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固体传感膜化学发光检测臭氧的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0:20: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检测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固体传感膜化学发光检测臭氧的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2.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性气体,可在较低温度下发生氧化反应。同时也是对流层光化学烟雾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对生物有害的污染物。对流层的臭氧主要由光化学反应过程产生,比如汽车、发电厂排放的氮氧化物和其它尾气,加上高温、日照等气象条件,光解产生,并在地球表面的不断积累影响着自然环境。臭氧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过量吸入会损害肺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及肺功能下降;浓度更高时,会引起肺功能损伤、肺组织炎症和呼吸道感染。高质量浓度(0.2mg/m3)的臭氧也会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降低作物产量和破坏植被等。臭氧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农作物生长。
3.臭氧由于其极强的氧化性,具有优良的杀菌性能。同时,臭氧反应后的产物是氧气,所以臭氧是高效的无二次污染的消毒剂。臭氧的应用领域包括水处理、食品保鲜、家用电器、医疗卫生、化学氧化等。也正是因为应用广,再生产使用过程中需小心谨慎,以防泄露。因此,开展臭氧浓度检测,对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4.现有的臭氧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比色法、电化学法、色谱法、碘量法、化学发光法等。其中,化学发光法不需要外来光源,从而减少了光散射,降低了噪音信号的干扰,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设备简单、检出限低等优点。化学发光检测法是基于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光信号对物质含量进行检测的一种分析检测方法。然而,现有的化学发光法检测臭氧一般为气-液相或是气-气相,需要额外的装置用于输送检测试剂与载气,装置体积相对较大,且需要额外装置输送液体试剂、排放废液,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体积小,能够缩小臭氧检测装置的体积,使得其更便携,适合多种场合使用的用于固体传感膜化学发光检测臭氧的反应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固体传感膜化学发光检测臭氧的反应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之一,实现反应装置体积小,能够缩小臭氧检测装置的体积,使得其更便携,适合多种场合使用。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用于固体传感膜化学发光检测臭氧的反应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避光壳体和光电传感器,以及光窗,所述光窗的边缘与所述避光壳体的内壁连接形成反应腔,所述反应腔内设有固体传感膜,所述固体传感膜与所述光窗相间隔,所述避光壳体远离所述光电传感器一端的端面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通过气流通道与所述反应腔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反应腔内远离光窗的一侧内壁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固体传感膜的凹槽。
10.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于所述避光壳体的中心位置。
11.进一步地,所述避光壳体的内壁具有凸台,所述光窗卡接在所述凸台内。
12.进一步地,该用于固体传感膜化学发光检测臭氧的反应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凸台与所述光窗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均设置有转接管接头。
14.进一步地,所述避光壳体上具有螺纹通孔,所述光电传感器上具有与所述螺纹通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避光壳体和光电传感器通过螺钉连接。
15.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固体传感膜化学发光检测臭氧的反应装置,通过光窗和避光壳体之间形成反应腔,以及反应腔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反应腔内固体传感膜与臭氧发生化学发光反应并产生化学发光信号,通过光电传感器将光信号输出,根据化学发光信号的强弱与臭氧气体的浓度呈线性关系,进而判断臭氧的浓度。此外,该用于固体传感膜化学发光检测臭氧的反应装置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且可降低检测设备的系统复杂度,提高检测效率及检测效果,以及与市面上现有的传统检测装置相比,方便携带且制备方法简单,单次检测成本低,安全无毒;操作简单,使用时只需要将固体传感膜置于反应装置中,连接信号显示装置,如电脑、手机等显示仪器,用真空泵输送臭氧气体,便可以进行臭氧检测,满足现场检测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固体传感膜化学发光检测臭氧的反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避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20.其中:1为避光壳体;2为光电传感器;3为光窗;4为反应腔;5为固体传感膜;6为密封圈;7为转接管接头;8为螺纹通孔;9为气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固体传感膜化学发光检测臭氧的反应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避光壳体1和光电传感器2,以及光窗3,光窗3的边缘与避光
壳体1的内壁连接形成反应腔4,反应腔4内设有固体传感膜5,固体传感膜5与光窗3相间隔,避光壳体1远离光电传感器2一端的端面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通过气流通道9与反应腔4连通,其中,反应腔4内远离光窗3的一侧内壁上具有用于安装固体传感膜5的凹槽,凹槽设于避光壳体1的中心位置,固体传感膜5卡接在凹槽内。
23.在上述实施例中,避光壳体1的内壁具有凸台,光窗3卡接在凸台内,光窗3和凸台之间设有用于密封反应腔4的密封圈6。
24.在上述实施例中,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均设置有转接管接头7,避光壳体1的四个角上均具有四个螺纹通孔8,光电传感器2上具有与四个螺纹通孔8对应的螺纹孔,避光壳体1和光电传感器2通过螺钉连接。
25.工作原理:首先将光电传感器2与信号显示装置连接,其次将待检测气体(o3)由进气口通入至反应腔4内,待检测气体与反应腔4内的固体传感膜5反应后会产生微弱的光,即化学发光,由于化学发光信号的强弱与臭氧气体的浓度呈线性关系,臭氧的浓度越高,化学发光信号越强,通过显示装置所显示的信号,进而判断所检测的臭氧气体的浓度。
2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2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