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摩托车引擎的点火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4-15 06:29: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摩托车引擎的点火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速克达摩托车的摩托车引擎的点火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环保法规的严格要求与能源危机的问题,因此各汽摩托车制造厂积极地研发低污染、低油耗与高性能的引擎。
3.以速克达摩托车为例,过去,引擎的一汽缸头使用一个火星塞点火,但在各操作与负载下已无法应付未来愈来愈严格的法规,以致于油耗与污染无法兼顾。因此,为使速克达摩托车进一步降低油耗及污染,除了优化燃烧室等手段外,亦可于发动机上配置第二颗火星塞,使引擎于燃烧作动行程下提升燃烧效率。双火星塞的配置就是特别要解决在摩托车起步与加速时,引擎混合气较浓,需要燃烧更有效率,以避免排气污染严重,进而减少排气后处理的触媒转换器贵金属使用量,因此可降低引擎油耗与污染。
4.发明人缘因于此,本于积极发明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摩托车引擎的点火结构,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摩托车引擎的点火结构,其配置有第一火星塞以及第二火星塞,并通过定义出第一火星塞孔与第二火星塞孔的设置位置,除了可有效提升引擎的燃烧效率的外,更可提升组装维修性,并减少额外的成本支出。
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引擎的点火结构,设置于一摩托车,包括有一车架以及一引擎。车架包括依序相连接的一头管、一主管、一底管以及一尾管。引擎设置于车架上,包括一汽缸头、一连接汽缸头的一汽缸以及一容设有一正时链条的链条室,汽缸头设置有一插设于一第一火星塞孔的第一火星塞及一插设于一第二火星塞孔的第二火星塞。
7.第一火星塞孔及第二火星塞孔皆配置于汽缸头的相同侧,且皆位于链条室的相对侧,由摩托车的侧视观察,第一火星塞及第二火星塞皆配置于底管的延伸线与尾管所包围的区域内。通过上述设计,不论在组装或维修时,可维持传统单一火星塞的便利性,可在同一位置完成组装或维修作业,同时第一火星塞孔及第二火星塞孔皆位于链条室的相对侧,可减少如火星塞套管等元件的使用,使结构单纯化并减少额外的成本支出。
8.于一实施例中,上述底管可以为一直线段。
9.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该尾管可以为一上升弯曲段。
1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摩托车引擎的点火结构,设置于一摩托车,包括有一车架以及一引擎。车架包括依序相连接的一头管、一主管、一第一弯折部、一第一直线部、一第二弯折部、一第二直线部、一第三弯折部、一第三直线部、一第四弯折部以及一第四直线部。引擎设置于车架上,包括一汽缸头、一连接汽缸头的一汽缸以及一容设有一正时链条的链条室,汽
缸头设置有一插设于一第一火星塞孔的第一火星塞及一插设于一第二火星塞孔的第二火星塞。
11.第一火星塞孔及第二火星塞孔皆配置于汽缸头的相同侧,且皆位于链条室的相对侧,由摩托车的侧视观察,第一火星塞与第二火星塞皆可配置于第一直线部的一延伸线的上方,以及第二直线部、第三弯折部与第三直线部的连线的下方。
12.上述第一火星塞与汽缸头与汽缸的一结合面的夹角可大于50度。因此,可保留维修工具施作时的容许空间,维持第一火星塞与第二火星塞的组装及维修性。
13.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而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与图示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俯视图。
16.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17.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俯视图。
20.图7是图5的c-c剖视图。
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2.1,1’摩托车
23.2,2’车架
24.21,210头管
25.22,220主管
26.23底管
27.230第一弯折部
28.231第一直线部
29.24尾管
30.240第二弯折部
31.241第二直线部
32.242第三弯折部
33.243第三直线部
34.244第四弯折部
35.245第四直线部
36.3,3’引擎
37.31汽缸头
38.32汽缸
39.33链条室
40.34第一火星塞
41.341第一火星塞孔
42.35第二火星塞
43.351第二火星塞孔
44.l,l’延伸线
45.p连线
46.h结合面
47.θ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48.如图1至图4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侧视图、俯视图、图1的a-a剖视图以及图1的b-b剖视图。图中出示了一种摩托车引擎的点火结构,设置于一摩托车1上,主要包括一车架2以及一设置于该车架2上的引擎3。在本实施例中,车架2包括依序相连接的一头管21、一主管22、一底管23以及一尾管24,底管23是为一直线段,而尾管24是为一上升弯曲段。引擎3包括一汽缸头31、一连接该汽缸头31的一汽缸32以及一容设有一正时链条(图未示)的链条室33,汽缸头31设置有一插设于一第一火星塞孔341的第一火星塞34及一插设于一第二火星塞孔351的第二火星塞35。如图1所示的侧视图观察,第一火星塞34及第二火星塞35皆配置于底管23的延伸线l与尾管24所包围的区域内。
49.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火星塞孔341及第二火星塞孔351皆配置于汽缸头31的相同侧,且皆位于链条室33的相对侧。因此,不论在组装或维修时,即使本实用新型在配置有双火星塞(第一火星塞34及第二火星塞35)的情况下仍可维持传统单一火星塞的便利性,并可在同一位置完成组装或维修作业,同时第一火星塞孔341及第二火星塞孔351皆位于链条室33的相对侧,可减少如火星塞套管等元件的使用,使结构单纯化并减少额外的成本支出。
50.如图5至图7,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摩托车的侧视图、俯视图以及图5的c-c剖视图。图中出示另一种摩托车引擎的点火结构,设置于一摩托车1’上,主要包括一车架2’以及一设置于该车架2’上的引擎3’,引擎3’的基本架构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而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车架2’,其包括有依序相连接的一头管210、一主管220、一第一弯折部230、一第一直线部231、一第二弯折部240、一第二直线部241、一第三弯折部242、一第三直线部243、一第四弯折部244以及一第四直线部245。其中,如图5所示的侧视图观察,第一火星塞34与第二火星塞35皆配置于第一直线部231的一延伸线l’的上方,以及第二直线部241、第三弯折部242与第三直线部243的连线p的下方。
51.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火星塞34与汽缸头31与汽缸32的一结合面h的夹角θ是大于50度。因此,可保留维修工具施作时的容许空间,维持第一火星塞34与第二火星塞35的组装及维修性。
52.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文件的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