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房屋建筑结构受力设计用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18:44: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结构受力设计用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房屋建筑结构是指根据房屋的梁、柱、墙等主要承重构件的建筑材料划分类别,一般有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砖木结构及其他结构。
3.相关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08631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结构受力设计用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和承托板,底座的内部外端固定有电池,且电池的上端电性连接有接触块,接触块的上侧设置有接触柱,且接触柱的中部通过通孔与支撑套相互连接,同时支撑套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部外端通过滑槽与轴柱相互连接,承托板的下端通过承接块和转槽与固定球相互连接,承托板的外端通过led灯与固定球相互连接,且承托板的上端外围固定有护板,同时承托板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下端通过活动槽与活动球相互连接,活动球的下端通过立柱与底座相互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操作者将建筑结构模型放置于该装置上时,只能展示该装置对于建筑结构模型上的受力点,无法对房屋建筑结构具体受力的大小进行了解,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操作者对房屋建筑结构受力程度进行了解,本技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结构受力设计用试验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房屋建筑结构受力设计用试验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房屋建筑结构受力设计用试验装置,包括底座以及伸缩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活动柱,所述活动柱上设置有与活动柱同步移动的刻度块,所述底座上远离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指示所述刻度块的刻度指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上设置刻度指针,在活动柱上设置刻度块,通过活动柱的上下伸缩带动刻度块的移动,从而使刻度指针指向不同的刻度,方便操作者对房屋建筑结构受力的大小进行了解。
9.可选的,所述活动柱上设置有燕尾块,所述刻度块靠近所述活动柱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燕尾块滑移固定的燕尾槽,所述燕尾槽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与外界贯通,所述燕尾槽的另一侧不与外界贯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柱上设置燕尾块,通过燕尾块将刻度块滑移固定于活动柱上,方便操作者将刻度块安装于活动柱上,且通过燕尾块,使刻度块不容易从活动柱上脱落。
11.可选的,所述刻度块上远离所述活动柱的一侧设置有透光壳,所述透光壳上开设有供所述刻度指针滑移活动的滑移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刻度块上设置透光壳,通过透光壳使刻度块不容易与外界直接接触,使刻度块上的刻度不容易被外界所侵蚀,从而延长刻度块的使用寿命;在透光壳上开设有滑移槽,使刻度指针放置滑移于滑移槽中,使刻度指针不容易与外界接触,延长刻度指针的使用寿命,且使刻度指针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增加检测的精度。
13.可选的,所述透光壳上靠近所述刻度块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刻度块上开设有供所述刻度块卡接的固定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透光壳上设置固定环,通过固定环插入于固定槽中,增加透光壳与刻度块的接触面积,使透光壳不容易从刻度块上脱落。
15.可选的,所述固定环上一体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刻度块上开设有供所述卡接块卡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固定槽互相连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环上设置有卡接块,通过卡接块卡接于卡接槽中,从而使卡接块与卡接槽的槽壁互相抵触限位,使透光壳不容易从刻度块上脱落。
17.可选的,所述活动柱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压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供所述压簧及所述活动柱放置的放置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柱上设置压簧,使活动柱在受到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上下滑移,从而使操作者通过刻度块和刻度指针观察到房屋建筑结构受力的大小;在底座上开设放置槽,使压簧放置于放置于放置槽内,从而使压簧不容易从底座上脱落,且使压簧不容易发生左右方向上的形变,延长压簧的使用寿命。
19.可选的,所述活动柱靠近所述压簧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块限位滑移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放置槽互相连通,所述限位槽与远离所述活动柱的一侧与外界贯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盖设所述限位槽的安装盖,所述安装盖与所述底座螺纹配合,所述压簧远离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所述安装盖互相抵触。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柱上设置限位块,通过限位块对活动柱进行限位,使活动柱在受到压簧的作用时,活动柱不容易从放置槽中被压簧顶出而脱落;在底座上设置安装盖,通过将安装盖盖设于限位槽上,使压簧及活动柱固定于放置槽内,从而使压簧及活动柱不容易从底座上脱落。
21.可选的,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活动柱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压簧套设于所述固定柱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块上设置固定柱,使压簧套设于固定柱上,通过固定柱与放置槽的配合,从而使压簧不容易发生左右方向的形变,延长压簧的使用寿命。
23.可选的,所述安装盖远离所述活动柱的一侧开设有十字槽。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盖上开设有十字槽,操作者通过使用一字或者十字螺丝刀插入于十字槽中并旋转,从而方便操作者将安装盖安装于底座上。
25.可选的,所述活动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承托板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活动柱靠近所述承托板的一侧均一体设置有转动球,所述承托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球转动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动球转动限位的转动槽。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上设置支撑柱,通过支撑柱将承托板支撑固定于底座上;在支撑柱与活动柱上设置转动球,使支撑柱及活动柱安装于承托板上可以活动,在
建筑结构模型放置于承托板后,方便操作者对房屋建筑结构受力的大小进行观察。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通过活动柱的上下滑移带动刻度块的移动,从而使刻度指针指向不同的刻度,方便操作者对房屋建筑结构受力程度进行了解;
29.通过透光壳使刻度块不容易与外界直接接触,使刻度块上的刻度不容易被外界所侵蚀,从而延长刻度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房屋建筑结构受力设计用试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底座、承托板、活动柱及支撑柱的爆炸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底座、活动柱、压簧及安装盖的爆炸示意图。
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活动柱、刻度块及透光壳的爆炸示意图一。
3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活动柱、刻度块及透光壳的爆炸示意图二。
35.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承托板;3、活动柱;4、压簧;5、刻度指针;6、刻度块;7、放置槽;8、限位块;9、限位槽;10、安装盖;11、十字槽;12、固定柱;13、燕尾块;14、燕尾槽;15、透光壳;16、固定环;17、固定槽;18、卡接块;19、卡接槽;20、滑移槽;21、安装柱;22、支撑柱;23、转动球;24、固定块;25、转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房屋建筑结构受力设计用试验装置。参照图1,一种房屋建筑结构受力设计用试验装置包括底座1、活动柱3、支撑柱22及承托板2,活动柱3与支撑柱22的一端均安装于底座1上,活动柱3与支撑柱22的另一端均安装于承托板2上。
38.参照图1与图2,活动柱3至少设置有三根,本实施例中采用四根。其中,支撑柱22位于承托板2的中间位置,支撑柱22的截面面积大于活动柱3的截面面积,活动柱3与支撑柱22靠近承托板2的一侧均一体设置有转动球23,活动柱3上的转动球23的最大直径与活动柱3的截面边长相同且位于活动柱3的上方,支撑柱22上的转动球23的最大直径与支撑柱22的截面边长相同且位于支撑柱22的上方。承托板2上安装有用于转动连接转动球23的固定块24,固定块24上开设有用于将转动球23放置限位的转动槽25,转动球23的球面与转动槽25的槽壁互相抵触限位,且转动球23位于转动槽25内做旋转运动。
39.参照图2与图3,底座1上开设有供活动柱3放置固定的放置槽7,放置槽7靠近承托板2的一侧与外界贯通。活动柱3远离承托板2的一侧一体设置有限位块8,限位块8的截面面积大于活动柱3的截面面积。底座1上开设有供限位块8滑移限位的限位槽9,限位槽9远离承托板2的一侧与外界贯通,且限位槽9与放置槽7互相连通。
40.参照图2与图3,限位块8远离活动柱3的一侧安装有压簧4,限位块8靠近压簧4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固定柱12,压簧4靠近限位块8的一端套设于固定柱12上,压簧4远离限位块8的一端安装有安装盖10,安装盖10与底座1采用螺纹连接,安装盖10安装于底座1上达到极限时,安装盖10无法通过螺纹继续向靠近活动柱3的一侧移动。安装盖10上远离压簧4的一侧开设有十字槽11,方便操作者通过一字或十字螺丝刀将安装盖10安装于底座1上。
41.参照图3与图4,活动柱3上安装有刻度块6,活动柱3靠近刻度块6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燕尾块13,刻度块6靠近活动柱3的一侧开设有供燕尾块13滑移限位的燕尾槽14,燕尾槽14沿长度方向且靠近底座1的一侧与外界贯通,燕尾槽14沿长度方向且远离底座1的一侧与外界不贯通,燕尾块13插入滑移于燕尾槽14后必要时通过环氧树脂胶水固定。底座1上安装有与刻度块6配合使用的刻度指针5,底座1上靠近承托板2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用于安装刻度指针5的安装柱21,刻度指针5与安装柱21呈垂直设置。
42.参照图3与图4,刻度块6远离活动柱3的一侧安装有透光壳15,透光壳15为透明材质制成,透光壳15上开设有供刻度指针5插入滑移的滑移槽20,滑移槽20沿刻度指针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与外界贯通,刻度指针5插入于滑移槽20后,刻度指针5与透光壳15及刻度块6均不抵触。
43.参照图4与图5,透光壳15靠近透光壳15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固定环16,刻度块6上开设有供固定环16放置卡接的固定槽17。固定环16上一体设置有卡接块18,卡接块18位于固定环16的外侧面上,即卡接块18位于固定环16的上、下两侧,刻度块6上开设有供卡接块18插入卡接的卡接槽19,卡接槽19与固定槽17互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壳15的材质为亚克力板。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房屋建筑结构受力设计用试验装置的使用过程为:
45.1.将建筑结构模型放置于承托板2上。
46.2.承托板2将力传导至活动柱3上。
47.3.活动柱3上将力传导至压簧4上,压簧4受到力而压缩,活动柱3向下位移,此时承托板2中间位置受到支撑柱22的支撑力而不上下位移,从而使活动柱3带动的四周位置发生倾斜,转动球23位于转动槽25内做旋转运动。
48.4.活动柱3向下位移从而带动刻度块6向下位移,此时刻度指针5不产生位移,通过刻度指针5指向刻度块6上的刻度,从而使操作者对房屋建筑结构受力程度进行直观了解。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