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家用无井道隐藏式电梯

2022-04-09 07:42: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家用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家用无井道隐藏式电梯。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陆续推出了一些老旧小区电梯改造政策。对许多高层住户来说是比较友好的,许多老旧小区的住户基本都是些老年人,上下楼梯极为不方便。但目前推出的一些加装电梯的设计方案,对于低层的住户来说,加装电梯会导致室内透光差、通风性差、噪音、还有一些电梯安装维护方面的费用均摊等问题,加剧邻里之间矛盾。
3.目前实行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改造方案,比较费时费力,而且成本较高,费用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及电梯井,钢结构框架,装饰装修等,导致改造式加装电梯费用较高。并且现在的大部分电梯加装后所占空间比较大,对于一些条件较差的小区来说,容易出现由于楼间距较小,施工空间不足等问题。
4.通过检索可知,目前的一些家用简易电梯的方案,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所占据的空间都比较大,而且需要额外的电梯出口,会对墙面造成破坏,造成建筑外观的不美观,同时对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具有一定的破坏,而且安装设施比较分散,安装较为复杂,安装后很难拆卸二次使用,不具有通用性。目前还没有安装起来较为简单,对建筑造成较少破坏和占据空间小的,并且结构设计具有通用性的家用电梯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老旧小区改装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现有家用电梯结构较为分散,安装较为复杂,且很难拆卸后二次使用,没有通用性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用无井道隐藏式电梯,电梯整体设计为箱体结构,采用室内安装室外使用,且室外不安装其他设施,无需对建筑外观及内部结构进行改动。在使建筑外观保持美观的同时,更加方便了一些年老住户及身有残疾的人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无井道隐藏式电梯,包括箱体、升降导轨架、伸缩装置、卷扬装置、顶盖、电梯轿厢和控制系统。电梯整体设计为箱体结构,不使用时,所有部分收缩在箱体内,占地空间小。使用时,下楼的人从室内进入轿厢,轿厢及轿厢顶盖由升降导轨架和伸缩装置实现从室内到室外,卷扬系统实现轿厢在室外的上升和下降。上楼时,人从室外控制空载轿厢到达乘坐位置,进入轿厢。轿厢及附属机构通过卷扬系统、伸缩装置、升降导轨架回到箱体内的设定位置。待停稳后人员可以离开轿厢,使电梯完成一次人员的运送。
7.优选的,箱体整体高度可根据安装环境定制,约为2.5m至3m,箱体底部带有缓冲橡胶,可通过整个设备的重量,以及配重块的重量压迫缓冲橡胶,使其牢固吸附于室内地面上。升降导轨架安装固定于箱体内部,导轨架上安装有齿条和动力系统,轿厢和伸缩装置后端连接在动力系统上,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实现动力系统的升降,即实现电梯轿厢和伸缩装置在室内的升降。
8.优选的,伸缩装置由伸缩外臂和伸缩推杆组成,伸缩装置后端固定安装在动力系统上,伸缩装置前端与顶盖固定连接。卷扬装置由电动机、卷筒和牵引钢丝绳组成,其中牵引钢丝绳由多根钢丝绳组成。电动机和卷筒固定于箱体顶部的电机座上,电机座使用螺栓固定在箱体的顶部,电动机驱动卷筒转动,实现牵引钢丝绳的收放,进而实现电梯轿厢在室外的上升与下降。
9.优选的,轿厢上方有一顶盖,顶盖固定连接在伸缩推杆前端,顶盖内侧板上有两个通孔,牵引钢丝绳由通孔伸入,与电梯轿厢进行连接;顶盖四周向下设有光幕式扫描装置,可发出光幕射线扫向地面,在监测下落过程有无遮挡的同时,对周围经过的人或车起到提醒警示的作用,同时降落地面上画有固定地标和警告标识。
10.优选的,电梯轿厢采用两组牵引钢丝绳进行连接,当电梯轿厢、顶盖及伸缩装置升降至设定位置时,电梯轿厢进行平行推送或收回,同时卷扬装置进行同步工作,确保电梯轿厢与顶盖位置的固定配合,当伸缩装置伸长到位或收缩到位时,卷扬装置继续工作,实现电梯轿厢的下放与收回。
11.优选的,电梯轿厢底部设有减震支脚,可在电梯轿厢落地时减缓冲击及震动。电梯轿厢使用对侧的两个自动卷帘门,减少开门占用的空间;轿厢内的壁板上设有折叠式座椅,同时每个座椅旁边设置有安全带、抓手等安全设施,轿厢底板上设有轮椅固定装置,便于残疾人士乘坐,座椅旁边还设置有启停开关及紧急呼救按钮,同时集成有遥控接收装置或网络端控制模块,方便用户通过手动或移动端进行控制。
12.优选的,控制系统由安全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安全部分包括声光报警器、光幕式扫描装置,座椅旁的安全设施、各部分限位组成,控制部分由有线和无线控制按键及处理器组成。该控制系统可以控制电梯轿厢升降和伸缩的位置,同时在光幕式扫描装置检测到下落过程中有阻碍时,控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家用无井道隐藏式电梯整体设计为一个箱体结构,采用室内安装室外使用,不使用时所有设施集中于箱体内,安装非常方便,具有通用性,且拆卸再利用更为方便。该家用无井道隐藏式电梯的电梯进出口不需要对墙面进行额外的开口,只需对窗户进行简单的改造,通过窗户或门实现电梯的伸缩与升降,不仅不影响楼房的外观形象,同时也更加了方便了一些年纪大的及身体有残疾的住户。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的电梯初始状态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的轿厢升起状态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的轿厢伸出状态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的轿厢下放状态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的结构后视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的轿厢内部示意图
23.图10为本发明的顶盖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箱体;2、升降导轨架;3、伸缩装置;4、卷扬装置;5、顶盖;6、轿厢;7、控制系统;10、缓冲橡胶;11、配重架;12、配重块;13、电机座;20、齿条;21、动力系统;30、伸缩外臂;31、伸缩推杆;40、电动机;41、卷筒;42、牵引钢丝绳;43、带轮;44、皮带;45、吊钩;50、横梁;51、滚轮;52、通孔;53、光幕式扫描装置;60、三角吊架;61、减震支脚;62、自动卷帘门;63、折叠座椅;64、安全设施;65、轮椅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26.如附图1至6中所述的一种家用无井道隐藏式电梯,包括容纳整个结构的箱体1,升降导轨架2,以伸缩外臂30为主框架的伸缩装置3,与伸缩推杆31固定连接的顶盖5,与卷扬装置4连接的电梯轿厢6以及控制系统7。箱体1底部带有缓冲橡胶10,可通过整个设备的重量,以及配重块12的重量压迫缓冲橡胶10,使其牢固吸附于室内地面上,同时可用来平衡电梯轿厢6在伸出下放过程中整个装置产生的重量。所述升降导轨架2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部,升降导轨架2内侧安装有齿条20,通过与动力系统21内部的电机和齿轮配合,实现电梯轿厢6、顶盖5及伸缩装置3在室内的升降。所述伸缩装置3由伸缩外臂30和伸缩推杆31组成。所述顶盖5与伸缩推杆31末端固定焊接,牵引钢丝绳42通过顶盖5上的通孔52与电梯轿厢6进行连接,由卷扬装置4进行下放和回收。
27.大部分现有的老旧小区电梯改装方案,以及一些家用简易电梯的设计方案,除了成本较高之外,都对建筑物外观有一定的破坏,而且结构设置较为分散,安装复杂,设施不具有通用性,在不需要时难以进行拆卸和二次利用。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通过窗户或门上下楼,且安装简单、易拆卸再利用的家用无井道隐藏式电梯,在不使用时,所有部分收缩于箱体内,占据空间小。整体高度根据实际家庭窗户的高度决定。箱体1通过整个装置及自身的重量,压迫底部的缓冲橡胶10吸附在室内的地面上,并通过配重块12平衡整体结构的重量,在结构的稳固安全性方面得到保证;升降导轨架2焊接固定在箱体1内部,升降导轨架2内侧安装有齿条20,通过与动力系统21内部的电机和齿轮配合,实现电梯轿厢6及伸缩装置3在室内的升降。动力系统21内侧与伸缩外臂30后端固定焊接,当动力系统21提升至设定位置时,伸缩推杆31伸出,伸出的同时后方电动机40工作,带动卷筒41转动,实现牵引钢丝绳42的同步伸长,同时,顶盖5焊接在伸缩推杆31的前端,实现轿厢6在伸出的同时与牵引钢丝绳42的位置配合。在轿厢6完全伸出窗外至设定位置时,电动机40继续驱动卷筒41工作,实现电梯轿厢6的下放。
28.所述电机座13固定焊接于箱体1的顶部,所述电动机40固定在电机座13上,卷筒41固定在电机座13的三角支架内,电动机40通过带轮43与皮带44连接,通过带传动实现电动机40对卷筒41的驱动,进而实现钢丝绳42的伸长与收缩,实现电梯轿厢6的升降。
29.所述顶盖5固定焊接在伸缩推杆31的末端,通过与牵引钢丝绳42的配合,实现电梯轿厢6从室内的伸出。顶盖5内部有与两端板固定焊接的横梁50,横梁50上通过轴承配合有两个滚轮51,牵引钢丝绳42通过通孔52伸入到顶盖5中,绕于滚轮51上,牵引钢丝绳42末端设置有吊钩45,钩在轿厢6顶端的两个三角吊架60上,实现卷扬装置4对电梯轿厢6的连接。顶盖5四周向下设有光幕式扫描装置53,可发出光幕射线扫向地面,监测下落过程是否有遮挡物,当检测到有遮挡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控制电梯轿厢6停止下放,对周围经过的
人或车起到提醒警告的效果。
30.所述电梯轿厢6的底部设有减震支脚61,可在电梯轿厢6落地时减轻冲击及震动。另外由于安装环境的原因,用户需要在电梯轿厢6面向室内的一侧进入乘坐电梯,在室外时,由另一侧出电梯,因此电梯轿厢6设计了对侧的两个自动卷帘门62,方便用户的进出。由于电梯轿厢6需从窗户伸出,因此需要用户使用坐姿乘坐电梯,电梯内部两侧设置有折叠座椅63,同时为了用户的安全考虑,还设置有安全带、扶手等安全设施64,轿厢底板设有轮椅固定装置65,当一些身体残疾需要坐轮椅的用户乘坐电梯时,安全性方面有更大的保障。电梯轿厢6内部座椅63附近设置有启停开关及呼救装置,同时设置有网络端控制模块或遥控接收器,方便用户通过手机或遥控器等移动端实现对电梯的控制。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