;3、支撑机构;4、支撑组件;41、螺纹杆;42、套管;5、定位组件;51、安装座;52、底座;53、定位杆;6、可拆卸连接组件;61、活动板;62、插接杆;621、第一倒角;622、穿孔;63、定位块;631、第二倒角;632、第三倒角;64、弹簧;7、星形把手;8、橡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1: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请参阅图1-3,包括钢夹套1、固定块2以及支撑机构3。钢夹套1设置于待支撑的装配式墙体10上,且钢夹套1与装配式墙体10卡接配合。固定块2为矩形块状结构,固定块2一侧的侧壁与钢夹套1远离装配式墙体10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固定块2远离装配式墙体10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接孔21,且插接孔21的内底壁上开设有安装孔22。
35.支撑机构3安装于固定块2上,用于与地面支撑,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组件4和定位组件5。支撑组件4包括螺纹杆41和套管42,螺纹杆41倾斜设置,螺纹杆41的上端与固定块2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6铰接,且可拆卸连接组件6包括活动板61、插接杆62、定位块63以及弹簧64。活动板61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状结构,其一侧的侧壁与固定块2远离装配式墙体10一侧的侧壁抵接。插接杆62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杆状结构,其设置于插接孔21内并与插接孔21插接配合,插接杆62靠近装配式墙体10的一端与活动板61靠近装配式墙体10一侧的侧壁固定,且插接杆62靠近装配式墙体10一侧的侧壁与插接杆62上表面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开设有第一倒角621。定位块63为矩形块状结构,其安装于安装孔22内并与安装孔22滑移连
接,插接杆62上贯穿开设有供定位块63插接配合的穿孔622,定位块63上表面与定位块63远离装配式墙体10一侧的侧壁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开设有第二倒角631,第二倒角631与第一倒角621配合,定位块63上表面与定位块63靠近装配式墙体10一侧的侧壁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开设有第三倒角632,且第三倒角632靠近装配式墙体10一侧的棱边高度小于等于插接孔21内底壁的高度。弹簧64设置于安装孔22内,其上端与定位块63底面固定连接,弹簧64下端与安装孔22内底壁固定连接。
36.套管42套设于螺纹杆41上并与螺纹杆41螺纹连接,且套管42外壁靠近套管42下端的位置上固定套设有星形把手7。定位组件5包括安装座51、底座52以及定位杆53,安装座51顶部与套管42下端转动连接,底座52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底座52顶部与安装座51底部铰接。定位杆53为竖直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上端与底座52底面固定,定位杆53设有四个并呈矩形阵列分布。在使用支撑机构3对装配式墙体10进行支撑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插接杆62与插接孔21插接,在此过程中,插接杆62上的第一倒角621与定位块63上的第二倒角631抵接,以此使得定位块63逐渐收入安装孔22内,弹簧64逐渐收缩,当定位块63的位置与穿孔622的位置对应时,定位块63在弹簧64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以此使得定位块63与插接杆62上的穿孔622插接,从而对插接杆62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增强了螺纹杆41与固定块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安装座51、底座52、定位杆53、螺纹杆41以及套管42相互配合作用,并对装配式墙体10进行支撑。需要拆卸支撑组件4时,工作人员只需向远离装配式墙体10的一侧拔动螺纹杆41,使得定位块63上的第三倒角632与穿孔622内壁抵接,以此使得定位块63受力并收缩至安装孔22内,弹簧64逐渐收缩,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插接杆62从插接孔21中拔出,以便工作人员将螺纹杆41与固定块2进行拆卸,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了支撑装置的拆除时间,减小了工人的工时成本。
37.在本实施例中,插接杆62的横截面为方形,降低了插接杆62在插接孔21内转动的概率,使得插接杆62的第一倒角621保持位置不动,以便工作人员顺利安装支撑机构3。定位块63上表面与定位块63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插接孔21内底壁与安装孔22内底壁之间的距离,以此便于定位块63全部收缩至安装孔22内,从而便于工作人员采用可拆卸连接组件6将螺纹杆41与固定块2铰接。插接孔21的宽度等于安装孔22宽度的两倍,以此保证了插接杆62的结构强度。
38.为增大底座52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底座52底面均匀固定有多个橡胶凸起8,橡胶凸起8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橡胶凸起8增大了底座52底面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增强支撑机构3对装配式墙体10的支撑效果。
39.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支撑机构3对装配式墙体10进行支撑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插接杆62与插接孔21插接,在此过程中,插接杆62上的第一倒角621与定位块63上的第二倒角631抵接,以此使得定位块63逐渐收入安装孔22内,弹簧64逐渐收缩,当定位块63的位置与穿孔622的位置对应时,定位块63在弹簧64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以此使得定位块63与插接杆62上的穿孔622插接,从而对插接杆62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增强了螺纹杆41与固定块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安装座51、底座52、定位杆53、螺纹杆41以及套管42相互配合作用,并对装配式墙体10进行支撑。需要拆卸支撑组件4时,工作人员只需向远离装配式墙体10的一侧拔动螺纹杆41,使得定位块63上的第三倒角632与穿孔622内壁抵接,以此使得定位块63受力并收缩至安装孔22内,弹
簧64逐渐收缩,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插接杆62从插接孔21中拔出,以便工作人员将螺纹杆41与固定块2进行拆卸,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了支撑装置的拆除时间,减小了工人的工时成本。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