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古建筑模型中屋顶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4-09 04:22: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拼搭的古建筑模型,具体涉及古建筑模型中屋顶组件。


背景技术:

2.我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丰富,变化多端,具有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屋顶样式包括: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卷棚式、攒尖式、庑殿式、十字脊屋顶、盔顶、盝顶、万字顶、扇面顶等。
3.现有的古建筑模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制作成一个整体的古建筑模型,另一种是将屋顶分块儿用胶水、钉子等固定。上述两种方式的古建筑模型屋顶呆板、不灵活,没有古建筑的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古建筑模型中屋顶组件,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古建筑模型中屋顶组件,所述组件包括筒瓦构件,具体的:筒瓦构件的一个侧边具有圆台燕尾榫,另外一个侧边具有燕尾卯,其中,所述圆台燕尾榫的横截面是梯形。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件还包括飞檐构件,具体的:所述飞檐构件的一个侧边具有圆台燕尾榫,另外一个侧边具有燕尾卯。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檐构件上面具有直榫槽。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件还包括垂脊,具体的:所述垂脊下面具有直榫。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檐构件底面具有直榫槽。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瓦构件的底面具有直榫槽。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件还包括枋、围脊,具体的:所述枋具有横的直榫,且外壁上具有竖着的燕尾卯;所述围脊的内壁上具有竖着的燕尾榫。
1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古建筑模型中屋顶组件,所述组件包括第一筒件构件、第二筒瓦构件,具体的:所述第一筒瓦构件的两个侧边分别具有一个圆台燕尾榫;所述第二筒瓦构件的两个侧边分别具有一个燕尾卯。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件还包括第一飞檐构件,具体的:所述第一飞檐构件的两个侧边分别具有一个燕尾卯。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件还包括第二飞檐构件,具体的:所述第二飞檐构件的两个侧边分别具有一个圆台燕尾榫。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飞檐构件上面具有直榫槽;所述第二飞檐构件上面具有直榫槽。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件还包括垂脊,具体的:所述垂脊下面具有直榫。
17.本技术中,当两个筒瓦构件需要安装在一起时,不需要先将筒瓦构件平行对齐,可以随意抓握筒瓦构件,将两个筒瓦构件随意的以各种角度交叉放置,安装时,只需要将一个筒瓦构件的圆台燕尾榫滑入另一个筒瓦构件的燕尾卯中,安装过程中或安装后,任何一个筒瓦构件都支持旋转,当然,也可以同时旋转两个筒瓦构件。圆台燕尾榫的设计,使筒瓦构件之间拼搭更灵活、有趣。更适合搭建各种不同形状的屋顶。
附图说明
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9.图1a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筒瓦构件的结构示意图1;
20.图1b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筒瓦构件的结构示意图2;
21.图2是现有技术中筒瓦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a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飞檐构件的结构示意图1;
23.图3b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飞檐构件的结构示意图2;
24.图3c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飞檐构件的结构示意图3;
25.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垂脊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a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b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a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围脊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b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围脊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a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拼搭的重檐屋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b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拼搭的重檐屋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4.中国古建筑之魂—榫卯,榫卯结构是一项精湛的木工技艺,早在石器时代榫卯结构就诞生了,它也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若使用榫卯得当,两块构件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35.参考图1a和图1b,图1a、图1b分别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筒瓦构件的结构示意图1和结构示意图2。如图1a、图1b所示,筒瓦构件1的一个侧边具有圆台燕尾榫11,相对应的另外一边具有半透燕尾卯13,为配合圆台燕尾榫11,半透燕尾卯13的末端的边缘处为半圆形。
36.当两个筒瓦构件需要安装在一起时,只需要将一个筒瓦构件的圆台燕尾榫滑入另一个筒瓦构件的燕尾卯中。安装过程中或安装后,任何一个筒瓦构件都支持旋转,当然,也可以同时旋转两个筒瓦构件。圆台燕尾榫的设计,使筒瓦构件之间拼搭更灵活、有趣。更适合搭建各种不同形状的屋顶。
37.继续参考图2,该图是现有技术中筒瓦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筒瓦构件2的一个侧边具有燕尾榫21,另外一个侧边,其相对应位置处具有燕尾卯22。拼装时,需要先将两个筒瓦构件平行放置,一个筒瓦构件的燕尾榫对准另外一个筒瓦构件的燕尾卯,然后,将燕尾榫滑入燕尾卯,完成拼装。
38.通过比对可以发现,图1a、1b实施例中的筒瓦构件因为采用改进的圆台燕尾榫,两个筒瓦构件拼搭时,不需要先平行对齐,可以将两个筒瓦构件随意的以各种角度交叉放置,只需将一个筒瓦构件的圆台燕尾榫滑入另外一个筒瓦构件的燕尾卯中,在拼搭过程中或拼搭完成后,再调整任何一个或两个筒瓦构件,用户体验好。而采用图2中的筒瓦构件拼搭到古建筑模型屋顶最后一个筒瓦时,拼搭较困难,而采用本技术图1a、1b实施例中的筒瓦构件,因预先对最后一个筒瓦构件的放置位置没有要求,在拼装过程中或拼装后,可以再将最后一个筒瓦构件调整到目标位置。所以本技术的筒瓦构件拼搭方式更灵活,适用于搭建任何形状的屋顶。
39.另外,如图图1b所示,筒瓦构件1底部具有直榫槽12,用于挂在枋的直榫上。
40.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的屋檐。其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飞檐为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
41.继续参考图3a、图3b、图3c,图3a、图3b、图3c分别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飞檐构件的结构示意图1、结构示意图2、结构示意图3。如图3a、图3c所示,飞檐构件3的一个侧边具有圆台燕尾榫31。拼搭屋顶时,将飞檐构件3侧边的圆台燕尾榫31滑入图1b所示的筒瓦构件的半透燕尾卯13中,拼搭过程和拼搭后,可以扭转飞檐构件3、筒瓦构件中任何一个构件,或同时扭转上述两个构件。另外,如图3b所示,飞檐构件3另外一个侧边具有燕尾卯33,飞檐构件3通过该燕尾卯33与图1a、图1b中所示的筒瓦构件1拼搭在一起。即将飞檐构件3侧边的燕尾卯33套入图1a所示的筒瓦构件1的圆台燕尾榫11上。同理,通过圆台燕尾榫拼搭飞檐构件与筒瓦构件时,可随意抓握飞檐构件与筒瓦构件,不限制构件的相对位置,只需将一个构件的圆台燕尾榫滑入另外一个构件的燕尾卯中或将一个构件的燕尾卯套入另一个构件的圆台燕尾榫,在拼搭过程中和拼搭后,可旋转任何一个构件,调整拼搭后的造型。拼搭方式更灵活,适用于搭建任何形状的屋顶。
42.继续参考3c,飞檐构件3顶部开凿3个直榫槽,其标号依次为351、352、353。通过直榫槽351、352、353与屋脊拼搭在一起。当然,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开凿的直榫槽的个数包括但不限于:1个、2个、4个、5个。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将飞檐构件与屋脊设计成一个成体。
43.另外,飞檐构件3底部的具有两个直榫槽,一个为图3a中所示的直榫槽32,另一个为图3b中所示的直榫槽34。直榫槽32、直榫槽34用于挂在枋的直榫上。
44.此外,如图3c所示,飞檐构件是由很多筒瓦组成。因古建筑模型较小,为防止单个筒瓦构件较小,不利用搭建,将飞檐构件上面的多个筒瓦设计成一个整体。在其它实施例中,对于尺寸较大的古建筑模型,其飞檐构件上的筒瓦可以采用图1a、图1b中的筒瓦构件拼
搭而成。
45.古建筑屋脊按照位置不同,分正脊、垂脊、博脊、角脊、戗脊等。垂脊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屋顶的一种屋脊,垂脊上装饰着很多动物—垂脊兽。垂脊兽又称作仙人走兽、戗脊兽等。垂脊兽的数目和种类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垂脊兽越多,建筑级别越高,常见为7、5、3不等,均为奇数。最高为11个,故宫、太和殿为等级最高的中国古建筑,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乾清宫9个,坤宁宫7个,东西六宫的殿顶上大部是5个。
46.参考图4,该图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垂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垂脊4的下面具有间隔分布的直榫41、42、43。将上述垂脊4下端的直榫41、42、43分别插入图3c飞檐构件3顶部的直榫槽351、352、353中,完成拼搭。
47.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可选的方式中,垂脊下面的直榫的个数包括但不限于:2个、4个。
48.继续参考图5a,该图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a所示,枋5的下端具有直榫51,用于与筒瓦构件、飞檐底部的直榫槽进行榫卯连接。另外,枋5的外壁上具有两个竖着的燕尾卯52、53,用于与围脊进行榫卯连接。为保证枋5与其它构件进行榫卯拼接,在枋的顶部设置燕尾榫54,侧边设置燕尾榫55,底部设置倒t形榫。
49.继续参考图5b,该图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枋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中的枋相较于图5a中的枋,其上端的燕尾榫541下面具有一个直榫542,用于与其它具有燕尾卯、直榫槽的构件拼搭,拼搭后的产品更稳固、牢靠。另外,相较于图5a的枋,图5b中的枋具有水平横向的直榫571,且其末端具有一定的倾斜度。该直榫571用于支撑筒瓦构件和/或飞檐构件。
50.围脊是东亚传统建筑屋脊的一种,是重檐式建筑(例如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等)的下层檐和屋顶相交的脊,由于围绕着屋顶,故名围脊。
51.继续参考图6a,该图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围脊的结构示意图。围脊6内壁上具有两个竖着的燕尾榫61、62。用于与图5a枋外壁上的两个竖着的燕尾卯进行榫卯拼搭。
52.继续参考图6b,该图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围脊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中的围脊相较于图6a中的围脊具有拐角。
53.继续参考图7a,该图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拼搭的重檐屋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a所示,筒瓦构件1侧边的圆台燕尾榫滑入飞檐构件3侧边的燕尾卯中,实现榫卯拼搭。筒瓦构件1通过另外一个侧边的燕尾卯与相邻的其它筒瓦构件的圆台燕尾榫继续榫卯拼接,不断拼大屋顶。飞檐构件3与筒瓦构件1及其他未标号的筒瓦构件底部的直榫槽连成一个长的直榫槽,一同挂在枋5下端的直榫51上。围脊6内壁上的燕尾榫61、62滑入枋5外壁的燕尾卯中,并压在飞檐构件和筒瓦构件拼搭的屋顶上,实现锁定,使整个屋顶结构更加牢固。
54.继续参考图7b,该图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拼搭的重檐屋顶的结构示意图。相较于图7a,枋的直榫571对其上筒瓦构件、飞檐构件具有支撑作用,使拼搭后的重檐屋顶更稳固。另外,相较于图7a中围脊6,图7b中围脊具有拐角,对拐角下的筒瓦构件、飞檐构件具有连带的压制作用。使拼搭后的重檐屋顶更稳固。
55.在本实施例中,筒瓦构件与筒瓦构件之间、筒瓦构件与飞檐构件之间通过圆台燕尾榫与燕尾卯进行榫卯拼搭,在拼搭过程中,不拘泥于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只需将一个构件的圆台燕尾榫滑入另外一个构件的燕尾卯中。在拼搭过程中或拼搭后,支持旋转任何一个构件。拼搭方式灵活、适应用于各种造型的屋顶。本实施例中,拼搭的是重檐屋顶,先用飞
檐构件、筒瓦构件拼搭成一个整体的屋顶,然后,通过底部的直榫槽挂在枋上,上面再压上围脊,整个屋顶结构只使用榫卯结构拼搭而成。拼搭与拆解方便,省力,支持反复拼搭。
56.在其他实施例中,将筒瓦构件、飞檐构件底部的直榫槽改进为燕尾卯,将枋上的直榫改进成燕尾榫。拼搭时,先将飞檐构件与若干筒瓦构件拼搭成屋顶,然后,将屋顶底部的燕尾卯套在枋的燕尾榫上。因飞檐构件、筒瓦构件与枋采用燕尾榫卯的方式拼搭,比较牢固。适用于无围脊的古建筑模型。
57.基于采用圆台燕尾榫与燕尾卯拼搭屋顶构件的构思,重新设计筒瓦构件、飞檐上圆台燕尾榫、燕尾卯的排列,可以派生出很多构件,例如,设计一种筒瓦构件,筒瓦构件的两边分别具有一个圆台燕尾榫。再设计另外一种筒瓦构件,该筒瓦构件的两边分别具有一个燕尾卯。同理,设计一种飞檐构件,飞檐构件的两边分别具有一个圆台燕尾榫。再设计另外一种飞檐构件,该飞檐构件的两边分别具有一个燕尾卯。加之上述实施例中的一边具有圆台燕尾榫、另外一边具有燕尾卯的筒瓦构件、飞檐构件,共三种筒瓦构件、三种飞檐构件,可以自行组合拼搭屋顶。
58.同理,可以将飞檐构件与垂脊设计成一个整体,也可以在飞檐构件上端开凿直榫槽,在垂脊下端设计直榫。将垂脊下端的直榫插入飞檐构件的直榫槽中,完成拼搭。适应性的,在第一飞檐构件上面开凿直榫槽;第一飞檐构件上面开凿直榫槽。在垂脊下端设置直榫。
59.本技术对古建筑的屋顶重新进行组合拆分,将一垄筒瓦作为一个筒瓦构件,筒瓦构件之间、筒瓦构件与飞檐构件之间通过圆台燕尾榫、燕尾卯进行旋转安装,并通过底部的直榫槽挂在枋的直榫上,筒瓦构件和飞檐构件安装在枋上之后再安装围脊将其压住,实现锁定。采用榫卯原理仅由构件本身的结构实现古建筑模型屋顶的拼搭。搭建充满灵活性和趣味性。
60.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