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方便调节的节能建筑光伏幕墙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07:33: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幕墙安装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调节的节能建筑光伏幕墙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可分为玻璃幕墙、石材幕墙等,随着光伏能源的逐渐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式的光伏幕墙,他是通过将传统玻璃板或石材板替换成太阳能板来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充分利用了建筑外立面,降低了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占地成本。
3.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620468421.1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幕墙用光伏电池板的安装结构,用于固定多个光伏电池板,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方形框架、与所述光伏电池板一一对应的轴、旋转钮以及多根同步带,各所述轴轴接于所述方形框架的一对边,每个所述轴上固定对应的所述光伏电池板;每相邻两个所述轴通过一根所述同步带同步连接;所述旋转钮固定在一个所述轴上。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光伏电池板仅通过一个轴与框架连接,摆动幅度过小,使得光伏电池板仅能翻转较小角度,不利于充分接受太阳光的照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光伏电池板翻转幅度过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调节的节能建筑光伏幕墙安装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方便调节的节能建筑光伏幕墙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方便调节的节能建筑光伏幕墙安装结构,包括框架和光伏电池板,所述光伏电池板设置有多个并在所述框架上依次排列,所述光伏电池板一端设置有粗调轴、另一相对端设置有精调轴,所述粗调轴上铰接有粗调杆,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粗调杆缩入所述框架内或伸出所述框架外的粗调机构;所述精调轴上铰接有精调杆,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精调杆带动所述光伏电池板在所述粗调轴上翻转的精调机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调节光伏电池板在框架上的倾斜角度时,先通过精调机构驱使精调杆带动光伏电池板在粗调轴上翻转,以对光伏电池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随后通过粗调机构驱使粗调杆带动光伏电池板朝框架内缩入,此时光伏电池板的倾斜角度加大,有效提高了光伏电池板倾斜角角度的调整范围,提高了光伏电池板对光能的有效利用率。
9.可选的,所述粗调杆呈弯折状且所述粗调杆的弯折部铰接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粗调机构用于驱使所述粗调杆远离所述光伏电池板的一端在所述框架上摆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粗调机构驱动弯折状的粗调杆在框架上转动时,可带动
光伏电池板设有粗调轴的一端在框架上绕粗调轴与框架的铰接轴摆动,从而当精调杆限定了光伏电池板的位置后,粗调杆带动光伏电池板缩入框架中后,可加大光伏电池板在框架上的倾斜角度,以实现提高光伏电池板倾斜角度范围的效果。
11.可选的,所述粗调机构包括沿正交于所述粗调轴轴向设置的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粗调杆远离所述光伏电池板的一端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调节杆沿其轴向滑动并自锁的第一调节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调节组件驱使第一调节杆沿其轴向移动时,可带动第一连杆拉动粗调杆在框架上摆动,进而实现对粗调轴和光伏电池板的调节效果。
13.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外壁上的第一内螺筒,所述第一内螺筒与所述第一调节杆同轴,所述第一调节杆端部固接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筒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框架上转动第一内螺筒,第一内螺筒旋转时带动第一螺杆沿其轴向平移,从而带动第一调节杆在框架上沿第一调节杆的轴向移动以实现对光伏电池板倾斜角度的调节效果。
15.可选的,所述精调机构包括沿正交于所述精调轴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调节杆,多个所述精调杆均铰接在所述第二调节杆上,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二调节杆沿其轴向滑动并自锁的第二调节组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调节组件在调节第二调节杆时,第二调节杆同步带动多个精调杆摆动,从而多个精调杆同步带动多个光伏电池板在框架上摆动指定角度,可实现光伏电池板去倾斜角度的稳定调节。
17.可选的,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外壁上的第二内螺筒,所述第二内螺筒与所述第二调节杆同轴,所述第二调节杆端部固接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筒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杆。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框架上转动第二内螺筒,第二内螺筒旋转时带动第二螺杆沿其轴向平移,从而带动第二调节杆在框架上沿第二调节杆的轴向移动以实现对多个光伏电池板倾斜角度的同步调节效果。
19.可选的,所述框架远离所述光伏电池板的一侧固接有完全封闭所述框架内开口的封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板对框架的开口进行封堵,在建筑外立面安装框架时,将封板贴在靠近建筑的一侧,可确保框架对建筑的防水性能。
21.可选的,所述框架最靠近邻近的所述光伏电池板上所述粗调杆的一侧边缘上贯穿开设有多个导水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建筑外立面安装框架时,将导水孔设置在框架的下边框上,多个导水孔可即时将框架内侧蓄积的雨水排出。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精调机构驱使精调杆带动光伏电池板在粗调轴上翻转,可实现对光伏电池板倾斜角度的稳定调整,随后通过粗调机构驱使粗调杆带动光伏电池板朝框架内缩入,此时光伏电池板的倾斜角度加大,有效提高了光伏电池板倾斜角角度的调整范围,提高了光伏电池板对光能的有效利用率;
25.2.转动第一内螺筒和第二内螺筒时可分别驱使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沿各自轴向在框架上移动,从而驱使多个光伏电池板在框架上同步翻转,利于光伏电池板倾斜角度的统一调整。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2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框架;2、光伏电池板;3、粗调轴;4、精调轴;11、安装座;31、粗调杆;32、第一调节杆;33、第一连杆;34、第一内螺筒;35、第一螺杆;41、精调杆;42、第二调节杆;43、第二内螺筒;44、第二螺杆;5、封板;6、导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方便调节的节能建筑光伏幕墙安装结构。参照图1和图2,方便调节的节能建筑光伏幕墙安装结构包括框架1和光伏电池板2,光伏电池板2设置有多个并在框架1上依次排列,本技术实施例中光伏电池板2设置有三个,光伏电池板2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粗调轴3、另一相对端设置有精调轴4,粗调轴3平行于精调轴4设置,精调轴4上铰接有精调杆41,框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精调杆41带动光伏电池板2在粗调轴3上翻转的精调机构。
32.精调机构包括沿正交于精调轴4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调节杆42,框架1上固接有多个沿第二调节杆42轴向间隔布置的安装座11,此时第二调节杆42同步带动多个精调杆41摆动,第二调节杆42贯穿滑动设置在安装座11上;多个精调杆41均铰接在第二调节杆42上,框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二调节杆42沿其轴向滑动并自锁的第二调节组件。
33.需要调节光伏电池板2在框架1上的倾斜角度时,通过第二调节组件驱使第二调节杆42沿第二调节杆42轴向移动,第二调节杆42在多个安装座11上移动时带动多个精调杆41同步摆动,从而精调杆41带动粗调轴3及光伏电池板2在粗调轴3上翻转,以实现对光伏电池板2的倾斜角度的稳定调整;且第二调节组件自锁后,能使光伏电池板2的倾斜状态更加稳定。
34.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框架1外壁上的第二内螺筒43,第二内螺筒43与第二调节杆42同轴,第二调节杆42端部固接有与第二内螺筒43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杆44。在框架1上转动第二内螺筒43,第二内螺筒43旋转时带动第二螺杆44在第二内螺筒43中沿其轴向平移,从而带动第二调节杆42在框架1上移动以实现对多个光伏电池板2倾斜角度的同步调节效果。
35.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二调节杆42端部的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调节杆42同轴,第二螺纹杆与框架1边缘螺纹连接。旋转第二螺纹杆时,第二螺纹杆在框架1上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也可实现对第二调节杆42的驱动效果。
36.粗调轴3上铰接有粗调杆31,框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粗调杆31缩入框架1内或伸
出框架1外的粗调机构,粗调杆31呈弯折状且粗调杆31的弯折部铰接在框架1上,粗调机构用于驱使粗调杆31远离光伏电池板2的一端在框架1上摆动;粗调机构包括沿正交于粗调轴3轴向向设置的第一调节杆32,第一调节杆32与粗调杆31远离光伏电池板2的一端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33,框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一调节杆32沿其轴向滑动并自锁的第一调节组件。
37.第一调节组件驱使第一调节杆32沿其轴向移动时,可带动第一连杆33拉动粗调杆31在框架1上摆动,当第二调节组件驱使第二调节杆42滑动并带动光伏电池板2翻转至一定角度后,通过第一调节组件推动第一调节杆32以带动弯折状的粗调杆31在框架1上向框架1内摆动,可使光伏电池板2设有粗调轴3的一端沉入框架1内,从而加大了光伏电池板2在框架1上的倾斜角度,扩大了光伏电池板2在框架1上倾斜角度的调整范围,提高了光伏电池板2对光能的有效利用率。
38.本技术实施例中,三个第一连杆33均铰接在同一第一调节杆32上,且同一光伏电池板2均对应设置有两个粗调轴3和两个精调轴4,两个粗调轴3和两个精调轴4均分别设置在光伏电池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精调轴4设置在两个粗调轴3之间。
39.第一调节杆32对应多个第一连杆33,可使多个光伏电池板2倾斜角度的调整更加同步和统一;一个光伏电池板2上设置多个粗调轴3和多个精调轴4,可使光伏电池板2在翻转时更加稳定。
40.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框架1外壁上的第一内螺筒34,第一内螺筒34与第一调节杆32同轴,第一调节杆32端部固接有与第一内螺筒34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35。在框架1上转动第一内螺筒34,第一内螺筒34旋转时带动第一螺杆35在第一内螺筒34中沿其轴向平移,从而带动第一调节杆32在框架1上移动以实现对多个光伏电池板2倾斜角度的同步调节效果。
41.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一调节杆32端部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调节杆32同轴,第一螺纹杆与框架1边缘螺纹连接。旋转第一螺纹杆时,第一螺纹杆在框架1上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也可实现对第一调节杆32的驱动效果。
42.进一步的,为确保光伏幕墙安装时的防水性能,框架1远离光伏电池板2的一侧固接有完全封闭框架1内开口的封板5,框架1最靠近邻近的光伏电池板2上粗调杆31的一侧边缘上贯穿开设有多个导水孔6,导水孔6所处的框架1边缘面与第一调节杆32呈正交设置,导水孔6位于框架1远离封板5的边缘处。
43.封板5对框架1的开口进行封堵,在建筑外立面安装框架1时,将封板5贴在靠近建筑的一侧,可确保框架1对建筑的防水性能,同时当雨水蓄积在框架1内沿后,多个导水孔6可即时将框架1内侧蓄积的雨水排出。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方便调节的节能建筑光伏幕墙安装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需要调节光伏电池板2在框架1上的倾斜角度时,先通过旋转第二调节杆42驱使精调杆41带动光伏电池板2在粗调轴3上翻转,以对光伏电池板2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随后通过旋转第一调节杆32驱使粗调杆31在框架1上摆动以使光伏电池板2朝框架1内缩入,此时光伏电池板2的倾斜角度加大,有效提高了光伏电池板2倾斜角角度的调整范围,提高了光伏电池板2对光能的有效利用率。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