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31 08:02: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软土地基分区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2.预制桩因为承载力较大、可在工厂内标淮化生产、机械化施工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施工现场整洁、施工噪音小、没有泥浆污染、成本较低等优点,被称之为绿色桩基础,而越来越多地被作为建(构)筑物的基础。
3.在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各工序需要紧密衔接、连续进行,才能确保高效、经济和安全地施工,其中压桩是一个关键工序。
4.预制桩作为一种挤土桩,在压桩中产生挤土效应,挤土效应表现为土体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
5.土体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在软土中表现为软土地基蠕变,蠕变引起预制桩倾斜、移位的预制桩施工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软土地基蠕变引起预制桩施工质量事故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包括围挡结构,所述围挡结构用于将软土地基分区形成多个施工区,预制桩施工在所述施工区;所述围挡结构包括多个搅拌桩以及多个阻隔套,各个所述搅拌桩围合所述施工区,所述阻隔套套设相邻所述搅拌桩。
8.进一步的,所述围挡结构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置于所述阻隔套的内部;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沿径向方向,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分别抵触阻隔套布置。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所述支撑部和伸缩部,所述伸缩部呈伸长或收缩布置,所述伸缩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部呈连接布置;所述伸缩部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支撑部抵压相邻所述搅拌桩。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朝向所述搅拌桩布置,所述支撑面沿背离所述搅拌桩方向呈凹陷弧形布置;当所述支撑部抵压所述搅拌桩时,所述支撑面平铺所述搅拌桩。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杆和伸缩杆,所述支撑杆呈纵向布置,两个所述支撑部的支撑杆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伸缩杆呈伸长或收缩布置,所述伸缩杆呈横向布置,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杆呈连接布置;所述伸缩杆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与所述下杆呈上下对应布置,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分别呈伸长或收缩布置,所述上杆设置在所述阻隔套的上部,所述下杆设置在所述阻隔套的下部。
12.进一步的,所述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包括多个实心柱,所述实心柱与所述预制
桩的底部呈连接布置,且各个所述实心柱呈环绕间隔布置。
13.进一步的,所述实心柱呈实心布置,且所述实心柱的下部呈尖状布置。
14.进一步的,所述实心柱的外周设有多个块片,各个所述块片沿所述实心柱的圆周方向呈环绕间隔布置,且所述块片与所述实心柱呈连接布置;所述块片呈纵向布置,所述块片呈扁平状布置。
15.进一步的,所述阻隔套呈弹性布置,所述阻隔套套设相邻所述搅拌桩呈张紧布置。
16.进一步的,所述阻隔套设有两个限位件,两个限位件与相邻所述搅拌桩呈对应布置,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限位条,两个限位条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限位条的内端与所述阻隔套的呈连接布置,所述限位条的外端用于抵触所述搅拌桩。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在围挡结构的作用下,将软土地基分区形成多个施工区,在多个搅拌桩和多个阻隔套的配合作用下,对各个施工区之间起到阻隔作用,这样,在施工区进行预制桩施工时,由于预制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导致软土地基产生蠕变,但是在围挡结构的阻隔作用下,有效避免软土地基产生蠕变影响其他施工区,有效避免已经施工完毕的预制桩产生倾斜、移位等质量事故。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的围挡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的围挡结构与支撑件的配合布局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的围挡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的预制桩与实心柱的布局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6.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7.参照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28.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包括围挡结构1,围挡结构1用于将软土地基分区形成多
个施工区4,预制桩2施工在施工区4;围挡结构1包括多个搅拌桩11以及多个阻隔套12,各个搅拌桩11围合施工区4,阻隔套12套设相邻搅拌桩11。
29.上述的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在围挡结构1的作用下,将软土地基分区形成多个施工区4,在多个搅拌桩11和多个阻隔套12的配合作用下,对各个施工区4之间起到阻隔作用,这样,在施工区4进行预制桩2施工时,由于预制桩2施工产生挤土效应,导致软土地基产生蠕变,但是在围挡结构1的阻隔作用下,有效避免软土地基产生蠕变影响其他施工区4,有效避免已经施工完毕的预制桩2产生倾斜、移位等质量事故。
30.围挡结构1包括支撑件13,支撑件13置于阻隔套12的内部;支撑件13包括支撑部131,沿径向方向,支撑部131的两端分别抵触阻隔套12布置;在支撑件13的作用下,分担软土地基的蠕变力,增强阻隔套12的阻隔承载力;同时,在阻隔套12的作用下,增大搅拌桩11的间距,提高施工效率。
31.具体施工时,由于施工区4域为软土地基,便于围挡结构1的设置。
32.支撑件13包括两个支撑部131和伸缩部132,伸缩部132呈伸长或收缩布置,伸缩部1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部131呈连接布置;伸缩部132用于驱动两个支撑部131抵压相邻搅拌桩11;在伸缩部132的作用下,实现对两个支撑部131的位置进行调节,使两个支撑部131与相邻搅拌桩11呈一一对应布置。
33.支撑部131具有支撑面,支撑面朝向搅拌桩11布置,支撑面沿背离搅拌桩11方向呈凹陷弧形布置;当支撑部131抵压搅拌桩11时,支撑面平铺搅拌桩11;增强支撑部131与搅拌桩11的配合效果。
34.支撑部131包括支撑杆和伸缩杆,支撑杆呈纵向布置,两个支撑部131的支撑杆呈间隔对应布置,伸缩杆呈伸长或收缩布置,伸缩杆呈横向布置,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呈连接布置;伸缩杆包括上杆和下杆,上杆与下杆呈上下对应布置,上杆和下杆分别呈伸长或收缩布置,上杆设置在阻隔套12的上部,下杆设置在阻隔套12的下部。
35.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包括多个实心柱,实心柱与预制桩2的底部呈连接布置,且各个实心柱呈环绕间隔布置;在各个实心柱的作用下,有助于提高预制桩2的垂直性,从而降低土层蠕变力对预制桩2的影响。
36.实心柱呈实心布置,且实心柱的下部呈尖状布置;便于实心柱插设在软土地基中。
37.实心柱的外周设有多个块片,各个块片沿实心柱的圆周方向呈环绕间隔布置,且块片与实心柱呈连接布置;块片呈纵向布置,块片呈扁平状布置;在各个块片的作用下,对软土地基起到分隔作用,降低土层蠕变力对预制桩2的影响,从而提高预制桩2的施工质量。
38.软土地基分区施工装置包括实心板,各个实心柱与实心板呈连接布置,且实心柱沿背离实心板方向延伸布置,便于实心柱与预制桩2的配合。
39.预制桩2设有固定环,固定环呈环状布置,固定环套设在预制桩2上,固定环设有固定槽31和活动槽32,固定槽31与活动槽32呈连通布置,固定槽31呈环状布置,活动槽32沿轴向方向延伸布置;实心板具有对接块,对接块通过活动槽32嵌设固定槽31。
40.这样,旋转预制桩2或者实心块3,实现实心块3与预制桩2呈固定布置或活动布置;不采用焊接方式,便于固定板和固定柱的回收利用。。
41.阻隔套12呈弹性布置,阻隔套12套设相邻搅拌桩11呈张紧布置;增强阻隔套12的承受力,降低施工区4之间造成相互影响。
42.阻隔套12设有两个限位件,两个限位件与相邻搅拌桩11呈对应布置,限位件包括两个限位条,两个限位条呈间隔对应布置,限位条的内端与阻隔套12的呈连接布置,限位条的外端用于抵触搅拌桩11;这样,避免阻隔套12相对搅拌桩11移动,增强阻隔套12的承受力,降低施工区4之间造成相互影响。
43.围挡结构1的另一实施例:
44.包括振动沉板14,搅拌桩11具有搅拌槽,相邻搅拌桩11的搅拌槽呈对应布置,振动沉板14的两端分别嵌设相邻搅拌桩11的搅拌槽;这样,通过振动沉板14,阻隔土层蠕变力造成施工区4之间的影响,提高预制桩2的施工质量。
45.搅拌槽的一端呈扩口状布置,搅拌槽的另一端呈水平布置,这样,有效利用土层的蠕变力,增强振动沉板14的设置稳固性。
46.振动沉板14设有多个隔板,沿径向方向各个隔板呈间隔依序布置,隔板呈纵向延伸布置,隔板的内端与振动沉板14呈连接布置,隔板的外端嵌设软土地基;这样,在各个隔板的作用下,有效分割软土地基,起到分力作用,提高振动沉板14的阻隔效果和强度,进而提高预制桩2的施工质量。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