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装置及芯片、设备、介质、产品与流程

2022-04-13 22:28: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装置及芯片、设备、介质、产品。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器件的计算能力也在快速提升。以高带宽内存(high bandwidth memory,hbm)芯片为例,数据传输速度在16纳米(nm)的工艺下可达到2gbps,在7nm的工艺下可达到2.4gbps,在5nm的工艺下可达到3.2gbps甚至3.6gbps。
3.高效的数据传输速度同时也意味着较高的工作频率,以hbm phy为例,其综合工作频率最高可达到1.8ghz左右。在如此高的工作频率下,如果电子器件的工作环境发生变化,即使变化很微小,也会导致电子器件内部产生时钟漂移,数据眼图变得悲观,进而导致数据处理出错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4.针对于此,相关技术尚未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装置、芯片、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在出现时钟漂移时及时进行时钟校准,进而提升数据处理的准确性,避免出错。
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包括:
8.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基于时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处理,得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其中,所述测量时钟周期用于表示多个所述时钟测量单元;
9.根据所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所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是否存在时钟漂移;
10.当所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存在时钟漂移时,根据所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中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确定针对所述时钟漂移的延迟参数;
11.根据所述延迟参数在所述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时钟校准处理。
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的校准装置,包括:
13.测量模块,用于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基于时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处理,得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其中,所述测量时钟周期用于表示多个所述时钟测量单元;
14.漂移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所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是否存在时钟漂移;
15.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存在时钟漂移时,根据所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中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确定针对所述时钟漂移的延迟参数;
16.时钟校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延迟参数在所述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时钟校准处
理。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以及可执行指令中的至少之一,所述芯片在电子设备中运行,用于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19.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20.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
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用于引起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
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
23.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基于时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处理,进而根据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来表示时钟周期,实现时钟周期的精确测量。当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存在时钟漂移时,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中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确定延迟参数,以进行时钟校准处理,如此,能够提升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有效避免因时钟漂移所导致的数据处理出错的问题。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27.图3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8.图3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9.图3c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0.图3d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芯片中读操作的时序示意图;
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芯片中写操作的时序示意图;
3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压和/或温度的漂移程度与芯片内部延迟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3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压与测量时钟周期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3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时钟周期的示意图;
36.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时钟周期的示意图;
37.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时钟周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9.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40.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多个”是指至少两个。
4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
42.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前,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43.1)数据处理过程:基于电子器件实现的数据处理过程,例如芯片或电子设备内部的数据处理过程。数据处理过程可以包括数据读取以及数据写入中的至少之一。
44.2)时钟测量单元:用于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实现对时钟周期的测量。本技术实施例对时钟测量单元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逻辑电路,如基于与非门(nand gate)实现的组合逻辑。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测量时钟周期(即测量出的时钟周期)可以通过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来进行表示。
45.3)延迟参数:用于对数据采样信号进行调整,以解决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时钟漂移问题。其中,数据采样信号可以用于读取数据,也可以用于写入数据。
46.4)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换句话说,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综合技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也就是研究各种智能机器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使机器具有感知、推理与决策的功能。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将人工智能的原理应用于数据处理过程中,从而实现自动化的时钟校准。以芯片内的数据处理过程举例,则可以实现芯片的ai化。
47.5)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its):又称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实现智慧交通,例如在智能交通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应用本技术实施例,从而提升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4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装置、芯片、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提升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准确性,有效避免因时钟漂移所导致的处理出错。下面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例性应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实施为各种类型的终端设备,也可以实施为服务器。
49.参见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系统100的一个架构示意图,
终端设备400通过网络300连接服务器200,其中,网络300可以是广域网或者局域网,又或者是二者的组合。
50.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是终端设备为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实现。例如,在终端设备400内部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基于时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处理,得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其中,测量时钟周期用于表示多个时钟测量单元;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是否存在时钟漂移;当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存在时钟漂移时,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中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确定针对时钟漂移的延迟参数;根据延迟参数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时钟校准处理。值得说明的是,数据处理过程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400单机运行,也可以用于支持终端设备400联机运行,例如在终端设备400与其他的电子设备(如服务器200或其他的终端设备)连接的基础上,需要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以实现特定功能。
51.值得说明的是,终端设备400内部的数据处理过程,可以是指终端设备400中特定的电子器件内部的数据处理过程,如芯片内部的数据处理过程,其中,芯片在终端设备400中提供数据计算能力。
52.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是服务器为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也可以由服务器实现。例如,可以在服务器200应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值得说明的是,数据处理过程可以用于支持服务器200单机运行,也可以用于支持服务器200联机运行,例如在服务器200与其他的电子设备(如终端设备400或其他的服务器)连接的基础上,需要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以实现特定功能。
53.值得说明的是,服务器200内部的数据处理过程,可以是指服务器200中特定的电子器件内部的数据处理过程,如芯片内部的数据处理过程,其中,芯片用于在服务器200中提供数据计算能力。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数据处理的校准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结果(如测量时钟周期、延迟参数等)存储至区块链中,由于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因此能够保证区块链中的数据的准确性。电子设备可以向区块链发送查询请求,以查询区块链中存储的数据。
55.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400或服务器200可以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例如,计算机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中的原生程序或软件模块;可以是本地(native)应用程序(app,application),即需要在操作系统中安装才能运行的程序;也可以是小程序,即只需要下载到浏览器环境中就可以运行的程序;还可以是能够嵌入至任意app中的小程序。总而言之,上述计算机程序可以是任意形式的应用程序、模块或插件。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200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设备4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车载终端、智能电视等,但并不局限于此。终端设备以及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57.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是终端设备为例说明,可以理解的,对于电子设备是服务器的情况,图2中示出的结构中的部分(例如用户接口、呈现模块和输入处理模块)可以缺省。参见图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10、存储器450、至少一个网络接口420和用户接口430。终端设备4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440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440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4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2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440。
58.处理器41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例如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59.用户接口430包括使得能够呈现媒体内容的一个或多个输出装置431,包括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和/或一个或多个视觉显示屏。用户接口43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432,包括有助于用户输入的用户接口部件,比如键盘、鼠标、麦克风、触屏显示屏、摄像头、其他输入按钮和控件。
60.存储器450可以是可移除的,不可移除的或其组合。示例性的硬件设备包括固态存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存储器450可选地包括在物理位置上远离处理器410的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
61.存储器450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450旨在包括任意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50能够存储数据以支持各种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程序、模块和数据结构或者其子集或超集,下面示例性说明。
63.操作系统451,包括用于处理各种基本系统服务和执行硬件相关任务的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64.网络通信模块452,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420到达其他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网络接口420包括:蓝牙、无线相容性认证(wifi)、和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等;
65.呈现模块453,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与用户接口430相关联的输出装置431(例如,显示屏、扬声器等)使得能够呈现信息(例如,用于操作外围设备和显示内容和信息的用户接口);
66.输入处理模块454,用于对一个或多个来自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432之一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输入或互动进行检测以及翻译所检测的输入或互动。
67.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装置可以采用软件方式实现,图2示出了存储在存储器450中的数据处理的校准装置455,其可以是程序和插件等形式的软件,包括以下软件模块:测量模块4551、漂移判断模块4552、参数确定模块4553以及时钟校准模块4554,这些模块是逻辑上的,因此根据所实现的功能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或进一步拆分。将在下文中说明各个模块的功能。
68.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例性应用和实施,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
69.参见图3a,图3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将结合图3a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70.在步骤101中,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基于时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处理,得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其中,测量时钟周期用于表示多个时钟测量单元。
71.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器件出现了高精度、高工作频率等特点。以芯片为例,芯片内部通常使用金属互联来连接各个组件,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互联导线之间的线宽越来越窄,导线之间的耦合效应和干扰噪声的影响不断增加。同时,由于芯片支持较高带宽的数据处理,因此,如芯片的电子器件很容易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出现时钟漂移等问题,进而导致数据处理出错。其中,时钟漂移是指实际的时钟周期与设定时钟周期(即理想情况下的时钟周期)不一致。
72.针对于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基于人工智能原理实现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自动校准。首先,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以时钟测量单元为单位持续进行测量处理,得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每个测量时钟周期用于表示多个时钟测量单元。
73.值得说明的是,不同的测量时钟周期是在不同的时刻测量出的。此外,由于测量处理本身存在的延迟性,因此,在某个时刻进行的测量处理可能并非是测量该时刻的时钟周期,而是测量该时刻之前的若干个时刻的时钟周期。
74.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对时钟测量单元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基于nand实现的组合逻辑。
7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上述的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基于时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处理,得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执行以下处理:通过第一时钟生成符合设定时钟周期的脉冲;基于时钟测量单元对第二时钟进行时钟延迟处理,以移动第二时钟的时钟上升沿;根据时钟上升沿从脉冲的第一边缘移动到第二边缘所使用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测量时钟周期。
76.这里提供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测量处理的一种示例。首先,通过第一时钟生成符合设定时钟周期的脉冲,例如生成持续时长为一个设定时钟周期的高电平脉冲,其中,高电平和低电平是逻辑电平,高电平即数字逻辑1,低电平即数字逻辑0。然后,基于时钟测量单元对第二时钟不断地进行时钟延迟处理,以将第二时钟的时钟上升沿从脉冲的第一边缘(如左边缘)移动到第二边缘(如右边缘)。如此,将第二时钟的时钟上升沿从脉冲的第一边缘移动到第二边缘期间所使用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作为测量时钟周期所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即实现对时钟周期的测量。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对时钟周期的准确测量,有助于后续进行精确校准。
77.在步骤102中,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是否存在时钟漂移。
78.由于每个测量时钟周期用于表示多个时钟测量单元,因此,可以通过每个测量时钟周期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来确定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是否存在时钟漂移,即判断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的差异是否达到时钟漂移的标准。
79.在步骤103中,当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存在时钟漂移时,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
中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确定针对时钟漂移的延迟参数。
80.例如,当确定出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存在时钟漂移时,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中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所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用于解决时钟漂移的延迟参数。由于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更符合数据处理过程的实时情况,因此能够保证确定出的延迟参数的有效性。
81.其中,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例如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包括多个时,可以对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进行数量统计处理,得到统计数量,再根据统计数量确定延迟参数。其中,数量统计处理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平均处理、取最大值、取最小值、取众数。
82.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02之后,还包括:当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不存在时钟漂移时,丢弃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中测量时间最早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并继续基于时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处理。
83.这里,当确定出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不存在时钟漂移时,丢弃(删除)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中测量时间最早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并继续基于时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处理。由于测量时间最早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的参考价值较小,因此通过丢弃测量时间最早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能够提升后续判断是否存在时钟漂移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其中,测量时间最早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例如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84.在步骤104中,根据延迟参数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时钟校准处理。
85.例如,根据延迟参数对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采样信号进行延迟处理(调整处理),以将数据采样信号对齐至数据眼图的中心位置,如此,保证数据采样信号能够正确采样,进而解决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时钟漂移问题。其中,数据采样信号可以用于读取数据,也可以用于写入数据。
86.值得说明的是,延迟处理的对象可以是数据采样信号的时序参数,时序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样信号与时钟信号之间的关系、数据采样信号持续高电平的时间、数据采样信号持续低电平的时间。
87.如图3a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基于时钟测量单元准确地识别时钟漂移,并针对性地进行时钟校准处理,从而能够提升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8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b,图3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图3a示出的步骤102可以通过步骤201至步骤203实现,将结合各步骤进行说明。
89.在步骤201中,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数量变化幅度。
90.这里,可以确定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之间的数量变化幅度。数量变化幅度越大,表示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的差异越大,越有可能出现时钟漂移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对确定数量变化幅度的类型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变化率(rate of change,roc)、变化率的绝对值、方差、标准差等。
9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上述的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
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数量变化幅度:根据采样数量对多个测量时钟周期进行滑动采样处理,得到多个采样窗口;其中,采样窗口中的测量时钟周期的数量等于采样数量,采样数量为大于一的整数;对采样窗口中的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进行数量统计处理,得到统计数量;确定多个采样窗口分别对应的统计数量之间的数量变化幅度。
92.例如,可以按照测量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根据采样数量对多个测量时钟周期进行滑动采样处理,得到多个采样窗口,每个采样窗口中的测量时钟周期的数量等于采样数量,采样数量为大于一的整数。其中,对滑动采样处理过程中的滑动数量不做限定,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93.举例来说,按照测量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依次得到测量时钟周期1、2、3、4、5,采样数量为4,滑动数量为1,则在第一次采样时,将测量时钟周期1、2、3、4添加至采样窗口1中;在第二次采样时,所采样的测量时钟周期向后滑动一位,即是将测量时钟周期2、3、4、5添加至采样窗口2中。
94.在得到多个采样窗口后,对每个采样窗口中的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进行数量统计处理,得到采样窗口的统计数量。其中,数量统计处理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平均处理、取最大值、取最小值、取众数。由于统计数量是综合了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得到的,因此更具权威性和有效性。
95.最终,确定多个采样窗口分别对应的统计数量之间的数量变化幅度。以数量变化幅度为变化率、且采样窗口包括采样窗口1和2为例,则数量变化幅度=(采样窗口2对应的统计数量-采样窗口1对应的统计数量)/采样窗口1对应的统计数量,其中,采样窗口2的统计时间晚于采样窗口1的统计时间,其中,采样窗口的统计时间可以是对采样窗口中的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对应的测量时间进行时间统计处理得到的,时间统计处理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平均处理、取最大值、取最小值。在采样窗口的数量大于三个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确定统计时间最早的采样窗口与统计时间最晚的采样窗口之间的变化率,以作为数量变化幅度;也可以确定统计时间相邻的两个采样窗口之间的变化率,并对得到的所有变化率进行平均处理,得到数量变化幅度。
96.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升得到的数量变化幅度的有效性,即数量变化幅度能够有效表征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的差异。
9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上述的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中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确定针对时钟漂移的延迟参数:对采样窗口中的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对应的测量时间进行时间统计处理,得到统计时间;根据多个采样窗口中统计时间最晚的一个采样窗口对应的统计数量,确定针对时钟漂移的延迟参数。
98.在根据采样窗口确定数量变化幅度的前提下,当确定出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存在时钟漂移时,由于多个采样窗口中统计时间最晚的一个采样窗口更贴近数据处理过程的实时情况,并且统计数量相较于单个测量时钟周期的测量时间来说更加稳定(个别测量时钟周期可能会出现突发异常),因此,可以根据统计时间最晚的一个采样窗口对应的统计数量,确定针对时钟漂移的延迟参数。如此,能够进一步提升延迟参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99.在步骤202中,当数量变化幅度大于幅度阈值时,确定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存在时钟漂移。
100.这里,当数量变化幅度大于幅度阈值时,确定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差异过大,因此确定存在时钟漂移。
10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样本数据处理过程中基于时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处理,得到多个样本测量时钟周期;其中,样本数据处理过程存在环境参数漂移,环境参数包括电压以及温度中的至少之一;根据多个样本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样本数量变化幅度;将样本数量变化幅度作为幅度阈值。
10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幅度阈值可以预先设定,也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来得到,对于后者,这里提供了一种示例。例如,在存在环境参数漂移的样本数据处理过程中基于时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处理,得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为了便于区分,命名为样本测量时钟周期)。其中,环境参数包括电压以及温度中的至少之一,环境参数漂移的标准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例如样本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电压变化幅度大于电压变化幅度阈值,温度变化幅度大于温度变化幅度阈值,电压变化幅度以及温度变化幅度的计算方式类似于上文的数量变化幅度。样本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参数漂移可以通过调节电子器件外部的环境(例如调节外部温度),或者增加电子器件内部的数据处理压力(例如使电子器件因持续高速运转而过热)来产生。
103.在得到多个样本测量时钟周期后,根据多个样本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数量变化幅度(为了便于区分,命名为样本数量变化幅度)。然后,将样本数量变化幅度作为幅度阈值。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幅度阈值的自动确定,且借助幅度阈值能够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时钟漂移。
104.在步骤203中,当数量变化幅度小于或等于幅度阈值时,确定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不存在时钟漂移。
105.这里,当数量变化幅度小于或等于幅度阈值时,确定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的差异不足以达到时钟漂移的标准,因此确定不存在时钟漂移。
106.如图3b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基于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数量变化幅度,并根据数量变化幅度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存在时钟漂移,能够提升判断的准确性,实现有效校准。
10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c,图3c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图3a示出的步骤103可以更新为步骤301,在步骤301中,当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存在时钟漂移时,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中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确定多个数据位置分别对应的延迟参数。
10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过程可以用于处理多个数据位置的数据,以hbm芯片为例,hbm芯片中的数据处理过程用于处理128个比特位(bit)的数据。对于该情况,当确定出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存在时钟漂移时,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中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确定多个数据位置分别对应的延迟参数。例如,根据多个采样窗口中统计时间最晚的一个采样窗口对应的统计数量,确定多个数据位置分别对应的延迟参数。
109.在图3c中,图3a示出的步骤104可以更新为步骤302,在步骤302中,根据任意一个数据位置对应的延迟参数,对任意一个数据位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采样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110.这里,对于多个数据位置中的每个数据位置,根据数据位置对应的延迟参数,对该
数据位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采样信号进行延迟处理,该数据采样信号用于在该数据位置读取数据或写入数据。
111.如图3c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在每个数据位置实现时钟校准,保证在每个数据位置上进行数据处理(数据读取/数据写入)的准确性。
1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d,图3d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图3c示出的步骤101可以更新为步骤401,在步骤401中,主延迟路径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基于时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处理,得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其中,测量时钟周期用于表示多个时钟测量单元。
11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多个延迟路径(或称延迟控制路径)来实现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时钟校准,其中,延迟路径可以是控制电路,但实现形式并不限于此。
114.举例来说,可以通过一主多从的模式来实现对延迟路径的配置,即一个主延迟路径对应多个从延迟路径。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主延迟路径基于时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处理,得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
115.在图3d中,图3c示出的步骤102可以更新为步骤402,在步骤402中,主延迟路径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是否存在时钟漂移。
116.这里,由主延迟路径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是否存在时钟漂移。
117.在图3d中,图3c示出的步骤301可以通过步骤403至步骤404实现,在步骤403中,当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存在时钟漂移时,主延迟路径将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通知至多个从延迟路径。
118.这里,当主延迟路径确定出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存在时钟漂移时,由主延迟路径将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通知至多个从延迟路径,以触发多个从延迟路径进行时钟校准。
119.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延迟路径将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通知至多个从延迟路径之前,还包括:执行以下任意一种处理:配置与多个数据位置分别绑定的从延迟路径;根据封装数量对多个数据位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多个数据位置集合,并配置与多个数据位置集合分别绑定的从延迟路径;其中,数据位置集合中的数据位置的数量等于封装数量,封装数量为大于一的整数。
12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从延迟路径存在两种配置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配置与多个数据位置分别绑定的从延迟路径,以hbm芯片为例,则每一个bit绑定有一个从延迟路径,且不同bit分别绑定不同的从延迟路径。该方式可以保证每个数据位置的独立性。
121.第二种方式是,根据封装数量对多个数据位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多个数据位置集合,并配置与多个数据位置集合分别绑定的从延迟路径,其中,每个数据位置集合中的数据位置的数量等于封装数量,封装数量为大于一的整数。以hbm芯片为例,则可以设定封装数量为32bit,即是将每32bit封装为一个独立的数据位置集合。该方式在兼顾一定独立性的基础上,可以减少从延迟路径的配置数量,提升校准效率。
122.在步骤404中,从延迟路径根据被通知的测量时钟周期所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绑定的数据位置对应的延迟参数。
123.对于每个从延迟路径而言,从延迟路径根据被通知的测量时钟周期所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与该从延迟路径绑定的数据位置对应的延迟参数,其中,与该从延迟路径绑定的数据位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124.在图3d中,图3c示出的步骤104可以更新为步骤405,在步骤405中,从延迟路径根据绑定的数据位置对应的延迟参数,对绑定的数据位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采样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125.对于每个从延迟路径而言,从延迟路径根据绑定的数据位置对应的延迟参数,对绑定的数据位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采样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126.如图3d所示,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主延迟路径及从延迟路径分工合作,能够在保证校准精度的基础上,提升校准效率。
127.下面,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在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的示例性应用,为了便于理解,以hbm芯片进行示例说明。
128.首先,对hbm进行相关介绍。hbm是一种可支持多种读写命令,可实现连续数据读写的高带宽内存存储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hbm phy可包含多个延迟路径(或称延迟控制路径),用于将采样信号(即数据采样信号)校准至数据眼图的中间位置,如此,即使在较窄的数据眼图中,延迟路径也能保证采样信号可以采样到正确的读写数据。
129.hbm上电序列完成后,hbm控制器可以对hbm颗粒发送多种读写命令。作为示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图4所示的hbm中的一次读操作的时序图,在图4中,hbm控制器发送读(read)命令,该命令中包含了bank和colunm的地址信息,其中,bank是内存中的存储阵列,colunm是指具体的列,read操作可以支持2或4长度的并发操作。图4涉及到读双向数据控制引脚(read bi-directional data strobe,rdqs)信号,rdqs信号(即图4示出的读信号,又称用于读取数据的采样信号)相关的时序参数描述如下:
130.1)第一时延:即tdqsck(min/max),用于描述时钟上升沿(或时钟下降沿)与读信号上升沿(或读信号下降沿)之间的时序要求,例如,读信号上升沿相对于时钟上升沿、时钟下降沿所允许延迟的允许范围(第一时延是该允许范围中的某个数值),其中,时钟上升沿即ck_c,时钟下降沿即ck_t,读信号上升沿即rdqs_c,读信号下降沿即rdqs_t;
131.2)第一持续时长:即tqsh,用于描述读信号持续为高电平的时长;
132.3)第二持续时长:即tqsl,用于描述读信号持续为低电平的时长;
133.4)第一范围值:即tlz(max),用于描述相对于时钟信号来说,读信号从输出高阻态到低阻抗过渡的允许范围的最大值;
134.5)第二范围值:即tlz(min),用于描述相对于时钟信号来说,读信号从输出高阻态到低阻抗过渡的允许范围的最小值;
135.6)第二时延:即tdqsq,用于描述从读信号上升沿或下降沿后,读取的数据最早变为有效的时延;
136.7)第三时延:即tqh,用于描述从读信号上升沿或下降沿后,读取的数据最早变为无效的时延;
137.8)第三范围值:即thz(max),用于描述相对于时钟信号来说,读信号从低阻抗到输出高阻态过渡的允许范围的最大值;
138.9)第四范围值:即thz(min),用于描述相对于时钟信号来说,读信号从低阻抗到输
出高阻态过渡的允许范围的最小值。
139.值得说明的是,tdqsck可能会跨越多个时钟周期;图4以突发长度(burst length)为4的情况进行示例说明,但实际应用场景中并不限于此。
140.值得说明的是,图4示出了读数据时延(read latency,rl)为奇数(对应odd bytes)和偶数(对应even bytes)的读数据情形,进一步细分为最后数据有效(last data valid)、首数据无效(first data no longer valid)以及全部输出统计(all outputs collectively)三种情况。此外,图4中的原始数据并非有效数据,仅为读输出高阻态过渡到低阻抗的数据;有效数据1是在某个并发读操作中第一次读出来的有效数据,有效数据2、有效数据3、有效数据4依次类推。
141.作为示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图5所示的hbm中的一次写操作的时序图,在图5中,hbm控制器发送写(write)命令,和read命令类似,write命令中包含了bank和colunm的地址信息,其中,write操作也可以支持2或4长度的并发操作。图5涉及到写双向数据控制引脚(write bi-directionaldata strobe,wdqs)信号,wdqs信号(即图5示出的写信号,又称用于写入数据的采样信号)相关的时序参数描述如下:
142.1)第四时延:即tdqss(min/max),用于描述写信号上升沿(或写信号下降沿)与时钟上升沿(或时钟下降沿)之间的时序要求,例如,写信号上升沿相对于时钟上升沿、时钟下降沿所允许延迟的允许范围(第四时延是该允许范围中的某个数值),其中,写信号上升沿即wdqs_c,写信号下降沿即wdqs_t;
143.2)第三持续时长:即tdqsh,用于描述写信号持续高电平的时长;
144.3)第四持续时长:即tdqsl,用于描述写信号持续低电平的时长;
145.4)第一建立时长:即tdss,用于描述写信号下降沿到时钟上升沿之间的建立时长;
146.5)第一保持时长:即tdsh,用于描述写信号下降沿到时钟上升沿之间的保持时长;
147.6)第二建立时长:即tds,用于描述写数据建立时长;
148.7)第二保持时长:即tdh,用于描述写数据保持时长;
149.8)脉冲宽度时延:即tdpw,用于描述写信号的脉冲宽度时延。
150.值得说明的是,图5示出了在第四时延分别为最小值(min)、最大值(max)以及中间值(nominal)的写数据情形。
151.根据图4及图5可以确定,在读数据的过程中,延迟路径可以通过改变延迟参数将rdqs信号对齐至读数据眼图的中心位置,保证hbm读数据的正确性;在写数据的过程中,延迟路径可以通过改变延迟参数将wdqs信号对齐至写数据眼图的中心位置,保证hbm写数据的正确性。
152.在hbm芯片中,通常使用金属互联来连接各个组件。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互联导线之间的线宽越来越窄,导线之间的耦合效应和干扰噪声的影响不断增加。同时,由于hbm支持较高带宽的数据读写,hbm芯片的散热问题存在较高的挑战性。如图6所示,当hbm芯片的电压和/或温度存在小幅度漂移时,hbm phy内部的延迟电路同时会发生变化,其中,图6示出的横轴为电压和/或温度的漂移程度,纵轴为hbm phy内部的延迟情况。
153.电压和/或温度的漂移同时会影响hbm内部时钟产生器所产生的时钟精度。当hbm工作在较高工作频率时,这种影响会更加加剧。以10nm的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举例,当时钟频率在2.4ghz时,时钟周期为417皮秒(ps)。电压和/或温度的漂移将会对时钟
带来三方面的影响:
154.1)时钟的静态相位变化约为7.5ps;
155.2)时钟的动态相位变化约为50ps;
156.3)同时,也会造成时钟的占空比有1%左右的变化量,约为4.17ps。
157.这三部分总计为7.5 4.17*2 50=65.84ps,因此,可以确定,当hbm芯片的电压和/或温度发生漂移时,将会带来7.5/65.84=11.39%的不良影响。当时钟发生改变时,hbm phy基于原时钟频率的延迟参数将会变得很不准确,带来数据读写出错的概率增加了24.16%。
158.针对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校准机制,在保证hbm数据读写效率的前提下,用于自动调整时钟和相关配置参数,以从电压和/或温度漂移中恢复回来,保证数据读写的正确性。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多个延迟路径来实现自动校准,这些延迟路径遵循主、从的配置方式,即一主多从。主延迟路径用于测量在一个完整的时钟周期中存在多少个基本延迟单元(对应上文的时钟测量单元),即基本延迟单元类似于刻度尺,用于实现对时钟周期的测量,其中,基本延迟单元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例如可以是基于nand的组合逻辑,在5nm工艺下,基本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长)可以是4.1633ps。涉及的公式如下:
159.t
cycle
=n*t
delayelement
160.其中,t
cycle
表示一个测量时钟周期,t
delayelement
表示一个基本延迟单元的延迟,t
cycle
可以通过n个t
delayelement
来进行表示。
161.在一个持续运行的hbm芯片中,主延迟路径不断地计算每个测量时钟周期所表示的n,并记录至少连续4个n的值,分别为nk、n
k 1
、n
k 2
、n
k 3
。而最终配置给从延迟路径用于实现时钟和相关配置参数计算的实际值,则使用连续4个测量时钟周期的n值的平均值(为了便于区分,后文命名为平均n值,对应上文的统计数量)来得到:
[0162][0163]
以图7为例,图7中hbm芯片的工作电压从t0时刻到t3时刻发生了缓慢的下降,主延迟路径计算出的n值分别为nk、n
k 1
、n
k 2
、n
k 3
,发生了缓慢的上升。
[0164]
主延迟路径的校准在hbm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都在进行。当电压和/或温度发生漂移时,时钟会发生变化,因此主延迟路径计算出的n会发生变化,这里,将变化量定义为δn,则主延迟路径上延迟的变化率(对应上文的数量变化幅度)可以表示为:
[0165][0166]
其中,σ表示主延迟路径上延迟的变化率,n
i 1
表示i 1时刻计算出的平均n值,ni表示i时刻计算出的平均n值。
[0167]
从延迟路径基于主延迟路径提供的平均n值,计算出每个从延迟路径的延迟参数并配置给hbm芯片中的各个模块(对应上文的数据位置集合),以将读写数据的采样信号对齐至数据眼图的中心位置。其中,每个从延迟路径对应一个模块,例如,hbm芯片共处理128bit的数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将每32bit的读、写控制封装成一个独立的模块来处
理,即bit0~bit31属于dword0模块,bit32~bit63属于dword1模块,bit64~bit95属于dword2模块,bit96~bit127属于dword3模块。当然,这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例如每个从延迟路径也可以对应一个bit。
[0168]
从延迟路径从主延迟路径获取平均n值并进行计算、配置的过程需要消耗1.6毫秒(ms)的时间来完成,在此过程中,hbm无法完成正常的数据读写操作。在实际的hbm读写过程中,无法允许从延迟路径频繁地获取主延迟路径所提供的平均n值并进行计算和配置,这会大幅度降低效率;而如果长期不触发从延迟路径重新获取新的平均n值,则会导致采样信号偏离数据眼图的中心位置,从而影响数据读写的正确性,这样危害更大。因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折中确定一个合适的时间点,用于触发从延迟路径重新获取来自主延迟路径的平均n值。
[0169]
举例来说,主延迟路径可以不断的对比σ和芯片提前配置的一个可编程的幅度阈值,其中,默认幅度阈值可以是37.14%,对应的变化量约为13个基本延迟单元,幅度阈值可基于芯片实测最恶劣的电压和/或温度漂移的量来重新配置,并不限于37.14%。当σ大于幅度阈值时,主延迟路径触发从延迟路径使用最新计算出的一个平均n值来计算hbm的延迟参数。如此,既保证了数据读写的效率,又保证了数据读写的正确性。
[0170]
为了便于理解,通过以下的三种情况进行示例说明,n
ideal
表示期待的理想值(类似于上文的ni)e,
garenva
表示实际计算出的平均n值(类似于上文的n
i 1
)。
[0171]
1)连续震荡。如图8所示,nk、n
k 1
、n
k 2
、n
k 3
出现了连续的震荡,在该情况下,n
average
几乎与n
ideal
重合,σ值较小,不会触发自行校准,数据读写不会发生错误。
[0172]
2)缓慢增长(或缓慢降低)。如图9所示,nk、n
k 1
、n
k 2
、n
k 3
出现了缓慢的增长,在该情况下,σ值较小,不会触发自行校准,数据读写不会发生错误。
[0173]
3)剧烈增长(或剧烈降低)。如图10所示,nk、n
k 1
、n
k 2
、n
k 3
出现了剧烈的增长,在该情况下,σ值大于提前设定的幅度阈值,数据读写存在出错的风险,因此触发自动校准。
[0174]
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校准机制,在保证hbm读写效率的前提下,用于调整时钟和相关配置参数(即延迟参数),以从极端的电压和/或温度漂移中恢复回来,数据读写出错的概率将从24.16%降低至0,充分保证数据读写的正确性。除了自动校准机制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hb m芯片的软件访问硬件观察寄存器来识别异常的电压和/或温度运行状态,再通过软件分析其变化,逐步手动配置相关寄存器,恢复hbm数据读写的准确性。
[0175]
下面继续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装置455实施为软件模块的示例性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存储在存储器450的数据处理的校准装置455中的软件模块可以包括:测量模块4551,用于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基于时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处理,得到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其中,测量时钟周期用于表示多个时钟测量单元;漂移判断模块4552,用于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是否存在时钟漂移;参数确定模块4553,用于当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存在时钟漂移时,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中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确定针对时钟漂移的延迟参数;时钟校准模块4554,用于根据延迟参数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时钟校准处理。
[0176]
在一些实施例中,漂移判断模块4552,还用于: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
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数量变化幅度;当数量变化幅度大于幅度阈值时,确定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存在时钟漂移;当数量变化幅度小于或等于幅度阈值时,确定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不存在时钟漂移。
[0177]
在一些实施例中,漂移判断模块4552,还用于:根据采样数量对多个测量时钟周期进行滑动采样处理,得到多个采样窗口;其中,采样窗口中的测量时钟周期的数量等于采样数量,采样数量为大于一的整数;对采样窗口中的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进行数量统计处理,得到统计数量;确定多个采样窗口分别对应的统计数量之间的数量变化幅度。
[0178]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确定模块4553,还用于:对采样窗口中的多个测量时钟周期分别对应的测量时间进行时间统计处理,得到统计时间;根据多个采样窗口中统计时间最晚的一个采样窗口对应的统计数量,确定针对时钟漂移的延迟参数。
[0179]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的校准装置455还包括阈值确定模块,用于:在样本数据处理过程中基于时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处理,得到多个样本测量时钟周期;其中,样本数据处理过程存在环境参数漂移,环境参数包括电压以及温度中的至少之一;根据多个样本测量时钟周期分别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样本数量变化幅度;将样本数量变化幅度作为幅度阈值。
[0180]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过程用于处理多个数据位置的数据;参数确定模块4553,还用于根据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中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确定多个数据位置分别对应的延迟参数;时钟校准模块4554,还用于针对多个数据位置中的任意一个数据位置,执行以下处理:根据任意一个数据位置对应的延迟参数,对任意一个数据位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采样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018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确定模块4553,还用于:通过主延迟路径将测量时间最晚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通知至多个从延迟路径,以使任意一个从延迟路径根据被通知的测量时钟周期所表示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与任意一个从延迟路径绑定的数据位置对应的延迟参数;其中,任意一个从延迟路径用于根据绑定的数据位置对应的延迟参数,对绑定的数据位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采样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018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确定模块4553,还用于执行以下任意一种处理:配置与多个数据位置分别绑定的从延迟路径;根据封装数量对多个数据位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多个数据位置集合,并配置与多个数据位置集合分别绑定的从延迟路径;其中,数据位置集合中的数据位置的数量等于封装数量,封装数量为大于一的整数。
[0183]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模块4551,还用于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执行以下处理:通过第一时钟生成符合设定时钟周期的脉冲;基于时钟测量单元对第二时钟进行时钟延迟处理,以移动第二时钟的时钟上升沿;根据时钟上升沿从脉冲的第一边缘移动到第二边缘所使用的时钟测量单元的数量,确定测量时钟周期。
[0184]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模块4551,还用于:当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之间不存在时钟漂移时,丢弃多个测量时钟周期中测量时间最早的至少部分测量时钟周期,并继续基于时钟测量单元进行测量处理。
[0185]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如上文的hbm芯片),该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以及可执行指令中的至少之一,该芯片在电子设备中运行,用于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
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
[0186]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即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上述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
[0187]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当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将引起处理器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校准方法。
[0188]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 rom、eeprom、闪存、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
[0189]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执行指令可以采用程序、软件、软件模块、脚本或代码的形式,按任意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或者声明性或过程性语言)来编写,并且其可按任意形式部署,包括被部署为独立的程序或者被部署为模块、组件、子例程或者适合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它单元。
[0190]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以但不一定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可以可被存储在保存其它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例如,存储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中,存储在专用于所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存储在多个协同文件(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部分的文件)中。
[0191]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被部署为在一个电子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电子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电子设备上执行。
[0192]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