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开闭阀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2022-04-14 01:24: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开闭阀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公开了作为以往的开闭阀的一例的电磁阀。专利文献1的电磁阀具有上端部被封闭的筒状的阀主体。在阀主体的外周配置有电磁线圈。在阀主体的内部配置有吸引元件、柱塞、阀芯以及开阀弹簧。阀芯形成为棒状,并与柱塞连结。开阀弹簧配置于吸引元件与柱塞之间。另外,电磁阀具有座部件,该座部件设置有阀座。座部件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阀主体的下端部。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97757号公报
6.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在上述的电磁阀的组装中,通过钎焊将第一导管固定安装于阀主体,并通过钎焊将第二导管固定安装于座部件。然后,在阀主体的内部配置吸引元件、柱塞、阀芯以及开阀弹簧。之后,通过焊接将座部件固定安装于阀主体。因此,当座部件相对于阀主体错位而被固定安装时,阀座也会错位,从而可能发生阀泄漏。并且,在将座部件固定安装于阀主体后就不能调整阀座。因此,本技术的发明人等发明了将阀主体中的配置有阀芯等的部分与罩分割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将座部件固定安装于筒状的阀主体的一端部之后,将配置有阀芯等的罩固定安装于阀主体的另一端部。但是,存在将罩固定安装于阀主体时罩相对于阀主体倾斜,从而阀芯倾斜地与阀座接触的担忧。另外,上述的电磁阀由于分别将铜管钎焊于阀主体和座部件,因此需要两次钎焊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8.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阀泄漏的开闭阀及其组装方法。
9.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10.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开闭阀的组装方法所涉及的开闭阀具有:筒状的阀主体、固定安装于所述阀主体的一端部的座部件、配置于所述阀主体的另一端部侧的罩、以及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座部件的阀座进退的阀芯,所述开闭阀的组装方法的特征在于,将连结部配置为从所述罩的一端部突出,在所述阀主体的另一端部设置引导部,该引导部通过与所述连结部的外周面接触来限制所述罩相对于所述阀主体的倾斜,使所述连结部一边滑动一边插入所述引导部。
11.根据本发明,连结部以从罩的一端部突出的方式配置。在阀主体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引导部。引导部通过与连结部的外周面接触来限制罩相对于阀主体的倾斜。并且,使连结部一边滑动一边插入引导部。由此,能够抑制罩相对于阀主体倾斜。由此,在罩将阀芯支承
为能够相对于阀座进退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使阀芯适当地落座于阀座。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阀泄漏。
12.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将所述座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阀主体之后,将调整治具从所述引导部插入所述阀主体内而对所述阀座进行调整,将所述连结部插入所述引导部,并通过焊接将所述阀主体与所述罩或所述连结部固定安装。这样,在将座部件固定安装于阀主体的一端部之后,将调整治具从阀主体的引导部插入而对阀座进行调整,因此能够使阀芯适当地落座于阀座。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阀泄漏。
13.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设置为相对于所述阀主体进行所述调整治具的定位,且引导所述调整治具向所述阀主体的插入,在将所述座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阀主体之后,将所述调整治具插入所述引导部而相对于所述阀主体进行所述调整治具的定位,并且通过所述引导部引导所述调整治具的插入,通过将所述调整治具压接来对所述阀座进行调整。由此,能够将调整治具适当地插入阀主体,能够使阀芯更适当地落座于阀座。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阀泄漏。
14.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通过钎焊将所述座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阀主体,同时通过钎焊将第一导管固定安装于所述阀主体,同时通过钎焊将第二导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座部件。由此,能够通过一次钎焊工序就将阀主体、座部件、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固定安装。因此,能够减少钎焊工序的次数。另外,即使因钎焊时的高温的影响而在阀座发生错位、变形,由于之后对阀座进行调整,因此也能够使阀芯适当地落座于阀座。
1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开闭阀具有:筒状的阀主体、固定安装于所述阀主体的一端部的座部件、配置于所述阀主体的另一端部侧的罩、以及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座部件的阀座进退的阀芯,其特征在于,具有连结部,该连结部配置为从所述罩的一端部突出,在所述阀主体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引导部,所述连结部插入该引导部的内侧,并且该引导部通过与该连结部的外周面接触来限制所述罩相对于所述阀主体的倾斜,所述阀主体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所述罩或所述连结部。
16.根据本发明,在阀主体的另一方的端部设置有引导部。配置于罩的连结部插入引导部的内侧。引导部通过与该连结部的外周面接触来限制罩相对于阀主体的倾斜。由此,能够抑制罩相对于阀主体倾斜。因此,当在罩中将阀芯支承为能够进退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使阀芯适当地落座于阀座,能够有效地抑制阀泄漏。
17.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连结部的外径与所述引导部的内径相同,所述连结部的外周面遍及整周地与所述引导部的内周面接触。由此,连结部与引导部配置为同轴,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罩相对于阀主体倾斜。
18.发明的效果
19.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抑制阀泄漏。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开闭阀的纵剖视图。
21.图2是说明图1的开闭阀的组装方法的图(钎焊工序)。
22.图3是说明图1的开闭阀的组装方法的图(阀座调整工序)。
23.图4是说明图1的开闭阀的组装方法的图(连结工序)。
24.图5是说明图1的开闭阀的组装方法的图(焊接工序)。
25.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开闭阀的纵剖视图。
26.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开闭阀的纵剖视图。
27.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开闭阀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第一实施例)
29.以下,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开闭阀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开闭阀包含在闭阀状态下有少量的制冷剂流动的阀装置。
30.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开闭阀的纵剖视图。
31.第一实施例的开闭阀1被用作例如对空气调和机的除湿运转时的制冷剂进行节流的除湿阀。开闭阀1是通过磁力驱动阀芯的电磁阀。开闭阀1除此之外也可以是通过电动机的旋转力驱动阀芯的电动阀等。
32.如图1所示,开闭阀1具有:阀主体10、座部件20、罩30、作为连结部的吸引元件40、柱塞50、阀芯60以及电磁线圈70。
33.阀主体10一体地具有主体部11、座部件安装部12以及引导部13。主体部11形成为圆筒状。座部件安装部12形成为直径比主体部11大的圆筒状。座部件安装部12与主体部11的下端部连续地设置。引导部13形成为直径比主体部11小的圆筒状。引导部13与主体部11的上端部连接。阀主体10的两端部开口。在阀主体10的内侧设置有阀室14。
34.座部件20一体地具有座主体21和凸缘22。座主体21形成为圆筒状。凸缘22形成为圆环状。凸缘22与座主体21的下端部连续地设置。在座主体21的内侧设置有向阀室14开口的阀端口23。在座主体21的上端部的内缘设置有包围阀端口23的阀座24。阀座24是直径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逐渐变小的环状锥面。在阀座24设置有多个放出槽25。座部件20嵌入阀主体10的座部件安装部12(阀主体10的一端部)。座部件20的凸缘22通过钎焊固定安装于座部件安装部12。
35.在阀主体10的主体部11通过钎焊固定安装有向侧方延伸的第一导管16。在座部件20的下部通过钎焊固定安装有向下方延伸的第二导管17。第一导管16与阀室14连接。第二导管17与阀端口23连接。
36.罩30形成为上端部被封闭的圆筒状。罩30具有圆筒部31和与圆筒部31的上端部连续地设置的圆板状的顶部32。罩30具有与阀主体10的引导部13相同的内径和相同的外径。罩30以与该阀主体10成为同轴的方式配置于阀主体10的引导部13(阀主体10的另一端部)侧。圆筒部31的下端部31a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阀主体10的引导部13。
37.吸引元件40是由电磁线圈70磁化的固定铁芯。吸引元件40形成为圆筒状。吸引元件40固定于罩30的圆筒部31。吸引元件40以其下端部40a从圆筒部31向下方突出的方式配置。吸引元件40的下端部40a插入引导部13。吸引元件40的下端部40a插入引导部13。吸引元件40是将罩30与阀主体10连结的连结部。
38.吸引元件40的外径与阀主体10的引导部13的内径及罩30的圆筒部31的内径相同。因此,吸引元件40的外周面遍及整周地与引导部13的内周面及圆筒部31的内周面接触,阀主体10、罩30及吸引元件40配置为同轴。由此,吸引元件40限制罩30相对于阀主体10倾斜。
此外,吸引元件40的外周面大致遍及整周地与引导部13的内周面及圆筒部31的内周面接触即可。只要吸引元件40的外周面大致遍及整周地与这些内周面接触,吸引元件40就能够限制罩30倾斜。
39.柱塞50是由电磁线圈70磁化的可动铁芯。柱塞50形成为圆筒状。柱塞50在罩30的内部配置于吸引元件40的上方。柱塞50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地收容于罩30。柱塞50与吸引元件40之间夹着作为压缩线圈弹簧的柱塞弹簧51。当柱塞50与吸引元件40被磁化时,柱塞50被吸引元件40吸引而向下方移动。当柱塞50与吸引元件40的磁化被解除时,柱塞50被柱塞弹簧51推动而向上方移动。罩30的顶部32成为决定柱塞50的上限位置的止动件。
40.阀芯60具有棒状的躯干部61和与躯干部61的下端部连续地设置的阀芯部62。躯干部61插通于吸引元件40。躯干部61的上端部固定于柱塞50。阀芯60和柱塞50一起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阀芯部62在阀室14内与阀座24在上下方向上相对配置。即,阀芯60配置为能够相对于阀座24进退。阀芯部62通过与阀座24接触(落座)而关闭阀端口23(闭阀状态)。阀芯部62通过从阀座24离开而打开阀端口23(开阀状态)。
41.阀主体10、座部件20、罩30以及阀芯60是不锈钢等金属制的。第一导管16和第二导管17是例如铜等金属制的。阀主体10、座部件20、罩30、吸引元件40、柱塞50及阀芯60以各自的轴与轴线l一致的方式(即成为同轴的方式)配置。
42.电磁线圈70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电磁线圈70在内侧嵌合有罩30。在电磁线圈70的上部设置有具有半球状凸部的板簧状的止动件71。通过将止动件71的半球状凸部嵌合于设置在罩30的半球状的凹部,从而电磁线圈70相对于罩30固定。
43.通过向电磁线圈70通电而将吸引元件40和柱塞50磁化。通过不向电磁线圈70通电而解除吸引元件40和柱塞50的磁化。电磁线圈70与吸引元件40、柱塞50及柱塞弹簧51协同动作而作为驱动部发挥功能。
44.接着,参照图2~5,对上述开闭阀1的组装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图2~图5是说明图1的开闭阀的组装方法的剖视图,依次表示钎焊工序、阀座调整工序、连结工序、焊接工序。
45.如图2所示,将第一导管16和座部件20虚置于阀主体10,并将第二导管17虚置于座部件20。然后,将钎料80配置于各钎焊部位后放入炉中。在炉内使钎料熔融之后,当熔融的钎料凝固时,各部件被固定安装。
46.阀主体10、座部件20可能因放入炉导致的高热的影响而发生歪斜,从而发生阀座24的错位、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将调整治具90从阀主体10的引导部13插入,从而调整阀座24的位置、形状。调整治具90形成为圆柱状。调整治具90具有与引导部13的内径相同的外径。调整治具90在顶端部具有环状的锥面91。由此,当将调整治具90插入引导部13时,调整治具90的外周面遍及整周地与引导部13的内周面接触,从而限制调整治具90相对于阀主体10倾斜。并且,调整治具90以相对于阀主体10同轴地配置的方式被定位。而且,调整治具90被引导部13以沿着轴线l方向移动的方式引导。然后,通过将锥面91压接于阀座24,从而阀座24以与引导部13在轴线l上成为同轴的方式被调整位置,并且阀座24被调整为成为适当的形状。
47.接着,如图4所示,将吸引元件40、柱塞50、柱塞弹簧51以及阀芯60收容于罩30。此时,以吸引元件40的下端部40a从罩30的下端部31a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将吸引元件40配置于
罩30的内侧。用冲头敲打罩30的圆筒部31,而将吸引元件40固定于圆筒部31。然后,一边使吸引元件40的下端部40a的外周面在引导部13的内周面滑动一边将该下端部40a插入引导部13,从而使罩30的圆筒部31与引导部13抵接。
48.然后,如图5所示,使用焊接器具95将罩30的下端部31a与引导部13焊接起来。将罩30插通至电磁线圈70的内侧,并通过止动件71将电磁线圈70固定。这样,完成了开闭阀1。
49.由以上可知,根据本实施例的开闭阀1的组装方法,将调整治具90插入阀主体10的引导部13,从而调整固定安装于阀主体10的座部件20的阀座24。之后,将固定于罩30的吸引元件40插入阀主体10的引导部13,并通过焊接将阀主体10与罩30固定安装。这样,在将座部件20固定安装于阀主体10的座部件安装部12之后,通过从阀主体10的引导部13的开口插入调整治具90来调整阀座,能够使阀芯60适当地落座于阀座24。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阀泄漏。
50.另外,在阀主体10设置有引导部13,引导部13通过与固定于罩30的吸引元件40的外周面接触来限制罩30相对于阀主体10的倾斜。并且,使吸引元件40一边滑动一边插入引导部13。由此,能够抑制罩30相对于阀主体10倾斜。这样,在罩30将阀芯60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阀座24进退的情况下,能够使阀芯60适当地落座于阀座24。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阀泄漏。
51.另外,通过钎焊将座部件20固定安装于阀主体10。同时,通过钎焊将第一导管16固定安装于阀主体10。同时,通过钎焊将第二导管17固定安装于座部件20。通过这样,能够通过一次钎焊工序就将阀主体10、座部件20、第一导管16及第二导管17固定安装。因此,能够减少钎焊工序的次数。另外,即使因钎焊时的高温的影响而在阀座24发生错位、变形,由于之后对阀座24进行调整,因此能够使阀芯60适当地落座于阀座24。
52.(第二实施例~第四实施例)
53.以下,参照图6~图8,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开闭阀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的各实施例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54.图6~图8依次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开闭阀的纵剖视图。在图6~图8中,省略了电磁线圈70的记载。
55.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开闭阀2具有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开闭阀1所具有的阀主体10和座部件20不同的阀主体10a和座部件20a。
56.阀主体10a仅具有主体部11和引导部13,而省略了座部件安装部12。另外,座部件20a一体地具有座主体21和大径部26。大径部26形成为直径比座主体21大的圆筒状。大径部26与座主体21的下端部连接。大径部26的外径与主体部11的内径相同。当座部件20a从阀主体10a的主体部11的下端部插入时,大径部26的外周面与主体部11的内周面抵接。阀主体10a与座部件20a配置为同轴。因此,能够抑制阀座24的错位,从而使阀芯60适当地落座于阀座24。
57.图7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开闭阀3具有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开闭阀1所具有的吸引元件40不同的吸引元件40a。
58.吸引元件40a的下端部40a的外径与引导部13的内径相同。吸引元件40a的上端部40b的外径与罩30的圆筒部31的内径相同。吸引元件40a的中央部40c的外径与引导部13及
罩30的外径相同。吸引元件40a的下端部40a插入引导部13。吸引元件40a的上端部40b插入罩30。罩30和引导部13通过焊接而固定安装于作为连结部的吸引元件40a。通过吸引元件40a的上端部40b插入罩30,从而上端部40b作为对于罩30的引导部发挥功能。由此,能够抑制罩30相对于阀主体10倾斜。
59.图8所示的第四实施例的开闭阀4具有引导部13a和罩30a。引导部13a的轴线l方向的长度比第一实施例的开闭阀1所具有的引导部13长。罩30a的轴线l方向的长度比第一实施例的开闭阀1所具有的罩30短。
60.在引导部13a收容有吸引元件40、柱塞50、柱塞弹簧51及阀芯60。通过用冲头敲打引导部13a,而将吸引元件40固定于引导部13a。罩30a具有从圆筒部31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圆筒状的连结部33。连结部33插入引导部13a。罩30a通过焊接而固定安装于引导部13a。由此,能够更抑制罩30a相对于阀主体10倾斜。
61.第二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开闭阀2~开闭阀4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开闭阀1相同的作用效果。
62.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例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上述的实施例适当进行追加、删除、设计变更结构要素后的实施例、将实施例的特征适当组合的实施例只要不违反本发明的主旨就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63.符号说明
64.1、2、3、4

开闭阀、10、10a

阀主体、11

主体部、12

座部件安装部、13、13a

引导部、14

阀室、16

第一导管、17

第二导管、20、20a

座部件、21

座主体、22

凸缘、23

阀端口、24

阀座、25

放出槽、30、30a

罩、31

圆筒部、31a

下端部、32

顶部、33

连结部、40、40a

吸引元件、40a

下端部、50

柱塞、51

柱塞弹簧、60

阀芯、61

躯干部、62

阀芯部、70

电磁线圈、71

止动件、80

钎料、90

调整治具、91

锥面、95

焊接器具。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