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心砌块填充墙体机电管线免开槽施工工法的制作方法

2022-04-06 20:54: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指空心砌块填充墙体机电管线免开槽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水、电、暖、通讯、有线电视、智能化等相关配套设施及功能的不断完善,机电安装与土建填充墙体施工之间的工序衔接矛盾日益突出,对已完工砌筑墙体的大量开槽更是对墙体结构强度和整体性造成了很大影响,特别是空心砌块墙体,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日益增多的暗埋管线对传统砖混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施工方法中,往往在砌筑结构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机电管线的开槽工作,这样施工既影响了工期,又增加了修补成本,更不易保证墙体施工质量。
3.因此,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有待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过利用空心砌块原有孔洞这一结构特点来暗埋管线,合理减少机电与土建衔接阶段的矛盾,从而达到免开槽施工的目的,解决了墙体开槽后引起的抹灰面裂缝,达到了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的效果。
5.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空心砌块填充墙体机电管线免开槽施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机电管线安装、基层清理、放线定位、砌块处理、墙体砌筑、机电洞口塞砌以及墙面清理。
7.进一步地,在机电管线安装的过程中,首先将机电管线完整布设,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作密封处理;暗配的电线管路沿预定路线敷设;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路排列整齐,管子弯曲处的弯曲半径大于等于管外径的6倍。
8.进一步地,在基层清理后定位弹线,在砌筑位置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拉通线。
9.进一步地,砌筑时选用整体砌块,在机电暗埋位置使用手锯、切割机锯裁整齐,并保护好砌块的棱角;锯裁砌块长度大于等于砌块总长度的1/3;上下皮灰缝错开搭砌,搭砌长度大于等于砌块总长的1/3。
10.进一步地,砌筑用砌块前一天洒水湿润;当墙体遇机电管线时,根据管线走势切割砌块,对于普通落地开关插座,在空心砌块底部切割方洞,套入管线;对于管线密布位置,将100厚空心砌块从中切割开,一前一后将管线置于中间位置,依据墙厚砌筑;对于从地面至梁底连续的机电管线,将1.5m~1.8m高度内的管线临时切割开,切口以下采用套入式施工,切口以上部位砌筑时将切口重新接上,用100厚空心砌块切割后暗埋施工。
11.进一步地,根据提前埋设好的配电箱和插座开关盒位置,砌筑时保证砌块与机电箱盒间预留两公分间隙,待后续机电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封堵。
12.进一步地,在所有工序完成后,进行墙面清理。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4.本工法通过利用空心砌块原有孔洞部位嵌埋管线,能有效避免因墙体开槽引起的后期抹灰面开裂问题,砌筑墙体整体性强,成活面平整光洁,提高了施工质量。
15.本工法由于先进行机电管线施工,后进行填充墙体砌筑施工,所以不需要大量的墙体开槽修补工作,免去了墙体开槽及开槽后修补的施工内容,降低了人员及材料的投入,较传统施工方法节省了约1/3的成本。
16.本工法利用机电管线与空心砌块墙体穿插施工,由于机电管线已安装到位并做好成品保护,土建进行砌筑施工时不存在垃圾进入机电管线内的情况,彻底解决了由于修补后开槽施工造成机电管线堵塞的难题。
17.本工法采取机电管线与空心砌块墙体穿插施工,由于安装管线在砌筑过程中进行隐蔽验收,同时也免去了墙体后开槽及封堵两项施工工序,不但节省了人工,也提高了施工效率,使得整体施工工期比传统施工方法相比缩短了约1/2工期。
18.本工法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对于空心砌块填充墙体适应性强,可以彻底解决对于传统方法施工中砌筑墙体机电管线密布困难、费工费时的难题。通过在砌筑过程中对砌块的预处理,可以适合任何一种墙体管线类暗埋的情况。
19.本工法由于管线预先安装到位,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解决了墙体砌筑时土建与机电工序交叉的问题,使土建与机电配合难度大大降低,便于现场管理人员的施工管理,整体施工工期和质量得以保障。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2.填充墙体内机电管线按图纸要求先行施工完毕,配套箱、盒安装完毕;对于普通管线、盒预先将砌块底部凿洞,套入机电管线内,上下相邻两皮砖交错砌筑,避免通缝;对于密集的机电管线及电箱,预先将200mm厚空心砌块从中切割开,之后随墙体砌筑将机电管线埋在中间空心处。
23.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进行说明。
24.一种空心砌块填充墙体机电管线免开槽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机电管线安装、基层清理、放线定位、砌块处理、墙体砌筑、机电洞口塞砌以及墙面清理。
25.下面对上述步骤进行具体的说明。
26.1、机电管线布设
27.首先必须按照机电施工图纸中的要求将机电管线布设完毕,各电盒安装到位,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应作密封处理。暗配的电线管路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子弯曲处不应有折皱、裂缝、弯扁等现象,且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机电管线的敷设安装应按要求与土建施工进度密切配合,不得事后凿槽打洞,如有局部剔凿部分,用细石混凝土修补。
28.2、基层清理
29.在砌筑施工前需将基层楼地面的浮浆残渣和表面灰尘清理干净。
30.3、放线定位
31.基层清理后进行定位弹线,填充墙的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尽可能准确,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并在砌筑位置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拉通线。
32.4、砌块处理
33.砌筑时优先选用整体砌块。在机电暗埋位置须断开砌块时,应使用手锯、切割机等工具锯裁整齐,并保护好砌块的棱角,不允许用斧或瓦刀任意砍劈。锯裁砌块长度不应小于砌块总长度的1/3。长度小于等于130mm的砌块不得上墙。上下皮灰缝应错开搭砌,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总长的1/3。当搭砌长度小于130mm时,即形成通缝,竖向通缝不应大于两皮砌块。
34.5、墙体砌筑
35.砌筑用砌块应前一天洒水湿润,砌筑时遵循先远后近、先下后上、先外后内的原则;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应砌一皮,校正一皮,皮皮拉线控制砌体标高和墙面平整度。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无构造柱位置),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墙体水平方向不符合砌块模数的墙体在角部通过使用长度为200砌块进行调整。墙体灰缝厚度宜为10mm,水平灰缝、竖向灰缝饱满度均不小于90%。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法或压浆法,严禁用水冲浆灌缝,不得出现瞎缝、透明逢。灰缝应横平竖直,正、反手墙面均应进行扫缝。
36.当墙体遇机电管线时,要根据管线走势切割砌块,对于普通落地开关插座,只需空心砌块底部切割方洞,套入管线即可;对于配电箱等管线密布位置,需将100厚空心砌块从中切割开,一前一后将管线置于中间位置,依据墙厚砌筑。对于从地面至梁底连续的机电管线,需在机电施工人员的配合下将1.5m~1.8m高度内的管线临时切割开,切口以下采用套入式施工,切口以上部位砌筑时要将切口重新接上,用100厚空心砌块切割后暗埋施工。需要移动已砌好的砌块或对被撞动的砌块进行修整时,应清除原有砂浆,重新铺浆砌筑。在大体积机电箱盒顶部位置,应注意需采用预制过梁施工。
37.6、机电洞口塞砌
38.根据提前埋设好的配电箱和插座开关盒位置,砌筑时二次结构施工人员应注意砌块与机电箱盒间应预留2公分间隙,待后续机电施工完毕后,由机电施工人员进行封堵。
39.7、墙面清理
40.在所有工序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墙面清理,清除墙体表面残留砂浆和灰尘。
41.下面表1为施工工法过程中用到的设备
42.表1材料及机械设备展示
[0043][0044]
综上,本工法通过利用空心砌块原有孔洞部位嵌埋管线,能有效避免因墙体开槽引起的后期抹灰面开裂问题,砌筑墙体整体性强,成活面平整光洁,提高了施工质量。
[0045]
本工法由于先进行机电管线施工,后进行填充墙体砌筑施工,所以不需要大量的墙体开槽修补工作,免去了墙体开槽及开槽后修补的施工内容,降低了人员及材料的投入,较传统施工方法节省了约1/3的成本。
[0046]
本工法利用机电管线与空心砌块墙体穿插施工,由于机电管线已安装到位并做好成品保护,土建进行砌筑施工时不存在垃圾进入机电管线内的情况,彻底解决了由于修补后开槽施工造成机电管线堵塞的难题。
[0047]
本工法采取机电管线与空心砌块墙体穿插施工,由于安装管线在砌筑过程中进行隐蔽验收,同时也免去了墙体后开槽及封堵2项施工工序,不但节省了人工,也提高了施工效率,使得整体施工工期比传统施工方法相比缩短了约1/2工期。
[0048]
本工法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对于空心砌块填充墙体适应性强,可以彻底解决对于传统方法施工中砌筑墙体机电管线密布困难、费工费时的难题。通过在砌筑过程中对砌块的预处理,可以适合任何一种墙体管线类暗埋的情况。
[0049]
本工法由于管线预先安装到位,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解决了墙体砌筑时土建与机电工序交叉的问题,使土建与机电配合难度大大降低,便于现场管理人员的施工管理,整体施工工期和质量得以保障。
[0050]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