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3:25: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暖防渗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


背景技术:

2.装配式装饰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装饰施工形式。装配式装饰顾名思义,即是将装饰所需要使用的各个部品部件在工厂内实现生产完成,然后运输到装饰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免去了传统的装饰现场对各部品部件的测量、切割等作业,施工更为简单方便,可以极大地提高装饰现场的施工效率,并且施工现场更为整洁和美观,不会产生过多的装饰材料垃圾,是一种更为绿色环保的装饰施工形式。但是对于地暖管的铺设与集中供水依然存在许多技术和工艺的问题,分水器的安装一般位于卫生间内,而连接分水器与房间地面的大量地暖管道,带来较大的渗漏水隐患,但是目前有的过墙防渗系统中的地暖管道一体成型,地暖管道的一端连接于分水器、中部设置于隔墙内、另一端设置于房间内的地暖层内,在地暖管接收分水器内的热水后,地暖管受热,地暖管内部的热量过大,地暖管沿着轴线方向伸长,则地暖管容易损坏,同时在热水通过地暖管上位于卫生间和隔墙内的部分时热水散发出来,热量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
3.中国专利cn112482608a、公开日2021-03-12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其包括:包括:隔墙,其设置于房间和卫生间之间,所述房间内设置有地暖层和地板层,所述地板层位于所述地暖层的上方,所述地暖层设置于原建筑层上;分水器,其设置于所述隔墙外壁上方,且位于所述卫生间内;防渗机构,其包括地暖管道和止水导梁,所述止水导梁设置于所述隔墙与所述卫生间相靠近的一侧的底部,且所述止水导梁位于所述隔墙内部;所述地暖管道连接所述分水器的底部,之后进入所述隔墙内部,最终进入所述地暖层;所述地暖管道为一体式结构。该现有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使得卫生间和房间之间不会发生渗漏现象,防漏性能好,避免了房间受潮或地板发霉的现象发生。上述专利中的地暖管道的一端连接于分水器、中部设置于隔墙内、另一端设置于房间内的地暖层内,在地暖管接收分水器内的热水后,地暖管受热,地暖管内部的热量过大,地暖管沿着轴线方向伸长,则地暖管容易损坏,同时在热水通过地暖管上位于卫生间和隔墙内的部分时热水散发出来,热量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
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包括第一地暖管、第二地暖管、第三地暖管、隔墙、分水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保温管、第二保温管、第三保温管,所述隔墙设置于卫生间和房间之间,所述分水器固定于隔墙位于卫生间内的侧壁顶部,所述第一地暖管一端连接于分水器,所述第二地暖管设置于房间底部,所述第三地暖管包
括设置于卫生间内侧的第一导水部、设置于隔墙内侧的第二导水部、设置于房间内侧的第三导水部,所述第二导水部一端伸入卫生间内与第一导水部连接、另一端伸入房间内与第三导水部连接,所述第一地暖管另一端伸入第一导水部内侧,所述第三导水部另一端伸入第二地暖管内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于第一地暖管、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导水部,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连接于第二地暖管、另一端连接于第三导水部,所述第一保温管一端套接于第一地暖管上位于第一导水部上端的部分,所述第二保温管一端套接于第二地暖管上位于第三导水部下端的部分,所述第三保温管设置于第三地暖管外周,所述第一保温管另一端连接于第三保温管上伸入卫生间内的一端,所述第二保温管另一端连接于第三保温管上伸入房间内的一端,所述第二保温管上位于第三导水部下端的部分设有第一透气孔。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暖管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导水部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地暖管一端竖直设置,所述第三导水部竖直设置。
7.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以将空气输送至第一保温管内的第一输送管、设置于第一输送管上的第一空气单向阀、设置于第一输送管上的鼓风机、设置于鼓风机的进风口上的第一过滤网。
8.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一导水部内侧壁、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地暖管外侧壁,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连接于第三导水部外侧壁、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二地暖管内侧壁。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三弹簧、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水部上从内侧壁中部延伸至顶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弹簧一端连接于第一地暖管、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第四弹簧、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地暖管上从内侧壁中部延伸至顶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四弹簧一端连接于第三导水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暖管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散热肋,所述第二地暖管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肋,所述第三地暖管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三散热肋。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温管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凝水片,所述第二保温管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凝水片,所述第三保温管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三凝水片,所述第二地暖管上设有进水孔,所述第二保温管与第二地暖管的套接处位于进水孔的下方。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气孔设置于第二保温管的侧壁上,还包括连接于第一透气孔的第二输送管、卡接于第二输送管上靠近第二保温管的一端的防水透气结构、设置于第二输送管上的抽风机。
13.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透气结构包括卡接于第二输送管的第二过滤网、固定于第二过滤网靠近于第二保温管的一侧的防水透气膜。
14.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以在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时固定于第一滑槽顶端的第一止挡块、用以在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时固定于第二滑槽顶端的第二止挡块。
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有以下有益效果:
16.将分水器设置于卫生间上,根据分水器的位置,从而将第一地暖管另一端伸入第一导水部内侧第一预设高度处,在第一地暖管内侧通入热水后,热水将热量传递至第一导水部内部的空气,热空气从第一导水部和第一地暖管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保温管内,第一保温管可以防止热量散失,第一导水部和第一地暖管受热时第一导水部和第一地暖管分别
伸长,压缩第一弹簧,保证第一导水部和第一地暖管连接的稳固性;将第三导水部设置于房间内侧,根据第二地暖管的位置,从而将第二地暖管一端伸入第三导水部内侧第二预设高度处,在第三导水部内的热水流入第二地暖管内,热水将热量传递至第二地暖管内部的空气,热空气从第三导水部和第二地暖管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保温管内;热水进入第二导水部内,热水的热量传递至第三保温管内的空气中,第三保温管可以防止热空气的热量散失;在第一保温管和第三保温管内的热空气均进入第二保温管内,第二保温管内的热空气从第一透气孔中进入房间内,从而给房间内提供热能,既可以保证第一地暖管、第三地暖管连接的稳固性和第三地暖管、第二地暖管连接的稳固性,又可以将第一地暖内和第三地暖管内的热量收集起来,输送给房间内,提供热量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17.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中的第三弹簧一端连接于第一地暖管、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滑块时第一导水部的部分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中的第四弹簧一端连接于第三导水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滑块时第二地暖管的部分剖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中的第一弹簧一端连接于第一地暖管、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导水部时第一地暖管和第一导水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中的第二弹簧一端连接于第二地暖管、另一端连接于第三导水部时第二地暖管和第三导水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中的第一凝水片设置于第一保温管内侧、第二凝水片设置于第二保温管内侧、第三凝水片设置于第三保温管内侧、第一输送管设置于第一保温管一端、第二输送管连接于第二保温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隔墙,2-分水器,3-第一地暖管,31-第一弹簧,4-第二地暖管,41-第二滑槽,42-进水孔,5-第三地暖管,51-第一导水部,511-第一滑槽,52-第二导水部,53-第三导水部,531-第二弹簧,6-第一保温管,61-第一凝水片,62-第一输送管,63-第一空气单向阀,64-鼓风机,65-第一过滤网,7-第二保温管,71-第二凝水片,72-第二过滤网,73-防水透气膜,74-第二输送管,75-抽风机,8-第三保温管,81-第三凝水片,91-第三弹簧,92-第一滑块,93-第一止挡块,94-第四弹簧,95-第二滑块,96-第二止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26.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包括第一地暖管3、第二地暖管4、第三地暖管5、隔墙1、分水器2、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531、第一保温管6、第二保温管7、第三保温管8,隔墙1设置于卫生间和房间之间,分水器2固定于隔墙1位于卫生间内的侧壁顶部,第一地暖管3一端连接于分水器2,第二地暖管4设置于房间底部,第三地暖管5包括设置于卫生间内侧的第一导水部51、设置于隔墙1内侧的第二导水部52、设置于房间内侧的第三导水部53,第二导水部52一端伸入卫生间内与第一导水部51连接、另一端伸入房间内与第三导水部53连接,第一地暖管3另一端伸入第一导水部51内侧,第三导水部53另一端伸入第二地暖管4内侧,第一弹簧31一端连接于第一地暖管3、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导水部51,第二弹簧531一端连接于第二地暖管4、另一端连接于第三导水部53,第一保温管6一端套接于第一地暖管3上位于第一导水部51上端的部分,第二保温管7一端套接于第二地暖管4上位于第三导水部53下端的部分,第三保温管8设置于第三地暖管5外周,第一保温管6另一端连接于第三保温管8上伸入卫生间内的一端,第二保温管7另一端连接于第三保温管8上伸入房间内的一端,第二保温管7上位于第三导水部53下端的部分设有第一透气孔。
27.此处,将分水器2设置于卫生间上,根据分水器2的位置,从而将第一地暖管3另一端伸入第一导水部51内侧第一预设高度处,在第一地暖管3内侧通入热水后,热水将热量传递至第一导水部51内部的空气,热空气从第一导水部51和第一地暖管3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保温管6内,第一保温管6可以防止热量散失,第一导水部51和第一地暖管3受热时第一导水部51和第一地暖管3分别伸长,压缩第一弹簧31,保证第一导水部51和第一地暖管3连接的稳固性;将第三导水部53设置于房间内侧,根据第二地暖管4的位置,从而将第二地暖管4一端伸入第三导水部53内侧第二预设高度处,在第三导水部53内的热水流入第二地暖管4内,热水将热量传递至第二地暖管4内部的空气,热空气从第三导水部53和第二地暖管4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保温管7内;热水进入第二导水部52内,热水的热量传递至第三保温管8内的空气中,第三保温管8可以防止热空气的热量散失;在第一保温管6和第三保温管8内的热空气均进入第二保温管7内,第二保温管7内的热空气从第一透气孔中进入房间内,从而给房间内提供热能,既可以保证第一地暖管3、第三地暖管5连接的稳固性和第三地暖管5、第二地暖管4连接的稳固性,又可以将第一地暖内和第三地暖管5内的热量收集起来,输送给房间内,提供热量的利用率。
28.将第三地暖管5上的第二导水部52设置于隔墙1内侧,使得第一导水部51设置于卫生间内侧、第三导水部53设置于房间内侧,将第三保温管8中部设置于第二导水部52外周,将第三保温管8的一端伸入卫生间内并且设置于第一导水部51外周,将第三保温管8的另一端伸入房间内并且设置于第三导水部53外周。在卫生间上位于第一导水部51上端的位置绘制弹线,使得分水器2的中心线和第一导水部51的中心线重合,将分水器2固定于卫生间的侧壁顶部,将第一地暖管3一端伸入第一导水部51,根据分水器2底端和第一导水部51之间
的距离调节第一地暖管3伸入第一导水部51内侧的长度。第一弹簧31一端连接第一地暖管3、另一端连接第一导水部51,在分水器2和第一导水部51之间的距离变长时拉伸第一弹簧31,在分水器2和第一导水部51之间的距离变短时压缩第一弹簧31。在第一地暖管3和第一导水部51分别受热时伸长压缩第一弹簧31,避免第一地暖管3和第一导水部51一体成型时相互挤压而变形、断裂。将第一地暖管3的另一端连接于分水器2底端,将第一保温管6一端套接于第一地暖管3上位于第一导水部51上端的部分、另一端连接于第三保温管8上伸入卫生间内的一端,第一保温管6可以对第一地暖管3、第一导水部5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避免水流出,提高了系统整体的防渗效果。将第二地暖管4一端伸入第三导水部53内侧,根据第二地暖管4在房间内的高度调节第二地暖管4伸入第三导水部53内侧的长度,将第二弹簧531一端连接于第二地暖管4、另一端连接于第三导水部53,在第三导水部53和第二地暖管4之间的距离变长时拉伸第二弹簧531,在第三导水部53和第二地暖管4之间的距离变短时压缩第二弹簧531。在第二地暖管4和第三导水部53分别受热时伸长压缩第二他会,避免第二地暖管4和第三导水部53一体成型时相互挤压而变形、断裂。将第二保温管7一端套接于第二地暖管4上位于第三导水部53下端的部分、另一端连接于第三保温管8上伸入房间内的一端,第二保温管7可以对第二地暖管4、第三导水部53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避免水流出至房间内,提高了系统整体的防渗效果。在热水依次进入第一地暖管3和第一导水部51时,热水的能量传递给第一地暖管3和第一导水部51内的空气,热空气从第一地暖管3和第一导水部51之间的空隙流入第一保温管6内,热空气依次进入第三保温管8和第二保温管7;在热水从第一导水部51依次进入第二导水部52、第三导水部53和第二地暖管4内侧时,热水的能量传递给第三导水部53和第二地暖管4内的空气,热空气从第二地暖管4和第三导水部53之间的空隙进入第二保温管7内,热空气从第一透气孔中流出进入房间内,从而可以对房间进行升温。
29.第一地暖管3可以竖直设置,第一导水部51竖直设置,第二地暖管4一端竖直设置,第三导水部53竖直设置,这样便于将第一地暖管3底端伸入第一导水部51内和便于将第二地暖管4顶端伸入第三导水部53内侧,安装便捷。
30.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以将空气输送至第一保温管6内的第一输送管62、设置于第一输送管62上的第一空气单向阀63、设置于第一输送管62上的鼓风机64、设置于鼓风机64的进风口上的第一过滤网65。开启鼓风机64,将卫生间内的冷空气通过第一输送管62输送至第一保温管6内,第一过滤网65可以对冷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灰尘进入第一保温管6内而堵塞第一保温管6,从而可以将第一保温管6内的热空气吹动至第三保温管8内,可以增大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体积,提高热交换的效率,第一空气单向阀63只允许外界的空气进入第一保温管6内,第一空气单向阀63可以防止第一保温管6内的热空气流出,避免热空气散失。第一空气单向阀63可以采用中国专利cn213076625u、公告日2021-04-30,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中的记载的空气单向阀。
31.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一导水部51内侧壁、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地暖管3外侧壁,第二弹性件一端连接于第三导水部53外侧壁、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二地暖管4内侧壁。
32.第一弹性件可以包括第三弹簧91、第一滑块92,第一导水部51上从内侧壁中部延
伸至顶部设有第一滑槽511,第三弹簧91一端连接于第一地暖管3、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滑块92,第一滑块92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511;第二弹性件包括第四弹簧94、第二滑块95,第二地暖管4上从内侧壁中部延伸至顶部设有第二滑槽41,第四弹簧94一端连接于第三导水部53、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滑块95,第二滑块95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41。在热水从分水器2内依次流入第一地暖管3、第一导水部51、第二导水部52,第一地暖管3和第一导水部51分别受热,使得第一地暖管3既沿着轴线方向伸长、又沿着轴线的垂直线方向向外膨胀,在第一地暖管3膨胀时挤压第三弹簧91,避免第一地暖管3膨胀挤压第一导水部51而损坏第一导水部51,在第一地暖管3伸长时同时拉动第三弹簧91,拉动第一滑块92沿着第一滑槽511移动,既可以保证第一地暖管3和第一导水部51的稳定连接,又可以保证第一地暖管3和第一导水部51内的热空气从间隙中进入第一保温管6内。在热水从第二导水部52依次流入第三导水部53和第二地暖管4,第三导水部53和第二地暖管4分别受热,使得第三导水部53既沿着轴线方向伸长、又沿着轴线的垂直线方向向外膨胀,在第三导水部53膨胀时挤压第四弹簧94,避免第三导水部53膨胀挤压第二地暖管4而损坏第二地暖管4,在第三导水部53伸长时同时拉动第四弹簧94,拉动第二滑块95沿着第二滑槽41移动,既可以保证第三导水部53和第二地暖管4的稳定连接,又可以保证第三导水部53和第二地暖管4内的热空气从间隙中进入第二保温管7内。
33.第一地暖管3外侧壁上可以设有多个第一散热肋,第二地暖管4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肋,第三地暖管5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三散热肋,在热水依次进入第一地暖管3、第三地暖管5和第二地暖管4后,第一散热肋可以加快将第一地暖管3内的热量传递至第一保温管6内,第三散热肋可以加快将第三地暖管5内的热量传递至第三保温管8内,第二散热肋可以加快将第二地暖管4内的热量传递至第二保温管7和房间内,避免第一地暖管3内的热量聚集过多而导致第一地暖管3沿着轴线方向伸长的长度过大或者沿着轴线的垂直线方向膨胀的程度过大,使得第一地暖管3损坏,避免第三地暖管5内的热量聚集过多而导致第三地暖管5沿着轴线方向伸长的长度过大或者沿着轴线的垂直线方向膨胀的程度过大,使得第三地暖管5损坏。
34.第一保温管6内侧壁上可以设有多个第一凝水片61,第二保温管7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凝水片71,第三保温管8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三凝水片81,第二地暖管4上设有进水孔42,第二保温管7与第二地暖管4的套接处位于进水孔42的下方。第一地暖管3的热水流入第一导水部51后,热量传递至空气中形成热空气,热水中的部分水分蒸发进入空气中,此时热空气中含水量较多,如果将这种热空气直接排入房间内,第三地暖管5上设有地板,此时湿度较高的热空气进入地板内,地板容易受潮,损坏地板,在热空气进入第一保温管6内时,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上温度较低的第一凝水片61冷凝为水,除掉第一保温管6内的热空气中的水蒸气,水流入第一保温管6内;热空气进入第三保温管8内时,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上温度较低的第二凝水片71冷凝为水,除掉第三保温管8内的热空气中的水蒸气,水流入第二保温管7内;第三导水部53中的热水流入第二地暖管4内,热量传递至空气中形成热空气,热水中的部分水分蒸发进入空气中,此时热空气中含水量较多,如果将这种空气直接排入房间内,此时湿度较高的热空气进入地板内,地板容易受潮,损坏地板,在热空气进入第二保温管7内,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上温度较低的第三凝水片81冷凝为水,除掉第二保温管7内的热空气中的水蒸气,第二保温管7内的水从进水孔42进入第二地暖管4内,提高水资源利
用率。第一凝水片61、第二凝水片71、第三凝水片81均可以采用中国专利cn208395028u、公告日2019-01-18,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用除湿热泵中记载的凝水片。
35.第一透气孔设置于第二保温管7的侧壁上,还包括连接于第一透气孔的第二输送管74、卡接于第二输送管74上靠近第二保温管7的一端的防水透气结构、设置于第二输送管74上的抽风机75,防水透气结构可以防止水透过,方便气体透过,抽风机75将第二输送管74的气体抽出至房间内,加快热空气从第二保温管7内排出的速度,在第二保温管7内形成负压,使得第三保温管8内的热空气加速进入第二保温管7内,从而在第三保温管8内形成负压,使得第一保温管6内的热空气加速进入第三保温管8内。
36.防水透气结构包括卡接于第二输送管74的第二过滤网72、固定于第二过滤网72靠近于第二保温管7的一侧的防水透气膜73。第二过滤网72可以对从防水透气膜73透过的热空气进行过滤,同时可以支撑住防水透气膜73。
37.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式地暖分水器过墙防渗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以在第一滑块92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511时固定于第一滑槽511顶端的第一止挡块93、用以在第二滑块95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41时固定于第二滑槽41顶端的第二止挡块96。还可以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在第一导水部51上可以设有第一安装通孔,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一滑槽511连通,第一止挡块93上设有第一螺纹槽,在将第一滑块92置于第一滑槽511内后,将第一螺杆一端穿过第一安装通孔并螺接于第一螺纹槽,从将第一止挡块93固定于第一滑槽511内,从而通过第一止挡块93对第一滑块92的向上运动进行限位,第一滑槽511的另一端可以对第一滑块92的向下运动进行限位,从而保证第一滑块92稳定地运动在第一滑槽511内,在第二地暖管4上可以设有第二安装通孔,第二止挡块96上设有第二螺纹槽,在将第二滑块95置于第二滑槽41内后,将第二螺杆一端穿过第二安装通孔并螺接于第二螺纹槽,从而将第二止挡块96固定于第二滑槽41内,从而通过第二止挡块96对第二滑块95的向上运动进行限位,第二滑槽41的另一端可以对第二滑块95的向下运动进行限位,从而保证第二滑块95稳定地运动在第二滑槽41内。
38.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上端”、“下端”、“底端”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