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4-14 04:15: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新冠肺炎有部分感染较为严重的患者恢复时间比较长,因此需要研究一种针对恢复期的中药,以便有更好的疗效,减少后遗症的影响。
3.中国专利cn2020104614224一种芦花清肺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中国专利cn202010461439x一种百草固肺膏及其制备方法均是针对新冠肺炎的治疗和预防,目前缺少一种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一种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山药20-15份、人参5-7份、白术9-11份、芦根14-16份、玄参9-11份、虎杖14-16份、桃仁9-11份、红花9-11份、当归9-11份、桔梗9-11份、枳壳9-11份、款冬花9-11份和麻黄2-4份;优选,山药20-15份、人参6份、白术10份、芦根15份、玄参10份、虎杖15份、桃仁10份、红花10份、当归10份、桔梗10份、枳壳10份、款冬花10份和麻黄3份。
7.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丹参19-21份和丝瓜络9-11份,或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百合14-16份;优选的,丹参20份和丝瓜络10份,或百合15份。
8.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杏仁9-11份、厚朴14-16份、瓜蒌9-11份、丹参19-21份、丝瓜络9-11份、焦神曲14-16份、炒麦芽14-16 份和木香5-7份;优选的,杏仁10份、厚朴15份、瓜蒌10份、丹参20 份、丝瓜络10份、焦神曲15份、炒麦芽15份和木香6份。
9.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丹参19-21份、丝瓜络9-11份、炒酸枣仁19-21份和火麻仁11-13份;优选的,丹参20份、丝瓜络10份、炒酸枣仁20份和火麻仁12份。
10.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桑白皮14-16份、杏9-11份、苏梗9-11份、木香9-11份和炒鸡内金14-16份;优选的,桑白皮15份、杏 10份、苏梗10份、木香10份和炒鸡内金15份。
11.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黄精11-13份、延胡索19-21份、丹参19-21份、丝瓜络9-11份和炒酸枣仁19-21份;优选的,黄精12份、延胡索20份、丹参20份、丝瓜络10份和炒酸枣仁20份。
12.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旋覆花9-11份、香附9-11份、延胡索14-16份、茵陈14-16份、焦神曲14-16份、炒麦芽14-16份和丝瓜络9-11份;优选的,旋覆花10份、香附10份、延胡索15份、茵陈15 份、焦神曲15份、炒麦芽15份和丝瓜络10份。
13.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黄芪19-21份、石菖蒲19-21份、浮小麦30份和防
风9份;优选的,黄芪20份、石菖蒲20份、浮小麦30 份和防风9份。
14.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龙骨29-31份、牡蛎29-31份、桑叶9-11份、焦神曲14-16份、炒麦芽14-16份、焦山楂14-16份、茯苓19-21 份和旋覆花9-11份;优选的,龙骨30份、牡蛎30份、桑叶10份、焦神曲15份、炒麦芽15份、焦山楂15份、茯苓20份和旋覆花10份。
15.一种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将上述中药成分称量好;第一次加入上述重量份10-11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滤液留下备用,药渣再加入8-9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将两次的滤液混合,得到混合液;称量芦根,混合液加入活水芦根或用饮用水浸没浸泡4小时以上干芦根沸后煎煮10分钟,自然凉至室温,过滤,滤液即为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
16.进一步的,所述滤液装袋密封保存。
17.进一步的,活水芦根于夏秋季节采挖鲜品后埋于湿沙中保存。
18.本发明的方解:
19.山药:根可入药,甘,温、平,无毒。主治伤中,补虚赢,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本经。主头面游风,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赢瘦,充五脏,除烦热。别录。补五劳七伤,去冷风,镇心神,安魂魄,补心气不足,开达心孔多记事。甄权。强筋骨,主泄精健忘。大明。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时珍。生捣贴肿硬毒,能消散。震亨。
20.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
21.丝瓜络:通经活络、清热化痰。
22.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清热利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和胃。
23.杏仁:止咳平喘。
24.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25.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26.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
27.焦神曲:健脾和胃、消食调中。
28.炒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
29.木香:行气止痛、温中和胃、涩肠止泻。
30.火麻仁:润燥滑肠、利水通淋、活血。
31.炒酸枣仁: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
32.桑白皮:泻肺平喘、消炎抗菌。
33.杏:润肺定喘、生津止渴。
34.苏梗:消食顺气。
35.草鸡内金:健胃消食。
36.黄精:补肺、生津、润燥。
37.延胡索:散瘀理气。
38.旋覆花: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39.香附: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40.茵陈:清利湿热、疏利肝胆。
41.黄芪:益气固表、健脾补中。
42.石菖蒲: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
43.浮小麦:益气、除热、止汗。
44.防风:祛风胜湿、并有疏肝之功。
45.龙骨、牡蛎:相须为用、能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
46.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47.焦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48.茯苓:淡渗利湿。
49.君药:山药入肺脾肾三经,生津益肺,补益脾胃,填补肾精。
50.臣药:人参、白术补脾益肺,益气生津。
51.佐药:芦根、玄参生津润燥;虎杖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款冬花润肺化痰止咳;桃仁、当归、红花活血化瘀,通腑润肠,通达肺络之痹阻,桔梗、枳壳一升一降,条达气机升降相宜。
52.使药:麻黄开宣肺气,引诸药入肺。
53.本发明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袋500毫升,一日2次,7天为一疗程。建议服用3-5个疗程或遵医嘱。
54.本发明功效主治:益气养阴,化痰通络。本发明主要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具体实施方式
55.本发明临床应用病历若干例,病历已经按疫情防控要求封存,为避免病人信息泄露。部分信息进行隐藏。
56.实施例1
57.a某某,女;
58.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治疗15天后,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疗程4 个疗程。
59.入院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康复期
60.康复入院时相关检查:
61.新冠病毒抗体igm10.67s/co,igg92.48 s/co。
62.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未见异常结构。双肺支气管血管束增重,双肺多发斑片状及索条样高密度影,边界不清,较前减少、变淡。影像诊断:双肺感染,较前吸收。
63.入院时患者口干乏力,余无明显不适,舌暗苔白脉沉细。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肺络瘀阻,给予益气养阴,化痰通络中药,以“新冠康复1方”治疗。
64.山药15g,人参6g,白术10g,芦根15g,玄参10g,虎杖15g,桃仁 10g,红花10g,当归10g,桔梗10g,枳壳10g,款冬花10g,麻黄3g。按照重量份将上述中药成分除芦根外全部称量好;第一次加入上述重量份 10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滤液留下备用,药渣再加入 9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将两次的滤液混合,得到混合液;
65.称量芦根,混合液加入活水芦根沸后煎煮10分钟,自然凉至室温,过滤,滤液即为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
66.口服,一次500毫升,一日2次;
67.经治疗复查各项指标:
68.新冠病毒抗体igm2.9s/co,igg61.09 s/co。
69.核酸平行检测:2019-ncov n基因阴性(-),2019-ncov orflab 基因阴性(-)。
70.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未见异常结构。双肺支气管血管束增重,双肺可见少许磨玻璃影,左肺上叶舌段可见索条状高密度影。所括甲状腺左叶结节钙化灶。影像诊断: 1、双肺感染,较前已基本吸收。2、左肺上叶舌段纤维灶;3、所括甲状腺左叶结节钙化灶。
71.因患者连续三天无发热,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双机构平行核酸检测阴性,肺ct明显好转,4个疗程后经省市专家组审核同意出院。出院时患者一般情况好,无明显不适。
72.实施例2
73.b某某,女;
74.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治疗15天后,进行康复治疗4个疗程。
75.入院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康复期
76.康复入院时相关检查:
77.新冠病毒抗体igm2.26s/co,igg10.41 s/co。
78.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未见异常结构。双肺纹理显示清晰,左肺上叶下舌段可见索条状高密度影,左肺下叶可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范围较前减小。影像诊断:1、左肺下叶炎症;较前无明显变化2、左肺上叶舌段纤维灶。
79.入院时患者乏力、倦怠,口咽干燥,咳痰色白量不多,二便调,舌暗苔白脉沉弦细。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肺络瘀阻,给予益气养阴,化痰通络中药“新冠康复1方”治疗。住院期间以此方为基础,随症加减。山药15g,人参6g,白术10g,芦根15g,玄参10g,虎杖1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桔梗10g,枳壳10g,款冬花10g,麻黄3g,丹参 20g,丝瓜络10g。
80.按照重量份将上述中药成分称量好;第一次加入上述重量份11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滤液留下备用,药渣再加入8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将两次的滤液混合,得到混合液;称量芦根,混合液加入用饮用水浸没浸泡4小时以上干芦根沸后煎煮10分钟,自然凉至室温,过滤,滤液即为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
81.口服,一次500毫升,一日2次;
82.经治疗复查各项指标:
83.新冠病毒抗体igm3.29s/co,igg51.57 s/co。
84.核酸平行检测:2019-ncov n基因阴性(-),2019-ncov orflab 基因阴性(-)。
85.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未见异常结构。双肺纹理显示清晰,双肺多发浅淡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左肺上叶下舌段可见索条状高密度影,左肺下叶可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范围较前减小。影像诊断:1、左肺下叶炎症;较前好转,2、双肺间质性改变;左肺上叶舌段纤维灶。
86.因患者连续三天无发热,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双机构平行核酸检测阴性,肺ct明显好转,治疗四个疗程后经省市专家组审核同意出院。出院时患者精神体力好,无明显口干咳嗽,二便调,舌暗苔薄白脉弦滑。
87.实施例3
88.c某某,男;
89.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治疗15天后,进行康复治疗3个疗程。
90.入院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康复期
91.康复入院时相关检查:
92.新冠病毒抗体igm41.49s/co,igg110.48 s/co。
93.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未见异常结构。双肺纹理显示清晰,双肺内可见多发斑片状及磨玻璃样高密度影,密度较前变淡。影像诊断:双肺炎症较前吸收。
94.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可,晨起口干,眼睛干涩,余无明显不适,舌暗苔少脉沉弦细。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给予益气养阴通络中药,以“新冠康复1方”为基础加减治疗。
95.山药15g,人参6g,百合15g,白术10g,芦根15g,玄参10g,虎杖1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桔梗10g,枳壳10g,款冬花10g,麻黄 3g。
96.按照重量份将上述中药成分除芦根外全部称量好;第一次加入上述重量份 10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滤液留下备用,药渣再加入9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将两次的滤液混合,得到混合液;
97.称量芦根,混合液加入用饮用水浸没浸泡4小时以上干芦根沸后煎煮10 分钟,自然凉至室温,过滤,滤液即为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
98.口服,一次500毫升,一日2次;
99.经治疗复查各项指标:
100.新冠病毒抗体igm24.18s/co,igg91.65 s/co。
101.核酸平行检测:2019-ncov n基因阴性(-),2019-ncov orflab 基因阴性(-)。
102.因患者连续三天无发热,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双机构平行核酸检测阴性,治疗3个疗程后经省市专家组审核同意出院。出院时患者无明显不适,舌暗苔薄白脉沉细。
103.因出院时未查肺ct,附2021.03.25肺ct
104.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未见异常结构。双肺纹理显示清晰,右肺上叶可见微小结节影,直径约为0.3cm,双肺下叶可见少许细网格影。扫描层面肝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影像诊断:1、双肺炎症较前明显好转;2、右肺上叶微小结节,建议随诊观察。
105.实施例4
106.d某某,男;
107.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治疗18天后,进行行康复治疗3个疗程。
108.入院诊断: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康复期2.高血压(高危), 3.肝功能异常
109.康复入院时相关检查:
110.血压159/97mm/hg,
111.血生化:白蛋白33.2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3u/l,
112.新冠病毒抗体igm46.53 s/co,igg179.00 s/co。
113.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双肺可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较前密度减低,右肺中间胸膜下及左肺下叶可见结节影,较大者直径约1.2cm。气管、主支气管通畅,未见狭窄或阻塞征,肺门影不大。纵隔结构清楚,内可见多发淋巴结。冠脉走行区可见钙化影,双侧无增厚,未见胸腔积液。影像诊断:1、双肺炎症;较前好转2、冠脉硬化;3、纵隔多发淋巴结。
114.入院时患者活动胸闷乏力、口干痒,咳嗽、咳少量白痰,睡眠差,食欲欠佳,大便偏干,一天一次。舌紫暗苔白,脉沉滑双寸弱。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肺脾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给予益气养阴,化痰通络中药“新冠康复1方”治疗。住院期间以此方为基础,随症加减。
115.山药20g,人参6g,白术10g,芦根15g,玄参10g,虎杖1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桔梗10g,枳壳10g,杏仁10g,厚朴15g,瓜蒌10g,款冬花10g,丹参20g,麻黄3g,丝瓜络10g,焦神曲15g,炒麦芽15g,木香6g;
116.按照重量份将上述中药成分除芦根外全部称量好;第一次加入上述重量份 10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滤液留下备用,药渣再加入 9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将两次的滤液混合,得到混合液;
117.称量芦根,混合液加入用饮用水浸没浸泡4小时以上干芦根沸后煎煮10 分钟,自然凉至室温,过滤,滤液即为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
118.口服,一次500毫升,一日2次;
119.经治疗复查各项指标:
120.血压145/90mm/hg,
121.血生化:白蛋白38.5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1u/l,总胆红素 28.5umol/l,直接胆红素4.5umol/l,间接胆红素24.0umol/l。
122.新冠病毒抗体igm35.32s/co,igg107.14 s/co。
123.核酸平行检测:2019-ncov n基因阴性(-),2019-ncov orflab 基因阴性(-)。
124.因患者连续三天无发热,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双机构平行核酸检测阴性,治疗3个疗程后经省市专家组审核同意出院。出院时患者诸症均明显改善,无胸闷乏力,无口干咽痒,纳可,二便调。舌紫暗苔白,脉沉滑。
125.因出院时未查肺ct,附肺ct结果:
126.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冠脉走行区及主动脉管壁可见点状钙化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未见异常结构。双肺纹理显示清晰,双肺可见多发斑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影。双肺可见多发小结节影,其大者直径约为0.9cm。影像诊断:1、考虑双肺炎症吸收期,请结合临床;2、双肺多发小结节,建议定期复查;3、提示冠脉及主动脉硬化。
127.实施例5
128.e某某,男;
129.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治疗20天后,进行康复治疗4个疗程。
130.入院诊断: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康复期2.贫血。
131.康复入院时相关检查:
132.新冠病毒抗体igm7.66s/co,igg92.36s/co。
133.血细胞分析:白细胞6.1*109/l,红细胞3.30*1012/l,血红蛋白 100.00g/l。
134.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可见肿大淋巴结影。心影增大,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增厚。双肺纹理增重、紊乱,双肺透光度不均匀,双肺可见多发类圆形无纹理透亮区,界清。双肺多发网格状及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局部较前密度减低。右肺中叶及左肺可见索条状高密度影。扫描层面肝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结果:1、双肺炎症,较前好转;2、双肺慢性支气管炎、双肺肺气肿,多发肺大泡;双肺间质性纤维化;3、双侧胸膜肥厚;4、心影增大,请结合临床;纵隔淋巴结肿大。
135.入院时患者咳嗽咳痰,痰多质粘,胸闷喜长吸气,口干鼻干,眠差早醒,大便干结,一周排便一到两次,舌暗瘀斑,苔白而干,脉沉滑弱。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痰浊壅肺,瘀血阻络,给予益气养阴,化痰理肺,活血通络中药,以“新冠康复1方”为基础加减治疗。
136.山药20g,人参10g,白术10g,芦根15g,玄参10g,麦冬10g,虎杖1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桔梗10g,枳壳10g,款冬花10g,麻黄 3g,丹参20g,丝瓜络10g,炒酸枣仁20g,火麻仁12g。
137.按照重量份将上述中药成分除芦根外全部称量好;第一次加入上述重量份 10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滤液留下备用,药渣再加入 9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将两次的滤液混合,得到混合液;
138.称量芦根,混合液加入用饮用水浸没浸泡4小时以上干芦根沸后煎煮10 分钟,自然凉至室温,过滤,滤液即为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
139.口服,一次500毫升,一日2次;
140.经治疗复查各项指标:
141.新冠病毒抗体igm3.02s/co,igg96.53 s/co。
142.核酸平行检测:2019-ncov n基因阴性(-),2019-ncov orflab 基因阴性(-)。
143.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可见肿大淋巴结影。心影增大,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增厚。双肺纹理增重、紊乱,双肺透光度不均匀,双肺可见多发类圆形无纹理透亮区,界清。双肺多发网格状及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局部较前密度减低。右肺中叶及左肺可见索条状高密度影。扫描层面肝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结果:1、双肺炎症,较前好转;2、双肺慢性支气管炎、双肺肺气肿,多发肺大泡;双肺间质性纤维化;3、双侧胸膜肥厚;4、心影增大,请结合临床;纵隔淋巴结肿大。
144.因患者连续三天无发热,双机构平行核酸检测阴性,肺ct明显好转,治疗4个疗程后经省市专家组审核同意出院。出院时患者咳嗽气短减轻,咳痰明显减少,睡眠改善,排便正常,舌暗瘀斑,脉沉滑。
145.实施例6
146.f某某,女;
147.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治疗29天后,进行康复治疗4个疗程。
148.入院诊断: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康复期2.高血压(极高危) 3.2型糖尿病。
149.康复入院时相关检查:
150.新冠病毒抗体igm25.47s/co,igg257.91 s/co。
151.血生化示:白蛋白36.5g/l,葡萄糖9.4mmol/l。
152.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可见多发淋巴结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增厚。双肺内可见多发斑片状磨玻璃样高密度影,范围较前减小,密度较前略减低。所括肝实质密度减低。食管裂孔疝。心影增大。影像诊断: 1、双肺炎症,较前略好转;纵隔多发淋巴结,双侧胸膜肥厚;2、所括脂肪肝;3、食管裂孔疝;4、心影增大。
153.入院时患者咽干咽痒咳嗽,咳少量黄痰,胸闷乏力,胃脘痞满,食后更甚,嗳气,排便不畅,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肺气肃降,脾胃失调,给予益气养阴,宣肺化痰,调和脾胃中药,以“新冠康复1方”为基础治疗。
154.山药15g,人参6g,白术10g,芦根15g,玄参10g,虎杖15g,桑白皮1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桔梗10g,杏10g,枳壳15g,款冬花10g,麻黄3g,苏梗10g,木香10g,炒鸡内金15g;
155.按照重量份将上述中药成分除芦根外全部称量好;第一次加入上述重量份 10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滤液留下备用,药渣再加入 9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将两次的滤液混合,得到混合液;
156.称量芦根,混合液加入用饮用水浸没浸泡4小时以上干芦根沸后煎煮10 分钟,自然凉至室温,过滤,滤液即为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
157.口服,一次500毫升,一日2次;
158.经治疗复查各项指标:
159.血生化示:白蛋白37.6g/l,葡萄糖8.7mmol/l。
160.新冠病毒抗体igm10.29s/co,igg163.08s/co。
161.核酸平行检测:2019-ncov n基因阴性(-),2019-ncov orflab 基因阴性(-)。
162.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可见多发淋巴结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增厚。原双肺内可见多发斑片状磨玻璃样高密度影,范围较前明显缩小。所括肝实质密度减低。食管裂孔疝。心影增大。影像诊断:1、双肺炎症,较前之前明显好转;2、纵隔多发淋巴结,双侧胸膜肥厚;3、所括脂肪肝; 4、食管裂孔疝;5、心影增大
163.因患者连续三天无发热,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双机构平行核酸检测阴性,肺ct明显好转,治疗4个疗程后经省市专家组审核同意出院。出院时患者除口干外无明显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164.实施例7
165.g某某,女;
166.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治疗25天后,进康复治疗4个疗程。
167.入院诊断: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康复期2.高脂血症。
168.康复入院时相关检查:
169.新冠病毒抗体igm25.68s/co,igg172.72 s/co。
170.血生化:白蛋白33.2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4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1u/l,r-谷氨酰转移酶52u/l,总胆固醇5.97mmol/l,甘油三脂2.92mmol/l,低密度脂蛋白4.09mmol/l。
171.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主动脉管壁及冠脉走行区可见钙化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略肥厚。双肺纹理显示清晰,双肺可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以胸膜下为著,范围较前略减小。左肺下叶可见索条影。双肺上、下叶可见钙化影。影像诊断:1、双肺炎症,较前略好转;2、左肺下叶纤维灶;双肺钙化灶;3、主动脉及冠脉硬化。
172.入院时患者咽干咽痛,咽中如有痰阻,嗅觉减退,胸闷活动后明显,后背发沉似有重物,心烦失眠,情绪易波动,纳可,大便偏干,舌暗苔白脉细涩。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肝郁血瘀,给予益气养阴,行气活血通络中药,以“新冠康复1方”为基础治疗。
173.山药15g,人参6g,黄精12g,白术10g,芦根15g,玄参10g,虎杖 1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延胡索20g,桔梗10g,枳壳10g,款冬花10g,麻黄3g,丹参20g,丝瓜络10g,炒酸枣仁20g。
174.按照重量份将上述中药成分除芦根外全部称量好;第一次加入上述重量份 10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滤液留下备用,药渣再加入 9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将两次的滤液混合,得到混合液;
175.称量芦根,混合液加入用饮用水浸没浸泡4小时以上干芦根沸后煎煮10 分钟,自然凉至室温,过滤,滤液即为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
176.口服,一次500毫升,一日2次;
177.经治疗复查各项指标:
178.新冠病毒抗体igm10.79s/co,igg145.32 s/co。
179.血生化:白蛋白37.9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1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8u/l,r-谷氨酰转移酶43u/l,总胆固醇5.69mmol/l,甘油三脂 1.11mmol/l,低密度脂蛋白3.07mmol/l。
180.核酸平行检测:2019-ncov n基因阴性(-),2019-ncov orflab 基因阴性(-)。
181.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主动脉管壁及冠脉走行区可见钙化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略肥厚。双肺纹理显示清晰,双肺可见多发磨玻璃样高密度影,左肺下叶可见索条影。双肺上、下叶可见钙化影。影像诊断:1、双肺炎症吸收期,较前明显好转;2、左肺下叶纤维灶;双肺钙化灶;3、主动脉及冠脉硬化。
182.因患者连续三天无发热,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双机构平行核酸检测阴性,肺ct明显好转,治疗4个疗程后经省市专家组审核同意出院。出院时患者嗅觉未完全恢复,精神睡眠可,无明显咽干咽痛,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183.实施例8
184.h某,男;
185.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治疗18天后,进行康复治疗4个疗程。
186.入院诊断: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康复期2.高血压3.肝功能异常。
187.康复入院时相关检查:
188.新冠病毒抗体igm28.32s/co,igg140.65 s/co。
189.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72u/l,r
‑ꢀ
谷氨酰转移酶116u/l。
190.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未见异常结构。双肺内可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较前减小或变浅。影像诊断:双肺炎症,较前吸收。
191.入院时患者胸胁满痛,咳吐黄粘痰,渴不喜饮,食欲欠佳,四肢肌肉酸痛,大便质稀软,舌暗瘀点苔白厚脉沉弦滑。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余毒未尽,痰瘀痹阻,脾失健运,给予扶正解毒、化痰通络、运脾化湿中药,以“新冠康复1方”为基础治疗。住院期间以此方为基础,随症加减。
192.山药15g,人参6g,白术10g,旋覆花10g,香附10g,延胡索15g,芦根 15g,玄参10g,虎杖2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桔梗10g,枳壳10g,款冬花10g,麻黄3g,茵陈15g,焦神曲15g,炒麦芽15g,丝瓜络10g。
193.按照重量份将上述中药成分除芦根外全部称量好;第一次加入上述重量份 10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滤液留下备用,药渣再加入 9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将两次的滤液混合,得到混合液;
194.称量芦根,混合液加入用饮用水浸没浸泡4小时以上干芦根沸后煎煮10 分钟,自然凉至室温,过滤,滤液即为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
195.口服,一次500毫升,一日2次;
196.经治疗复查各项指标:
197.新冠病毒抗体igm4.79s/co,igg87.43 s/co。
198.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8u/l,r
‑ꢀ
谷氨酰转移酶95u/l。
199.核酸平行检测:2019-ncov n基因阴性(-),2019-ncov orflab 基因阴性(-)。
200.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未见异常结构。双肺内可见淡片状高密度影,边界不清,扫描层面未见异常密度影。影像诊断:双肺炎症,较前吸收。
201.因患者连续三天无发热,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双机构平行核酸检测阴性,肺ct明显好转,治疗4个疗程后经省市专家组审核同意出院。出院时患者胸胁及四肢肌肉疼痛消失,仍食欲欠佳,舌暗苔白略厚脉弦滑。
202.实施例9
203.i某某,女,
204.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治疗15天后,进行康复治疗3个疗程。
205.入院诊断: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康复期2.子宫肌瘤术后,3. 高脂血症;
206.康复入院时相关检查:
207.新冠病毒抗体igm17.64s/co,igg168.90 s/co。
208.血生化:白蛋白33.6g/l,葡萄糖6.5mmol/l,总胆固醇6.57mmol/l,甘油三脂3.47mmol/l,低密度脂蛋白4.65mmol/l
209.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
淋巴结影。冠脉走行区可见点状钙化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未见异常结构。双肺纹理显示清晰,双肺可见多发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影,边界模糊,较前未见明显变化。双肺可见多发小结节,较大者位于右肺上叶,直径约为0.5cm。扫描层面肝实质可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界清。所括左侧肾上腺可见结节影。影像诊断: 1、双肺炎症,较前未见明显变化;双肺多发微小结节,建议年度复查;2、提示冠脉硬化;3、所括肝脏多发囊肿;4、所括左侧肾上腺结节。
210.入院时患者胸闷气短,活动明显,味觉减退,动则出汗较多,乏力,白天嗜卧昏昏欲睡,咳嗽咳痰不多,饮食二便正常,舌紫暗苔白脉沉弦细缓。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瘀血阻滞,给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以“新冠康复1方”为基础加减治疗。
211.山药15g,黄芪20g,人参6g,白术10g,芦根15g,玄参10g,虎杖1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桔梗10g,枳壳10g,款冬花10g,麻黄 3g,石菖蒲20g,浮小麦30g,防风9g。
212.按照重量份将上述中药成分除芦根外全部称量好;第一次加入上述重量份 10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滤液留下备用,药渣再加入 9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将两次的滤液混合,得到混合液;
213.称量芦根,混合液加入用饮用水浸没浸泡4小时以上干芦根沸后煎煮10 分钟,自然凉至室温,过滤,滤液即为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
214.口服,一次500毫升,一日2次;
215.经治疗复查各项指标:
216.新冠病毒抗体igm3.29s9.67/co,igg5118.02 s/co。
217.血生化:白蛋白39.7g/l,葡萄糖5.2mmol/l,总胆固醇5.9mmol/l,甘油三脂1.74mmol/l,低密度脂蛋白4.13mmol/l。
218.核酸平行检测:2019-ncov n基因阴性(-),2019-ncov orflab 基因阴性(-)。
219.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冠脉走行区可见点状钙化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未见异常结构。双肺纹理显示清晰,双肺可见多发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影,边界模糊。双肺可见多发小结节,较大者位于右肺上叶,直径约为0.5cm。扫描层面肝实质可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界清。所括左侧肾上腺可见结节影。影像诊断:1、双肺炎症,较前明显吸收;双肺多发微小结节,大致同前;2、提示冠脉硬化;3、所括肝脏多发囊肿;4、所括左侧肾上腺结节。
220.因患者连续三天无发热,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双机构平行核酸检测阴性,肺ct明显好转,治疗3个疗程后经省市专家组审核同意出院。出院时患者诸症减轻,仍有间断胸闷出汗,味觉未完全恢复,舌暗苔薄白脉弦细。
221.实施例10
222.j某某,女;
223.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治疗14天后,进行康复治疗5个疗程。
224.入院诊断: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康复期2.高血压3.肝功能异常4.高脂血症5.卵巢肿瘤术后。
225.康复入院时相关检查:
226.血生化:白蛋白26.3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1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7u/l,r-谷氨酰转移酶87u/l,总胆固醇5.97mmol/l,甘油三脂 2.92mmol/l,低密度脂蛋白
4.09mmol/l
227.新冠病毒抗体igm29.57s/co,igg190.49 s/co。
228.d-二聚体370ng/ml,血沉115mm/h
229.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局部增厚。双肺纹理显示清晰,双肺可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局部较前略变淡。扫描层面肝实质内多发小类圆形低密度影。结果:1、双肺感染,部分较2021-1-28图像略吸收;2、双侧胸膜局部增厚;3、所括肝脏多发小囊肿。
230.入院时患者咽干咳嗽,心烦失眠,血压不稳,头晕耳鸣,胁胀嗳气,四肢乏力,纳差便溏,舌暗红苔白脉沉弦滑。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肝阳上扰,气阴两虚,肝气乘脾,给予平肝潜阳,益气养阴,健脾和胃中药,以“新冠康复1方”为基础加减治疗。
231.山药15g,人参6g,白术10g,芦根15g,玄参10g,虎杖1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桔梗10g,枳壳10g,款冬花10g,麻黄3g,龙骨 30g,牡蛎30g,桑叶10g,焦神曲15g,炒麦芽15g,焦山楂15g,茯苓 20g,旋覆花10g。
232.按照重量份将上述中药成分除芦根外全部称量好;第一次加入上述重量份 10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滤液留下备用,药渣再加入 9倍重量份的饮用水沸后煎煮30分钟过滤,将两次的滤液混合,得到混合液;
233.称量芦根,混合液加入活水芦根沸后煎煮10分钟,自然凉至室温,过滤,滤液即为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中药组合物;
234.口服,一次500毫升,一日2次;
235.经治疗复查各项指标:
236.血沉91mm/h;
237.血生化:白蛋白35.5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9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9u/l,r-谷氨酰转移酶66u/l,总胆固醇5.94mmol/l,甘油三脂 3.03mmol/l,低密度脂蛋白4.26mmol/l;
238.新冠病毒抗体igm114.43s/co,igg5259.2 s/co。
239.核酸平行检测:2019-ncov n基因阴性(-),2019-ncov orflab 基因阴性(-)。
240.影像表现:胸部(双肺)ct平扫 三维重建示: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气管、主支气管未见确切堵塞征象。双侧胸膜局部增厚。双肺纹理显示清晰,双肺可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较前略变淡,范围减小。扫描层面肝实质内多发小类圆形低密度影。结果:1、双肺感染,部分较2021-1-31图像明显吸收;2、双侧胸膜局部增厚;3、所括肝脏多发小囊肿。
241.因患者连续三天无发热,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双机构平行核酸检测阴性,肺ct明显好转,治疗5个疗程后经省市专家组审核同意出院。出院时患者血压平稳,头晕耳鸣减轻,纳可,大便质稀软,舌暗苔薄白脉弦滑。
242.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