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改造老挡墙的生态、亲水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11:09: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生态改造,尤其是涉及一种改造老挡墙的生态、亲水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城市河体建设不仅要使堤岸发挥水利工程的功效,而且要使其融入城市园林景观、生态环保、建筑艺术等多种内容,使其成为城市中一种独特的线形景观。一些地方已建河体堤岸以传统形式的挡墙为主,主要为浆砌石、灌砌石及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挡墙等。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将这些传统形式的硬质挡墙应用于河体整治中时,大多只关注河体的行洪与排涝功能,对河体的生态环境关注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河堤附近的生态环境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造老挡墙的生态、亲水护岸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造老挡墙的生态、亲水护岸结构,包括河堤,所述河堤远离河体的一侧形成湿地区域,所述湿地区域远离河堤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楼梯,所述楼梯远离湿地区域的一侧设有人行步道,所述人行步道远离楼梯的一侧设有绿化区域。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湿地区域的设置为湿地区域上动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湿地区域具有良好的蓄水功能,众多水生植物的存在减少了河体洪涝时对河体周边造成的损失,从而提升了河体附近的生态环境。
6.可选的,所述楼梯上设有若干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插接杆,所述楼梯上开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插接杆抵紧在第一插接槽的槽壁上。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插杆与第一插接槽的设置具有限制安装板位移的效果,减少了安装板在外力作用下从楼梯上脱落的可能,从而提升了安装板与楼梯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行人可以稳定的在安装板上进行观赏与游玩。
8.可选的,所述楼梯上设有滚木,所述滚木与安装板相互抵紧。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滚木本身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滚木的设置为河水与土壤、水中微生物与植物之间提供联系,提升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增强了河体的自净能力。
10.可选的,所述插接杆朝向湿地区域的一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背离插接杆的端面上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远离插接杆的一端部分延伸至湿地区域的上方。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的设置具有阻挡水流的效果,减少了湿地区域的水面过高导致安装板上湿滑,使得行人滑倒的可能;当水流上涨时,弧形板可以阻挡部分水流,减少了楼梯附近的排水压力。
12.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插接杆相匹配的第二插接槽,所述插接杆滑移连接在第二插接槽内,所述第二插接槽的槽壁上穿设并螺纹连接有锁紧杆,所述锁紧杆朝向
插接杆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与插接杆相互抵紧,所述锁紧杆远离插接杆的一端设有手轮。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弧形板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手轮的方式带动锁紧杆转动,直至锁紧板与插接杆之间具有间隙,继而拉动连接板使得连接板带动弧形板沿插接杆移动直至移动到指定位置,之后转动手轮使得插接杆被抵紧在锁紧板与第二插接槽的槽壁之间,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轮对弧形板的高度进行调整。
14.可选的,所述人行步道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泥沙层,所述泥沙层上设有若干青石板。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青石板本身不具有反射性,减少了石材本身对绿化区域的伤害,青石板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减少了青石板腐蚀损坏的可能,青石板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减少了行人在青石板上滑倒的可能,从而提升了行人行走时的安全性能。
16.可选的,所述青石板上设有若干连接胶柱,所述泥沙层上开设有若干与连接胶柱相匹配的连接槽,若干所述连接胶柱分别插接在若干连接槽内。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胶柱的设置具有限制青石板位移的效果,减少了青石板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相对泥沙层的位移,从而提升了青石板与泥沙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人行步道的两侧边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槽壁上设有连接灯带。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槽的设置具有引导水流的效果,减少了水流汇聚到青石板上,无法及时排除的可能,从而提升了青石板的排水效果;连接灯带具有引导指示的作用,减少了行人在夜晚误入绿化区域的可能。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湿地区域的设置为湿地区域上动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湿地区域具有良好的蓄水功能,众多水生植物的存在减少了河体洪涝时对河体周边造成的损失,从而提升了河体附近的生态环境;
22.2.当需要对弧形板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手轮的方式带动锁紧杆转动,直至锁紧板与插接杆之间具有间隙,继而拉动连接板使得连接板带动弧形板沿插接杆移动直至移动到指定位置,之后转动手轮使得插接杆被抵紧在锁紧板与第二插接槽的槽壁之间,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轮对弧形板的高度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弧形板升降的剖面示意图。
25.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连接胶柱的爆炸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河堤;2、湿地区域;3、楼梯;4、人行步道;5、绿化区域;6、安装板;7、插接杆;8、第一插接槽;9、滚木;10、连接板;11、弧形板;12、第二插接槽;13、锁紧杆;14、锁紧板;15、手轮;16、泥沙层;17、青石板;18、连接胶柱;19、连接槽;20、弧形槽;21、连接灯带。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改造老挡墙的生态、亲水护岸结构。
30.如图1所示,一种改造老挡墙的生态、亲水护岸结构包括河堤1,拆卸部分河堤1使得河堤1高度低于河体常规深度,例如河堤1高度可以低于河体常规深度0.2米,河体水流跨过河堤1,并在河堤1远离河体的一端形成湿地区域2,湿地区域2内种植有水生生物,例如石菖蒲、荷花、金鱼藻、浮萍等多种层次的水生生物;湿地区域2远离河堤1的一端倾斜设置有楼梯3,楼梯3远离湿地区域2的一侧设置有人行步道4,人行步道4远离楼梯3的一侧设置有绿化区域5,绿化区域5可以种植例如石楠树、华山松等高大多叶植物用以提升绿化面积。因此,拆除部分河堤1,使得河堤1一侧形成湿地区域2,改善了河体周边的生态环境;湿地区域2本身具有良好的蓄水能力,减少了洪涝时对周边区域的影响。
31.如图1所示,楼梯3上连接有若干安装板6,安装板6上固定连接有插接杆7,楼梯3朝向安装板6的端面开设有若干与插接杆7尺寸相匹配的第一插接槽8,插接杆7与第一插接槽8的槽壁相互抵紧,楼梯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滚木9,滚木9轴线方向与楼梯3平行设置,滚木9与安装板6相互抵紧。因此,滚木9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提升了水生动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居住环境,使得水生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对河体进行清洁与净化,从而提升了河体的自净能力;插接杆7提升了安装板6与楼梯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减少了插接杆7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相对楼梯3的位移,使得行人可以稳定的在安装板6上行走。
32.如图2和图3所示,插接杆7朝向湿地区域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上开设有与插接杆7尺寸相匹配的第二插接槽12,连接板10滑移连接在插接杆7上,连接板10上穿设并螺纹连接有锁紧杆13,锁紧杆13朝向插接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锁紧板14,锁紧杆13远离插接杆7的一端固定套设有手轮15,插接杆7被抵紧在锁紧板14与第二插接槽12的槽壁之间。连接板10背离插接杆7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1,弧形板11远离连接板10的一端部分延伸至湿地区域2的上方。因此,弧形板11的设置具有阻挡湿地区域2水流的效果,当适度水流过多时,水流在弧形板11的阻挡下沿弧形板11部分返回湿地区域2,减少了水流直接涌上安装板6上,导致行人在安装板6上滑倒的可能;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弧形板11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可以首先转动手轮15使得抵紧板与插接杆7分离,继而拉拔弧形板11带动连接板10移动,直至移动到需要的高度,之后转动手轮15带动锁紧板14移动,直至插接杆7被抵紧在锁紧板14与第二插接槽12的槽壁之间,使得弧形板11可以对不同高度的河体进行防护,从而提升了弧形板11的防护范围。
33.如图1和图4所示,人行步道4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泥沙层16,泥沙层16上嵌设有若干青石板17,青石板17朝向泥沙层16的端面上粘接有若干连接胶柱18,泥沙层16上开设有若干与连接胶柱18尺寸相匹配的连接槽19,若干连接胶柱18分别粘接在若干连接槽19的槽壁上。因此,连接胶柱18的设置具有限制青石板17位移的效果,减少了青石板17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相对泥沙层16的位移,从而提升了青石板17与连接胶柱18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青石板17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与防水性,减少了青石板17被水流腐蚀损坏的可能,从而提升了青石板17的使用寿命。
34.如图1和图4所示,人行步道4的两端分布开设有弧形槽20,弧形槽20沿着人行步道4的长度方向设置,弧形槽20朝向人行步道4的槽壁上粘接有连接灯带21。弧形槽20的设置
提升了雨水从青石板17上流失的速度,提升了雨水的排除效率,进一步减少了雨水对青石板17的腐蚀效果;连接灯带21具有引导指示的效果,减少了在黑夜情况下,行人误入绿化区域5的可能。
35.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拆除部分河堤1后,河体的水流跨过河堤1并形成湿地区域2,在湿地区域2远离河堤1的一侧设置有楼梯3,楼梯3上铺设有木质的安装板6,木质的安装板6提升了湿地区域2内水生生物与微生物的居住环境,提升了水生生物对湿地区域2的净化效果,在楼梯3的一侧设置有人行步道4,人行步道4远离楼梯3的一侧设置有绿化区域5,进一步提升了河堤1周围的生态环境。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