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裸花紫珠提取物及其在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方面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2022-04-14 02:45: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杀菌剂领域,尤其是涉及裸花紫珠提取物在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2.现在由植物细菌引起的病害在500种以上,常发病于蔬菜、水果,常见病害为:溃疡病、疮痂病、软腐病、黑腐病、角斑病、叶斑病、流胶病等。现在常用的农药包括:铜制剂、农用抗生素、异氰尿酸、微生物菌剂、噻唑锌等合成类农药。其中不同种类的药剂的作用机理略有不同:铜制剂,通过释放出的铜离子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发育,从而有效防治作物的细菌及真菌病害;中生菌素,通过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起到杀菌作用;氯溴异氰尿酸,通过慢慢地释放cl和br,形成次氯酸(hclo)和次溴酸(hbro)分子,杀灭真菌或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的防病机制是“以菌治菌”,可以在根、茎、叶等植物体内具有很强的定殖能力,可通过位点竞争阻止病原菌侵染植物,同时多粘芽孢杆菌不断分泌出的广谱抗菌物质可抑制或杀灭病原菌;叶枯唑,具有的噻二唑结构单元可以干扰病原菌的氨基酸代谢,从而破坏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抑制菌丝生长。但是现有杀细菌性药剂存在应用范围窄、药效差、抗性发展快、安全性低等缺点。
3.随着农药减量增效政策的施行,行业对于农药要求趋于低毒化、高效化,绿色、环保的生物源农药成为重要研究目标。新型的植物源农药源于植物,易降解,对环境友好,所含有效成分天然组合,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性,具有成为新型农药的潜力。植物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防治植物病害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比如植物源杀菌剂:乙蒜素、丁香酚、蛇床子素、香芹酚、银杏黄酮等植物提取物农药已得到广泛应用。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et arn.),多年生灌木,具有消炎、解毒、止血的效果,对人体细菌感染的炎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目前还没有研究报道裸花紫珠提取物在植物细菌性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裸花紫珠提取物及其在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方面的应用。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裸花紫珠提取物,所述裸花紫珠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为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和芦丁,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和芦丁的总含量为3%-15%。
7.优选的,所述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和芦丁的总含量为6.0%-9.4%。
8.更优选的,所述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和芦丁的总含量为8.2%-9.4%。
9.优选的,所述裸花紫珠提取物中的木犀草素的含量为0.5%-3.1%,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为2.3%-5.9%,芦丁的含量为0.2%-0.6%。
10.更优选的,所述裸花紫珠提取物中的木犀草素的含量为2.99%-3.08%,毛蕊花糖
苷的含量为4.63%-5.84%,芦丁的含量为0.52%-0.53%。
11.优选的,所述裸花紫珠提取物的剂型为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优选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可溶性液剂。
12.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裸花紫珠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将干燥的裸花紫珠叶片打粉后加入至体积百分比浓度为0-100%的醇水溶液中,加热至50度保持3-6小时,趁热抽滤,滤渣再加入至体积百分比浓度为0-100%的醇水溶液中,两次提取用溶液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相同,加热至50度保持3-6小时,趁热抽滤,合并滤液,脱除溶剂后,得粉状固体。
14.优选的,所述醇水溶液为甲醇水溶液、乙醇水溶液、乙二醇水溶液、丙醇水溶液和正丁醇水溶液;更优选为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80%的乙醇水溶液。
15.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裸花紫珠提取物在制备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农药中的应用。
16.优选的,所述植物细菌性病害为果树的溃疡病、炭疽病、流胶病、疮痂病或叶斑病;蔬菜的溃疡病、叶枯病、细菌性角斑病、缘枯病、疮痂病、青枯病、软腐病、黑腐病、叶斑病、环腐病或晕疫病。
17.更优选的,所述植物细菌性病害为果树溃疡病或蔬菜溃疡病,优选为柑橘溃疡病。
18.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花紫珠提取物和杀菌剂,所述杀菌剂为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宁南霉素、中生菌素、噁霉灵、辛菌胺醋酸盐、春雷霉素、铜制剂、苯醚甲环唑中的一种或多种。
19.优选的,所述杀菌剂为吡唑醚菌酯或宁南霉素。
20.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杀菌剂,所述杀菌剂的有效成分包括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和芦丁,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和芦丁的总含量为3%-15%。
21.优选的,所述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和芦丁的总含量为6.0%-9.4%。
22.更优选的,所述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和芦丁的总含量为8.2%-9.4%。
23.优选的,所述裸花紫珠提取物中的木犀草素的含量为0.5%-3.1%,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为2.3%-5.9%,芦丁的含量为0.2%-0.6%。
24.更优选的,所述裸花紫珠提取物中的木犀草素的含量为2.99%-3.08%,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为4.63%-5.84%,芦丁的含量为0.52%-0.53%。
25.优选的,所述杀菌剂能够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
26.优选的,所述植物细菌性病害为果树的溃疡病、炭疽病、流胶病、疮痂病或叶斑病;蔬菜的溃疡病、叶枯病、细菌性角斑病、缘枯病、疮痂病、青枯病、软腐病、黑腐病、叶斑病、环腐病或晕疫病。
27.更优选的,所述植物细菌性病害为果树溃疡病或蔬菜溃疡病,优选为柑橘溃疡病。
2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29.(1)本发明所述的裸花紫珠提取物,具有高效、低毒、对作物安全性高等优点,对细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0.(2)本发明的裸花紫珠提取物可以与现有商品化杀菌剂复配,应用于防治植物由细菌引起的多种病害,显著扩大药剂对植物病害的防治范围,减少农药使用剂量和次数,延长农药持效期,降低使用成本。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组分,病原菌不易产生抗药
性,可以延缓病原菌对单一制剂产生抗药性。
附图说明
31.图1为裸花紫珠80%乙醇水提取物的液相图谱;
32.图2为85%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湿性粉剂施药第1天;
33.图3为85%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湿性粉剂施药第30天;
34.图4为10%吡唑醚菌酯
·
20%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
35.图5为85%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湿性粉剂施药第21天。
具体实施方式
36.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术语具有与本发明创造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生化试剂;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37.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38.实施例1裸花紫珠乙醇水提取物的制备
39.裸花紫珠干燥叶片打粉,取粉10g,于100g不同浓度乙醇(0,20%,40%,60%,80%,100%)水溶液中,加热至50度保持3小时,趁热抽滤,滤渣再于100g相应不同浓度乙醇(0,20%,40%,60%,80%,100%)水溶液中,加热至50度保持3小时,趁热抽滤,合并滤液,脱除溶剂后,60度烘干到恒重得粉状固体,冷冻于冰箱待测试。
40.表1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制得的裸花紫珠提取物的产量和收率
41.乙醇浓度产量收率a01.14g11.4%20%2.96g29.6%40%2.57g25.7%60%2.47g24.7%80%2.12g21.2%100%1.37g13.7%
42.注:
4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提取的裸花紫珠提取物中的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芦丁三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具体步骤如下:
44.对照样品配制:准确称取芦丁(0.00081g)、毛蕊花糖苷(0.00467g)、木犀草素(0.00274g)于10ml容量瓶中,用85%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
45.测试样品配制:准确称取待测样(依次取0,20%、40%、60%、80%、100%乙醇水溶液提取的裸花紫珠提取物0.10233g、0.10093g、0.10066g、0.09785g)于10ml容量瓶中,用85%甲醇水溶液稀释至刻度。
46.液相色谱条件:c18柱,检测波长248nm,流速1.0ml/min,流动相比例如下表2:
47.表2液相色谱条件
48.时间/min流动相0-11乙腈10%,0.1%磷酸水90%11-30乙腈18%,0.1%磷酸水82%30-47乙腈20%,0.1%磷酸水80%47-58乙腈90%,0.1%磷酸水10%58-65乙腈10%,0.1%磷酸水90%
49.测试结果:在裸花紫珠不同浓度乙醇水提取物中可以测定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芦丁三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根据对照样品的出峰时间,确定保留时间14.916左右的峰是芦丁,保留时间16.025左右的峰是毛蕊花糖苷,保留时间47.761左右的峰是木犀草素。根据外标法,可以测定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制得的裸花紫珠提取物中三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以80%乙醇水溶液的裸花紫珠提取物为例,其液相图谱如图1所示,含有木犀草素2.99%、毛蕊花糖苷5.84%、芦丁0.53%,总含量9.36%。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的提取物中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芦丁的含量见表3。
50.表3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制得的裸花紫珠提取物中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芦丁的含量
51.乙醇浓度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芦丁有效成分总含量收率b00.51%2.39%0.25%3.15%0.36%20%2.13%3.56%0.29%5.98%1.77%40%2.66%4.13%0.37%7.16%1.84%60%3.08%4.63%0.52%8.23%2.03%80%2.99%5.84%0.53%9.36%1.98%100%1.42%5.07%0.38%6.87%0.94%
52.注:收率b=(木犀草素含量 毛蕊花糖苷含量 芦丁含量)
×
收率a
53.从表3可以看出,60-80%乙醇水溶液提取的裸花紫珠提取物中,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芦丁三种有效成分的总含量范围最高,相对于投入的裸花紫珠叶片干粉重量的三种有效成分收率也最高。
54.实施例2不同植物中含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芦丁提取物的制备
55.分别取干燥的裸花紫珠叶片、金银花、花生壳、洋白菜叶片打粉,取粉10g,于100g 80%乙醇水溶液中,加热至50度保持3小时,趁热抽滤,滤渣再于100g 80%乙醇水溶液中,加热至50度保持3小时,趁热抽滤,合并滤液,脱除溶剂后,60度烘干到恒重得粉状固体,冷冻于冰箱待测试。
56.表4不同植物提取物的产量和收率
57.植物种类产量收率c裸花紫珠叶片2.12g21.2%金银花4.21g42.1%花生壳0.34g3.4%洋白菜叶片5.78g57.8%
58.注:
59.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芦丁三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检测结果见表5。
60.表5不同植物提取物中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芦丁的含量
[0061][0062][0063]
注:收率d=(木犀草素含量 毛蕊花糖苷含量 芦丁含量)
×
收率c
[0064]
根据文献调研发现,在中药金银花、花生壳、蔬菜洋白菜中,也存在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为了探究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芦丁三种有效成分在不同植物中的含量,我们在四种代表植物中进行提取,对比提取物三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以及相对于植物干粉重量提取到的有效成分收率。从表5可以看出,裸花紫珠80%乙醇水提物中,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芦丁三种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以及相对于投入的植物干粉重量三种有效成分的收率,远超其他三种植物。
[0065]
实施例3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制得的裸花紫珠提取物的生物活性
[0066]
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制得的裸花紫珠提取物对柑橘溃疡病原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的离体抑制活性测试方法:
[0067]
生测材料:
[0068]
1)供试菌株: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菌株保存于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综合防治课题组。将菌株活化于pda培养基上,28℃培养3天后备用。
[0069]
2)实验仪器与耗材:酶标仪、恒温培养箱、恒温摇床、八孔排枪、离心管(购自xygen)、枪头(购自axygen)、96孔板hard-shell pcr plates 96-we11(购自fisher)。
[0070]
生测步骤:
[0071]
培养基的配制:
[0072]
lb液体培养基(每升溶液中:tryptone 10g,yeast extract 5g,nact 10g);
[0073]
pda固体培养基(每升溶液中: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46g)。
[0074]
1)菌悬液的制备:将菌株活化于pda培养基上,28℃倒置培养3天以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蓝枪头管口轻轻刮取少量菌落于lb液体培养基中,于摇床上28℃震荡200rpm培养2h至菌落完全散开无块状沉淀,用无菌水稀释配制成108cfu/ml的菌悬液备用。
[0075]
2)药剂母液的配制:将药剂等体积以20%吐温-20或50%吐温-20进行溶解稀释,完全混匀后添加无菌水稀释成对应浓度备用。
[0076]
实验在96孔板上进行,实验组设置为每个药六个浓度梯度,每个浓度五次重复,不
同浓度对应设置三个不加菌悬液的空白对照(排除药剂自身颜色影响的吸光值),并同时设置不加药的阳性对照。
[0077]
实验组用排枪每孔中加20微升配置好的混有对应浓度的药剂,lb培养基160微升,菌悬液20微升。空白组加20微升配置好的混有对应浓度的药剂,lb培养基160微升。阳性对照组加160微升lb培养基和20微升配置好的菌悬液于28℃恒温培养箱,静置培养24-48h。待阳性对照组出现浑浊,即可回收数据,用排枪混匀后,使用酶标仪测量在od=600nm时的吸光值。
[0078]
计算方式:实验组菌的实际生长量=实验组-空白组
[0079]
抑制率(%)=(空白菌生长量-实际菌生长量)/空白菌生长量
×
100%。计算实际菌生长量时需扣除样品本身的吸光度。
[0080]
表6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制得的裸花紫珠提取物对柑橘溃疡病原菌的生物活性
[0081]
样品名称有效成分总含量浓度500mg/l时抑菌率%水提物3.15%24.78%20%乙醇提取物5.98%57.36%40%乙醇提取物7.16%63.71%60%乙醇提取物8.23%70.92%80%乙醇提取物9.36%76.58%100%乙醇提取物6.87%59.33%木犀草素3%43.21%毛蕊花糖苷6%23.52%芦丁0.5%36.75%木犀草素 毛蕊花糖苷 芦丁3% 6% 0.5%61.77%
[0082]
注: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芦丁为购买的标准品;标准品的抑菌测试含量参照裸花紫珠乙醇水提取物中最高含量。
[0083]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制得的裸花紫珠提取物的活性与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芦丁三种有效成分的总含量基本成正比,其中80%乙醇水溶液制得的裸花紫珠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好。而且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芦丁纯品的混合物的抑菌率优于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芦丁单品,但低于80%乙醇水溶液制得的裸花紫珠提取物。
[0084]
实施例4 85%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0085]
裸花紫珠提取物8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木质素磺酸钠5%。将有效成分和助剂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制得85%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湿性粉剂。
[0086]
实施例5 15%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溶性液剂的制备
[0087]
裸花紫珠提取物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渗透剂t1%,水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制得15%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溶性液剂。
[0088]
实施例6 10%吡唑醚菌酯
·
20%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的制备
[0089]
吡唑醚菌酯10%、裸花紫珠提取物20%、黄原胶0.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十二烷基硫酸钠4%、硅酸镁铝1%、防腐剂0.2%、消泡剂0.2%,其余用水补齐。将上述助剂和有效成分混匀后,研磨至粒径在5μm左右,过滤即得到悬浮剂产品。
[0090]
实施例7 25%宁南霉素
·
15%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的制备
[0091]
宁南霉素25%、裸花紫珠提取物15%、黄原胶0.2%、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3%、十二烷基硫酸钠4%、硅酸镁铝1%、甘油4%、防腐剂0.2%、消泡剂0.2%,其余用水补齐。将上述助剂和有效成分混匀后,研磨至粒径在5μm左右,过滤即得到悬浮剂产品。
[0092]
实施例8 85%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湿性粉剂对柑橘溃疡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0093]
在已经发病的柑橘树上,对柑橘树秋梢新梢新芽1-2cm时第一次施药(85%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间隔12天连续使用两次。施药30天后,新梢老熟过程中未见溃疡病发生,防治95%以上,见图2-3。
[0094]
实施例9 25%宁南霉素
·
15%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对柑橘溃疡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0095]
25%宁南霉素
·
15%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25%宁南霉素
·
0.45%木犀草素
·
0.90%毛蕊花糖苷
·
0.075%芦丁悬浮剂、15%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0.45%木犀草素
·
0.90%毛蕊花糖苷
·
0.075%芦丁悬浮剂、稀释500倍后,对发病植株进行喷雾,对照组(25%宁南霉素悬浮剂,稀释500倍)。
[0096]
生测方法:
[0097]
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两株,每株按东西南北中五点取样,每点调查10个果及两个梢上的全部叶片。叶(果)分级方法:
[0098]
0级:无病
[0099]
1级:每叶(果)有病斑1个~5个;
[0100]
3级:每叶(果)有病斑6个~10个;
[0101]
5级:每叶(果)有病斑11个~15个;
[0102]
7级:每叶(果)有病斑16个~20个;
[0103]
9级:每叶(果)有病斑21个以上。
[0104]
调查时间和次数: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末次施药后20天~30天调查防治效果,视病害发展情况和药剂的持效期决定调查的时间和次数。
[0105]
药效计算方法:
[0106][0107][0108][0109]
表7不同制剂对柑橘溃疡病的抑制效果
[0110]
药剂防效25%宁南霉素
·
15%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91%25%宁南霉素
·
0.45%木犀草素
·
0.90%毛蕊花糖苷
·
0.075%芦丁悬浮剂88%25%宁南霉素悬浮剂57%15%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68%0.45%木犀草素
·
0.90%毛蕊花糖苷
·
0.075%芦丁悬浮剂62%
[0111]
增效作用评价方法:采用gowing法对杀菌剂混剂的协同增效作用进行判断。按
gowing方程进行评价。
[0112]
cexp=c1 c2(1-c1)
[0113]
cobs=cexp,混剂中各组分表现独立作用;
[0114]
cobs》cexp,混剂中各组分表现增效作用;
[0115]
cobs《cexp,混剂中各组分表现拮抗作用。
[0116]
其中,cexp为混剂对病菌抑制作用的预期水平;c1和c2为单剂单独使用时的实际对病菌抑制作用水平;cobs为实验测定的混剂对病菌的实际抑制作用水平。
[0117]
根据gowing方程预测25%宁南霉素
·
15%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的理论防效是86%,实际防效为91%,大于理论防效,表明25%宁南霉素
·
15%裸花紫珠提取物复配悬浮剂有增效作用。同理也可以得出,25%宁南霉素
·
0.45%木犀草素
·
0.90%毛蕊花糖苷
·
0.075%芦丁悬浮剂也有增效作用。
[0118]
实施例10 10%吡唑醚菌酯
·
20%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
[0119]
将10%吡唑醚菌酯
·
20%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稀释500倍后用药。24小时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未发生比较明显变化;48小时后实验组病斑开始变为橘色,对照组开始发白穿孔;72小时后,实验组黄斑未发生扩大,病斑边缘变为橘色,逐步变成褐色,并开始干枯,叶片连片病斑干枯变脆,对照组连片病斑完全变为褐色,叶片柔软且呈水渍状,见图4。
[0120]
实施例11 85%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湿性粉剂对苦瓜枯萎病的田间治疗效果
[0121]
对已经患枯萎病的苦瓜,使用85%裸花紫珠提取物可湿性粉剂,兑水稀释1000倍后喷雾。用药21天后,苦瓜正常生长,可以有效防治苦瓜枯萎病,防效为96%。对照组苦瓜枯萎,防效为13%,见图5。
[0122]
实施例12:10%吡唑醚菌酯
·
20%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0123]
将10%吡唑醚菌酯
·
20%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1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吡唑醚菌酯
·
0.60%木犀草素
·
1.20%毛蕊花糖苷
·
0.10%芦丁悬浮剂、20%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0.60%木犀草素
·
1.20%毛蕊花糖苷
·
0.10%芦丁悬浮剂稀释500倍后用抑离体法测试活性。
[0124]
不同制剂对水稻稻瘟病原菌(magnaporthe grisea barr.)的离体抑制活性测试方法:
[0125]
生测材料:
[0126]
1)供试菌株:水稻稻瘟病原菌(magnaporthe grisea barr.)菌株保存于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活性测试中心。
[0127]
生测步骤:
[0128]
将冻存菌种于室温下复苏,用接种针挑取少量菌落至含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心区域,封口,无光照倒置培养于温度25℃、湿度73%的培养箱中。将制剂先分别用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再用1

的吐温水分别稀释成5000、1000、500mg/l的药液。用移液枪分别吸取1ml药液加入到9ml的pda培养基中,制成最终浓度为500、100、50mg/l的含药平板。将活化后的14种植物真菌用打孔器打取直径4mm菌饼,置于含药平板内,每皿三块呈等边三角形摆放,每处理重复3次,以不加药剂做空白对照。将各处理于(24
±
1)℃培养箱内培养72h后,计
量各处理菌落扩展直径,并与对照相比较,计算抑菌率。按公式计算抑菌率。
[0129]
抑制率(%)=(1-(处理菌落直径-菌碟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碟直径))
×
100%
[0130]
表8不同制剂对稻瘟病的抑制效果
[0131]
药剂抑菌率10%吡唑醚菌酯
·
20%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87.72%10%吡唑醚菌酯
·
0.60%木犀草素
·
1.20%毛蕊花糖苷
·
0.10%芦丁悬浮剂81.39%1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67.54%20%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32.16%0.60%木犀草素
·
1.20%毛蕊花糖苷
·
0.10%芦丁悬浮剂27.28%
[0132]
根据实施例9的gowing方程预测10%吡唑醚菌酯
·
20%裸花紫珠提取物悬浮剂的理论抑制率是76.40%,实际抑制率为87.72%,大于理论抑制率,表明10%吡唑醚菌酯
·
20%裸花紫珠提取物复配悬浮剂有协同增效作用。同理也可以得出,10%吡唑醚菌酯
·
0.60%木犀草素
·
1.20%毛蕊花糖苷
·
0.10%芦丁悬浮剂也有增效作用。
[01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