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回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4 00:14: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园林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2.园林绿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3.目前,争创园林城市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园林绿化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而且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非常大。
4.而为了节约水资源,一般在屋顶上设置有雨水回收装置,以对雨水进行收集,而现有雨水回收装置一般采用电控,较为不便,如使用者不在时则不会自动启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回用装置,能在下雨时自动启动,且无需浪费电力启动,维护成本低。
6.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包括主体与引流组件,所述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容纳腔,所述主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引流组件包括引流板、安装架、第一载荷件与第二载荷件,所述第一载荷件的重量大于所述第二载荷件的重量,所述引流板通过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所述主体上,且所述引流板一端朝向所述开口呈倾斜设置并形成跷跷板状,所述第一载荷件安装于所述引流板朝向所述开口的一端并与所述引流板铰接,所述第二载荷件安装在所述引流板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第二载荷件包括与所述引流板铰接的集水器,所述集水器内设置有u型管,所述u型管一端朝向所述集水器底壁,且并与所述集水器底壁围成一进水口,另一端贯穿所述集水器底壁与外界连通,所述u型管的最高端高于所述进水口,所述主体侧面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8.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与所述集水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引流管与所述集水器的连接端的高度高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u型管的最高端的高度。
9.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内设置有两挡板,两所述挡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一载荷件包括连接件与秤砣,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秤砣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引流板铰接,所述秤砣设置在所述开口内,且适于在预设最高位置与预设最低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秤砣两侧安装有弹性件,当所述秤砣从预设最低位置运动至预设最高位置时,所述弹性件适于与两挡板抵接,以使两挡板相背运动,以打开所述开口;
10.当所述秤砣从预设最高位置运动至预设最低位置时,两所述挡板适于沿所述弹性件表面滑动,直至两所述挡板抵接,以关闭所述开口,两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供连接件伸出的通孔。
11.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内设置有承托块,所述承托块设置在所述挡板下方,以适于两所述挡板抵接时承托挡板。
12.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主体上,且所述限位件适于在所述引流板转动至预设最大角度时与所述引流板抵接,以限制所述引流板的转动。
13.进一步地,所述集水器呈梯形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内安装有过滤网。
15.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组件设置有多个,且以所述主体中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开口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引流组件一一对应设置。
16.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板呈扇形设置。
17.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8.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载荷件、第二载荷件与引流板配合,以使得下雨时引流板能够自动张开对水流进行引流收集,且能够自动收拢无需人工手动,无需利用电力操控,维护成本低,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回用装置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回用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22.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视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回用装置使用时的俯视图;
24.图6为图4中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去除引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26.图示:1、主体;101、开口;2、引流板;3、安装架;4、第一载荷件;5、集水器;501、u型管;6、出水管;601、阀门;7、引流管;8、挡板;9、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8.如图1-7所示,本技术发明了一种屋顶雨水净化回用装置,包括主体1与引流组件,主体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容纳腔,主体1上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101,引流组件包括引流板2、安装架3、第一载荷件4与第二载荷件,第一载荷件4的重量大于第二载荷件的重量,引流板2通过安装架3安装于主体1上,且引流板2一端朝向开口101呈倾斜设置并形成跷跷板状,第一载荷件4安装于引流板2朝向开口101的一端并与引流板2铰接,第二载荷件安装在引流板2远离开口101的一端;
29.具体地,本技术中安装架3与主体1的连接端靠近第一载荷件4,从而使得第二载荷
件到安装架3与主体1的连接端的距离大于第一载荷件4到安装架3与主体1的连接端的距离,以构成省力杠杆,只需要在第二载荷件上施加很小的力,即可使得引流板2朝向第二载荷件方向摆动;
30.本技术中第二载荷件包括与引流板2铰接的集水器5,集水器5内设置有u型管501,u型管501一端朝向集水器5底壁,且并与集水器5底壁围成一进水口,另一端贯穿集水器5底壁与外界连通,u型管501的最高端高于进水口,主体1侧面设置有出水管6,出水管6上安装有阀门601。
31.在下雨时,雨水落到集水器5内被集水器5收集以增加集水器5的重量,即增加集水器5对引流板2施加的载荷,直至集水器5对引流板2施加的载荷大于第一载荷件4对引流板2施加的载荷时,引流板2朝向集水器5方向摆动,以增加引流板2与雨水的接触面积,以方便水流的收集,收集的水流将通过引流板2引流制开口101处,通过开口101进入容纳腔中进行收集,在此过程中,雨水将不断进入集水器5中,导致集水器5中液面不断上升,直至集水器5液面高于u型管501的最高端时,此时将产生虹吸现象,集水器5中水流将通过进水口进入u型管501内,然后从u型管501另一端排出集水器5,随着集水器5中的雨水不断排出,集水器5对引流板2施加的载荷将不断减小,直至集水器5对引流板2施加的载荷小于第一载荷件4对引流板2施加的载荷时,引流板2将朝向远离集水器5方向摆动,以收回引流板2,在需要使用时,只需要打开阀门601,即可利用容纳腔中水进行使用。
3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载荷件4、第二载荷件与引流板2配合,以使得下雨时引流板2能够自动张开对水流进行引流收集,且能够自动收拢无需人工手工,占地面积小,且由于引流板2为活动式设置,在受到撞击时能够发生摆动,而非硬接触,以有效降低引流板2损坏的概率。
33.本技术中引流板2采用轻质塑料制成,重量轻,如引流板2重量过重,则需要增加第一载荷件4以及第二载荷件的重量。
34.同时,为避免集水器5中液面迅速高于u型管501最高端,本技术还包括引流管7,引流管7一端与集水器5连通,另一端与容纳腔连通,引流管7与集水器5的连接端的高度高于进水口的高度,低于u型管501的最高端的高度,且引流管7与集水器5的连接端的高度为液面最低高度,只有在集水器5内水面到达液面最低高度时,集水器5对引流板2施加的载荷大于第一载荷件4对引流板2施加的载荷,此时引流板2将在集水器5的作用下发生摆动。
35.本技术中容纳腔具有存水高度以及溢流高度,存水高度为容纳腔最高液面高度,溢流高度为高于容纳腔的液面高度,即开口101部分的液面高度。
36.当引流板2张开时,u型管501最高端将与溢流高度齐平,液面最低高度与存水高度齐平,当集水器5内液面高度高于液面最低高度时,高于液面最低高度的水将通过引流管7流入容纳腔中,以避免集水器5中液面高度继续上升,直到容纳腔内存水高度与液面最低高度齐平时,集水器5内水不在通过引流管7进入容纳腔中,集水器5中液面将继续上升,直至液面高度高于u型管501的最高端的高度,此时,集水器5中雨水以及高于存水高度的水将通过u型管501排出,引流板2将在第一载荷件4的载荷下发生摆动以收回。
37.具体地,为避免收集的雨水被杂物等物质污染,本技术中开口101内设置有两挡板8,两挡板8对称设置在开口101内,第一载荷件4包括连接件与秤砣,连接件一端与秤砣固接,另一端与引流板2铰接,秤砣设置在开口101内,且适于在预设最高位置与预设最低位置
之间移动,秤砣两侧安装有弹性件,当秤砣从预设最低位置运动至预设最高位置时,弹性件适于与两挡板8抵接,以使两挡板8相背运动,以打开开口101,
38.当秤砣从预设最高位置运动至预设最低位置时,两挡板8适于沿弹性件表面滑动,直至两挡板8抵接,以关闭开口101,两挡板8上开设有供连接件伸出的通孔。
39.本技术中预设最低位置为引流板2处于收回状态时秤砣所处位置,预设最高位置为引流板2处于张开状态时秤砣所处位置。
40.进一步地,为防止污染,本技术还在开口101内安装有过滤网。
41.作为优选地,为避免两挡板8抵接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本技术在开口101内设置有承托块,承托块设置在挡板8下方,以适于两挡板8抵接时承托挡板8。
42.此外,为避免引流板2摆动角度过大,导致秤砣从开口101中离开,本技术还包括限位件9,限位件9安装于主体1上,且限位件9适于在引流板2转动至预设最大角度时与引流板2抵接,以限制引流板2的最大转动角度。
43.作为优选地,本技术中集水器5呈梯形设置,以方便雨水进入集水器5中进行收集。
44.为提高集水效果,本技术中引流组件设置有多个,且以主体1中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开口101设置有多个,且与引流组件一一对应设置。
45.同时为方便雨水集中进入开口101中,本技术中引流板2为呈扇形设置的弧形板。且开口101呈喇叭状设置,以方便水流的进入。
46.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