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纯富硒小麦种植方法与流程

2022-04-16 14:41: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小麦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纯富硒小麦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2.富硒小麦生产技术关键在于“富硒叶面肥”的喷施,喷施富硒叶面肥是在蒙头水后结合喷施除草剂,喷施“富叶面肥”,每亩用100ml“富硒叶面肥”兑水30公斤平均喷施;第二次在小麦抽穗期喷施,每亩用100ml“富硒叶面肥”兑水45公斤平均喷施。
3.现有的对小麦进行蒙头水的作用是为了提高满足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以提高小麦出苗率与出苗质量,但头水的需求量不易人为掌控,导致头水的实施容易导致土壤表面板结,从而增加幼苗出土时的顶土阻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纯富硒小麦种植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对小麦进行头水的作用是为了提高满足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以提高小麦出苗率与出苗质量,但头水的需求量不易人为掌控,导致头水的实施容易导致土壤表面板结,从而增加幼苗出土时的顶土阻力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纯富硒小麦种植方法,所述高纯富硒小麦种植方法包括下述操作步骤:
6.s1、整地开坑:
7.对砂壤质土地进行深耕,且每三年深耕一次,突破犁底板结层,然后规整的开刨出种坑;
8.s2、开沟辅助;
9.于种坑两侧开刨沟槽,沟槽位于种坑之间的中部,然后在沟槽内放入滴灌水管的支管,其中支管之间间隔10厘米均匀分布于滴灌水管的底部,且支管深度与沟槽深度相适配;
10.s3、沟槽填土:
11.往沟槽内填土,将支管埋入地下,而滴灌水管露于地表并其端部连接滴灌设备;
12.s4、播种覆土:
13.日均匀气温不乱在0℃至2℃左右,表土层解冻3至4厘米为播种适期,此时将小麦种子下籽至种坑中,并覆土一致;
14.s5、蒙头水:
15.通过滴灌设备将水体注入灌水管,并通过支管从地下3厘米处渗出为种子提供水分;
16.s6、喷施富硒叶面肥:
17.小麦发芽且有三叶至四叶时喷施富硒叶面肥,喷施工具的喷洒头采用倒u形设计,喷施时倒u形喷洒头分别从小麦苗的两侧及上方喷洒富硒叶面肥;
18.s7、二喷富硒叶面肥:
19.小麦生长至六叶展开而七叶露尖时二次喷施富硒叶面肥;
20.s8、补喷富硒叶面肥:
21.小麦扬花末期和灌浆期也要喷施富硒叶面肥。
22.进一步的,所述s1步骤中,深耕至少20-24厘米,种坑用于放置小麦种子。
23.进一步的,所述s1步骤中,种坑深度在3-4厘米,种坑之间行距控制在10厘米。
24.进一步的,所述s2步骤中,沟槽宽度在3-5厘米,深度在25-30厘米。
25.进一步的,所述s3步骤中,支管表面顶部向下3厘米处开始均匀开设出水孔。
26.进一步的,所述s4步骤中,小麦的种植密度最佳为45万株每亩。
27.进一步的,所述s6步骤中,每亩用100ml富硒叶面肥兑水30公斤平均喷施,喷施富硒叶面肥时,要避开阴天,喷施后24小时内遇雨天需补喷。
28.进一步的,所述s7步骤中,二次喷施富硒叶面肥时,每亩用100ml富硒叶面肥兑水45公斤平均喷施,同样要避开阴天,喷施后24小时内遇雨天需补喷。
29.进一步的,所述s8步骤中,喷施富硒叶面肥时每亩用100ml富硒叶面肥兑水30公斤平均喷施。
3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纯富硒小麦种植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1.1.该高纯富硒小麦种植方法,首先采用滴灌设计有利于节约用水,且支管从顶部向下三厘米处开始开设出水孔,即支管埋设后从地下三厘米处开始出水,使得水体在渗入土壤后可以很快接近种子所在位置,以便为种子提供生长所需水分,且种子上方最多只是含有少量水分以防止板结现象,从而解决蒙头水浇灌导致种子幼苗出土时的顶土阻力增加的问题,方便幼苗出土,从而提高出苗率与出苗质量。
32.2.该高纯富硒小麦种植方法,在喷施富硒叶面肥在用倒u形喷洒头,沿着小麦的规整队列分别从小麦两侧及上方对其进行喷洒,使得小麦叶面均匀吸收富硒叶面肥,避免浪费,而通过在小麦三叶至四叶时、六叶展开而七叶露尖时以小麦扬花末期和灌浆期均喷施富硒叶面肥,可使小麦充分吸收富硒叶面肥中的硒元素,以提高纯度,使得小麦收获后可以富含硒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3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纯富硒小麦种植方法,高纯富硒小麦种植方法包括下述操作步骤:
34.s1、整地开坑:
35.对砂壤质土地进行深耕,且每三年深耕一次,突破犁底板结层,然后规整的开刨出种坑;
36.s2、开沟辅助;
37.于种坑两侧开刨沟槽,沟槽位于种坑之间的中部,然后在沟槽内放入滴灌水管的支管,其中支管之间间隔10厘米均匀分布于滴灌水管的底部,且支管深度与沟槽深度相适配;
38.s3、沟槽填土:
39.往沟槽内填土,将支管埋入地下,而滴灌水管露于地表并其端部连接滴灌设备;
40.s4、播种覆土:
41.日均匀气温不乱在0℃至2℃左右,表土层解冻3至4厘米为播种适期,此时将小麦种子下籽至种坑中,并覆土一致;
42.s5、蒙头水:
43.通过滴灌设备将水体注入灌水管,并通过支管从地下3厘米处渗出为种子提供水分;
44.s6、喷施富硒叶面肥:
45.小麦发芽且有三叶至四叶时喷施富硒叶面肥,喷施工具的喷洒头采用倒u形设计,喷施时倒u形喷洒头分别从小麦苗的两侧及上方喷洒富硒叶面肥;
46.s7、二喷富硒叶面肥:
47.小麦生长至六叶展开而七叶露尖时二次喷施富硒叶面肥;
48.s8、补喷富硒叶面肥:
49.小麦扬花末期和灌浆期也要喷施富硒叶面肥。
50.s1步骤中,深耕至少20-24厘米,种坑用于放置小麦种子。
51.s1步骤中,种坑深度在3-4厘米,种坑之间行距控制在10厘米。
52.s2步骤中,沟槽宽度在3-5厘米,深度在25-30厘米。
53.s3步骤中,支管表面顶部向下3厘米处开始均匀开设出水孔。
54.s4步骤中,小麦的种植密度最佳为45万株每亩。
55.s6步骤中,每亩用100ml富硒叶面肥兑水30公斤平均喷施,喷施富硒叶面肥时,要避开阴天,喷施后24小时内遇雨天需补喷。
56.s7步骤中,二次喷施富硒叶面肥时,每亩用100ml富硒叶面肥兑水45公斤平均喷施,同样要避开阴天,喷施后24小时内遇雨天需补喷。
57.s8步骤中,喷施富硒叶面肥时每亩用100ml富硒叶面肥兑水30公斤平均喷施。
58.实施例一:首先对砂壤质土地每三年深耕一次,突破犁底板结层,深耕至少20厘米,再规整的开刨出种坑,种坑深度在3厘米,并于种坑两侧开刨沟槽,沟槽位于种坑之间的中部,沟槽宽度在3厘米,深度在25厘米,然后在沟槽内埋入滴灌水管的支管,而滴灌水管位于底面且其一端连接滴灌设备,其中支管之间间隔10厘米且均匀分布于滴灌水管的底部;
59.然后于播种期将小麦种子下籽至种坑中,并覆土一致,小麦的种植密度最佳为45万株每亩,播种后三至四天通过滴灌设备将水体注入灌水管,并通过支管从地下3厘米处渗出为种子提供水分,且种子上方最多只是含有少量水分以防止板结现象,从而解决蒙头水浇灌导致种子幼苗出土时的顶土阻力增加的问题,方便幼苗出土,从而提高出苗率与出苗质量;
60.在小麦发芽且有三叶至四叶时喷施富硒叶面肥,每亩用100ml富硒叶面肥兑水30公斤平均喷施,接着小麦生长至六叶展开而七叶露尖时二次喷施富硒叶面肥,此次每亩用100ml富硒叶面肥兑水45公斤平均喷施,之后在小麦扬花末期和灌浆期也要喷施富硒叶面肥,每亩用100ml富硒叶面肥兑水30公斤平均喷施,喷施富硒叶面肥时,要避开阴天,喷施后24小时内遇雨天需补喷,且喷施工具的喷洒头采用倒u形设计,喷施时倒u形喷洒头分别从小麦苗的两侧及上方喷洒富硒叶面肥;
61.实施例二:首先对砂壤质土地每三年深耕一次,突破犁底板结层,深耕至少24厘
米,再规整的开刨出种坑,种坑深度在4厘米,并于种坑两侧开刨沟槽,沟槽位于种坑之间的中部,沟槽宽度在5厘米,深度在30厘米,然后在沟槽内埋入滴灌水管的支管,而滴灌水管位于底面且其一端连接滴灌设备,其中支管之间间隔10厘米且均匀分布于滴灌水管的底部;
62.然后于播种期将小麦种子下籽至种坑中,并覆土一致,小麦的种植密度最佳为45万株每亩,播种后三至四天通过滴灌设备将水体注入灌水管,并通过支管从地下3厘米处渗出为种子提供水分,且种子上方最多只是含有少量水分以防止板结现象,从而解决蒙头水浇灌导致种子幼苗出土时的顶土阻力增加的问题,方便幼苗出土,从而提高出苗率与出苗质量;
63.在小麦发芽且有三叶至四叶时喷施富硒叶面肥,每亩用100ml富硒叶面肥兑水30公斤平均喷施,接着小麦生长至六叶展开而七叶露尖时二次喷施富硒叶面肥,此次每亩用100ml富硒叶面肥兑水45公斤平均喷施,之后在小麦扬花末期和灌浆期也要喷施富硒叶面肥,每亩用100ml富硒叶面肥兑水30公斤平均喷施,喷施富硒叶面肥时,要避开阴天,喷施后24小时内遇雨天需补喷,且喷施工具的喷洒头采用倒u形设计,喷施时倒u形喷洒头分别从小麦苗的两侧及上方喷洒富硒叶面肥;
64.该高纯富硒小麦种植方法,首先采用滴灌设计有利于节约用水,且支管从顶部向下三厘米处开始开设出水孔,即支管埋设后从地下三厘米处开始出水,使得水体在渗入土壤后可以很快接近种子所在位置,以便为种子提供生长所需水分,且种子上方最多只是含有少量水分以防止板结现象,从而解决蒙头水浇灌导致种子幼苗出土时的顶土阻力增加的问题,方便幼苗出土,从而提高出苗率与出苗质量。
65.该高纯富硒小麦种植方法,在喷施富硒叶面肥在用倒u形喷洒头,沿着小麦的规整队列分别从小麦两侧及上方对其进行喷洒,使得小麦叶面均匀吸收富硒叶面肥,避免浪费,而通过在小麦三叶至四叶时、六叶展开而七叶露尖时以小麦扬花末期和灌浆期均喷施富硒叶面肥,可使小麦充分吸收富硒叶面肥中的硒元素,以提高纯度,使得小麦收获后可以富含硒元素。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