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全自动水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2022-04-06 22:13: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全自动水过滤器。


背景技术:

2.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1990年产煤10.9亿吨,其中发电用煤仅占12%。火力发电仍有巨大潜力,由于地球上化石燃料的短缺,人类正尽力开发核能发电、核聚变发电以及高效率的太阳能发电等,以求最终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能源问题,但目前最主要的发电方式还是火力发电。随着发电机、汽轮机制造技术的完善,输变电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电力系统的出现以及社会电气化对电能的需求,世界最大火电厂是日本的鹿儿岛火电厂,容量为4400兆瓦。但机组过大又带来可靠性、可用率的降低,因而到90年代初,火力发电单机容量稳定在300~700兆瓦。其所占中国总装机容量约在70%以上。火力发电所使用的煤,占工业用煤的50%以上。目前我国发电供热用煤占全国煤炭生产总量的50%左右。火力发电中对水的需求量很大,需要用到高温高压的水蒸汽来带动涡轮转动进而实现发电,但是火力发电厂对水的品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水中杂质过多会对发电设备造成损伤,因此急需一种新型全自动水过滤器。
3.公开号为cn204395567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全自动自清洗水过滤器,它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顶盖、安装在顶盖上的减速机以及减速机相接的清扫轴,所述顶盖上设有吊耳,所述减速机为孔输出减速机。本实用新型整体吊装时,将起重用钢丝绳穿过吊耳,将整个过滤器吊起,减少了因没有吊耳,无处挂钢丝绳,或在过滤器外部用钢丝绳捆扎起吊,但是该实用新型无法针对不同的用途采用不同过滤程度的水,但是该实用新型也无法实现根据剩余水量来控制过滤工程的开启与关闭,这样会导致会造成工作用水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了加工成本的增加,因此针对该缺陷发明了一种新型全自动水过滤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新型全自动水过滤器包括高压水泵和底座、三次过滤滑块、第一通道外壁、三次过滤外壁和固定轴,所述的三次过滤外壁内侧滑动安装有滑动板,所述的滑动板上侧固定安装有多组小轴,所述的小轴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挡盖,所述的滑动板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的挡盖端面在滑动板上表面的投影包围住住滑动板的通孔,所述的滑动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挡轴,所述的挡轴轴线方向为重力方向,所述的挡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挡环,所述的三次过滤外壁内侧水平面设置有通孔,所述的三次过滤外壁的通孔在三次过滤外壁内侧水平面的投影包围住挡轴下端面在三次过滤外壁内侧水平面的投影,所述的挡轴的挡环在三次过滤外壁内侧水平面的投影包围住三次过滤外壁通孔在三次过滤外壁内侧水平面的投影,三次过滤外壁内侧的通孔内安装有漏管,所述的漏管的内径大于挡轴的半径,所述的三次过滤外壁内侧固定安装有顶轴,所述的顶轴轴线方向为重力方向,所述的顶轴端面在滑动板上表面投影与滑动板通孔在滑动板上表面投影完全重
合;所述的三次过滤滑块滑动安装在第一通道外壁内侧,所述的三次过滤滑块与滑动板之间通过运动组件连接,通过运动组件实现滑动板与三次过滤滑块运动方向相反。
5.所述的固定轴转动安装在三次过滤外壁侧面,所述的固定轴轴线方向与三次过滤外壁边线平行且垂直于重力方向,所述的固定轴一端安装有下浮力组件,所述的下浮力组件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带动固定轴转动,所述的固定轴另一端安装有双重曲柄滑块机构,所述的双重曲柄滑块机构与开关组件一端安装在一起,双重曲柄滑块机构带动开关组件运动,所述的开关组件另一端安装有上浮力组件,所述的上浮力组件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带动开关组件运动。所述的上浮力组件安装在第一通道外壁上方。
6.进一步的,所述的双重曲柄滑块机构安装在第一通道外壁侧面。
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通道外壁固定安装在三次过滤外壁上方。
8.进一步的,还包括二次过滤外壁和二次过滤滑块,所述的二次过滤滑块滑动安装在二次过滤外壁内侧,所述的二次过滤滑块与三次过滤滑块连接在一起。
9.进一步的,所述的漏管侧面设置有孔洞。
10.进一步的,所述的漏管与挡轴同轴心,所述的顶轴与挡盖同轴心。
11.进一步的,所述的顶轴长度大于挡轴挡环上端面到滑动板上表面的距离。
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管道组和过滤机构的配合实现了针对不同通途采用不同过滤程度的水,从而降低了过滤成本;(2)通过控制机构和过滤机构的配合实现了根据过滤机构内剩余水的量来控制注水过程的开启与关闭,进而避免了水的浪费,从而降低了成本;(3)通过过滤机构实现了根据发电过程中水的损耗情况来控制水的流入,避免水分不足而导致发电速率的降低。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管道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控制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发明过滤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发明控制机构与过滤机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18.图6为本发明工作流程示意图。
19.图7为本发明控制机构内部机构示意图。
20.图8为本发明图7下浮力组件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9为本发明图7上浮力组件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10为本发明双重曲柄滑块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11为本发明图10双重曲柄滑块机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12为本发明图10双重曲柄滑块机构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13为本发明初次过滤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4为本发明二次过滤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5为本发明二次过滤外壁与二次过滤滑块连接关系示意图。
28.图16为本发明图15二次过滤外壁与二次过滤滑块连接关系e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17为本发明二次过滤滑块与三次过滤滑块连接关系示意图。
30.图18为本发明三次过滤滑块与运动组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31.图19为本发明滑动板与运动组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32.图20为本发明图19滑动板与运动组件连接关系f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33.图21为本发明三次过滤外壁与第二通道外壁连接关系正视图。
34.图22为本发明图21三次过滤外壁与第二通道外壁连接关系g-g方向剖视图。
35.图23为本发明三次过滤外壁与第二通道外壁连接关系俯视图。
36.附图标记:1-管道组;2-加热冲击发电区;3-冷凝机构;4-控制机构;5-除氧头;6-高压水泵;7-水箱;8-过滤机构;9-底座;10-升降座;101-蒸汽管;102-冷凝进水管;103-冷凝出水管;104-输出管;105-输入管;301-冷凝箱体;302-冷凝循环水管;303-蒸汽冷却管;401-转动杆;402-第一连杆;403-下滑块;404-滑轨;405-上滑块;406-第二连杆;407-控制连杆;408-水龙头;409-固定轴;410-伸出轴;411-固定块;412-摆动杆;413-浮囊;414-固定环;415-浮块;416-第三连杆;417-推动块;418-开关块;419-浮力轴;801-初次过滤组;802-二次过滤组;803-第一通道;804-三次过滤组;805-第二通道;8011-初次过滤外壁;8012-过滤网;8021-二次过滤外壁;8022-异形齿轮;8023-活性炭;8024-磁铁;8025-转动齿轮;8026-动力电机;8027-二次过滤滑块;8028-弹簧杆;8031-第一通道外壁;8032-带动轴;8033-三次过滤滑块;8034-复位弹簧;8041-三次过滤外壁;8042-滑动板;8043-伸出槽板;8044-上转动台;8045-第四连杆;8046-滑行端轴;8047-下转动台;8048-小轴;8049-挡盖;80410-挡轴;80411-顶轴;80412-挡板;8051-第二通道外壁;8052-漏管;8053-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38.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39.实施例:一种新型全自动水过滤器;包括管道组1、加热冲击发电区2、冷凝机构3、控制机构4、除氧头5、高压水泵6、水箱7、过滤机构8、底座9和升降座10,加热冲击发电区2、冷凝机构3、高压水泵6和过滤机构8之间通过管道组1连接在一起,管道组1用于运输加热冲击发电区2中完成冲击涡轮扇叶过程的蒸汽与工作过程中的水,冷凝机构3用于将加热冲击发电区2中完成冲击涡轮扇叶过程的蒸汽冷凝成水,管道组1与高压水泵6安装在一起,过滤机构8侧面安装有除氧头5用于除掉水中的氧,加热冲击发电区2、冷凝机构3、除氧头5、过滤机构8和升降座10安装在底座9上侧,升降座10具有升降功能,升降座10上侧安装有水箱7,通过调整升降座10的高度调整水箱7的高度,过滤机构8侧面安装有控制机构4用于控制注水过程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机构4与水箱7通过水管连接在一起。
40.过滤机构8设置有初次过滤组801、二次过滤组802、第一通道803、三次过滤组804和第二通道805。
41.冷凝机构3设置有冷凝箱体301、冷凝循环水管302和蒸汽冷却管303,冷凝箱体301内侧固定安装有冷凝循环水管302,冷凝循环水管302外表面缠绕有蒸汽冷却管303,蒸汽冷却管303两端安装在冷凝箱体301两侧。
42.如图2~图5所示,管道组1;蒸汽管101一端与冷凝循环水管302一端安装,蒸汽管101另一端与加热冲击发电区2一侧安装,冷凝循环水管302另一端与输入管105一端安装,输入管105另一端与三次过滤组804安装,第二通道805与输出管104一端安装,输出管104另一端与加热冲击发电区2另一侧安装;蒸汽冷却管303一端与冷凝进水管102一端安装,冷凝进水管102另一端与第一通道803安装,蒸汽冷却管303另一端与冷凝出水管103一端安装,冷凝出水管103另一端与二次过滤组802安装。
43.如图2、图6所示,管道组1、加热冲击发电区2、冷凝机构3和过滤机构8中水流输出处均固定安装有高压水泵6。
44.如图3~图5、图7~图13、图19所示,初次过滤组801设置有初次过滤外壁8011,三次过滤组804设置有三次过滤外壁8041,固定轴409转动安装在三次过滤外壁8041侧面,三次过滤外壁8041侧面固定安装有除氧头5,固定轴409轴线方向与三次过滤外壁8041边线平行且垂直于重力方向,固定轴409一端安装有下浮力组件,下浮力组件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带动固定轴409转动,固定轴409另一端安装有双重曲柄滑块机构,双重曲柄滑块机构与开关组件一端安装在一起,双重曲柄滑块机构带动开关组件运动,开关组件另一端安装有上浮力组件,上浮力组件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带动开关组件运动。上浮力组件安装在第一通道外壁8031上方。
45.如图7~9所示,下浮力组件设置有摆动杆412,固定轴409一端固定安装有摆动杆412,摆动杆412末端固定安装有浮力轴419,浮力轴419外表面沿着轴线方向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十个固定环414,所述的固定环414上分布有三个浮囊413。
46.如图3~5、10~12所示,双重曲柄滑块机构设置有转动杆401,转动杆401固定安装在固定轴409另一端,转动杆401一端与第一连杆402一端转动安装,第一连杆402另一端转动安装在下滑块403侧面,下滑块403滑动安装在滑轨404内侧,滑轨404固定安装在第一通道外壁8031侧面,下滑块403侧面固定安装有推动块417,推动块417与上滑块405间歇接触,上滑块405滑动安装在滑轨404内侧,上滑块405侧面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杆406一端。
47.如图1、图3~5、图10~12所示,上浮力机构设置有控制连杆407,第二连杆406另一端转动安装在伸出轴410外表面,伸出轴410固定安装在控制连杆407侧面,控制连杆407转动安装在固定块411上,固定块411固定安装在初次过滤外壁8011上侧,伸出轴410与第三连杆416一端转动安装,第三连杆416另一端与浮块415转动安装,浮块415滑动安装在初次过滤外壁8011内侧,控制连杆407侧面固定安装有水龙头408,水龙头408通过水管与水箱7连接。
48.如图2和图12所示,开关组件设置有418,控制连杆407侧面设置有槽孔,控制连杆407槽孔内滑动安装有开关块418,控制连杆407槽孔内设置有接触开关,水箱7侧面设置有水泵,控制连杆407槽孔内的接触开关与水箱7侧面的水泵连接。
49.如图6、图7和图13所示,初次过滤组801;初次过滤外壁8011内侧设置有通孔,初次过滤外壁8011通孔内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8012。
50.如图6、图7和图14~17所示,二次过滤组802;异形齿轮8022转动安装在二次过滤外壁8021内侧,异形齿轮8022与转动齿轮8025啮合,异形齿轮8022上侧均匀交错分布有活性炭8023和磁铁8024,转动齿轮8025固定安装在动力电机8026输出端,动力电机8026固定安装在二次过滤外壁8021内侧,二次过滤外壁8021内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杆8028,弹簧杆
8028外表面缠绕有弹簧,弹簧杆8028外表面滑动安装有二次过滤滑块8027,弹簧杆8028外表面的弹簧固定安装在二次过滤滑块8027上。
51.如图6、图7和图17~18所示,第一通道803;二次过滤滑块8027固定安装在带动轴8032上侧,带动轴8032下侧固定安装有三次过滤滑块8033,三次过滤滑块8033滑动安装在第一通道外壁8031内侧,三次过滤滑块8033上侧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8034,复位弹簧8034固定安装在第一通道外壁8031内侧,第一通道外壁8031内设置有冷却装置。
52.如图6、图7和图17~23所示,三次过滤组804;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侧滑动安装有滑动板8042,滑动板8042上侧固定安装有四组小轴8048,小轴8048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挡盖8049,滑动板8042设置有四组通孔,挡盖8049端面在滑动板8042上表面的投影包围住住滑动板8042的通孔,滑动板8042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挡轴80410,挡轴80410轴线方向为重力方向,挡轴80410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挡环,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侧水平面设置有通孔,三次过滤外壁8041的通孔在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侧水平面的投影包围住挡轴80410下端面在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侧水平面的投影,挡轴80410外表面的挡环在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侧水平面的投影包围住三次过滤外壁8041通孔在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侧水平面的投影,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侧的通孔内安装有漏管8052,漏管8052的内径大于挡轴80410的半径,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侧固定安装有顶轴80411,顶轴80411轴线方向为重力方向,顶轴80411端面在滑动板8042上表面投影与滑动板8042通孔在滑动板8042上表面投影完全重合;三次过滤滑块8033滑动安装在第一通道外壁8031内侧,三次过滤滑块8033与滑动板8042之间通过运动组件连接,通过运动组件实现滑动板8042与三次过滤滑块8033运动方向相反,漏管8052与挡轴80410同轴心,挡轴80410与挡盖8049同轴心,顶轴80411长度大于挡轴80410挡环上端面到滑动板8042上表面的距离。
53.如图18~20所示,运动组件设置有上转动台8044,上转动台8044固定安装在三次过滤滑块8033下侧,上转动台8044与第四连杆8045一端转动安装,第四连杆8045侧面设置有两段槽孔,滑行端轴8046和下转动台8047分别滑动安装在第四连杆8045侧面不同的槽孔内,下转动台8047固定安装在滑动板8042上侧,滑行端轴8046滑动安装在伸出槽板8043侧面,伸出槽板8043固定安装在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侧。
54.如图22所示,挡板80412固定安装在滑动板8042下侧。
55.如图20~图23所示,第二通道805;第二通道805设置有第二通道外壁8051,第二通道外壁8051内部安装有四个漏管8052,漏管8052侧面设置有孔洞,第二通道外壁8051内设置有加热装置,第二通道外壁8051下侧固定安装有支脚8053,支脚8053固定安装在底座9上侧。
56.工作原理:(1)工作进行时水龙头408向初次过滤外壁8011内注水,水通过过滤网8012流入二次过滤外壁8021内,之后动力电机8026启动带动转动齿轮8025转动,转动齿轮8025带动异形齿轮8022转动,异形齿轮8022带动活性炭8023和磁铁8024转动,之后二次过滤外壁8021内的水通过活性炭8023和磁铁8024的过滤后流入第一通道外壁8031内,之后第一通道外壁8031内的冷却装置对水进行冷却,第一通道外壁8031内的水一部分通过冷凝进水管102流入蒸汽冷却管303内,蒸汽冷却管303内的冷却水对冷凝循环水管302进行冷却,之后蒸汽冷却管303内的水沿着冷凝出水管103流入二次过滤外壁8021内,第一通道外壁8031内剩余的冷却水流入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之后在除氧头5的作用下开始对三次过滤
外壁8041内的水进行除氧,随后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的水通过漏管8052流入第二通道外壁8051内,在第二通道外壁8051内的加热装置对第二通道外壁8051内的水进行初步加热,之后通过输出管104流入加热冲击发电区2内,加热冲击发电区2中完成冲击涡轮扇叶过程的蒸汽沿着蒸汽管101进入冷凝循环水管302内,在蒸汽冷却管303内冷却水的作用下将水蒸汽冷却成水,随后冷凝循环水管302内的水通过冷输入管105进入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进行除氧,之后通过输出管104流入加热冲击发电区2内。
57.(2)工作进行时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有水,随着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的水产生的浮力使浮囊413浮起,在浮囊413浮起时固定环414进行运动,固定环414带动浮力轴419运动,浮力轴419带动摆动杆412转动,摆动杆412带动固定轴409转动,固定轴409带动转动杆401转动,转动杆401带动第一连杆402运动,第一连杆402带动下滑块403沿着滑轨404滑动,随着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水浮力的增加下滑块403逐渐上升,下滑块403带动推动块417运动,推动块417推动上滑块405运动,上滑块405带动第二连杆406运动,第二连杆406带动伸出轴410运动,伸出轴410带动控制连杆407进行转动,当控制连杆407倾斜到一定程度时开关块418接触到控制连杆407内的接触开关,此时接触开关向水箱7侧面的水泵发射电信号,之后停止注水。
58.(3)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的水产生的浮力同时也推动滑动板8042上升,滑动板8042带动下转动台8047运动,下转动台8047带动第四连杆8045运动,在滑行端轴8046和伸出槽板8043的作用下下转动台8047和上转动台8044的运动方向相反,随着下转动台8047的上升上转动台8044逐渐下降,上转动台8044带动三次过滤滑块8033运动从而将第一通道外壁8031封闭,三次过滤滑块8033带动带动轴8032运动,带动轴8032带动二次过滤滑块8027运动,二次过滤滑块8027运动时将二次过滤外壁8021封闭,这样会初次过滤外壁8011内的水会逐渐增加,当初次过滤外壁8011内的水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浮块415逐渐浮起,浮块415带动第三连杆416运动,第三连杆416带动伸出轴410运动,伸出轴410带动控制连杆407进行转动,当控制连杆407倾斜到一定程度时开关块418接触到控制连杆407内的接触开关,此时接触开关向水箱7侧面的水泵发射电信号,之后停止注水。
59.(4)当停止注水后,随着发电过程的就不断进行水也会不断地消耗,当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的水逐渐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407开始反向转动,407反向转动到开关块418脱离控制连杆407的接触开关时接触开关向水箱7侧面的水泵发射电信号,之后开始注水,与此同时滑动板8042逐渐下降,滑动板8042下降时带动三次过滤滑块8033上升,三次过滤滑块8033带动二次过滤滑块8027上升,此时第一通道外壁8031与二次过滤外壁8021接通,在滑动板8042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顶轴80411将挡盖8049顶开,此时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重新注入水,之后三次过滤外壁8041内的水沿着漏管8052流入第二通道外壁8051内,之后沿着输出管104流入加热冲击发电区2内,当水位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继续重复(2)过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