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快速止血的新生儿化验抽血器的制作方法

2022-04-09 05:46: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婴幼儿医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止血的新生儿化验抽血器。


背景技术:

2.新生儿出生后通常需要经过特定的血液检查,用来检查预防和筛选先天的遗传病,经过检查发现患病可以尽快的进行科学的治疗,由于新生儿体制相对脆弱,现在医院对新生儿抽血通常通过对手腕处的桡动脉或者手肘处的肘动脉进行抽血,由于新生儿不具备安全意识,在医护人员对新生儿抽血时需要其他医护人员或监护人员的配合,在对新生儿手腕的桡动脉抽血时,新生儿的胳膊弯曲会有较大影响,且新生儿天生具备抓握反应在抓到抽血管道时容易发生跑针的危险,当对肘动脉进行抽血时,一旦医护人员或监护人员不注意或者发生失误,新生儿胳膊应激反应弯曲会发生跑针的危险,抽血过程中,需要对新生儿的胳膊进行按压赶血促进抽血过程的进行,且新生儿的愈合能力较差,在止血过程中通常需要10-15分钟甚至更长的愈合时间,通过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的伤口进行按压愈合过于消耗时间,且在长时间的按压过程中新生儿晃动或者监护人员走神容易发生新生儿愈合不好甚至失血的危险。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我们研发一种具有赶血功能的可快速止血的新生儿化验抽血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新生儿抽血过程中血液流动速度慢、新生儿发生应激反应时抽血跑针和长时间止血过程监管不力易发生失血危险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赶血功能的可快速止血的新生儿化验抽血器。
5.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可快速止血的新生儿化验抽血器,包括有连接杆、弧形限位环、绑带、安装壳体、凹形固定架、第一限位块、束紧固定机构、压迫赶血阻血部件和压迫止血部件,连接杆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杆的左右两端下方分别设置有弧形限位环,两个弧形限位环内分别前后对称贯穿设置有两个绑带,绑带上端与连接杆下表面固接,两个弧形限位环下部之间固接有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前侧面上部左右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槽,凹形固定架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杆上表面右部,第一限位块铰接在凹形固定架的左侧面后部,第一限位块与凹形固定架紧密接触,第一限位块中部开设有通孔,第一限位块左侧壁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壳体内转动设置有束紧固定机构,束紧固定机构用于将装置固定在新生儿胳膊上,凹形固定架内滑动设置有压迫赶血阻血部件,压迫赶血阻血部件用于对新生儿胳膊进行按压赶血,第一限位块的通孔内滑动设置有压迫止血部件,压迫止血部件用于对新生儿的扎针抽血处进行压迫止血。
6.进一步的是,凹形固定架内部前后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t形滑槽和梯形滑槽,两个梯形滑槽内分别设置有两个限位挡块,限位挡块与梯形滑槽配合形成上中下三个滑槽,凹
形固定架右侧壁内表面前后对称开设有盲孔,凹形固定架的盲孔用于和压迫赶血阻血部件配合,第一限位块的通孔中部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弧形滑槽,弧形滑槽的弧度与第一限位块下表面的弧度相同,弧形滑槽用于和压迫止血部件配合,第一限位块右侧壁固接有两个限位卡块,两个限位卡块用于和压迫赶血阻血部件配合。
7.进一步的是,束紧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转杆、棘轮、绕带轮、拉带、拉环、凸形连杆、棘爪、扭簧、连接板、按钮和第一弹簧,在安装壳体下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转杆,两个第一转杆分别与安装壳体转动连接,两个第一转杆不相邻的一侧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绑带固接,两个第一转杆相邻的一侧上分别固接有绕带轮和两个棘轮,绕带轮位于两个棘轮之间,两个绕带轮上分别绕设有拉带,拉带下端固接有拉环,凸形连杆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凸形连杆分别转动连接在安装壳体上部,凸形连杆位于同侧的绕带轮上方,凸形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棘爪,上下对应的棘爪与棘轮相啮合,棘爪与安装壳体上部内表面之间设置有扭簧,扭簧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棘爪和安装壳体上部内表面固接,连接板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板分别贯穿滑动连接在安装壳体前侧面上部,连接板前端分别固接有按钮,按钮与安装壳体前侧壁上部的安装槽滑动连接,按钮与安装壳体的安装槽后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前端与按钮后表面固接,第一弹簧后端与安装壳体的安装槽后表面固接。
8.进一步的是,压迫赶血阻血部件包括有固定滑块、第一伸缩杆、第二弹簧、第二限位块、第二伸缩杆、第三弹簧、限位固定杆、弧形限位杆和滚轮,固定滑块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相邻的t形滑槽内,固定滑块右表面固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右端与凹形固定架的盲孔底端固接,第一伸缩杆上绕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左端与相邻的固定滑块右表面固接,第二弹簧的右端与凹形固定架的盲孔底端固接,第二限位块滑动设置在凹形固定架内部,第二限位块右部前后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第二限位块上表面中部和左表面中部开设有指纹按压凹陷,第二限位块的指纹按压凹陷用于增大接触摩擦力,第二限位块左表面与上表面交接处前后对称向下分别开设有限位卡槽,第二限位块的限位卡槽与对应的限位卡块相配合,用于第二限位块的卡位,两个固定滑块下表面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下部与第二限位块的限位滑槽滑动连接,第二伸缩杆下部绕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下端与相邻的第二伸缩杆下端固接,第三弹簧上端与第二限位块的限位滑槽上端固接,第二限位块上部前后对称分别固接有限位固定杆,限位固定杆与限位挡块和梯形滑槽形成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二限位块左下部固接有弧形限位杆,弧形限位杆的弧度与第一限位块下表面的弧度相同,滚轮沿弧形限位杆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滚轮分别转动设置在弧形限位杆上。
9.进一步的是,第二弹簧的自然状态下使固定滑块和第二限位块处于凹形固定架的中部,第二伸缩杆自然状态下为向内收缩状态,第三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第三弹簧的弹性指数大于第二伸缩杆的弹性伸缩指数。
10.进一步的是,压迫止血部件包括有限位滑块、连接筒、限位固定块、固定转块、转动限位块、限位板和药棉夹持组件,限位滑块滑动连接在弧形滑槽内,限位滑块中部下表面固接有连接筒,限位固定块滑动设置在第一限位块通孔上部,限位固定块与限位滑块上表面中部相接触,限位固定块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转块,固定转块下表面与第一限位块上表面接触,转动限位块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动限位块分别固接在固定转块下表面,限
位固定块前后两侧面分别固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与相邻的限位滑块表面相接触,药棉夹持组件贯穿转动设置在限位滑块和连接筒内。
11.进一步的是,限位滑块与弧形滑槽相接触的上下两表面为弧形设置,限位板为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限位板用于限位滑块滑动时的限位。
12.进一步的是,药棉夹持组件包括有第二转杆、限位转块、t形限位块、夹块、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橡胶压板和止血药棉,第二转杆贯穿转动设置在限位滑块内,第二转杆下表面固接有限位转块,限位转块绕圆心周向设置有四个弧形槽,第二转杆上表面固接有t形限位块,t形限位块位于两个转动限位块之间,夹块绕第二转杆中心轴周向设置有四个,四个夹块上表面外侧分别固接有第一限位杆,夹块通过第一限位杆与连接筒下端转动连接,四个夹块上表面内侧分别固接有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滑动连接在限位转块的弧形槽内,橡胶压板上表面固定连接在连接筒下端,止血药棉夹持在四个夹块之间,止血药棉贯穿橡胶压板位于其中部。
13.进一步的是,限位固定块上部为圆柱形转动滑槽设置,限位固定块的圆柱形转动滑槽用于转动限位块的转动限位,限位固定块的圆柱形转动滑槽用于t形限位块的限位,限位固定块前后两侧面分别从圆柱形转动滑槽下表面向下开设有竖直滑槽,限位固定块的竖直滑槽用于t形限位块向下滑动的限位。
14.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限位拉杆、限位钩和第四弹簧,限位拉杆前后两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两个绕管卡槽,限位钩滑动设置在第一限位块左侧壁上的安装槽内,限位钩用于限位拉杆的卡紧,限位钩与第一限位块的安装槽下表面之间固接有第四弹簧。
15.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弧形限位环配合连接杆、凹形固定架和束紧固定机构对新生儿的胳膊进行固定,在止不住血时通过束紧固定机构对新生儿胳膊的抽血动脉上方进行卡紧,减少新生儿的失血,通过压迫赶血阻血部件对新生儿胳膊进行按压赶血,以实现抽血时加快抽血的效率和拔针前减少在抽血处动脉上方的血液量,同时压迫赶血阻血部件配合限位卡块实现对抽血处动脉上方的压迫,减少压迫止血时血液流通的速度,以实现更好的止血效果,压迫止血部件配合第一限位块用于对新生儿的扎针抽血处进行压迫止血,实现对新生儿抽血处的压迫快速止血,通过第一限位块与压迫止血部件的配合移动,实现压迫止血部件与新生儿胳膊抽血部位的垂直,通过限位拉杆起到对新生儿的小臂限位和稳定抽血管道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开启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关闭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剖面图。
20.图5为本发明的a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压迫赶血阻血部件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压迫赶血阻血部件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压迫赶血阻血部件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压迫止血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剖面图。
25.图10为本发明压迫止血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剖面图。
26.图11为本发明压迫止血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放大剖面图。
27.图12为本发明压迫止血部件的部分零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8.以上附图中:1-连接杆,2-弧形限位环,3-绑带,4-安装壳体,5-凹形固定架,501-t形滑槽,502-梯形滑槽,503-限位挡块,6-第一限位块,601-弧形滑槽,602-限位卡块,7-束紧固定机构,701-第一转杆,702-棘轮,703-绕带轮,704-拉带,705-拉环,706-凸形连杆,707-棘爪,708-扭簧,709-连接板,710-按钮,711-第一弹簧,8-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01-固定滑块,802-第一伸缩杆,803-第二弹簧,804-第二限位块,805-第二伸缩杆,806-第三弹簧,807-限位固定杆,808-弧形限位杆,809-滚轮,9-压迫止血部件,901-限位滑块,902-连接筒,903-限位固定块,904-固定转块,905-转动限位块,906-限位板,907-第二转杆,908-限位转块,909-t形限位块,910-夹块,911-第一限位杆,912-第二限位杆,913-橡胶压板,914-止血药棉,10-限位拉杆,11-绕管卡槽,12-限位钩,13-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1一种可快速止血的新生儿化验抽血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连接杆1、弧形限位环2、绑带3、安装壳体4、凹形固定架5、第一限位块6、束紧固定机构7、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和压迫止血部件9,连接杆1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杆1的左右两端下方分别设置有弧形限位环2,两个弧形限位环2内分别前后对称贯穿设置有两个绑带3,绑带3上端与连接杆1下表面固接,两个弧形限位环2下部之间固接有安装壳体4,安装壳体4前侧面上部左右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槽,凹形固定架5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杆1上表面右部,第一限位块6铰接在凹形固定架5的左侧面后部,第一限位块6与凹形固定架5紧密接触,第一限位块6中部开设有通孔,第一限位块6的通孔用于压迫止血部件9的滑动,第一限位块6左侧壁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壳体4内转动设置有束紧固定机构7,束紧固定机构7用于将装置固定在新生儿胳膊上,凹形固定架5内滑动设置有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用于对新生儿胳膊进行按压赶血,第一限位块6的通孔内滑动设置有压迫止血部件9,压迫止血部件9用于对新生儿的扎针抽血处进行压迫止血。
31.当医护人员对新生儿进行抽血时,使用本装置对新生儿的胳膊进行固定并辅助抽血过程,首先将处于打开状态的本装置套设在新生儿的手肘处或手腕处,左侧的弧形限位环2位于抽血动脉处的远心脉方,右侧的弧形限位环2位于抽血动脉处的近心脉方,使新生儿的桡动脉或肘动脉朝上并处于第一限位块6对应位置的下方,并且对应调整压迫止血部件9的位置,通过束紧固定机构7调整绑带3的长短,使弧形限位环2配合连接杆1和凹形固定架5对新生儿的胳膊进行固定,医护人员对新生儿进行消毒后抽血时,通过移动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对新生儿胳膊进行往复的按摩,促进抽血过程的进行,在完成对新生儿的抽血后,通过反向移动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对新生儿胳膊抽血处的血液向上驱赶,并将第一限位块6
向下翻至关闭状态,在第一限位块6的限制下压迫止血部件9将新生儿的胳膊进行压迫止血,在发生意外情况导致新生儿伤口止不住血时,通过束紧固定机构7拉紧绑带3,使抽血动脉处的上方的弧形限位环2配合凹形固定架5进一步对新生儿胳膊进行绑紧,降低血液的流动速度然后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32.如图1、图7和图9所示,凹形固定架5内部前后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t形滑槽501和梯形滑槽502,t形滑槽501用于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的限位滑动,两个梯形滑槽502内分别设置有两个限位挡块503,限位挡块503与梯形滑槽502配合形成上中下三个滑槽,梯形滑槽502用于配合调整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的移动高度,使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适应不同抽血情况下的新生儿进行赶血,凹形固定架5右侧壁内表面前后对称开设有盲孔,凹形固定架5的盲孔用于和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配合,第一限位块6的通孔中部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弧形滑槽601,弧形滑槽601的弧度与第一限位块6下表面的弧度相同,弧形滑槽601用于和压迫止血部件9配合,第一限位块6右侧壁固接有两个限位卡块602,两个限位卡块602用于和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配合。
33.当新生儿进行抽血时,由于不同抽血位置的挤压深度不同,因此根据不同抽血位置,医护人员通过控制赶血阻血部件8,在限位挡块503与梯形滑槽502配合形成中间和下部两个滑槽内由左向右滑动,以实现更好效果的赶血效果,当对新生儿的肘部动脉进行抽血时,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在下部滑槽内由右向左斜向下滑动实现赶血操作,当对新生儿的手腕处桡动脉进行抽血时,手腕处的肉较为紧实,因此通过控制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在中间滑槽内由右向左斜向下滑动实现赶血操作,当医护人员抽完血后在拔针前,通过控制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沿梯形滑槽502内的中间或下方的滑槽反向移动,实现血液的回赶,进而再对新生儿的抽血处压迫止血时减少流血的情况,对新生儿抽血处压迫止血时,第一限位块6向下翻转关闭,限位卡块602卡紧并向下压动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进而使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对新生儿的胳膊抽血处抽血动脉近心脉方进行压迫,减少血液向抽血处移动,进而实现更好的止血效果,弧形滑槽601的弧度与第一限位块6下表面的弧度相同,从而使压迫止血部件9沿弧形滑槽601前后滑动时,压迫止血部件9始终垂直于新生儿胳膊的抽血位置,这样垂直压迫受力更加均匀,以此实现更好的止血效果。
34.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束紧固定机构7包括有第一转杆701、棘轮702、绕带轮703、拉带704、拉环705、凸形连杆706、棘爪707、扭簧708、连接板709、按钮710和第一弹簧711,在安装壳体4下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转杆701,两个第一转杆701分别与安装壳体4转动连接,两个第一转杆701不相邻的一侧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绑带3固接,两个第一转杆701相邻的一侧上分别固接有绕带轮703和两个棘轮702,绕带轮703位于两个棘轮702之间,两个绕带轮703上分别绕设有拉带704,拉带704下端固接有拉环705,凸形连杆706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凸形连杆706分别转动连接在安装壳体4上部,凸形连杆706用于控制棘爪707的转动,凸形连杆706位于同侧的绕带轮703上方,凸形连杆706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棘爪707,上下对应的棘爪707与棘轮702相啮合,棘爪707与安装壳体4上部内表面之间设置有扭簧708,扭簧708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棘爪707和安装壳体4上部内表面固接,连接板709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板709分别贯穿滑动连接在安装壳体4前侧面上部,两个连接板709前端分别固接有按钮710,按钮710与安装壳体4前侧壁上
部的安装槽滑动连接,按钮710与安装壳体4的安装槽后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711,第一弹簧711前端与按钮710后表面固接,第一弹簧711后端与安装壳体4的安装槽后表面固接。
35.束紧固定机构7用于将装置固定在新生儿胳膊上,同时在发生止不住血的情况时,通过束紧固定机构7对新生儿胳膊的抽血动脉上方进行卡紧,减少新生儿的失血,在对新生儿的胳膊进行抽血时,先将装置套设在新生儿的胳膊上,医护人员通过拽动拉环705,拉环705向下拖动拉带704,拉带704带动绕带轮703旋转,进而绕带轮703带动棘轮702和第一转杆701进行转动,第一转杆701将与其固接的绑带3缠绕在其上,连接杆1与弧形限位环2之间的绑带3变短,进而使弧形限位环2配合连接杆1实现对新生儿胳膊的固定,在手肘处完成固定后使新生儿的胳膊不能自由弯曲,降低因新生儿胳膊弯曲造成的危险情况,当装置使用完毕从新生儿胳膊上取下时,医护人员按动按钮710,按钮710使第一弹簧711压缩,按钮710推动连接板709向后移动,连接板709带动凸形连杆706发生旋转,凸形连杆706带动棘爪707旋转,棘爪707失去对棘轮702的转动限制,进而通过右手持凹形固定架5左手手持安装壳体4,左手中指和无名指同时按动两个按钮710,并将安装壳体4向下拉,安装壳体4带动弧形限位环2失去对新生儿胳膊的固定,绑带3带动第一转杆701反向旋转,第一转杆701带动绕带轮703旋转,绕带轮703将拉带704收回,然后将装置从新生儿胳膊上取下,当使用本装置对新生儿胳膊进行固定时需要合理掌握固定的力度,当固定过紧时容易降低新生儿抽血部位的血液流动速度,哪一侧固定过紧时通过按压同侧的按钮710对应调整固定的力度,当婴儿抽血后发生止不住流血的情况时,监护人员通过拽动抽血动脉上方一侧的拉环705,使弧形限位环2配合凹形固定架5对新生儿的胳膊进行锁紧,以减缓血液流通速度降低失血量,并且及时将情况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36.如图1和图6-图8所示,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包括有固定滑块801、第一伸缩杆802、第二弹簧803、第二限位块804、第二伸缩杆805、第三弹簧806、限位固定杆807、弧形限位杆808和滚轮809,固定滑块801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滑块801分别滑动连接在相邻的t形滑槽501内,固定滑块801右表面固接有第一伸缩杆802,第一伸缩杆802右端与凹形固定架5的盲孔底端固接,第一伸缩杆802上绕设有第二弹簧803,第二弹簧803的左端与相邻的固定滑块801右表面固接,第二弹簧803的右端与凹形固定架5的盲孔底端固接,第二弹簧803的自然状态下使固定滑块801和第二限位块804处于凹形固定架5的中部,这样既不影响抽血之前的消毒工作,在医护人员移动第二限位块804时,第二弹簧803也不会产生过多阻力,同样在自然状态下第二限位块804处于凹形固定架5中部,在不会上下移动,第二限位块804滑动设置在凹形固定架5内部,第二限位块804右部前后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第二弹簧803的自然状态下使固定滑块801和第二限位块804处于凹形固定架5的中部,第二限位块804上表面中部和左表面中部开设有指纹按压凹陷,第二限位块804的指纹按压凹陷用于增大接触摩擦力,第二限位块804左表面与上表面交接处前后对称向下分别开设有限位卡槽,第二限位块804的限位卡槽与对应的限位卡块602相配合,用于第二限位块804的卡位,两个固定滑块801下表面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二伸缩杆805,第二伸缩杆805下部与第二限位块804的限位滑槽滑动连接,第二伸缩杆805下部绕设有第三弹簧806,第三弹簧806下端与相邻的第二伸缩杆805下端固接,第三弹簧806上端与第二限位块804的限位滑槽上端固接,第二伸缩杆805自然状态下为向内收缩状态,第三弹簧806一直处于压缩状态,第三弹簧806的弹性指数大于第二伸缩杆805的弹性伸缩指数,第二伸缩杆805配合第三弹簧806将第二限位块
804限制在梯形滑槽502内的上部滑槽内,在第二限位块804的上下移动过程中,第二伸缩杆805伸长第三弹簧806被压缩,在医护人员失去对第二限位块804的按压时,第二伸缩杆805配合第三弹簧806回弹将第二限位块804向上复位,使医护人员仅需向下按压便实现对第二限位块804上下移动操作,由于第三弹簧806的弹性指数大于第二伸缩杆805的弹性伸缩指数,因此实现对医护人员按压时不同按压力的反馈,较小的力先使第二伸缩杆805伸长,第二伸缩杆805伸长后第二限位块804沿梯形滑槽502内的中间滑槽滑动,第三弹簧806被压缩时的反馈力大于按压第二伸缩杆805的按压力,当第三弹簧806被压缩后第二限位块804沿梯形滑槽502内的下侧滑槽滑动第二限位块804上部前后对称分别固接有限位固定杆807,限位固定杆807与限位挡块503和梯形滑槽502形成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二限位块804左下部固接有弧形限位杆808,弧形限位杆808的弧度与第一限位块6下表面的弧度相同,滚轮809沿弧形限位杆808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滚轮809分别转动设置在弧形限位杆808上。
37.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用于对新生儿胳膊进行按压赶血,以实现抽血时加快抽血的效率和拔针前减少在抽血处动脉上方的血液量,同时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配合限位卡块602实现对抽血处动脉上方的压迫,减少压迫止血时血液流通的速度,以实现更好的止血效果,当医护人员使用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对新生儿抽血时进行赶血操作时,在压迫赶血阻血部件8的初始状态下,第二限位块804配合限位固定杆807位于梯形滑槽502上部滑槽的中间位置,医护人员通过按压第二限位块804的指纹按压凹陷处,推动第二限位块804移动到凹形固定架5内最右侧,然后控制第二限位块804在限位固定杆807的限位下,沿凹形固定架5前后内壁上的中部或下部滑槽由右向左斜向下移动至最左侧,当固定滑块801位于凹形固定架5内最右端时,第一伸缩杆802处于压缩状态,并位于凹形固定架5的盲孔内,此时第二弹簧803处于压缩状态,第二限位块804的左右移动由固定滑块801配合第二伸缩杆805进行固定限位,第二限位块804上下移动时带动第二伸缩杆805伸缩移动,第二限位块804沿凹形固定架5前后内壁上的中部或下部滑槽由右向左移动时,第二限位块804通过第二伸缩杆805带动固定滑块801由右向左移动,固定滑块801由右向左移动使第一伸缩杆802伸长,第二限位块804沿凹形固定架5前后内壁上的中部滑槽由右向左移动时,第三弹簧806始终处于初始状态,第二限位块804沿凹形固定架5前后内壁上的中部滑槽由右向左移动时,第三弹簧806先处于初始状态,在第二伸缩杆805伸长至最长后,第三弹簧806再开始被压缩,第二限位块804由右向左移动时,滚轮809与新生儿的胳膊进行接触,滚轮809绕弧形限位杆808转动,弧形限位杆808弧度与第一限位块6下表面的弧度相同,使所有的滚轮809都与新生儿胳膊进行接触,并且滚轮809在滚动时垂直新生儿的胳膊滚动,进而对新生儿的胳膊进行放松,第一限位块6下部右侧与胳膊贴合将血液向左驱赶,在第二限位块804运动至凹形固定架5内最左侧后,医护人员松开第二限位块804,使其在第二伸缩杆805和第三弹簧806的带动下向上复位,然后第二限位块804在第二弹簧803的带动下,向右移动至梯形滑槽502上部滑槽中间位置,以此过程实现对抽血动脉上方的血液向下驱赶,辅助抽血过程的进行,当抽血完成后拔针之前,医护人员先将抽血动脉上方的血液向上驱赶,医护人员拉动第二限位块804沿梯形滑槽502内上侧的滑槽移动至凹形固定架5内最左侧,然后向下按动第二限位块804至梯形滑槽502前后内壁中部或下部的滑槽内,然后推动第二限位块804向右移动将血液向上驱赶,然后沿梯形滑槽502前后内壁上部的滑槽向左拉回第二限位块804,并翻转第一限位块6使限位卡块602卡进第二限位块804的限位卡槽内,并通过限位卡块602向下压
动第二限位块804,使第二限位块804对新生儿的抽血动脉上方进行血液回赶后再进行压迫,以降低血液流动速度辅助止血过程。
38.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压迫止血部件9包括有限位滑块901、连接筒902、限位固定块903、固定转块904、转动限位块905、限位板906和药棉夹持组件,限位滑块901滑动连接在弧形滑槽601内,限位滑块901与弧形滑槽601相接触的上下两表面为弧形设置,使限位滑块901在弧形滑槽601的运动过程中,与弧形滑槽601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且限位滑块901的转动弧度与弧形滑槽601的弧度相同,进而使连接筒902和药棉夹持组件始终处于与新生儿胳膊垂直的状态,限位滑块901中部下表面固接有连接筒902,限位固定块903滑动设置在第一限位块6通孔上部,限位固定块903与限位滑块901上表面中部相接触,限位固定块903上部为圆柱形转动滑槽(9031)设置,限位固定块903前后两侧面分别从圆柱形转动滑槽下表面向下开设有竖直滑槽9032,限位固定块903的圆柱形转动滑槽(9031)用于转动限位块905的转动限位,限位固定块903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转块904,固定转块904下表面与第一限位块6上表面接触,转动限位块905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动限位块905分别固接在固定转块904下表面,限位固定块903前后两侧面分别固接有限位板906,限位板906与相邻的限位滑块901表面相接触,限位板906为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限位板906用于限位滑块901滑动时的限位,限位板906限制限位滑块901的前后移动过程中,限位板906与限位滑块901之间会发生上下滑动和相对转动,因此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的限位板906起到对限位滑块901更好的限位作用,药棉夹持组件贯穿转动设置在限位滑块901和连接筒902内。
39.压迫止血部件9配合第一限位块6用于对新生儿的扎针抽血处进行压迫止血,实现对新生儿抽血处的压迫快速止血,针对不同抽血位置医护人员通过调整压迫止血部件9在第一限位块6内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使压迫止血部件9与新生儿胳膊抽血部位垂直,当对压迫止血部件9调整位置时,医护人员向前或向后推动固定转块904,固定转块904带动限位固定块903和两个限位板906移动,两个限位板906夹持限位滑块901沿弧形滑槽601进行移动,限位滑块901带动连接筒902和药棉夹持组件滑动,医护人员需要提前通过顺时针旋转固定转块904,固定转块904带动转动限位块905在限位固定块903内部顺时针旋转90
°
,限位固定块903夹持带动药棉夹持组件打开,通过将固定转块904逆时针旋转90
°
,转动限位块905带动药棉夹持组件关闭。
40.如图10-图12所示,药棉夹持组件包括有第二转杆907、限位转块908、t形限位块909、夹块910、第一限位杆911、第二限位杆912、橡胶压板913和止血药棉914,第二转杆907贯穿转动设置在限位滑块901内,第二转杆907下表面固接有限位转块908,限位转块908绕圆心周向设置有四个弧形槽,弧形槽用于对第二限位杆912的转动限制,限位转块908用于控制夹块910的同步开启,第二转杆907上表面固接有t形限位块909,t形限位块909限位于限位固定块903的圆柱形转动滑槽9031内,t形限位块909竖直方向的滑动由限位固定块903的竖直滑槽9032进行限位,t形限位块909位于两个转动限位块905之间,夹块910绕第二转杆907中心轴周向设置有四个,四个夹块910上表面外侧分别固接有第一限位杆911,夹块910通过第一限位杆911与连接筒902下端转动连接,四个夹块910上表面内侧分别固接有第二限位杆912,第二限位杆912滑动连接在限位转块908的弧形槽内,橡胶压板913上表面固定连接在连接筒902下端,止血药棉914夹持在四个夹块910之间,止血药棉914贯穿橡胶压板913位于其中部。
41.药棉夹持组件用于止血药棉914的夹持和对新生儿的抽血处压迫止血,医护人员转动固定转块904带动药棉夹持组件转动安装止血药棉914时,转动限位块905夹持t形限位块909顺时针旋转90
°
,t形限位块909带动第二转杆907和限位转块908转动,在限位转块908的弧形槽限制下使第二限位杆912发生位移,第二限位杆912带动与其固接的夹块910绕第一限位杆911顺时针旋转,四个夹块910顺时针旋转打开,然后医护人员将止血药棉914放到橡胶压板913内,并使部分止血药棉914位于四个夹块910之间,医护人员将固定转块904逆时针旋转90
°
,固定转块904带动转动限位块905、t形限位块909、第二转杆907和限位转块908逆时针旋转,限位转块908带动第二限位杆912发生位移,第二限位杆912带动与其固接的夹块910绕第一限位杆911复位,通过夹块910将止血药棉914夹紧,然后通过压迫止血部件9的位置调节,使橡胶压板913和止血药棉914的中心位置对准抽血处,在完成对新生儿的抽血后通过橡胶压板913和止血药棉914对抽血处进行压迫止血,完成止血过程将装置从新生儿胳膊上取下后,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固定转块904将使用过的止血药棉914从药棉夹持组件上取下。
42.当顺时针转动t形限位块909将夹块910打开后,t形限位块909的上部在限位固定块903的圆柱形转动滑槽9031内将变成前后方向,限位固定块903的圆柱形转动滑槽9031将对t形限位块909产生限制,此时t形限位块909与限位固定块903无法产生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移,因此压迫止血部件9无法前后调整位置,且安装止血药棉914的过程只能在压迫止血部件9位于第一限位块6中部时进行,以此实现在未完成止血药棉914安装时对压迫止血部件9进行限位,起到对医护人员提醒未完成止血药棉914的安装,避免压迫止血部件9未安装或安装止血药棉914不紧发生脱落,当完成安装止血药棉914后,t形限位块909的上部在限位固定块903的圆柱形转动滑槽9031内将变成左右方向,当压迫止血部件9调整位置时,t形限位块909沿限位固定块903的竖直滑槽9032上下滑动,以此实现压迫止血部件9的位置调整解锁。
43.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3所示,还包括有限位拉杆10、限位钩12和第四弹簧13,限位拉杆10下端前后两侧分别铰接在连接杆1左部,限位拉杆10前后两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两个绕管卡槽11,绕管卡槽11用于抽血管道的限位和卡紧,限位钩12滑动设置在第一限位块6左侧壁上的安装槽内,限位钩12用于限位拉杆10的卡紧,限位钩12与第一限位块6的安装槽下表面之间固接有第四弹簧13。
44.在使用本装置对新生儿进行抽血时,为防止新生儿的下意识抓握反应扯到抽血的抽血管道,对新生儿手腕处桡动脉抽血时,在完成装置的套设后,通过翻转使新生儿抓握住限位拉杆10,减少因为新生儿受到刺激乱动时扯到抽血管道时危险情况的发生,对新生儿手腕处桡动脉和手肘处肘动脉抽血时,限位拉杆10起到对新生儿的小臂限位和稳定抽血管道作用,医护人员在抽血前将抽血管道缠绕一部分到前侧或后侧的绕管卡槽11上,使抽血管道不会乱动,减少因操作不当或其余原因而拔针的意外情况的发生,当装置套设在新生儿右胳膊上时,将抽血管道缠绕到前侧的绕管卡槽11上,装置套设在新生儿右胳膊上时,将抽血管道缠绕到后侧的绕管卡槽11上,以此减少新生儿的拇指意外误触抽血管道的情况,当压迫止血部件9对新生儿抽血处压迫时,将限位拉杆10向上翻转,使限位钩12对限位拉杆10进行限位,同样限位拉杆10对第一限位块6起到限位作用,使第一限位块6不会向上翻起
打开,当完成压迫止血后,将限位拉杆10向下翻转失去对第一限位块6的限位,开启第一限位块6后对新生儿抽血伤口处进行检查,完成止血后将装置从新生儿的胳膊上取下。
45.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