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入墙式推拉密封结构及推拉门窗的制作方法

2022-04-09 21:59: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墙式推拉密封结构及推拉门窗。


背景技术:

2.高楼或人员密集的场所,在紧急状态时,通行压力大。普通的两轨推拉门在门扇完全打开时,通行使用面积普遍为50%。三轨三扇联动的通行使用面积则为66%,影响逃生效率。
3.现有技术采用入墙式的门扇,通行面积大大增加。但是门在关闭的情况下能看见墙内的洞口,容易积灰尘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入墙式推拉密封结构,可提升门扇的通行或窗扇的通风面积,且外形美观、结构可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入墙式推拉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支撑型材及第二支撑型材,以及能滑动或转动打开墙体中空槽的密封型材;
6.所述第一支撑型材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型材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均设于靠近所述墙体中空槽的一侧;
7.所述密封型材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适配的勾起,所述勾起能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滑动或转动;
8.所述密封型材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适配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能相对所述第二连接部滑动或转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支撑座及第一弹性座,所述第一弹性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可拆卸连接;
10.所述第一支撑座设有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弹性座设有向内弯折设置的第一锁勾;
11.所述第一延伸板及第一锁勾相对设置。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勾起包括第二支撑座及第二弹性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及第二弹性座可拆卸连接;
13.所述第二支撑座设有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弹性座设有向内弯折设置的第二锁勾,所述第二延伸板及第二锁勾相对设置;
14.所述第二锁勾与第一延伸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板与第一锁勾相对设置。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安装座为所述勾起,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镜像设置。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支撑型材及第二支撑型材上均设有毛刷安装槽,所述毛刷安装槽相对所述密封型材设置,所述毛刷安装槽上设有毛刷。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安装座包括弹性卡座,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转轴
安装座及转轴;所述弹性卡座包括与所述转轴适配的弧形槽。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转轴上连接有旋钮或驱动电机;
19.所述旋钮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型材与墙体铰接。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密封型材与墙体中空槽之间设有弹性件及磁性吸附件;
21.所述弹性件提供了密封型材复位的驱动力,所述磁性吸附件能吸附转动后的密封型材。
22.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推拉门窗,包括边框、设于所述边框内的第一门扇及第二门扇,所述边框设有与墙体中空槽适配的切槽;
23.所述墙体中空槽内设有所述入墙式推拉密封结构;
24.所述第一门扇及第二门扇可同时滑入所述墙体中空槽内。
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墙体中空槽内还设有缓冲装置。
26.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型材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型材及第二支撑型材滑动,或转动以打开墙体中空槽,便于门扇滑入所述墙体中空槽内,在紧急情况或人流量大时使用以大大提高通行效率。在门扇或窗扇不滑入所述墙体中空槽时。所述密封型材能将所述墙体中空槽的槽口密封,避免蚊虫等进入,从而提高整体的美观度及使用体验。
28.进一步地,为将所述密封型材与墙体中空槽之间设有弹性件及磁性吸附件;所述弹性件提供了密封型材复位的驱动力,所述磁性吸附件能吸附转动后的密封型材,避免干涉窗扇或门扇的滑动。
29.更进一步地,通过在所述墙体中空槽内设置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设置弹簧,所述弹簧上连接有磁吸板,所述第一门扇及第二门扇设有与所述磁吸板适配的磁性条。所述第一门及第二门扇滑入后与所述磁吸板吸合,所述弹簧吸收第一门扇及第二门扇的运动惯性,避免碰撞产生噪音,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密封结构的横截面图;
31.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密封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密封状态图;
32.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密封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打开状态图;
33.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34.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推拉门窗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推拉门窗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37.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入墙式推拉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支撑型材1及第二支撑型材2,以及能滑动或转动打开墙体中空槽4的密封型材3;
38.所述第一支撑型材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二支撑型材2上设有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一连接部11及第二连接部21均设于靠近所述墙体中空槽4的一侧;
39.所述密封型材3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适配的勾起31,所述勾起31能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11滑动或转动;
40.所述密封型材3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适配的安装座32,所述安装座32能相对所述第二连接部21滑动或转动。
41.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型材1及第二支撑型材2分别设于墙体中空槽4的槽口41两侧,所述密封型材3与所述第一支撑型材1及第二支撑型材2连接,以将墙体中空槽4密封,以避免蚊虫进入。所述密封型材3可受驱动地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型材1及第二支撑型材2滑动,以打开所述墙体中空槽4;或者所述密封型材3能转动,以打开所述墙体中空槽4。采用滑动的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勾起31,第二连接部21与安装座32均采用卡接的形式连接。采用转动的方式,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与所述安装座32铰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勾起31卡接的形式连接。采用滑动的方式,可将密封型材3与门扇或窗扇固定,推动门扇或窗扇时会同步推动密封型材3滑动,以打开所述墙体中空槽4。采用转动的方式,需要在门扇或窗扇入墙前,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驱动所述安装座32相对所述第二连接部21转动90
°
后,才能将门扇或窗扇滑入。采用上述结构,门扇或窗扇不入墙时,可将所述墙体中空槽4密封,避免蚊虫等进入,也避免留下孔隙,影响窗扇或门扇的整体美观度。
42.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勾起31采用弹性卡接的方式连接,其具体结构如下:
43.所述第一连接部11包括第一支撑座111及第一弹性座112,所述第一弹性座112与所述第一支撑座11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111上设有第一延伸板113,所述第一弹性座112上设有向内弯折设置的第一锁勾114;所述第一延伸板113及第一锁勾114相对设置。所述勾起31包括第二支撑座311及第二弹性座312,所述第二支撑座311及第二弹性座31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座311设有第二延伸板313,所述第二弹性座312设有向内弯折设置的第二锁勾314,所述第二延伸板313及第二锁勾314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锁勾314与第一延伸板11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板313与第一锁勾114相对设置。
44.参见图1,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勾起31的弹性卡接原理是:所述密封型材3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型材1滑动或转动时,所述第一锁勾114与所述第二延伸板313相互作用,所述第一延伸板113与第二锁勾314相对作用。所述第一延伸板113能推动所述第一锁勾114发生形变,所述第二延伸板313滑入或旋转时,挤压所述第一锁勾114使其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一锁勾114与第二延伸板313抵紧;同理所述第二锁勾314与第一延伸板113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锁勾314与第一延伸板113抵接,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勾起31锁紧。
45.所述密封型材3采用滑动方式运动时,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与所述安装座3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勾起31的结构相同,镜像设置即可。即所述安装座32采用与所述勾起31一致的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与第一连接部11镜像设置。
46.为便于窗扇或门扇能顺畅滑动,所述窗扇与第一支撑型材1或第二支撑型材2之间设有间隙,但间隙的存在又会导致蚊虫进入。为此,所述第一支撑型材1及第二支撑型材2上均设有毛刷安装槽13,所述第一支撑型材1及第二支撑型材2的毛刷安装槽13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毛刷安装槽13相对所述密封型材3设置,所述毛刷安装槽13上设有毛刷14。窗扇或门扇滑动时,所述毛刷14与窗扇侧面刷过,以避免蚊虫进入,从而提高本装置的可靠性。
47.参见图2至图4,所述密封型材3采用转动方式时,所述安装座32包括弹性卡座321,所述第二连接部21包括转轴安装座211及转轴212;所述弹性卡座321包括与所述转轴212适配的弧形槽3211。具体地,所述弧形槽3211与转轴212沿窗扇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弧形槽3211的直径与所述转轴212的直径相适配,且所述弧形槽3211具有一定的弹性,安装时直接将弧形槽3211与转轴212卡接,装配简单。
48.为便于驱动所述转轴212转动打开所述密封型材3,所述转轴212上连接有旋钮(附图中未显示)或驱动电机(附图中未显示);所述旋钮5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型材2与墙体铰接。采用旋钮扭动所述转轴212的方式打开,旋钮5与墙体之间设有配合件,所述配合件与旋钮螺纹连接。若采用驱动电机驱动,则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支撑型材2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附图中未显示),所述转轴212上连接有第二齿轮(附图中未显示),所述第一齿轮为不完全齿轮,以使驱动电机驱动转轴212转动预定角度后,所述转轴212不会回转复位,提高此结构的可靠性。其中,在此预定角度下,所述密封型材3不干涉窗扇或门扇运动。
49.为将所述密封型材3与墙体中空槽4之间设有弹性件6及磁性吸附件7;所述弹性件6提供了密封型材3复位的驱动力,所述磁性吸附件7能吸附转动后的密封型材3。其中,所述弹性件6为设于所述密封型材3与墙体中空槽4之间的阻尼杆61,所述阻尼杆61的一端能沿所述墙体中空槽4的内壁滑动,所述密封型材3转动至预定位置后,所述阻尼杆61能提供拉力。当密封型材3转动至预定角度后,所述密封型材3通过磁吸吸附件与墙体中空槽4的内壁吸附紧。所述阻尼杆61及磁性吸附件7均能进一步防止密封型材3复位,提高窗扇或门扇滑动的安全性。
50.参见图5及图6,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推拉门窗,包括边框7、设于所述边框7内的第一门扇8a及第二门扇8b,所述边框7设有与墙体中空槽4适配的切槽71;所述墙体中空槽4内设有所述入墙式推拉密封结构;所述第一门扇8a及第二门扇8b可同时滑入所述墙体中空槽4内。具体地,所述边框7内设有吊轨72,所述第一门扇8a及第二门扇8b均能沿所述吊轨72。为使所述第一门扇8a及第二门扇8b滑入墙体中空槽4内,所述边框7设有与所述墙体中空槽4适配的切槽71,且所述吊轨72延伸至墙体中空槽4内。所述推拉密封结构设于所述墙体中空槽4的入口处。若所述密封型材3采用滑动的方式运动,所述密封型材3与所述第一门扇8a或所述第二门扇8b可拆卸连接。若所述密封型材3采用旋转的打开方式,则预先转动所述密封型材3至预定角度后,推动所述第一门扇8a及第二门扇8b从所述切槽71内进入所述墙体中空槽4内,以增大推拉门扇的整体通行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门扇8a及第二门扇8b可以是门扇,窗扇等,但不限于此。
51.参见图3,为防止第一门扇8a及第二门扇8b与墙体中空槽4碰撞,所述墙体中空槽4内还设有缓冲装置9。所述缓冲装置9包括设于所述墙体中空槽4内的安装框91,设于所述安装框91内的弹簧92,与所述弹簧92连接的磁吸板93,所述第一门扇8a及第二门扇8b设有与所述磁吸板93适配的磁性条81。所述第一门扇8a及第二门扇8b滑入后与所述磁吸板93吸合,所述弹簧92吸收第一门扇8a及第二门扇8b的运动惯性,避免碰撞产生噪音,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52.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入墙式推拉密封结构,通过密封型材3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型材1及第二支撑型材2滑动,或转动以打开墙体中空槽4,便于门扇或窗扇滑入所述墙
体中空槽4内,在紧急情况或人流量大时使用以大大提高通行效率,在需要快速通风时提高通风效率。在门扇或窗扇不滑入所述墙体中空槽4时。所述密封型材3能将所述墙体中空槽4的槽口41密封,避免蚊虫等进入,从而提高整体的美观度及使用体验。
53.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