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燃油蒸发脱附系统及具有其的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2022-04-15 05:27: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地形车的燃油蒸发脱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油蒸发脱附系统及具有其的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2.现有全地形车的发动机燃油蒸发结构,能够利用发动机产生的负压对炭罐进行脱附,从而保证整车满足相关法规的整车蒸发排放要求。
3.但当全地形车采用涡轮增压式发动机时,发动机产生正压或者很小的负压,从而无法将炭罐中的燃油蒸气吸入发动机进行燃烧,易造成燃油蒸气逃逸,同时,也满足不了整车蒸发排放的法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燃油蒸发脱附系统及具有其的全地形车,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燃油蒸发脱附系统,安装于全地形车内,燃油蒸发脱附系统包括:燃油箱,其包括排气口;炭罐,其包括吸附口及脱附口,吸附口与排气口连通,炭罐用于吸附燃油箱的燃油蒸汽;发动机,至少部分燃油蒸汽能够进入发动机内燃烧;燃油蒸发脱附系统还包括:第一脱附路,第一脱附路的一端与脱附口连通,第一脱附路的另一端与发动机连通;涡轮增压路,涡轮增压路的一端用于接收空气,涡轮增压路的另一端与发动机连通;第二脱附路,第二脱附路的一端与脱附口连通,第二脱附路的另一端连通至涡轮增压路;其中,当发动机处于第一状态时,至少部分燃油蒸汽经第一脱附路进入发动机内;当发动机处于第二状态时,至少部分燃油蒸汽依次经第二脱附路、涡轮增压路进入发动机内。
6.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脱附路、涡轮增压路及第二脱附路,能够分别满足发动机在正压和负压的情况下,炭罐中的燃油蒸汽都能够大量进入发动机内进行燃烧,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同时,能够避免燃油蒸汽逃逸,减少污染物排放,更加节能环保。
7.进一步地,燃油蒸发脱附系统还包括:三通阀,其包括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第一脱附管,第一脱附管的一端与脱附口连通,第一脱附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进口连通;其中,第一脱附路的一端与第一出口连通,另一端与发动机连通;第二脱附路的一端与第二出口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涡轮增压路。
8.如此设置,通过三通阀将燃油蒸汽的流通分为两条路;当发动机处于第一状态时,至少部分燃油蒸汽依次经第一脱附管、第一进口、第一出口进入第一脱附路内;当发动机处于第二状态时,至少部分燃油蒸汽依次经第一脱附管、第一进口、第二出口进入第二脱附路内;结构简单,便于燃油蒸汽的输送。
9.进一步地,涡轮增压路包括:第一进气管,其包括第二进口、第三进口及第三出口;增压器,其包括增压器进口及增压器出口,增压器进口与第三出口连通;中冷器,其包括中冷器进口及中冷器出口,中冷器进口与增压器出口连通;第二进气管,其包括第四进口、第
四出口及第五出口,第四进口与中冷器出口连通,第四出口连通至发动机。
10.如此设置,当发动机处于第二状态时,增压器运作,能够提升发动机的进气量,有利于提升炭罐内的燃油蒸汽脱附效果和脱附流量,以满足此时发动机增加燃油消耗的需求;中冷器能够降低增压后的气体温度,从而有利于更加稳定地提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11.进一步地,第二脱附路包括:文丘里阀,其包括第五进口、第六进口及第六出口;第二脱附管,其一端与第二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五进口连通;第三脱附管,其一端与第六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三进口连通;其中,第二进气管的第五出口与文丘里阀的第六进口连通;当发动机处于第二状态时,至少部分燃油蒸汽能够依次经第一脱附管、第一进口、第二出口、第二脱附管、第五进口进入文丘里阀,并从第六出口进入第三脱附管内,经第三脱附管进入涡轮增压路。
12.如此设置,空气从第一进气管进入,并依次经过增压器、中冷器后,至少部分被压缩的空气从第二进气管进入文丘里阀内;压缩空气从文丘里阀的第六进口进入,少部分通过第六出口排出;由于文丘里阀自身的特性,第六出口的截面很小,故,随之截面逐渐的减小,压缩空气的压强增大,流速也随之变大;此时,第五进口内会产生一个真空度,从而使第二脱附管内的部分燃油蒸汽被吸入文丘里阀内,再从第六出口排出,进入涡轮增压路内,进而进入发动机内进行燃烧;如此,结构简单,能够满足发动机在正压情况下,燃油蒸汽大量进入发动机内进行燃烧,从而避免燃油蒸汽逃逸,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3.进一步地,燃油蒸发脱附系统还包括:节气门,其安装于发动机进口处;其中,当发动机处于第一状态时,至少部分燃油蒸汽经第一脱附管、第一进口、第一出口进入第一脱附路,并从第一脱附路经节气门进入发动机内;当发动机处于第二状态时,至少部分燃油蒸汽经第一脱附管、第一进口、第二出口进入第二脱附路,并从第二脱附路进入第一进气管内,并依次经第三出口、增压器、中冷器、第二进气管的第四进口、第四出口、节气门进入发动机内。
14.进一步地,涡轮增压路还包括:空滤器,安装于第一进气管上,用于过滤空气并将过滤后的空气输入至增压器内。
15.如此设置,空滤器的设置能够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减少杂质污染,从而提高燃油蒸发脱附系统的使用寿命。
16.进一步地,燃油蒸发脱附系统还包括:炭罐电磁阀,其设于第一脱附管上。
17.如此设置,根据整车的运作来控制炭罐电磁阀的开启或者关闭,从而对炭罐的脱附进行控制。
18.进一步地,燃油蒸发脱附系统还包括:吸附管,吸附管的一端与排气口连通,吸附管的另一端与吸附口连通;单向阀,其设于吸附管上。
19.如此设置,单向阀能够控制燃油蒸汽的排出方向。
20.进一步地,炭罐还包括空气进口,燃油蒸发脱附系统还包括第三进气管,第三进气管一端与空气进口连通,用于将空气输送至炭罐内;灰滤器,其设于第三进气管上,用于阻挡灰尘进入炭罐内。
21.如此设置,灰滤器能够为炭罐阻挡灰尘,从而避免碳罐被堵。
2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包括以上的燃油蒸发脱附系统。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燃油蒸发脱附系统,通过设置第一脱附路、涡
轮增压路及第二脱附路,能够分别满足发动机在正压和负压的情况下,炭罐中的燃油蒸汽都能够大量进入发动机内进行燃烧,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同时,能够避免燃油蒸汽逃逸,减少污染物排放,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地形车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油蒸发脱附系统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油蒸发脱附系统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油蒸发脱附系统的示意图。
28.图中,101、全地形车;100、燃油蒸发脱附系统;10、燃油箱;11、排气口;20、炭罐;21、吸附口;22、脱附口;23、空气进口;30、发动机;40、第一脱附路;50、涡轮增压路;51、第一进气管;511、第二进口;512、第三进口;513、第三出口;52、增压器;521、增压器进口;522、增压器出口;53、中冷器;531、中冷器进口;532、中冷器出口;54、第二进气管;541、第四进口;542、第四出口;543、第五出口;55、空滤器;60、第二脱附路;61、文丘里阀;611、第五进口;612、第六进口;613、第六出口;62、第二脱附管;63、第三脱附管;70、三通阀;71、第一进口;72、第一出口;73、第二出口;80、第一脱附管;81、炭罐电磁阀;90、节气门;91、吸附管;92、单向阀;93、第三进气管;94、灰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2.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全地形车101,包括燃油蒸发脱附系统100。燃油箱10内的燃油会挥发成燃油蒸汽,燃油蒸发脱附系统100能够将燃油蒸汽引入发动机30的气缸内燃烧,从而防止燃油蒸汽挥发到大气中造成燃油浪费及环境污染。
33.请参阅图2,该燃油蒸发脱附系统100包括燃油箱10、炭罐20及发动机30。燃油箱10包括排气口11。炭罐20包括吸附口21及脱附口22,吸附口21与排气口11连通;炭罐20用于吸附燃油箱10的燃油蒸汽。发动机30至少部分燃油蒸汽能够进入发动机30内燃烧。
34.请参阅图2至图4,燃油蒸发脱附系统100还包括第一脱附路40、涡轮增压路50及第二脱附路60。其中,第一脱附路40的一端与脱附口22连通,第一脱附路40的另一端与发动机
30连通。涡轮增压路50的一端用于接收空气,涡轮增压路50的另一端与发动机30连通。第二脱附路60的一端与脱附口22连通,第二脱附路60的另一端连通至涡轮增压路50。
35.请参阅图3,当发动机30处于第一状态时,至少部分燃油蒸汽经第一脱附路40进入发动机30内;请参阅图4,当发动机30处于第二状态时,至少部分燃油蒸汽依次经第二脱附路60、涡轮增压路50进入发动机30内。
3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状态指增压器52未工作时,仅靠发动机30的产生的负压来对炭罐20进行脱附,保证整车满足排放要求。第二状态指增压器52工作时,当发动机30的运行性能已处于最佳状态,但还想要提高其输出功率,此时增压器52便开始工作,从而使炭罐20中的燃油蒸气通过第二脱附路60、涡轮增压路50进入发动机30内进行燃烧。
37.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脱附路40、涡轮增压路50及第二脱附路60,能够分别满足发动机30在正压和负压的情况下,炭罐20中的燃油蒸汽都能够大量进入发动机30内进行燃烧,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同时,能够避免燃油蒸汽逃逸,减少污染物排放,更加节能环保。
38.请参阅图2,燃油蒸发脱附系统100还包括三通阀70及第一脱附管80。三通阀70包括第一进口71、第一出口72及第二出口73。第一脱附管80的一端与脱附口22连通,第一脱附管80的另一端与第一进口71连通。其中,第一脱附路40的一端与第一出口72连通,另一端与发动机30连通。第二脱附路60的一端与第二出口73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涡轮增压路50。
39.通过设置三通阀70,能够将燃油蒸汽的流通分为两条路。当发动机30处于第一状态时,至少部分燃油蒸汽能够依次经第一脱附管80、第一进口71、第一出口72进入第一脱附路40内;当发动机30处于第二状态时,至少部分燃油蒸汽能够依次经第一脱附管80、第一进口71、第二出口73进入第二脱附路60内;如此,结构简单,便于燃油蒸汽的输送。
40.请参阅图4,涡轮增压路50包括第一进气管51、增压器52、中冷器53及第二进气管54。第一进气管51包括第二进口511、第三进口512及第三出口513。增压器52包括增压器52进口及增压器52出口,增压器52进口与第三出口513连通,增压器52能够提升发动机30的进气量,有利于提升炭罐20内的燃油蒸汽脱附效果和脱附流量,以满足此时发动机30增加燃油消耗的需求。中冷器53包括中冷器53进口及中冷器53出口,中冷器53进口与增压器52出口连通,中冷器53能够降低增压后的气体温度。第二进气管54包括第四进口541、第四出口542及第五出口543,第四进口541与中冷器53出口连通,第四出口542连通至发动机30。
41.当发动机30处于第二状态时,炭罐20内的燃油蒸汽能够经第一脱附管80进入第二脱附路60内,再经涡轮增压路50输送至发动机30内进行燃烧,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提升发动机30的输出功率。
42.请继续参阅图4,第二脱附路60包括文丘里阀61、第二脱附管62及第三脱附管63。文丘里阀61包括第五进口611、第六进口612及第六出口613。第二脱附管62的一端与第二出口73连通,另一端与第五进口611连通。第三脱附管63的一端与第六出口613连通,另一端与第三进口512连通。其中,第二进气管54的第五出口543与文丘里阀61的第六进口612连通。
43.当发动机30处于第二状态时,至少部分燃油蒸汽能够依次经第一脱附管80、第一进口71、第二出口73、第二脱附管62、第五进口611进入文丘里阀61,并从第六出口613进入第三脱附管63内,经第三脱附管63进入涡轮增压路50。
44.空气从第一进气管51进入,并依次经过增压器52、中冷器53后,至少部分被压缩的
空气从第二进气管54进入文丘里阀61内。压缩空气从文丘里阀61的第六进口612进入,少部分通过第六出口613排出,如此,能够给发动机30提供足够量的空气以支持燃料完全燃烧。
45.由于文丘里阀61自身的特性,第六出口613的截面很小,故,随之截面逐渐的减小,压缩空气的压强增大,流速也随之变大。此时,第五进口611内会产生一个真空度,从而使第二脱附管62内的部分燃油蒸汽被吸入文丘里阀61内,再从第六出口613排出,进入涡轮增压路50内,与空气混合,进而进入发动机30内进行燃烧。如此,结构简单,能够满足发动机30在正压情况下,燃油蒸汽大量进入发动机30内进行燃烧,从而避免燃油蒸汽逃逸,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6.涡轮增压路50还包括空滤器55,空滤器55安装于第一进气管51上,用于过滤空气并将过滤后的空气输入至增压器52内,减少杂质污染,从而提高燃油蒸发脱附系统100的使用寿命。
47.燃油蒸发脱附系统100还包括炭罐电磁阀81,炭罐电磁阀81设于第一脱附管80上。能够根据整车的运作来控制炭罐电磁阀81的开启或者关闭,从而对炭罐20的脱附进行控制。
48.请参阅图2,燃油蒸发脱附系统100还包括吸附管91及单向阀92,吸附管91的一端与排气口11连通,吸附管91的另一端与吸附口21连通。单向阀92设于吸附管91上,单向阀92能够控制燃油蒸汽的排出方向。
49.请参阅图2,炭罐20还包括空气进口23,燃油蒸发脱附系统100还包括第三进气管93及灰滤器94,第三进气管93一端与空气进口23连通,用于将空气输送至炭罐20内。灰滤器94设于第三进气管93上,用于阻挡灰尘进入炭罐20内,从而避免炭罐20被堵。
50.燃油蒸发脱附系统100还包括节气门90,节气门90安装于发动机30进口处。
51.在本技术中,请参阅图3,当发动机30处于第一状态时,如图3中箭头所示,至少部分燃油蒸汽经第一脱附管80、第一进口71、第一出口72进入第一脱附路40,并从第一脱附路40经节气门90进入发动机30内。
52.请参阅图4,当发动机30处于第二状态时,如图4中箭头所示,至少部分燃油蒸汽经第一脱附管80、第一进口71、第二出口73进入第二脱附路60,并从第二脱附路60进入第一进气管51内,并依次经第三出口513、增压器52、中冷器53、第二进气管54的第四进口541、第四出口542、节气门90进入发动机30内进行燃烧。
53.由此,能够分别满足发动机30在正压和负压的情况下,炭罐20中的燃油蒸汽都能够大量进入发动机30内进行燃烧。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同时,能够避免燃油蒸汽逃逸,减少污染物排放,更加节能环保。
54.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55.以上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6.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
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