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副产氯水制备次氯酸的方法与流程

2022-04-14 02:09: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消毒剂的制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副产氯水生产次氯酸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次氯酸产品繁多,品质参差不齐。但归根结底,其生产工艺大致为电解法和化学法。电解法需要投入电解装置,其阴阳电极造价昂贵,后期维护费用较高。而化学法大多采用次氯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次氯酸。为了避免次氯酸继续和盐酸反应生成氯气,需要采用专门的混合器进行反应,确保微观状态下,次氯酸周围不会存在过量的盐酸。
3.以上工艺路线,导致现有的次氯酸产品生产成本较高,过高的市场定价导致其虽然有安全性高、快速杀菌、无残留等特点,但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仍不愿意为这些卖点买单,也限制了其在消费者中的推广速度。
4.而在氯碱行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氯水。由于其中溶解了氯气,无法直接排放,还需要再次进行脱氯处理。不仅增加了额外的生产成本,而且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拟提供一种利用副产氯水制备稳定的次氯酸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
6.发明人结合公司作为氯碱企业的现状:即在生产氢氧化钾时,会产生大量的氯水,需要通入脱氯塔回收氯气,增加了额外的处理成本,使得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提出将生产过程中的氯水进行回收,制备次氯酸。一方面能够降低次氯酸生产原料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氯水的处理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7.在氯水中存在如下的平衡反应:因此理论上,向氯水中加入碱性助剂,消耗体系中的h

离子,可以使可逆反应向正向进行,从而不断有次氯酸生成。但是,由于次氯酸的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分解产生hcl,反应如下:
8.3hclo

2hcl hclo39.2hclo

2hcl o210.因此,仅仅通过调节ph并不能制备稳定的次氯酸。发明人通过研究次氯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的特性,在不同的ph点加入不同的碱性助剂调节氯水ph,使其体系内形成电离平衡,从而得到稳定的次氯酸产品。
11.按照现有工艺,氯水如果是作为废品处理,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脱氯塔,不仅修建脱氯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设备成本,且处理氯水也需要不断的投入资金,得不到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只有投入成本,没有收益。而采用本发明的工艺生产次氯酸,需投入的设备为普通的搅拌釜和泵,设备投入按20万计算,每年折旧费用2万。按年产次氯酸产品(100ppm)5000吨计算,市场价格以400-1000 元/吨计算,预估每年可带来200-500万元产值。成本费
用为设备折旧(2万)、人工(20万)、助剂及能耗(5万),即每年可带来收益173-473万元,不仅能够解决废弃氯水的处理问题,还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副产氯水制备次氯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1)用碱性助剂a调节氯水至ph为2.5-4.1;
14.(2)用碱性助剂b调节氯水至ph为4.1-4.8;
15.(3)用碱性助剂c调节氯水至ph为4.8-5.3;
16.其中,其中,所述碱性助剂a为碱或碱盐,碱性助剂b、c为碱盐。
17.所述碱为常见碱,比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等,所述碱盐为常见碱盐,比如碳酸钾或碳酸钠、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乙酸钾或乙酸钠、硼酸钾或硼酸钠等。
18.进一步地,所述碱性助剂a选自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碳酸钙或碳酸钾或碳酸钠、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醋酸钠或醋酸钾中的任意一种;碱性助剂b、c选自碳酸钠或碳酸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醋酸钠或醋酸钾中的任意一种。
19.进一步地,所述碱性助剂a选自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进一步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所述碱性助剂b为醋酸钠或醋酸钾;所述碱性助剂c为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
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优选为3.8-4.1,更优选为4.0。
21.所述步骤(2)优选为4.5-4.7,更优选为4.5。
22.所述步骤(3)优选为5.15-5.25,更优选为5.20。
2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加入氢氧化钠使得体系中的hcl几乎反应完全,而后续加入的醋酸钠和碳酸氢钠这两种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呈弱碱性,在调节ph的同时,不会像naoh一样消耗次氯酸,而是使体系形成一个电离平衡,如下:
[0024][0025][0026][0027][0028][0029]
该电离平衡可有效的确保体系的ph值保持稳定,从而保证次氯酸的稳定。
[0030]
如果碱盐只加入醋酸钠或碳酸氢钠,体系中也可以形成一定的电离平衡,但是其稳定性不如同时加入醋酸钠和碳酸氢钠,因此,本发明中选择在不同的ph 点加入两种碱盐。
[0031]
其中,所使用的副产氯水的初始有效氯为2000-3000ppm,初始ph为1-2。
[00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33]
本发明通过在不同的ph点加入不同的碱性助剂调节氯水ph,使其体系内形成稳定的电离平衡,从而得到稳定的次氯酸溶液,经过长时间的储存后有效氯仍然较高,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由于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为无附加值的氯水,一方面降低了次氯酸生产原料的成本,另一方面,还降低了副产物氯水的处理成本。同时,通过该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没有温度和压力方面的要求,使用普通的搅拌釜即可生产,设备投入较低。此外,通过该方法生产的次氯酸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有效氯含量较高,可有效的提升单位时间的产能,从而也大大降
低了产品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34][0035]
图1不同ph下氯水中氯的不同型式百分比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本方案采用的原料氯水为氯氢工段的副产氯水,初始有效氯为2600ppm左右,初始ph为1.52左右。
[0037]
实施例1
[0038]
1、用碱性助剂naoh调节氯水至ph为4.0;
[0039]
2、用碱性助剂ch3coona调节氯水至ph为4.5;
[0040]
3、用碱性助剂nahco3调节氯水至ph为5.2;
[0041]
4、将调节ph后的半成品稀释至相应浓度即可。
[0042]
实施例2
[0043]
1、用碱性助剂nahco3调节氯水至ph为4.0;
[0044]
2、用碱性助剂ch3coona调节氯水至ph为4.5;
[0045]
3、用碱性助剂nahco3调节氯水至ph为5.2;
[0046]
4、将调节ph后的半成品稀释至相应浓度即可。
[0047]
实施例3
[0048]
1、用碱性助剂naoh调节氯水至ph为3.5;
[0049]
2、用碱性助剂ch3coona调节氯水至ph为4.5;
[0050]
3、用碱性助剂nahco3调节氯水至ph为5.2;
[0051]
4、将调节ph后的半成品稀释至相应浓度即可。
[0052]
实验一单独采用碱性助剂调节氯水ph
[0053]
选择常用的碱性助剂,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醋酸钠,将氯水ph值调节至5.5左右。所得产物经过稀释后,在不同时间检测其ph值。
[0054]
表1单独采用碱性助剂调节氯水ph结果
[0055][0056]
根据表1可以看出,单独采用碱性助剂调节氯水ph后,稀释液的ph稳定性均不佳。

仅添加naoh,反应后,体系中仅含有次氯酸及次氯酸根,而根据次氯酸的性质,在酸性条件下,其稳定性较差,因此极易发生分解产生hcl,从而导致ph值不稳定;

添加碳酸钙,在ph值较低时,可溶解,但随着酸性减弱,不足以使碳酸钙溶解,从而导致浑浊。并且,碳酸钙溶解后,带入的ca离子反而会催化hclo分解,导致ph值不稳定;

加入碳酸钠可形成一定的缓冲体系,但由于hclo酸性强于hco
3-,因此也会促使一部分的次氯酸与co
32-反应生成hco
3-,导致稳定性不足;

nahco3在静置时间较短时,都能较好地维持体系ph的稳定,但当时间延长时,ph的稳定性仍显不足,分析原因为次氯酸分解后产生的hcl 与hco
3-反应,生成co2逸出,导致缓冲体系失效;

ch3coona与nahco3相似,分析原因为醋酸钠碱性较低,在调节氯水ph时,当ph>4.5后,需要添加大量的醋酸钠才能将氯水的ph继续提高至5.20左右。根据文献及实践可知,次氯酸不耐有机物,而醋酸钠本身作为一种有机物,其含量较高时,则反而容易导致次氯酸的分解,从而导致体系ph的降低。
[0057]
实验二不同碱性助剂搭配调节氯水ph
[0058]
在上述筛选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碱性助剂进行搭配,并在1.52、4.0、 4.7三个ph点依次加入。所得产物经过稀释后,在不同时间检测其ph值。
[0059]
表2不同碱性助剂搭配调节氯水ph结果
[0060][0061][0062]
根据表2可以看出,通过不同碱性助剂的搭配,能够较好的稳定次氯酸溶液的ph值。但鉴于碳酸氢钠成本较氢氧化钠高,且在初始阶段,碳酸氢钠调节ph 的效率不及氢氧化钠,因此,优选方案一的碱性助剂搭配进行氯水ph的调节。
[0063]
实验三方案一的碱性助剂搭配的ph值调节优化
[0064]
在上述方案一的基础上,调节加入的ph点,所得产物经过稀释后,在不同时间检测其ph值。
[0065]
表3碱性助剂搭配的ph值调节优化测定结果
[0066][0067]
根据表3可以看出,改变三种碱性助剂调节氯水的ph点,所得的次氯酸溶液稳定性
不同,优化方案一所得到的次氯酸溶液的稳定性最佳,在热贮后有效氯含量更高。
[0068]
其中,采用优化方案一,用naoh调节氯水ph为4.0,根据图1不同ph下氯水中氯的不同型式百分比曲线可以看出,此时体系中的hcl几乎反应完全。醋酸钠和碳酸氢钠,这两种组分均为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呈弱碱性,加入体系后,在调节ph的同时,不会像naoh一样消耗次氯酸,而是使体系形成一个电离平衡,如下:
[0069][0070][0071][0072][0073][0074]
该电离平衡可有效的确保体系的ph值保持稳定,从而保证次氯酸的稳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