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背靠硬度调节装置及座椅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18:38: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桌椅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靠硬度调节装置及座椅。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座椅背靠大多数都是通过采用柔软材质制作的本体作为使用者腰背的缓冲垫体,例如海绵或填充棉纺的织体结构,然而海绵或填充棉纺材质在长期受到挤压状态下会产生形变,失去缓冲作用,同时,该本体的结构固定,不同的使用者腰背形状不尽相同,固定设置的本体结构无法有效适配所有使用者的腰背,实用性低,不利于企业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靠硬度调节装置及座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座椅中,固定设置的垫体结构无法有效适配所有使用者的腰背,且使用寿命短,实用性低,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靠硬度调节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连接套和弹性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导向组件、驱动套和驱动件,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与座椅的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导向组件的自由端且能够沿所述导向组件的直线方向移动,所述驱动套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连接套转动连接在座椅的背靠的侧壁上,所述连接套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套的自由端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套和所述驱动套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连接套抵接。
5.可选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旋转座和连接杆,所述旋转座转动连接在座椅的支架上,所述驱动套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旋转座并延伸至所述驱动套内,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驱动件穿设有螺纹孔,所述驱动件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
6.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螺杆和抵接座,所述抵接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纹孔成型于所述螺杆和所述抵接座上,所述螺杆通过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抵接座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弹性件的限位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抵接。
7.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连接套的底壁设置有延伸至所述连接套内孔的连接柱,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
8.可选地,所述驱动套包括旋转套和滑套,所述旋转套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旋转座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旋转套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滑套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套上,所述滑套沿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往所述连接套的方向延伸,所述滑套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套滑动连接,所述旋转套与所述驱动件键连接。
9.可选地,所述滑套靠近所述连接套的端部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有至少一组限位块,所有所述限位块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限位块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滑套的内孔的
开口位置,所有所述限位块之间成型有与所述连接套的端部滑动连接的限位滑孔,所述连接套延伸至所述滑套内孔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靠近所述安装槽的端面与所述限位块的端部抵接。
10.可选地,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止挡螺母,所述止挡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且位于所述驱动套的内壁和所述驱动件之间,所述止挡螺母与所述驱动套的内圈键连接。
11.可选地,所述驱动套上紧配连接有驱动环。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靠硬度调节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当需要增加座椅背靠的弹性缓冲硬度时,通过驱动套驱动驱动件沿导向组件的引导方向往连接套方向直线移动,对弹性件进行挤压,使弹性件的弹性势能增加;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座椅背靠采用固定设置有柔软本体结构实现背靠缓冲结构,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腰背形状做对应调整,导致座椅的实用性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靠硬度调节装置通过驱动件对弹性件的挤压作用实现对弹性件的弹性势能调节,进而调节背靠的硬度,有效应对不同使用者的腰背缓冲需求,有效的提高该座椅的实用性。
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包括上述的背靠硬度调节装置。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由于该座椅采用了上述的背靠硬度调节装置,而当需要增加座椅背靠的弹性缓冲硬度时,通过驱动套驱动驱动件沿导向组件的引导方向往连接套方向直线移动,对弹性件进行挤压,使弹性件的弹性势能增加;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座椅背靠采用固定设置有柔软本体结构实现背靠缓冲结构,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腰背形状做对应调整,导致座椅的实用性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靠硬度调节装置通过驱动件对弹性件的挤压作用实现对弹性件的弹性势能调节,进而调节背靠的硬度,有效应对不同使用者的腰背缓冲需求,有效的提高该座椅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靠硬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的背靠硬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18.图3为图1中的背靠硬度调节装置的剖切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的背靠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1.200—背靠硬度调节装置
ꢀꢀ
21—驱动机构
ꢀꢀꢀꢀꢀꢀꢀꢀꢀꢀꢀꢀ
22—连接套
22.23—弹性件
ꢀꢀꢀꢀꢀꢀꢀꢀꢀꢀꢀꢀꢀ
231—导向组件
ꢀꢀꢀꢀꢀꢀꢀꢀꢀꢀꢀ
232—驱动套
23.233—驱动件
ꢀꢀꢀꢀꢀꢀꢀꢀꢀꢀꢀꢀ
2311—旋转座
ꢀꢀꢀꢀꢀꢀꢀꢀꢀꢀꢀꢀ
2312—连接杆
24.2331—螺杆
ꢀꢀꢀꢀꢀꢀꢀꢀꢀꢀꢀꢀꢀ
2332—抵接座
ꢀꢀꢀꢀꢀꢀꢀꢀꢀꢀꢀꢀ
221—连接柱
25.2321—旋转套
ꢀꢀꢀꢀꢀꢀꢀꢀꢀꢀꢀ
2322—滑套
ꢀꢀꢀꢀꢀꢀꢀꢀꢀꢀꢀꢀꢀꢀ
222—限位凸环
26.2324—限位块
ꢀꢀꢀꢀꢀꢀꢀꢀꢀꢀꢀ
2314—止挡螺母
ꢀꢀꢀꢀꢀꢀꢀꢀꢀꢀ
2325—驱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4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提供一种背靠硬度调节装置200,包括驱动机构21、连接套22和弹性件23,所述驱动机构21包括导向组件231、驱动套232和驱动件233,所述导向组件231的一端与座椅的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233连接在所述导向组件231的自由端且能够沿所述导向组件231的直线方向移动,所述驱动套232与所述驱动件233驱动连接;所述连接套22转动连接在座椅的背靠的侧壁上,所述连接套22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套232的自由端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23设置在所述连接套22和所述驱动套232之间,所述弹性件23的两端分别于所述驱动件233和所述连接套22抵接。
32.具体地,当需要增加座椅背靠的弹性缓冲硬度时,通过驱动套232驱动驱动件233沿导向组件231的引导方向往连接套22方向直线移动,对弹性件23进行挤压,使弹性件23的弹性势能增加;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座椅背靠采用固定设置有柔软本体结构实现背靠缓冲结构,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腰背形状做对应调整,导致座椅的实用性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靠硬度调节装置200通过驱动件233对弹性件23的挤压作用实现对弹性件23的弹性势能调节,进而调节背靠的硬度,有效应对不同使用者的腰背缓冲需求,有效的提高该座椅的实用性。
33.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座椅的背靠与座椅的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连接套22转动连接在座椅的背靠的自由端,导向组件231转动连接在座椅支架的侧壁上,背靠硬度调节装置200调节完毕后,使用者的腰背与座椅的背靠抵接挤压后,由于弹性件23的弹性势
能发生改变,弹性件23形变范围与背靠硬度调节装置200调节前的形变范围改变,例如,弹性件23受驱动件233挤压后弹性势能增加后,弹性件23的形变范围减少,使用者往背靠方向挤压的极限行程降低,座椅的背靠硬度增加。
34.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231包括旋转座2311和连接杆2312,所述旋转座2311转动连接在座椅的支架上,所述驱动套232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座231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31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座2311上,所述连接杆23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旋转座2311并延伸至所述驱动套232内,所述连接杆2312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驱动件233穿设有螺纹孔,所述驱动件233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3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座2311互为相对的两端成型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旋转座2311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光孔,所述连接杆2312呈螺纹杆结构设置,所述第一端面上成型用于限位螺纹杆的螺帽结构的固定槽,所述安装孔2313成型于所述第二端面上。
35.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233包括螺杆2331和抵接座2332,所述抵接座2332固定设置在所述螺杆2331上,所述螺纹孔成型于所述螺杆2331和所述抵接座2332上,所述螺杆2331通过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312上,所述抵接座2332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弹性件23的限位槽,所述弹性件23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抵接。
36.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3为弹簧,所述连接套22的底壁设置有延伸至所述连接套22内孔的连接柱221,所述弹性件23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杆2312上,所述弹性件23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柱221上。
37.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套232包括旋转套2321和滑套2322,所述旋转套2321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312上,所述旋转座2311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孔2313,所述旋转套2321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孔2313内,所述滑套2322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套2321上,所述滑套2322沿所述连接杆2312的长度方向往所述连接套22的方向延伸,所述滑套2322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套22滑动连接,所述旋转套2321与所述驱动件233键连接。
38.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套2321的内壁和所述螺杆2331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凸肋结构,所述旋转套2321靠近所述安装孔2313的端部往该旋转套2321内部凸出设置的凸环结构,所述凸环结构与所述连接杆2312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套2321和所述护套由金属材料铸造一体成型。
39.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套2322靠近所述连接套22的端部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有至少一组限位块2324,所有所述限位块2324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限位块2324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滑套2322的内孔的开口位置,所有所述限位块2324之间成型有与所述连接套22的端部滑动连接的限位滑孔,所述连接套22延伸至所述滑套2322内孔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环222,所述限位凸环222靠近所述安装槽的端面与所述限位块2324的端部抵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22靠近所述滑套2322端部有锥形导向槽,所述锥形导向槽的槽径沿所述连接套22的长度方向逐渐收窄。
40.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231还包括止挡螺母2314,所述止挡螺母2314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312上且位于所述驱动套232的内壁和
所述驱动件233之间,所述止挡螺母2314与所述驱动套232的内圈键连接,具体的,所述止挡螺母2314与所述螺杆2331的外径相等。
41.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套232上紧配连接有驱动环2325,所述驱动环2325的外侧壁上有用于增加摩擦系数的防滑纹,所述驱动套23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环2325的连接槽。
42.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包括上述的背靠硬度调节装置200,由于该座椅采用了上述的背靠硬度调节装置200,而当需要增加座椅背靠的弹性缓冲硬度时,通过驱动套232驱动驱动件233沿导向组件231的引导方向往连接套22方向直线移动,对弹性件23进行挤压,使弹性件23的弹性势能增加;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座椅背靠采用固定设置有柔软本体结构实现背靠缓冲结构,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腰背形状做对应调整,导致座椅的实用性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靠硬度调节装置200通过驱动件233对弹性件23的挤压作用实现对弹性件23的弹性势能调节,进而调节背靠的硬度,有效应对不同使用者的腰背缓冲需求,有效的提高该座椅的实用性。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