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足浴器及用于足浴器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9 18:02: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足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足浴器及用于足浴器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市场上的足浴器通常在足浴器的底部设置安装有电路结构的底座,通过电路使设置在盆体内的发热体加热以达到加热效果,提供热水足浴以改善足浴使用体验。
3.现有足浴器至少存在如下几方面的缺陷:
4.1、使用安全性较差,存在漏电的潜在安全使用隐患。盆体使用较久后,盆体的底部结构强度下降,被踩踏的话可能发生盆破损,若水流入到底座内可能发生漏电的风险。
5.2、发热体通常采用电热管或ptc发热体来实现。以电热管为例,现有技术将电热管设置于加热管中,水流流经加热管时与电热管进行热交换加热,存在换热效率较低,加热时间较长且耗能较大。
6.3、加热管的套管容易有水垢析出,影响发热体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足浴器及用于足浴器的加热装置,结构简单、加热效率高且使用安全。
8.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足浴器的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和发热体,壳体内设换热腔和位于换热腔内的套管,发热体设置在套管内;壳体的上端、下端分别设为进水端和出水端;在进水端设有隔板,由隔板对进水端分隔以在套管两相对末端分别形成至少一个与换热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在出水端设有与换热腔相连通的出水口,且出水口位于多个进水口在出水端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间。
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隔板沿着套管延伸方向设置,且隔板在套管每个末端的两相对侧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
1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隔板的上侧面设有沿着套管延伸方向设有隔条。
1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隔条在靠近套管的末端设有导流缺口。
1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隔板与套管的顶端面贴合设置。
13.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套管在换热腔内相比进水端更靠近出水端设置。
1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管套上设有贯穿套管两相对末端的通孔,且通孔外露出壳体设置。
15.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发热体包括套设在通孔内的发热管和位于发热管两末端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外露出通孔设置。
1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发热管的外形规格与通孔基本一致,发热管套设在通孔内时与通孔内壁之间贴合连接。
17.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足浴器,至少包括带有足浴腔的桶体,在足浴腔的底部设有所述的加热装置。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加热装置,通过在壳体上端的进水端合理布局隔板形成多个靠近套管末端设置的进水口,让冷水可以通过多个进水口分成多股水流分别从套管两相对末端自上而下流入换热腔内,多股水流在换热腔内经套管与发热体进行换热加热后,再分别从套管末端往套管中部位置朝向出水口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与套管的热交换更充分,从而增加水的流动性,通过将水流分成体积较小的多股水流分别与套管的各个部分充分进行换热,换热迅速从而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并且,由于发热体通过管套与换热腔内的水隔离,让水与发热体不直接接触,实现水电分离从而提高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20.图1是加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22.图3是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23.图4是加热装置一个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加热装置在部分剖开状态下标注水流流向的示意图,虚线的箭头方向表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26.结合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足浴器的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和发热体2,壳体1内设换热腔11和位于换热腔11内的套管15,发热体2设置在套管15内;壳体1的上端、下端分别设为进水端12和出水端13;在进水端12设有隔板14,由隔板14对进水端12分隔以在套管15两相对末端分别形成至少一个与换热腔11相连通的进水口121;在出水端13设有与换热腔11相连通的出水口131,且出水口131位于多个进水口121在出水端13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间。也就是说,多个进水口121靠近套管15末端设置在壳体1上端的进水端12,而出水口131靠近套管15中部设置在壳体1下端的进水端13。通过如此结构设置,让隔板14将水分流,使水流与套管15之间的热交换更充分,增加水的流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
27.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加热装置,通过在壳体1上端的进水端12合理布局隔板14形成多个靠近套管15末端设置的进水口121,让冷水可以通过多个进水口121分成多股水流分别从套管15两相对末端自上而下流入换热腔11内,多股水流在换热腔11内经套管15与发热体2进行换热加热后,再分别从套管15末端往套管15中部位置朝向出水口131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与套管15的热交换更充分,从而增加水的流动性,通过将水流分成体积较小的多股水流分别与套管15的各个部分充分进行换热,换热迅速从而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并且,由于发热体2通过管套15与换热腔11内的水隔离,让水与发热体2不直接接触,实现水电分离从而提高使用安全。
28.在一个实施例中,隔板14沿着套管15延伸方向设置,且隔板14在套管15每个末端的两相对侧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121。也就是说,隔板14在套管15两相对末端分别形成至少两个进水口121,两个进水口121分别位于套管15相同末端的两相对侧面,即,通过隔板14分隔出至少四个进水口121,能够尽可能将进水端12进入换热腔11内的水流分隔成多股较小分流以分别从各个进水口121从套管15末端的两相对侧面分别流入换热腔11内,提高冷水与套管15表面之间的换热效率,尤其见图5所示。
29.尤其见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隔板14的上侧面设有沿着套管15延伸方向设置的隔条141,通过隔条141将从进水端12进入的水流分隔成两部分以分别流入隔条141的两侧面,再让隔条141两侧面的水流分别向从套管15两末端的进水口121流入换热腔11内。并且,隔条141在靠近套管15的末端设有导流缺口142。该导流缺口142处在一组位于套管15同一末端不同侧面的两个进水口121之间,利用导流缺口142对进入的水提供导流功能,能进一步让流入各个进水口121的水流大小基本保持一致,确保加热装置具有高效的加热性能。
30.在一个实施例中,隔板14与套管15的顶端面贴合设置。这种结构让水流从进水口121进入后沿着套管15的外壁流入换热腔11内得以快速加热,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
31.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管15在换热腔11内相比进水端12更靠近出水端13设置。这样,水流更多地与套管15的侧部和下部接触传热,而不是与套管15的上部接触传热,水中如果有固体水垢析出也会沿着套管15往下掉落,水垢就能相对更少的附着在套管15上,从而更少的产生水垢,有利于延长发热体2的使用寿命。
32.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管套15上设有贯穿套管15两相对末端的通孔151,且通孔151外露出壳体1设置。这种结构让发热体2可以直接插入通孔151或从通孔151内拔出以方便对发热体2进行拆装维护。
33.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2包括套设在通孔151内的发热管21和位于发热管21两末端的接线端子22,接线端子22外露出通孔151设置,以方便对发热体2进行接线作业。可以理解的是,发热管21的外形规格与通孔151基本一致,确保发热管21套设在通孔151内时与通孔151内壁之间保持良好的贴合连接,从而让发热体2与管套15之间具有较佳的热传导性能,以确保加热装置具有较佳的加热效率。
34.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足浴器,至少包括带有足浴腔的桶体,在足浴腔的底部设有前述的加热装置,利用加热装置对足浴腔内的水提供快速、安全的加热。
3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