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体外分子诊断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4-06 19:31: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药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体外分子诊断设备。


背景技术:

2.分子诊断技术是指以dna和rna为诊断材料,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测基因的存在、缺陷或表达异常,从而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检测dna或rna的结构是否变化、量的多少及表达功能是否异常,以确定受检者有无基因水平的异常变化,对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分子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传染病的诊断、流行病的调查、食品卫生检查、肿瘤和遗传病的早期诊断及法医鉴定等各个领域的研究。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分子诊断技术为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以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特别是pcr技术,对目前的核酸检测十分重要。分子诊断仪器主要包括核酸提取仪、 pcr扩增仪、核酸分子杂交仪、基因芯片仪和基因测序仪等。
3.由于分子诊断需要有多个步骤的配合来进行处理,诊断过程中的各个步骤都较为繁琐,在此期间,往往有诸多干扰的因素直接或间接的来影响诊断工作的进行,导致最终出现交叉污染的现象,影响所诊断的实验结果,所以分子诊断设备在进行工作时,对设备的密封性要求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良好的密封性是可以更好得避免分子诊断设备在进行样本检测等工作时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提高实验检测结果的精准性、高效性。目前,在分子诊断技术的工作中,通常采用集成化、自动化工站进行,即将诊断过程要用到的各个仪器放置到一个实验舱里面。在使用时,将试剂或采集到的样本放到试管里面,将各个试管放到试管盘,再将试管盘放入实验舱,在诊断完成,从实验舱中取出试管盘。但是,目前换取内部的试管盘大多数采用的是人员手动开舱进行更换的方法,这一步骤在大量的体外分子诊断实验过程中极其繁琐,耗时耗力,效率低下,容易出现人为失误,尤其在检测环境中如果过于频繁的开启舱门会使得实验舱内环境受到污染的干扰,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会增加人员被污染的风险概率。
4.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包括核酸提取仪本体,其特征在于:核酸提取仪本体左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百叶窗,且核酸提取仪本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子操作屏,核酸提取仪本体上端固定连连接有控制按钮,且控制按钮位于电子操作屏下端,核酸提取仪本体前端开设有提取口,且提取口前端铰接连接有箱门,提取口内部固定连接有封闭框,且封闭框内部开设有密封槽,箱门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核酸提取仪本体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调节杆,且核酸提取仪本体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调节杆,且第二伸缩调节杆位于第一伸缩调节杆内侧,核酸提取仪本体后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手提杆;提取口的长宽与箱门的长宽相适配,且箱门内侧的密封块与封闭框内侧的密封槽形状大小相适配,封闭框为内部中空的矩形结构,且封闭框中空部分长宽小于箱门的长宽,密封块为高弹性橡胶材质。该专利通过使用箱门内侧的密封块与封闭框内侧的密封槽进行卡合,从而增加了整体的密封效果,防止整体在核酸提取的过程中外侧的杂物对整体内部的提取造成影响。但是,该专利仍然需要人手将箱门拉开,然后伸入箱内将物件取出,会对箱内环境造成污染。
另外,密封块在箱门关闭的时候,密封块只是位于箱门与箱体之间,并没有被压紧,密封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避免污染的体外分子诊断设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外分子诊断设备,包括舱体、舱门、外送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舱体内部中空且用于放置体外分子诊断仪器,所述舱体的一侧设有出舱口,所述出舱口外设有密封圈,所述舱门的尺寸大于所述密封圈的尺寸,所述舱门通过转轴与所述舱体连接,且所述舱门与所述舱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出舱口的下方,所述转轴上套装有扭转弹簧;所述外送机构靠近所述出舱口设置,所述外送机构包括托架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舱体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托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托架沿与所述出舱口所在的平面垂直的方向移动通过所述出舱口进出所述舱体;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推拉杆和钩接件,所述推拉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托架上,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钩体,所述钩体朝下,所述钩接件连接在所述舱门朝向所述舱体的一侧面上。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推拉杆可沿与所述出舱口所在的平面垂直的方向移动地连接在所述托架上。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托架上设有滑动孔,所述推拉杆插接于所述滑动孔中,所述滑动孔的孔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推拉杆上设有与其垂直的插销,所述插销插于所述滑槽中,所述推拉杆上设有一圈第一挡缘,所述滑动孔的孔口设有第二挡缘。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送机构还包括托盘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托盘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托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托盘连接以带动所述托盘沿与所述出舱口所在的平面垂直的方向移动。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丝杆电机和丝杆螺母,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垂直于所述出舱口所在的平面,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托架与所述丝杆螺母连接。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钩接件在垂直于所述舱门的方向上最远离所述舱门的一处与所述舱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托架与所述转轴之间的高度差。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舱门朝向所述舱体的侧面上设有支承块,所述钩接件为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承块上。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托架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连接形成矩形框架,所述底板的两端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出舱口所在的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一侧板相对于所述第三侧板更靠近所述出舱口,当所述舱门关闭时,所述第一侧板上与所述钩接件相对的位置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斜面过渡。
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托架靠近所述出舱口的一侧面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托架在所述舱门关闭时与所述钩接件相对的位置。
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舱口外设有一圈安装槽,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密封圈背离所述舱体的一侧从所述安装槽中凸出,所述安装槽外设有一圈封闭框,所
述封闭框连接在所述舱体上,当所述舱门关闭时,所述舱门位于所述封闭框中。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发明将舱门通过转轴及扭转弹簧与舱体连接,可使舱门在受到推动时转动打开,并在撤去推力时能自动转动复位;同时,将外送机构靠近出舱口设置,当托架沿与出舱口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向外移动时,托架与舱门相抵,对舱门施加推力,从而无需人手,即可从内向外将舱门打开,且托架移动到舱体外,将舱体内经过检验的试管盘送出,不需人手伸入舱体内而避免造成污染,并在托架移动回到舱体内时,舱门不受托架的阻挡而转到回原位,将出舱口封闭;另外,出舱口外设有密封圈,当舱门关闭时,舱门抵在密封圈上,在扭转弹簧恢复的带动下,舱门对密封圈有压力作用,可提高密封效果;此外,托架上通过推拉杆连接有钩体,舱门上设有钩接件,当托架向外移动时,推拉杆随托架推动舱门打开,当托架向舱体内移动时,舱门在扭转弹簧的带动下转动,随着舱门的转动,钩接件位于钩体的前方,实现钩体与钩接件的钩接,当托架整体移动回到舱体中、舱门关闭时,托架继续向内移动,通过钩体拉动钩接件,对舱门施加一个拉力,从而使舱门对密封圈有压力作用,进而使舱门将密封圈压紧在舱体上,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将舱体的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离开,防止舱体内部的诊断环境被污染以及防止泄漏。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体外分子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舱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舱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体外分子诊断设备的剖视图。
23.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体外分子诊断设备的舱门半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体外分子诊断设备的舱门半打开时的剖视图。
25.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体外分子诊断设备的舱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舱体;101-出舱口;102-安装槽;2-舱门;3-密封圈;4-转轴;5
‑ꢀ
扭转弹簧;6-托架;601-滑动孔;602-第二挡缘;603-底板;604-第一侧板;605
‑ꢀ
第二侧板;606-第三侧板;607-第四侧板;608-斜面;609-容置槽;7-推拉杆; 701-第一挡缘;8-钩接件;9-钩体;10-第一连接块;11-第二连接块;12-插销; 13-托盘;14-支承块;15-封闭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0.实施例一
31.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体外分子诊断设备,包括舱体1、舱门2、外送机构和密封机构,舱体1内部中空且用于放置体外分子诊断仪器,舱体1的一侧设有出舱口101,出舱口101外设有密封圈3,舱门2的尺寸大于密封圈3的尺寸,舱门2通过转轴4与舱体1连接,且舱门2与舱体1的连接处位于出舱口101的下方,转轴4上套装有扭转弹簧5;外送机构靠近出舱口101设置,外送机构包括托架6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设于舱体1中,第一驱动机构与托架6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托架6沿与出舱口101所在的平面垂直的方向移动通过出舱口101进出舱体1;密封机构包括推拉杆7和钩接件8,推拉杆7 的一端连接在托架6上,推拉杆7的另一端连接有钩体9,钩体9朝下,钩接件8 连接在舱门2朝向舱体1的一侧面上。本实施例将舱门2通过转轴4及扭转弹簧5 与舱体1连接,可使舱门2在受到推动时转动打开,并在撤去推力时能自动转动复位;同时,将外送机构靠近出舱口101设置,当托架6沿与出舱口101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向外移动时,托架6与舱门2相抵,对舱门2施加推力,从而无需人手,即可从内向外将舱门2打开,且托架6移动到舱体1外,将舱体1内经过检验的试管盘送出,不需人手伸入舱体1内而避免造成污染,并在托架6移动回到舱体1内时,舱门2不受托架6的阻挡而转到回原位,将出舱口101封闭;另外,出舱口101外设有密封圈3,当舱门2关闭时,舱门2抵在密封圈3上,在扭转弹簧5恢复的带动下,舱门2对密封圈3有压力作用,可提高密封效果;此外,托架6上通过推拉杆7连接有钩体9,舱门2上设有钩接件8,当托架6向外移动时,推拉杆7随托架6推动舱门2打开,当托架6向舱体1内移动时,舱门2在扭转弹簧5的带动下转动,随着舱门2的转动,钩接件8位于钩体9的前方,实现钩体9与钩接件8的钩接,当托架6整体移动回到舱体1中、舱门2关闭时,托架6继续向内移动,通过钩体9拉动钩接件8,对舱门2施加一个拉力,从而使舱门2对密封圈3有压力作用,进而使舱门2将密封圈3压紧在舱体1上,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将舱体1的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离开,防止舱体1内部的诊断环境被污染以及防止泄漏。密封圈3为橡胶材质,在其受力时可变形,从而填充舱体1与舱门2之间的空隙来起到密封作用,而扭转弹簧5产生的力矩有限,且其位于舱门2的一侧,对密封圈3的压力有限且对密封圈3的压力不垂直,因此,密封圈3受压紧程度不高,本实施例通过托架6的移动拉紧舱门2,可对舱门2施加一个与舱门2垂直的拉力,通过托架6的移动可调节对舱门2的拉力,使密封圈3的受压紧程度高,且压力均匀全面,密封效果极好。
32.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舱体1上设有第一连接块10,舱门2上设有第二连接块11,第一连接块10的两侧设有第一耳板,第二连接块11的两侧设有第二耳板,第二耳板位于两个第一耳板之间,且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均设有通孔,转轴4依次从两个第一耳板和两个第二耳板的通孔中穿过,扭转弹簧5套装在转轴4上且位于两个第二耳板之间,扭转弹簧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块1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块10连接。
33.实施例二
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推拉杆7 与托架6的连接作进一步的说明。
35.在本实施例中,推拉杆7可沿与出舱口101所在的平面垂直的方向移动地连接在托架6上。当托架6移动回舱体1中时,舱门2关闭,托架6继续向内移动,此时钩体9与钩接件8相钩接,使钩体9及其连接的推拉杆7不动,托架6可继续向前移动推拉杆7相对于托架7可移动的路程,推拉杆7从托架7上被拉出,托架6远离出舱口101的一端与出舱口101的距离为托架7的长度以及推拉杆7 相对于托架6可移动的长度之和;当需要将舱体1内的试管盘送出舱体1时,试管盘位于托架6上,托架6向外移动,由于钩体9抵在舱门2上,使推拉杆7被推回托架2中,推拉杆7缩回的这个过程,舱门2不打开,直至托架6移动到出舱口101与舱门2相抵时才将舱门2推开,避免当推拉杆7不能移动时造成的托架2未移动到出舱口101、当推拉杆7已经将舱门2推开的情况,导致了托架2在移动靠近出舱口101这个时间段的出舱口101没有舱门2封闭而暴露造成污染和泄漏;同样地,在托架6移动回舱体1中时,由于推拉杆7已经缩回托架6中,当托架6整体刚移动回舱体1中时,舱门2即关闭,可避免推拉杆7不能移动时导致的托架6已位于舱体1内,但由于推拉杆7的阻挡,舱门2无法关闭,托架6 还需向内移动一段路程来使推拉杆7位于舱体1中才能关闭舱门2。因此,本实施例的推拉杆7可移动地连接在托架6上,可缩短舱门2开启的时间,减少舱体1 暴露的时间,防止污染和泄漏。
36.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托架6上设有滑动孔601,推拉杆7插接于滑动孔601中,滑动孔601的孔壁上设有滑槽,推拉杆7上设有与其垂直的插销12,插销12插于滑槽中,推拉杆7上设有第一挡缘701,滑动孔601的孔口设有第二挡缘602。插销12可为推拉杆7的移动导向,且可防止推拉杆7转动,使钩体9始终保持朝下,避免钩体9转向而无法钩在钩体9上。当推拉杆7在滑动孔601移动一定距离,第一挡缘701和第二挡缘602相抵,限制推拉杆7的移动路程,防止推拉杆7被拉出。
37.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38.实施例三
3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对外送机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4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外送机构还包括托盘13和第二驱动机构,托盘13 和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托架6上,第二驱动机构与托盘13连接以带动托盘13沿与出舱口101所在的平面垂直的方向移动。将试管盘放置在托盘13上进行运输,而托架6进行与舱门2的接触以进行推拉,可防止托架6推动舱门2产生的反作用力造成的振动等直接作用在试管盘上,防止试管盘上的试管受损、散乱。同时,可方便试管盘的放置,若直接将试管盘放置在托架6上,要使舱门2打开的时间较短或保证试管盘在舱2打开时整体位于舱体1外,则需将试管盘放置在托架6 的最外端,由于托架6的最外端靠近舱门2,空间狭小,所以不利于试管盘的放置,而本实施例设置托盘13,托盘13可位于托架6的最内端,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方便试管盘的放置,在托架6向外移动的过程中,托盘13相对于托架6移动,使托架6将舱门2打开时,托盘13刚好移动到托架6的最外端,能将试管盘整体移动到舱体1外且舱门2打开的时间短。同时,在外送机构的一侧可设置给试管压盖的装置,托盘13在托架6上移动可配合给试管压盖的装置,可节省空间,使体外分子诊断设备的结构紧凑,减小设备的尺寸。
41.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电机和第一丝杆螺母,第一丝杆电
机的丝杆垂直于出舱口101所在的平面,第一丝杆螺母与第一丝杆电机的丝杆螺纹连接,托架6与第一丝杆螺母连接。采用丝杆电机驱动,可精确控制,同时托架6移动到位后可进行定位,即使受到外力也不移动,使托架6可承受拉动舱门2产生的反作用力。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丝杆电机和第二丝杆螺母,第二丝杆电机的丝杆垂直于出舱口101所在的平面,第二丝杆螺母与第二丝杆电机的丝杆螺纹连接,托盘13与第二丝杆螺母连接,第二丝杆电机设置在托架6上。
42.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43.实施例四
4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对托架6及钩接件8作进一步的说明。
45.本实施例的钩接件8在垂直于舱门2的方向上最远离舱门2的一处与舱门2 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托架6与转轴4之间的高度差,可使托架6移动较少的路程即可将舱门2完全推倒。当舱门2关闭时,钩接件8与托架6相对,钩接件8 不高于且不低于托架6。当钩接件8在垂直于舱门2的方向上最远离舱门2的一处与舱门2之间的距离较小时,仅靠托架6与舱门2相抵来推动舱门2,托架6需要移动通过其所在的直线与舱门2转动轨迹的交点才能将舱门2完全推到。但本实施例设置了将钩接件8设置于其在垂直于舱门2的方向上最远离舱门2的一处与舱门2之间的距离较大的位置,使托架6移动一定的路程后,托架6与钩接件8 相抵,托架6推动钩接件8来将舱门2推开,如图6和图7所示,在托架6与钩接件8相抵后,钩接件8沿托架6滑动,钩接件8从托架6的侧面滑动到托架6 的底面,将舱门2完全推开,如图8所示,使托架6移动较短的路程即可将舱门2 完全打开,缩短舱体1不封闭的时间,提高外送效率,且方便舱体1外的人员取走试管盘。
46.进一步地,舱门2朝向舱体1的侧面上设有支承块14,钩接件8为滚轮,滚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承块14上,使托架6移动至与钩接件8相抵后,钩接件8沿托架6滑动时,为滚轮的钩接件8转动,避免钩接件8划伤托架6。
47.另外,托架6包括底板603、第一侧板604、第二侧板605、第三侧板606和第四侧板607,第一侧板604、第二侧板605、第三侧板606和第四侧板607连接形成矩形框架,底板603的两端与第一侧板604和第三侧板606连接,第一侧板 604与出舱口101所在的平面平行,且第一侧板604相对于第三侧板606更靠近出舱口101,当舱门2关闭时,第一侧板604上与钩接件8相对的位置与底板603之间通过斜面608过渡。使托架6移动一段路程后与钩接件8相抵时,钩接件8更容易从托架6的一侧滑动至托架6的底面。
48.如图3和图5所示,此外,托架6靠近出舱口101的一侧面设有容置槽609,容置槽609位于托架6在舱门2关闭时与钩接件8相对的位置。使舱门2关闭时,钩接件8位于容置槽609处,可增加托架2的长度,使托架2的最外端尽可能靠近舱门2,充分利用空间,这样在外送时,在相同的移动路程时,长度较大的托架 2的最外端可移动至最远处,增大外送行程,让需外送的试管盘可整体位于舱体1 外,方便取走。同时,本实施例在托架2上设置承放试管盘的托盘13,延长了托架2的长度,也就延成了托盘13的可移动路程,进而使与托盘13移动配合的压盖装置等可尽量靠近舱门2设置,充分利用空间,使设备结构紧凑,减小设备尺寸。本实施例的容置槽609的槽底与托架6的底板603之间通过斜面608过渡连接。
49.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50.实施例五
5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舱门2 和密封圈3的设置作进一步的说明。
52.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出舱口101外设有一圈安装槽102,密封圈3位于安装槽102中,且密封圈3背离舱体的一侧从安装槽102中凸出,安装槽102 外设有一圈封闭框15,封闭框15连接在舱体1上,当舱门2关闭时,舱门2位于封闭框15中。安装槽102可方便密封圈3的定位安装,本实施例的密封圈3通过强力胶粘贴在安装槽102中。封闭框15可起到保护舱门2的作用,避免人为掰开舱门2,防止损坏舱门2及与舱门2联接的外送机构。
53.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四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54.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在外送时,托架6向外移动,托架6在第一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移动靠近出舱口101,钩体9抵在舱门2上,在托架6移动的过程中,推拉杆7 沿滑动孔601滑动,使推拉杆7的部分杆体缩入滑动孔601中。托架6持续移动,托架6及钩体9推动舱门2,使舱门2打开,在托架6移动一定路程后,舱门2打开一定角度,舱门2上连接的钩接件8与托架6相抵,并沿斜面608随托架6的移动和舱门2 的转动滑动至托架6的底面,使舱门2完全打开,舱门2与舱体1成90
°
角。托架6 继续向外移动,为滚轮的钩接件8贴着托架6的底面滚动。在托架1的移动过程中,托盘13在第二驱动机构的相对于托架1移动,当托架1的部分伸出舱体1外后,托盘 13移动到托架6的最外端,实现试管盘的完全送出。工作人员或机械手将送出的、经过诊断的试管盘取走,并在托盘13放上需要诊断的、新的试管盘。
55.在送入时,托架6向内移动,同时,托盘13在第二驱动机构相对于托架6也向内移动。失去托架6的阻挡,舱门2在扭转弹簧5的带动下也逐渐随托架6往回转动,此时,为滚轮的钩接件8贴着托架6的底面滑动。当托架6往内移动一段路程,舱门 2在恢复竖直状态转动一定角度时,钩体9位于钩接件8和舱门2之间。当舱门2恢复竖直状态,舱门2嵌入封闭框15中,舱门2关闭时,托架6继续向内移动,此时,由于钩体9与钩接件8的钩接,钩体9被钩接件8阻挡,使钩体9及其连接的推拉杆7无法随托架6移动,使推拉杆7沿滑动孔601滑动,推拉杆7从滑动孔601中被拉出,直至推拉杆7的第一挡缘701与滑动孔601孔口处的第二挡缘602相抵,托架6继续移动则通过推拉杆7、钩体9、钩接件8拉动舱门2,对舱门2施加一个与舱门2垂直的拉力,使舱门2对密封圈3有压力作用,使密封圈3被压紧在舱体1和舱门2之间,密封效果极佳。
56.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体外分子诊断设备,其通过转轴4及扭转弹簧5 与舱体1连接,可使舱门2在受到推动时转动打开,并在撤去推力时能自动转动复位;同时,将外送机构靠近出舱口101设置,当托架6沿与出舱口101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向外移动时,托架6与舱门2相抵,对舱门2施加推力,从而无需人手,即可从内向外将舱门2打开,且托架6移动到舱体1外,将舱体1内经过检验的试管盘送出,不需人手伸入舱体1内而避免造成污染,并在托架6移动回到舱体1内时,舱门 2不受托架6的阻挡而转到回原位,将出舱口101封闭;另外,出舱口101外设有密封圈3,当舱门2关闭时,舱门2抵在密封圈3上,在扭转弹簧5恢复的带动下,舱门 2对密封圈3有压力作用,可提高密封效果;此外,托架6上通过推拉杆7连接有钩体9,舱门2上设有钩接件8,当托架6向外移动时,推拉杆7随托架6推动舱门2打开,当托架6向舱体1内移动时,舱门2在扭转弹簧5的带动下转动,随着舱门2的转动,钩接件8位于钩体9的前方,实现钩体9与钩接件8的钩接,当托架6整体移动回到舱体1中、舱门2关闭时,托架6
继续向内移动,通过钩体9拉动钩接件8,对舱门2施加一个拉力,从而使舱门2对密封圈3有压力作用,进而使舱门2将密封圈3压紧在舱体1上,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将舱体1的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离开,防止舱体1内部的诊断环境被污染以及防止泄漏。
5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