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半自磨机的中孔轴的内衬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07:10: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半自磨机的中孔轴的内衬套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2.φ5.8
×
5.8m半自磨是选矿车间的主线常用设备,投料口处的中空轴是承载半自磨筒体回转的重要部件,中空轴的内壁处设置进料衬套与半自磨筒体的内衬衔接,这对保护中空轴在入料时免受物料冲击磨损起到重要作用,尽管进料衬套属于磨耗件,但其频繁更换也会影响正常的生产。在实际生产实践过程中,现有技术中的进料衬套正常使用寿命大约只有10个月。进料衬套的承料部位基本位于一环形区域内,由于物料冲击大且不断发生磨损,其上后期焊接的耐磨板极易被砸脱落,进料衬套磨损的情况不能得到有效避免;平均每2个月需停车更换一次耐磨板,每10个月左右需更换一次进料衬套,每次更换衬套的时间约为3天,对生产组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更换进料衬套及耐磨板的成本较高,检修时间较长,检修难度较大,设备的维护费用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自磨机的中孔轴的内衬结构,改善进料衬套的受力状况以提高其使用寿命。
4.一种半自磨机的中孔轴的内衬结构,包括进料衬套,其特征在于:位于磨机筒的中孔轴里端的进料衬套的套管孔径为里端大、外端小的锥形孔且孔壁与端面之间的锥角α为25
°
~35
°
,进料衬套里端的外置凸缘的端面抵靠在半自磨机的筒腔内衬上,进料衬套外端的外凸缘与内衬压套的里端抵压配合,内衬压套的外端与中孔轴外端相连。
5.上述方案中,进料衬套的内管孔为里端大、外端小的锥形孔且孔壁与端面之间的锥角α为25
°
~35
°
,即孔壁与径向方向之间的锥角α为 25
°
~35
°
,优选的锥角α为30
°
,这样可以保证减少物料冲击造成的影响,即有利于物料的引导,又减少了施加在垂直于孔壁方向的冲力,由此可以改善进料衬套的受力条件,进而提高了进料衬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7.图2、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料衬套、内衬压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8.一种半自磨机的中孔轴的内衬结构,包括进料衬套20,位于磨机筒 10的中孔轴31里端的进料衬套20的内管孔为里端大、外端小的锥形孔且孔壁与端面之间的锥角为锥角α为25
°
~35
°
,进料衬套20里端的外置凸缘21的端面抵靠在半自磨机的筒腔内衬上,进料衬套20外端的外凸缘22与内衬压套30的里端抵压配合,内衬压套30的外端与中孔轴 31外端相连。
9.上述方案中,限定的是进料衬套20的内管孔为里端大、外端小的锥形孔且孔壁与端面之间的锥角α为25
°
~35
°
,事实也就限定了进料衬套20的轴向尺寸,因为进料衬套20的里端、外端的套孔尺寸基本上确定的,根据三角函数管系可以计算出进料衬套20的轴向尺寸。上述方案的核心点在于优化进料衬套20内壁与物料落料路径之间的空间关系,在既保证物料顺畅流落的实现又避免了物料对进料衬套20内壁的垂直向冲涮造成的磨损。实际使用已证明,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后的,进料衬套20的使用寿命延长了12~16个月,即进料衬套20的使用寿命可达2 年。
10.所述的进料衬套20的外端管口处设置有封料环40,封料环40内壁上有轴向、径向布置的筋板41围成均布在封料环40内壁上的网状箱盒 42,网状箱盒42的敞口指向轴芯方向,封料环40的孔径与内衬压套30 的外端管径吻合。上述方案中,投料溜槽50导送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物料碰撞、飞溅现象,由封料环40实施围封并集存至相应网状箱盒42 内,网状箱盒42随同磨机筒10筒体一同转动至高位时又倾倒至料溜槽 50内并回流至筒腔中。内衬压套30从外端抵靠到进料衬套20的外端管口处的对进料衬套20施加约束固定。
11.所述的封料环40与进料衬套20构成顺延区域供投料溜槽50的布置斜度大于并接近于30
°
。应当注意的是,封料环40与进料衬套20的形状为套管状,转动过程中其空置的区域亦保持套管状,该区域需要为投料溜槽50的布置提供布置空间,该空间布置的投料溜槽50与水平向的夹角应大于30
°
,否则会导致物料滞留,所以在满足大于30
°
时无需大于30
°
太多,因此优选为大于并接近于30
°
,这样在保证溜料顺畅的前提下减少流速。
12.为了进一步改善进料衬套20的耐磨性能,进料衬套20的孔壁为内凸的光滑曲面,所谓的内凸即为向轴芯方向凸出,适当增加进料衬套20 对应于物料冲涮区域的盈余量,可以进一步提高进料衬套20的使用寿命,当然内凸的光滑曲面的曲率不宜过大,适当即可,否则容易造成物料被向上抛落的现象。
1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结构,适当调整原有溜槽的长度和倾斜角,使得物料的抛物线能够尽量避开进料衬套20,直接落入筒体内部;本实用新型是以申请人所购并使用的φ5.8
×
5.8m半自磨为基础设计的,其基本方案适用于其它规格型号的磨机,进料衬套20 的具体尺寸依据相应磨机的中空轴11的规格和尺寸而定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半自磨机的中孔轴的内衬结构,包括进料衬套(20),其特征在于:位于磨机筒(10)的中孔轴(11)里端的进料衬套(20)的内管孔为里端大、外端小的锥形孔且孔壁与端面之间的锥角为锥角α为25
°
~35
°
,进料衬套(20)里端的外置凸缘(21)的端面抵靠在半自磨机的筒腔内衬上,进料衬套(20)外端的外凸缘(22)与内衬压套(30)的里端抵压配合,内衬压套(30)的外端与中孔轴(11)外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衬套(20)的外端管口处设置有封料环(40),封料环(40)内壁上有轴向、径向布置的筋板(41)围成均布在封料环(40)内壁上的网状箱盒(42),网状箱盒(42)的敞口指向轴芯方向,封料环(40)的孔径与内衬压套(30)的外端管径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料环(40)与进料衬套(20)构成顺延区域供投料溜槽(50)的布置斜度β大于3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料衬套(20)的孔壁为内凸的光滑曲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自磨机的中孔轴的内衬结构,包括进料衬套,位于磨机筒的中孔轴里端的进料衬套的套管孔径为里端大、外端小的锥形孔且孔壁与端面之间的锥角α为25


技术研发人员:程敏 汤同欢 肖华兵 席光耀 程俊 汪永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8
技术公布日:2022/4/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