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07:35: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容器盖样式多种多样,无论是以上哪一种盖子,在盖子打开并倾倒液体时,出液口在出液的同时还要回气,会产生出液不流畅甚至不出液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问题,容器盖设置成上盖和下盖的形式,下盖上开设出液孔和回气孔,上盖上设置用于密封出液孔和出气孔的密封结构,当上盖打开倾倒液体时,出液孔出液,回气孔回气,将出液孔与回气孔分开,使出液孔的出液流畅,同时上盖与下盖盖合时,密封结构能够密封出液孔和回气孔,防止漏液。
4.但是此种容器盖在倾倒液体时,当倾倒角度过大或倾倒位置不正确,使液体由出液孔和回气孔同时流出,此时向容器内的回气效果不好,还是会造成出液不流畅甚至不出液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盖及容器,以解决向容器内回气效果不好,造成出液不流畅甚至不出液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容器盖,包括:下盖体、上盖体、第一导气管、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上盖体能够盖合于所述下盖体的上侧;
7.所述下盖体包括盖面,所述盖面上至少开设有一个出液孔和一个回气孔,所述第一导气管连接于所述盖面,且位于所述回气孔处,所述第一导气管与所述回气孔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向所述盖面的下侧伸出;
8.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均连接于所述上盖体,且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出液孔,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回气孔。
9.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连接于所述盖面的上侧,且位于所述出液孔处,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出液孔连通。
10.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盖面,另一端设置有导流翻边。
11.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流管,且与所述导流管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导流翻边;
12.所述过渡管的横截面积沿出液方向逐渐增大。
13.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连接于所述盖面,且位于所述回气孔处,所述第二导气管与所述回气孔连通,且所述第二导气管向所述盖面的上侧伸出。
14.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盖面设置有回流槽,所述回气孔位于所述回流槽的最低区域。
15.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流槽开设有所述出液孔。
16.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铰链,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且所述上盖体通过所述铰链能够翻转盖合于所述下盖体的上侧。
17.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防盗结构,所述防盗结构设置于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之间。
18.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盗结构包括通过连接点连接于所述下盖体的警示片和设置于所述上盖体用于容纳所述警示片的容纳槽;
19.所述警示片与所述容纳槽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扣和卡槽。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容器,包括所述的容器盖。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容器盖及容器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盖,包括:下盖体、上盖体、第一导气管、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上盖体能够盖合于下盖体的上侧;下盖体包括盖面,盖面上至少开设有一个出液孔和一个回气孔,第一导气管连接于盖面,且位于回气孔处,第一导气管与回气孔连通,第一导气管向盖面的下侧伸出;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连接于上盖体,且第一密封件用于密封出液孔,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回气孔。
23.当上盖体盖合于下盖体时,第一密封件与出液孔配合使出液孔密封,第二密封件与回气孔配合使回气孔密封,防止出液孔与回气孔漏液;当上盖体打开并与下盖体之间形成一定空间时,出液口和回气孔处于开启状态,液体可从出液口流出,由于第一导气管向盖面下侧伸出,即使倾倒角度过大或倾倒位置不正确,盖面下侧处的第一导气管能够防止液体通过回气孔流出,外部空气始终能够通过回气孔和第一导气管进入容器内,使得容器内与外界保持压力平衡,容器内液体便在重力作用下连续从出液口中流出。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包括上述容器盖,由此,其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包括上述容器盖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做详细阐述。
25.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盖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盖打开状态的侧视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盖带有回流槽的立体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盖体的警示片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盖盖合状态的剖视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盖的第二导气管伸出回气孔上侧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盖带回流槽且不带防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标:1-下盖体;101-出液孔;102-回气孔;103-导流管;104-第一导气管;105-导
流翻边;106-过渡管;107-回流槽;108-警示片;1081-卡扣;1082-连接点;1083-推动部;109-第二导气管;2-上盖体;201-第一密封件;202-第二密封件;203-容纳槽;2031-卡槽;3-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8.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9.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40.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7所示。
4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容器盖,包括:下盖体1、上盖体2、第一导气管104、第一密封件201和第二密封件202,上盖体2能够盖合于下盖体1的上侧;
42.下盖体1包括盖面,盖面上至少开设有一个出液孔101和一个回气孔102,第一导气管104连接于盖面,且位于回气孔102处,第一导气管104与回气孔102连通,第一导气管104向盖面的下侧伸出;
43.第一密封件201和第二密封件202均连接于上盖体2,且第一密封件201用于密封出液孔101,第二密封件202用于密封回气孔102。
44.本实施例中,下盖体1和上盖体2可以是两个独立部件,上盖体2能够直接盖合在下盖体1上,也可以是下盖体1与上盖体2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当上盖体2打开时,上盖体2与下盖体1之间保持连接状态。下盖体1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容器连接,盖面位于容器的开口处,用于阻挡容器内液体流出,出液孔101与回气孔10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或梯形等,只要出液孔101满足出液需求和回气孔102满足回气需求即可,本实施例优选的出液孔101与回气孔102均为圆形,且间隔设置,圆形孔结构美观,出液与回气效果好,出液孔101与回气孔102具有间隔,防止相互影响,同时回气孔102的孔径小于出液孔101的孔径,如此,既满足回气孔102的回气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出液。值得说明的是,回气孔102
与出液孔101的孔径也可以是相同,也可以是回气孔102的孔径大于出液孔101的孔径。
45.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201可以是密封杆、密封柱或密封管,第二密封件202可以是密封杆、密封柱或密封管,当上盖体2与下盖体1盖合时,第一密封件201插入出液孔101内,并将出液孔101密封,第二密封件202插入回气孔102内,并将回气孔102密封。
46.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气管104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只要具有导气作用即可,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导气管104为圆管,第一导气管104连接于盖面且位于盖面的下侧,第一导气管104位于回气孔102处,第一导气管104的内径与回气孔102的孔径相同,此时,第一导气管104的内壁与回气孔102的孔壁对齐;或者第一导气管104的内径大于回气孔102的孔径,此时,回气孔102的孔壁位于第一导气管104的内壁的内侧;或者第一导气管104的外径略小于回气孔102的孔径,此时,将第一导气管104插入回气孔102内,同时需保持回气孔102的孔壁与第一导气管104的外壁之间密封。
47.本实施例中,当上盖体2盖合于下盖体1时,第一密封件201与出液孔101配合使出液孔101密封,第二密封件202与回气孔102配合使回气孔102密封,防止出液孔101与回气孔102漏液;当上盖体2打开并与下盖体1之间形成一定空间时,出液口和回气孔102处于开启状态,液体可从出液口流出,由于第一导气管104向盖面下侧伸出,即使倾倒角度过大或倾倒位置不正确,盖面下侧处的第一导气管104能够防止液体通过回气孔102流出,外部空气始终能够通过回气孔102和第一导气管104进入容器内,使得容器内与外界保持压力平衡,容器内液体便在重力作用下连续从出液口中流出。
4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导流管103,导流管103连接于盖面的上侧,且位于出液孔101处,导流管103与出液孔101连通。
49.本实施例中,导流管103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只要具有导流作用即可,本实施例优选的,导流管103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导流管103的内径与出液孔101相同,导流管103相对应的连接在出液孔101处,由出液孔101流出的液体能够顺畅的进入导流管103内,提高导流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导流管103的内径也可以大于出液孔101的孔径。
50.本实施例优选的,导流管103与上盖体2一体成型,使整体结构稳定,便于制造。
5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导流管103的一端连接于盖面,另一端设置有导流翻边105。
52.本实施例中,导流管103的下端连接于盖面,上端设置有导流翻边105,导流翻边105与导流管103可以是两个部件且相互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即导流管103的上端向外翻边形成导流翻边105,当倾倒液体时,导流管103内的液体经过导流翻边105流出,增强导流效果。
53.进一步地,导流翻边105呈弧状,且弧心位于导流翻边105的下侧,进一步增强导流效果。
54.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过渡管106,过渡管106的一端连接于导流管103,且与导流管103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导流翻边105;
55.过渡管106的横截面积沿出液方向逐渐增大。
56.本实施例中,过渡管106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只要具有导流作用即可,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过渡管106为圆管,过渡管106的下端连接于导流管103,上端设置有导流翻边105,导流翻边105与过渡管106可以是两个部件且相互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
型,即过渡管106的上端向外翻边形成导流翻边105,当倾倒液体时,导流管103内的液体先经过过渡管106后在经过导流翻边105流出,增强导流效果。
57.需要说明的是,过渡管106下端的内径与导流管103上端的内径相同,且过渡管106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58.本实施例优选的,导流翻边105、过渡管106、导流管103和下盖体1一体成型,使整体结构稳定,便于制造。
59.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导气管109,第二导气管109连接于盖面,且位于回气孔102处,第二导气管109与回气孔102连通,且第二导气管109向盖面的上侧伸出。
60.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气管109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只要具有导气作用即可,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二导气管109为圆管,第二导气管109连接于盖面且位于盖面的下侧,第二导气管109位于回气孔102处,第二导气管109的内径与回气孔102的孔径相同,此时,第二导气管109的内壁与回气孔102的孔壁对齐;或者第二导气管109的内径大于回气孔102的孔径,此时,回气孔102的孔壁位于第二导气管109的内壁的内侧;或者第二导气管109的外径略小于回气孔102的孔径,此时,将第二导气管109插入回气孔102内,同时需保持回气孔102的孔壁与第一导气管104的外壁之间密封。当第一导气管104的外径与第二导气管109的外径均略小于回气孔102的孔径,此时,第一导气管104与第二导气管109可以设置成一体成型为一根导气管,并将导气管插入回气孔102内,同时导气管的上端向上伸出回气孔102,下端向下伸出回气孔102。如此,当盖面上存在液体时,能够防止液体从上方封堵回气孔102。
61.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盖面设置有回流槽107,回气孔102位于回流槽107的最低区域。当出液口流出的液体滴落在盖面上时,能够进入到回流槽107内,经过回流槽107的引导进入回流槽107最低区域的回气孔102内,进而由回气孔102进入第一导气管104,最后进入容器内。
62.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回流槽107开设有出液孔101。
63.本实施例中,盖面呈槽状,槽口位于上方,回气孔102朝向出液孔101一侧的槽壁向下倾斜的角度小于回气孔102远离出液孔101一侧的槽壁向下倾斜的角度,如此,使导流管103更方便设置。
64.需要说明的是,回流槽107也可以是喇叭状或其他具有回流效果的形状。
6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铰链3,上盖体2与下盖体1之间通过铰链3连接,且上盖体2通过铰链3能够翻转盖合于下盖体1的上侧,如此,打开上盖体2后防止上盖体2掉落或丢失,同时方便打开。
6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仅局限于此,上盖体2与下盖体1之间通过连接片和/或连接筋连接,连接片与连接筋均能够弯折形变,如此,上盖体2直接向上打开,打开后可直接放手,此时连接片和/或连接筋将上盖体2拉住,防止上盖体2掉落或丢失。优选的,连接片和连接筋的长度小于容器的高度,同时连接筋若是过细可以设置多根连接筋增强连接强度,连接筋和连接片可以是塑料材质,塑料材质节约成本,同时柔韧度较好,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弯折形变材质。
67.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防盗结构,防盗结构设置于上盖
体2与下盖体1之间。防盗结构为一次性使用结构,包装好的液体产品在上盖体2被初次打开后,上盖体2与下盖体1之间的防盗结构即被破坏,通过防盗结构是否被破坏来判定产品是否被打开过,防盗辨识度高,效果明显。
68.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防盗结构包括通过连接点1082连接于下盖体1的警示片108和设置于上盖体2用于容纳警示片108的容纳槽203;
69.警示片108与容纳槽203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扣1081和卡槽2031。
70.本实施例中,警示片108下端通过连接点1082与下盖体1相连,同时上盖体2与下盖体1第一次盖合时,警示片108进入上盖体2的容纳槽203内,同时警示片108与容纳槽203之间通过卡扣1081和卡槽2031卡定,此时要打开上盖体2,只有先破坏掉连接点1082,才能打开上盖体2,同时警示片108跟随上盖体2一起运动,结构简单,防盗效果好。
71.进一步地,警示片108上端与容纳槽203之间具有间隙,通过上推警示片108,使连接点1082断裂,同时警示片108上设置有推动部1083,通过推动部1083使连接点1082断开,方便省力,本实施例中,推动部1083为横筋,结构简单,受力效果好。
7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器,包括上述容器盖,由此,该容器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包括上述容器盖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73.本实施例中,容器盖通过连接部连接在容器的开口处。
7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