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端面齿轮啮合着色检测方法与流程

2022-04-16 15:47: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端面齿轮检测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面齿轮啮合着色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端面齿轮,是一种特殊结构的齿轮,其接触齿在端面上沿圆周分布。由于接触齿承受较大的载荷,所以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强度,足够强大的接触面积,以及保证足够的支撑。因此,为保证端面齿轮的质量,必须对端面齿轮接触情况进行检测,以反映出齿轮实际接触状态,从而判断端面齿轮是否对机械部件正常的运行造成影响。
3.相关技术中,参见图1,对于端面齿轮1接触情况的检测,一般先对检具母规2的啮合槽21内涂抹油墨,并使得检具母规2与待检测端面齿轮1啮合,即待检测端面齿轮1的齿牙11嵌入至检具母规2的啮合槽21内,从而使得检具母规2啮合槽21内壁的油墨被拓印在待检测端面齿轮1的齿牙11上。然后,将待检测端面齿轮1卸载下来,待检测端面齿轮1与检具母规2啮合槽21内壁接触处将拓印有油墨,即得出待检测端面齿轮实际使用时与其他零件啮合后的接触情况。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技术检测方法,难以保证检具母规啮合槽侧壁上油墨厚度的均匀性,致使检具母规和待检测端面齿轮接触面不准确,检测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由于检测母规上油墨厚度不均致使检测精度较低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端面齿轮啮合着色检测方法。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端面齿轮啮合着色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端面齿轮啮合着色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清洁工作,对检具母规和待检测端面齿轮进行清洁;s2、检具染色,对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涂抹染色剂;s3、均匀染色剂,s3.1、随机啮合检具母规和待检测端面齿轮,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上的染色剂接触待检测端面齿轮,并拓印于待检测端面齿轮;s3.2、清洗待检测端面齿轮,去除待检测端面齿轮(1)端齿上的染色剂;s3.3、重复n次s3.1和s3.2步骤,n大于等于1;s4、拓印作业,再次啮合检具母规和待检测端面齿轮,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上的染色剂接触待检测端面齿轮,并拓印于待检测端面齿轮齿牙接触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的部分;s5、观察作业,将待检测端面齿轮脱开检具母规,并对待检测端面齿轮上拓印下的染色剂进行观察。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实验中,重复采用待检测端面齿轮随机啮合检具母规,拓印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上的染色剂,使得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上的染色剂逐渐变薄,并趋向于均匀;最后,再次使得检具母规和待检测端面齿轮啮合,并对最后拓印于待检测端面齿轮上的染色剂进行观察。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对待检测端面齿轮检测的精确性。
8.其中,待检测端面齿轮是根据设计端面齿轮进行生产的,生产所要达到的是合格的端面齿轮,因此待检测端面齿轮各个齿牙本身趋向于接触良好,或者解释为待检测端面齿轮上合格的齿牙远远大于不合格的齿牙。故而,多次随即啮合检具母规和待检测端面齿轮,可以达到对检具母规上染色剂均匀的作用。
9.优选的,在s2中,先采用大毛刷蘸取染色剂并对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进行粗涂刷,大毛刷的宽度不小于3cm;再采用小毛刷蘸取染色剂对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进行精涂刷,小毛刷宽度不大于2cm。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大毛刷对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进行涂刷,效率高;再采用小毛刷对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进行涂刷,以保证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上染色剂涂刷厚度的均匀性。
11.优选的,在s2中,采用灌装染色剂进行喷涂,灌装瓶与检具母规的距离在45-55cm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灌装染色剂喷涂时,45-55cm距离,可以使得喷出的染色剂散开的比较均匀,减少喷涂集中而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13.优选的,在s2中,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上涂抹的染色剂的厚度控制在2-4微米之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具母规上的染色剂较薄时,染色剂较少,在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和待检测端面齿轮接触时,待检测端面齿轮上难以粘附较为明显的染色剂,影响观察和判断。当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上的染色剂较厚时,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和待检测端面齿轮局部虽然不接触但间隙较小,会有部分染色剂接触待检测端面齿轮上,并沾染掉到待检测端面齿轮上,从而形成假象接触。在检具母规上涂覆2-4微米厚度的染色剂,既能保证正常检测,同时,能够减少染色剂过厚并产生假象接触的情况。
15.优选的,在s5中,对待检测端面齿轮观察时,室内光照需在450lx-500lx之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观察环境内充足的亮度,方便观察,并减少误判。
17.优选的,在s5中,取样观察,采用胶带把待检测端面齿轮齿牙的染色剂拓印下来,然后将胶带附着白纸上,再进行观察。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观察环境较暗时,工作人员采用胶带将待检测端面齿轮齿牙上的染色剂拓印至白纸上,染色剂相对更鲜明,更易观察。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检测图像的保留,方便后续资料的调取和核对。
19.优选的,在s3.2中,以洗涤汽油或酒精为洗涤溶液,并采用刷子对待检测端面齿轮进行清洁。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洗涤汽油或酒精对待检测端面齿轮进行清洗,提升对待检测端面齿轮清洁的洁净性,并有助于减少遗留染色剂影响均匀染色剂步骤的情况发生。
21.优选的,在s3.3中,重复2次s3.1和s3.2步骤。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重复两次对染色剂的拓印,并削薄和均匀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上的染色剂,有助于保证检测的精度和检测的效率。
23.优选的,在s4中,检具母规和待检测端面齿轮啮合后,抵压待检测端面齿轮的一侧,再敲击相对按压侧的一侧;然后,抵压已敲击侧,再采用与第一次敲击相同的力敲击相对已敲击侧的一侧。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敲击待检测端面齿轮,模拟振型,采集震颤情况下待检测端面齿轮的实际接触面积;同时,抵压待检测端面齿轮背离敲击侧的一侧,以防待检测端面齿轮发生窜动,并保证对待检测端面齿轮检测的精度。
25.优选的,在s4中,对待检测端面齿轮的敲击力度在40-60n之间。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40-60n之间的力度敲击待检测端面齿轮,能够提供实际齿轮使用中的振动,并能够采集到接近实际运行的待检测齿轮的振型,且能减少检测端面齿轮被敲击窜动的情况发生。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待检测端面齿轮拓印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上的染色剂,使得检具母规啮合槽内壁上的染色剂组件变薄,有助于提升对待检测端面齿轮检测的精确性;借助大毛刷对待检测端面齿轮的快速涂刷,提升了染色剂涂刷效率,并采用小毛刷涂刷均匀,从而保证齿面上染色剂涂刷厚度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28.图1为主要体现端面齿轮和检具母规的爆炸图;图2为主要体现检具母规结构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端面齿轮;11、齿牙;2、检具母规;21、啮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端面齿轮啮合着色检测方法。
31.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端面齿轮啮合着色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清洁工作,对检具母规2和待检测端面齿轮1进行清洁,可以采用洗涤汽油或酒精,并采用刷子进行反复刷洗。
32.s2、检具染色,对检具母规2啮合槽21内壁涂抹染色剂。
33.本实施例中,染色剂选用合磨油。涂抹作业中,先对合磨油进行稀释,稀释工作严格按照合磨油品牌方说明书进行;然后,先采用大毛刷蘸取染色剂并对检具母规2啮合槽21内壁进行涂刷,大毛刷的宽度不小于3cm;随后,再采用小毛刷蘸取染色剂对检具母规2啮合槽21内壁进行涂刷,小毛刷宽度不大于2cm,并保证检具母规2啮合槽21内壁上的磨合油均匀、薄厚一致。优选,将检具母规2啮合槽21内壁上涂抹的染色剂的厚度控制在2-4微米之间。
34.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灌装染色剂进行喷涂,灌装瓶与检具母规2的距离在45-55cm之间,优选50cm,且保证喷涂的均匀、充分、防止流挂,薄厚一致。
35.s3、均匀染色剂。
36.s3.1、啮合检具母规2和待检测端面齿轮1,检具母规2啮合槽21内壁上的染色剂接触待检测端面齿轮1,并拓印于待检测端面齿轮1。
37.s3.2、以洗涤汽油或酒精为洗涤溶液,并采用刷子对待检测端面齿轮1进行清洁,并将待检测端面齿轮1端齿上的染色剂去除干净,以减少遗留染色剂影响均匀染色剂整体步骤的情况发生。
38.s3.3、重复n次s3.1和s3.2步骤,n大于等于1。本实施例中,n为2。从而削薄检具母规2啮合槽21内壁上的染色剂,并趋向于均匀。
39.其中,啮合检具母规2和待检测端面齿轮1的n次啮合,并不跟随n-1次啮合时待检测端面齿轮1齿牙11和啮合检具母规2啮合槽21的对应关系,即n次啮合作业中待检测端面齿轮1齿牙11和啮合检具母规2啮合槽21嵌设是随机的。
40.s4、拓印作业。
41.s4.1、再次啮合检具母规2和待检测端面齿轮1。
42.需要指出的,此次检具母规2和待检测端面齿轮1的啮合作业,并不跟随步骤s3中啮合时待检测端面齿轮1齿牙11和啮合检具母规2啮合槽21的对应关系,即此次啮合是随机的。
43.通过随机啮合检具母规2和待检测端面齿轮1,进行均匀染色剂和拓印作业,达到检测的随机性,并有助于保证端面齿轮1实际实用时的互换性。
44.s4.2、用手抵压检具母规2的一侧,再敲击相对按压侧的一侧;然后,用手抵压已敲击侧,再采用与第一次敲击相同的力敲击相对已敲击侧的一侧。并且,敲击力度需40-60n之间,并尽量保证多次敲击的力度一致。
45.本实施例中,采用橡皮锤对检具母规2进行敲击,橡胶锤相对检具母规2抬起高度在15-20cm之间,优选18cm。
46.在其他实施例中,采用铜棒对检具母规2进行敲击,铜棒相对检具母规2抬起高度在5-9cm之间,优选7cm。
47.从而检具母规2啮合槽21内壁上的染色剂充分接触待检测端面齿轮1,并拓印于待检测端面齿轮1齿牙11接触检具母规2啮合槽21内壁的部分。
48.s5、观察作业,将待检测端面齿轮1脱开检具母规2,采用人工观察。要求检测人员无色盲色弱、经过专业的相关培训。同时,室内光照需在450lx-500lx之间,优选500lx。
49.当室内光照强度不足时,进行取样观察,采用胶带把待检测端面齿轮1齿牙11的染色剂拓印下来,然后将胶带附着白纸上,再进行观察。
50.实际拓印区域分析依据主要有角落不接触、边缘不接触、接触空心、接触不均匀等,从而判断待检测端面齿轮1是否合格。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