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高阻燃耐油微逆变器用电缆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02:54: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阻燃耐油微逆变器用电缆。


背景技术:

2.太阳能光伏微型逆变器是一种转换直流从单一太阳能电池组件至交流电的装置。“微型”是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逆变器而言的。传统的光伏逆变方式是将所有的光伏电池在阳光照射下生成的直流电全部串并联在一起,再通过一个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接入电网;微型逆变器则对每块组件进行逆变。其优点是可以对每块组件进行独立控制,能够大幅提高整体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集中式逆变器具有的直流高压、弱光效应差、木桶效应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是ul认证的逆变器多芯用线,随着北美市场运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加拿大认证微逆用线被客户屡屡提出,但是因为在加拿大标准中该类型线缆需要通过ft4的燃烧,且耐日光要求达到1000h,并拥有严苛的耐油条件。市场上拥有该认证的厂家寥寥无几,所以尽快拥有加拿大认证微逆线缆也是市场先驱的必要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阻燃耐油微逆变器用电缆。
4.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高阻燃耐油微逆变器用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填充、第一低烟无卤阻燃带、电缆芯、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和外护套,所述电缆芯包括沿圆周方向绞合的若干根导体及包覆于每根导体外部的绝缘层,电缆芯中部填充有填充,填充采用阻燃的聚烯烃材料,绝缘层和外护套均通过电子加速器辐照改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制成。
6.进一步的,所述导体为外部选择性镀金属层的退火铜导体。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外部且位于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与外护套之间设置若干个内护支撑条,所述内护支撑条内填充碳纤维丝,抗拉强度不小于2000mpa,弹性模量不小于150gpa。
8.进一步的,所述改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9.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35-55份
10.熔体指数为4-6g/10min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45份
11.环保阻燃剂45-55份
12.交联剂2-5份
13.镁铝双氢氧化物3-6份
14.抗氧剂0.3-1.2份
15.甲基硅油0.1-5份。
16.进一步的,所述改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采用以下步骤制成:
17.按重量份计,将35-55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与45-55份环保阻燃剂混合,于120-170℃条件下混炼均匀,随后加入30-45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继续于120-170℃条件下混炼均匀,转速为300-500r/min,再依次加入2-5份交联剂、3-6份镁铝双氢氧化物、0.3-1.2份抗氧剂和0.1-5份甲基硅油,通过挤出机造粒得到辐照物料,最后,通过电子加速器在氮气氛围下进行辐照加工,得到所需改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
18.进一步的,通过电子加速器在氮气氛围下进行辐照加工时辐照剂量为10-90kgy/h,辐照时间为5-25min。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燃耐油微逆变器用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填充、第一低烟无卤阻燃带、电缆芯、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和外护套,电缆芯包括沿圆周方向绞合的若干根导体及包覆于每根导体外部的绝缘层,电缆芯中部填充有填充,填充采用阻燃的聚烯烃材料,绝缘层和外护套均通过电子加速器辐照改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制成。本发明提供的高阻燃耐油微逆变器用电缆,其确保在满足其低烟无卤性能基础上增加高阻燃要求(满足ft4),同时具备低烟无卤、高耐油性、高耐日光性,满足微逆变器使用要求,在外护套受到压力和冲击力时通过增设内护支撑产生弹性,把竖直方向的力转化成其他方向的力,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保护了电缆内部结构,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制造成本较低,有利于推动高阻燃耐油微逆变器快速发展。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3.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24.如图1所示,高阻燃耐油微逆变器用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填充1、第一低烟无卤阻燃带2、电缆芯3、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4和外护套5,电缆芯3包括沿圆周方向绞合的若干根导体31及包覆于每根导体31外部的绝缘层32,电缆芯3中部填充有填充1,通过第一、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形成规整圆形结构,成缆时,填充1采用阻燃的聚烯烃材料,确保在电缆外观圆整的同时能达到ft4燃烧等级的需求,同时耐日光满足1000h,导体31为外部选择性镀金属层的退火铜导体,可采用单根导体或绞合导体,实现良好的导电率,绝缘层32和外护套5均通过电子加速器辐照改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制成,通过控制热延伸,确保其耐油性能。
25.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4外部且位于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4与外护套5之间设置若干个内护支撑条6,内护支撑条6内填充碳纤维丝,抗拉强度不小于2000mpa,弹性模量不小于150gpa,在外护套5受到压力和冲击力时产生弹性,把竖直方向的力转化成其他方向的力,
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保护了电缆内部结构,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
26.改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27.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35-55份
28.熔体指数为4-6g/10min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45份
29.环保阻燃剂45-55份
30.交联剂2-5份
31.镁铝双氢氧化物3-6份
32.抗氧剂0.3-1.2份
33.甲基硅油0.1-5份。
34.改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5.按重量份计,将35-55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与45-55份环保阻燃剂混合,于120-170℃条件下混炼均匀,随后加入30-45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继续于120-170℃条件下混炼均匀,转速为300-500r/min,再依次加入2-5份交联剂、3-6份镁铝双氢氧化物、0.3-1.2份抗氧剂和0.1-5份甲基硅油,通过挤出机造粒得到辐照物料,最后,通过电子加速器在氮气氛围下进行辐照加工,辐照剂量为10-90kgy/h,辐照时间为5-25min。
36.实施例1
37.如图1所示,高阻燃耐油微逆变器用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填充1、第一低烟无卤阻燃带2、电缆芯3、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4和外护套5,电缆芯3包括沿圆周方向绞合的九根导体31及包覆于每根导体31外部的绝缘层32,电缆芯3中部填充有填充1,通过第一、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形成规整圆形结构,成缆时,填充1采用阻燃的聚烯烃材料,确保在电缆外观圆整的同时能达到ft4燃烧等级的需求,同时耐日光满足1000h,导体31为外部镀金属层的退火铜导体,采用单根导体,实现良好的导电率,绝缘层32和外护套5均通过电子加速器辐照改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制成,通过控制热延伸,确保其耐油性能。
38.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4外部且位于第二低烟无卤阻燃带4与外护套5之间设置四个内护支撑条6,内护支撑条6内填充碳纤维丝,抗拉强度不小于2000mpa,弹性模量不小于150gpa,在外护套5受到压力和冲击力时产生弹性,把竖直方向的力转化成其他方向的力,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保护了电缆内部结构,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
39.改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40.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35份
41.熔体指数为4g/10min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45份
42.环保阻燃剂55份
43.交联剂5份
44.镁铝双氢氧化物6份
45.抗氧剂1.2份
46.甲基硅油5份。
47.改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8.按重量份计,将35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与55份环保阻燃剂混合,于130℃条件下混炼均匀,随后加入45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继续于130℃条件下混炼均匀,转速为400r/min,再依次加入5份交联剂、6份镁铝双氢氧化物、1.2份抗氧剂和5份甲基硅油,通过挤出机
造粒得到辐照物料,最后,通过电子加速器在氮气氛围下进行辐照加工,辐照剂量为10kgy/h,辐照时间为10min。
49.实施例2
5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改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51.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55份
52.熔体指数为6g/10min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4份
53.环保阻燃剂50份
54.交联剂3份
55.镁铝双氢氧化物3份
56.抗氧剂0.5份
57.甲基硅油0.15份。
58.改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9.按重量份计,将55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与50份环保阻燃剂混合,于125℃条件下混炼均匀,随后加入34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继续于125℃条件下混炼均匀,转速为300-500r/min,再依次加入3份交联剂、3份镁铝双氢氧化物、0.5份抗氧剂和0.15份甲基硅油,通过挤出机造粒得到辐照物料,最后,通过电子加速器在氮气氛围下进行辐照加工,辐照剂量为20kgy/h,辐照时间为25min。
60.余同实施例1。
61.实施例3
6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改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63.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50份
64.熔体指数为4-6g/10min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份
65.环保阻燃剂48份
66.交联剂2份
67.镁铝双氢氧化物5份
68.抗氧剂1份
69.甲基硅油3份。
70.改良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按重量份计,将5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与48份环保阻燃剂混合,于150℃条件下混炼均匀,随后加入3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继续于150℃条件下混炼均匀,转速为300-500r/min,再依次加入2份交联剂、5份镁铝双氢氧化物、1份抗氧剂和3份甲基硅油,通过挤出机造粒得到辐照物料,最后,通过电子加速器在氮气氛围下进行辐照加工,辐照剂量为10-90kgy/h,辐照时间为25min。
72.余同实施例1。
73.未具体描述的部分或结构采用现有技术或现有产品即可,可直接市场购买得到,在此不做赘述。
7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