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洗涤烘干一体化洗袜机内筒结构

2022-04-16 13:55: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家用衣物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涤烘干一体化洗袜机内筒结构。


背景技术:

2.家用洗衣机的技术比较成熟,但家用洗袜机尚没有普及。现有洗袜机一般为洗衣机的微型版,即所谓婴儿洗衣机,用来洗袜往往洗不干净,而且大多没有烘干功能。市面上也有智能洗袜机,但据称只能洗一双袜子,带烘干时需要140分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尤其对于年轻的白领和上班族,休息时间宝贵,每天换洗的袜子又不适合投入洗衣机,不得不无奈地手洗,既繁琐,又可能面临真菌感染。因此,开发一种家庭用体积轻巧的实用型智能洗袜机成为市场迫切的需求。智能型洗衣机集洗、甩水、烘干一体化,一次洗干循环大约20分钟,烘干或者取出晒干可切换选择。洗袜机的特点是轻巧,长x宽x高尺寸限制在300x300x400以内,功率1kw左右,重量10kg以内。能实现洗袜除臭烘干一体化作业,且用时较短,切合人们心理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涤烘干一体化洗袜机内筒结构。
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洗涤烘干一体化洗袜机内筒结构,包括内筒、主动轮、从动轮和导流盘,所述内筒为侧面敞开的空心圆筒且中心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内筒可绕轴线顺/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水平设置在内筒内,所述主动轮由电机驱动绕转轴转动,且主动轮的转轴两端均竖直设置有导流盘,所述导流盘朝向主动轮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导流凸台,所述主动轮的转轴高于从动轮的转轴,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外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于圆周、平行于轴线的条形凸齿,所述主动轮上凸齿的数量大于从动轮上凸齿的数量,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在转动或静止时二者上的凸齿均不接触。
6.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上的凸齿齿顶与从动轮上的凸齿齿顶相距最近时,两个凸齿齿顶之间的距离为1-2cm。
7.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的转轴与从动轮的转轴之间的高度差为2-3cm。
8.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凸台为均匀设置在导流盘圆心周围的多个三棱台,三棱台的一个三角尖朝外且该三角尖两侧均为斜面且两侧斜面倾斜方向不同。
9.进一步的,所述三棱台的数量与主动轮外侧凸齿的数量相同,所述三棱台设置在主动轮外侧相邻两个凸齿之间的凹槽两端。
10.进一步的,,两组加热元件相距1/6弧度,所述加热组件在内筒停止转动时位于内筒正下方。。
11.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丝和石英管,所述加热丝套在石英管内,且加热
组件在内筒的内壁全封闭封装,不与内筒壁接触。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体积小,使用方便,主动轮和从动轮不在同一水平线,从动轮为的凸齿数量并非与主动轮相同,以及留有充足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齿顶间最近间距,因此在在袜子洗涤时有充裕的回转空间,不致在两个滚轮之间造成过度的挤压。本发明在主动轮的两端,各安装有与轴线垂直的导流盘,导流盘上有多个均布的三棱台,棱台的侧面是两个不同方向的倾斜的梯形面,当导流盘旋转时,这些梯形面形成类似螺旋叶片的效应,促使水流往滚轮的中间区域流动。当正转和反转时,均使主动轮两端的水往主动轮的中间区域流,使袜子不至于塞积于轴的两端,便于主动轮和从动轮挤压清洗袜子,且兼具烘干功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导流盘正面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的部件列表如下:
17.1、主动轮;2、从动轮;3、导流盘;4、凸齿;5、内筒;6、三棱台;7、加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19.如图1-2所示,一种洗涤烘干一体化洗袜机内筒结构,两个滚轮水平安装于洗袜机内筒5中,分为主动轮1和从动轮2,齿部均为圆滑过渡的齿形。主动轮轴与变频调速电机相连,从动轮无动力,可自由转动。主动轮设计为6-8个凸齿4均布,齿形为圆滑的“v”字形状。从动轮为4个凸齿的均布。两滚轮的轴线设计成有高度差、不在同一水平线。两滚轮不接触,而且齿顶相对最近时,留有一定的空间距离。
20.主动轮通过水流使织物向上浮起,或勾起织物,织物的其他部分与从动轮缠绕或摩擦、带动从动轮偶尔的旋转或不停的自由的正向或反向的旋转,使袜子搅起,重力下沉,再搅起,使袜子有上下翻转的浮沉变化,从而被主、从动轮的齿部挤压、松开、再挤压,或者未形成挤压只有摩擦,均可形成搓揉效果。
21.主从动轮挤压织物时,在投入织物较多的情形下,可能有齿顶对齿顶的情况,此时挤压比最大。但由于从动轮没有动力,可自由转动,所以在齿顶对齿顶挤压的情形下,从动轮立即旋转移位,不至于顶坏两根轴。但需要限制投入织物的数量和体积,仅洗袜子之用,不可投入长条衣物,投入袜子最多限于5双,当织物超过数量体积时,或者导致双轮挤压比太大时,停机报警。主动轮和从动轮不在同一水平线,从动轮为4齿而非与主动轮同齿数,以及留有充足的主动轮1和从动轮2的齿顶间最近间距,都是为了在袜子洗涤时有充裕的回转空间,不致在两个滚轮之间造成过度的挤压。
22.在主动轮的两端,各安装有与轴线垂直的导流盘3,随主动轮同步旋转,如图3所示。导流盘上有5个均布的三棱台6,棱台的侧面是两个不同方向的倾斜的梯形面,当导流盘旋转时,这些梯形面形成类似螺旋叶片的效应,促使水流往滚轮的中间区域流动。当正转和
反转时,均使主动轮两端的水往主动轮的中间区域流,使袜子不至于偏向于轴的两端。
23.滚轮3和滚轮1安装于内筒,不锈钢制的内筒5的圆周壁布满光滑孔洞,并在底部圆周上包裹加热元件7。外筒作为进出水和储水功能,与内筒设计有一定间隙。
24.洗袜机工作过程:从投入口投入袜子和洗涤液,接通水源电源。设置过程时间(以下为10分钟例)。启动,洗袜机开始工作。水进入外筒,透过孔洞进入内筒,淹没待洗袜子,到达水位,滚轮开始工作。约4分钟后,排水,内筒高速旋转甩干,1分钟后停止甩干,内筒壁所包裹的电热元件通电烘干,内筒缓慢正反交替旋转,每次旋转约30
°
的角度,形成摇摆效果,避免袜子与加热组件接触时间过长而烤坏,同时内筒和外筒之间吹入热风。约4分钟,自动停机,报警提醒洗涤完毕。取出袜子。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洗涤烘干一体化洗袜机内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5)、主动轮(1)、从动轮(2)和导流盘(3),所述内筒(5)为侧面敞开的空心圆筒且中心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内筒(5)可绕轴线顺/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主动轮(1)和从动轮(2)均水平设置在内筒(5)内,所述主动轮(1)由电机驱动绕转轴转动,且主动轮(1)的转轴两端均竖直设置有导流盘(3),所述导流盘(3)朝向主动轮(1)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导流凸台,所述主动轮(1)的转轴高于从动轮(2)的转轴,所述主动轮(1)和从动轮(2)外圆周面均匀设置有多条平行于轴线的条形凸齿(4),所述主动轮(1)上凸齿(4)的数量大于从动轮(2)上凸齿(4)的数量,所述主动轮(1)和从动轮(2)在转动或静止时二者上的凸齿(4)均不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烘干一体化洗袜机内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1)上的凸齿(4)齿顶与从动轮(2)上的凸齿(4)齿顶相距最近时,两个凸齿(4)齿顶之间的距离为1-2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烘干一体化洗袜机内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1)的转轴与从动轮(2)的转轴之间的高度差为2-3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烘干一体化洗袜机内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凸台为均匀设置在导流盘(3)圆心周围的多个三棱台(6),三棱台(6)的一个三角尖朝外且该三角尖两侧均为斜面且两侧斜面倾斜方向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涤烘干一体化洗袜机内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台(6)的数量与主动轮(1)外侧凸齿(4)的数量相同,所述三棱台(6)设置在主动轮(1)外侧相邻两个凸齿(4)之间的凹槽两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烘干一体化洗袜机内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5)的内壁两侧内沿轴向设置水平有加热组件(7),两组加热元件相距1/6弧度,所述加热组件(7)在内筒(5)停止转动时位于内筒(5)正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烘干一体化洗袜机内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7)包括加热丝和石英管,所述加热丝套在石英管内,且加热组件(7)在内筒的内壁一侧全封闭封装,不与内筒壁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涤烘干一体化洗袜机内筒结构,包括内筒、主动轮、从动轮和导流盘,主动轮和从动轮均水平设置在内筒内,主动轮的转轴两端均竖直设置有导流盘,导流盘朝向主动轮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导流凸台,主动轮的转轴高于从动轮的转轴,主动轮和从动轮外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于圆周、平行于轴线的条形凸齿,主动轮上凸齿的数量大于从动轮上凸齿的数量,主动轮和从动轮在转动或静止时二者上的凸齿均不接触,内筒可绕转轴正反向旋转。本发明的体积小,使用方便,主动轮和从动轮不在同一水平线,从动轮为的凸齿数量并非与主动轮相同,以及留有充足的齿顶间最近间距,因此在在袜子洗涤时有充裕的回转空间,不致在两个滚轮之间造成过度的挤压。成过度的挤压。成过度的挤压。


技术研发人员:徐自立 胡嘉彬 余联庆 刘海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纺织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13
技术公布日:2022/4/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