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造雪装置以及环境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30 10:17: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造雪装置以及环境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8-036069号所公开,已知一种造雪装置,其在被供给冷却至摄氏零下20度至零下40度左右的空气的试验室内降雪。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8-036069号中公开的造雪装置具有配置在试验室的天花板部分的喷雾喷嘴,从该喷雾喷嘴朝向试验室以雾的方式喷射水滴,从而在试验室内降雪。
3.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8-036069号公开的造雪装置,由从喷雾喷嘴喷射的水滴生成雪片需要从喷射喷嘴喷射非常微细的水滴。因此,生成的雪片中包含一定程度的微细的雪片。因此,由从天花板部分朝向下方被喷射的水滴生成的雪片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不流向试验体而浮在空中飘荡的雪片,由于此种雪片在试验室内飘荡,所以不被供给到试验体。因此,想要将规定量的雪降到试验体,需要生成比其多的雪,这导致运行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抑制运行成本的造雪装置以及环境形成装置。
5.本发明一个方面所涉及的造雪装置包括:筒状体;以及造雪用喷嘴,用于向所述筒状体内喷射水滴。所述筒状体具有向温度环境开口的基端,所述温度环境使从所述造雪用喷嘴以雾方式喷射的水滴生成雪。所述筒状体的远端以使空气朝向试验体或试验室流动的方式开口,或者连接于以使空气朝向试验体流动的方式开口的管构件或与试验室相连的管构件。
6.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涉及的环境形成装置包括所述造雪装置。
7.根据本发明,可以抑制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8.图1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雪装置被适用的降雪环境试验装置的图。
9.图2是表示对筒状体施加振动的抑制机构的图。
10.图3是概略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雪装置被适用的降雪环境试验装置的图。
11.图4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雪装置被适用的降雪环境试验装置的图。
12.图5是概略地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雪装置被适用的降雪环境试验装置的图。
13.图6(a)及图6(b)是用于说明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雪装置中设置的雪质调整
喷嘴的图。
14.图7是用于说明雪质调整喷嘴的变形例的图。
15.图8是概略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雪装置被适用的降雪环境试验装置的图。
16.图9是用于说明雪质调整喷嘴的变形例的图。
17.图10是概略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造雪装置被适用的降雪环境试验装置的图。
18.图11是概略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造雪装置被适用的降雪环境试验装置的图。
19.图12是表示雪成长构件被配置在筒状体的远端附近的结构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图。
20.图13是表示雪成长构件的变形例的图。
21.图14是表示雪成长构件的其他变形例的图。
22.图15是表示雪成长构件被安装在筒状体的远端的结构的图。
23.图16(a)及图16(b)是表示形成为筒状的雪成长构件的图。
24.图17是概略地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雪装置被适用的降雪环境试验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
26.(第一实施方式)
27.图1概略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雪装置10被适用的降雪环境试验装置1(环境形成装置)。降雪环境试验装置1具有提供降雪环境的试验室2,在该试验室2中载置试验体。在此,降雪环境可以为由水滴生成雪的温度环境,但也可以为比其高温的环境。也就是说,可以是由水滴不容易生成雪,但是雪不容易溶化的温度环境,例如为再现寒冷地区的温度环境的温度环境。具体而言,可以是 5℃~-10℃左右的温度环境。因此,在试验室2设有用于调整试验室2内的空气温度的空调机13。
28.在试验室2的天花板部配置有形成有用于降雪的供给口的降雪罩4。包含雪的空气从造雪装置10被供给到降雪罩4,降雪罩4使得在试验室2内降雪。
29.造雪装置10是用于由微细的水滴生成雪的装置。造雪装置10具备提供比试验室2低温的温度环境的造雪室12。造雪室12是提供可以由微细的水滴生成雪的温度环境的室,造雪室12内被调整为例如-15℃~-25℃左右的温度环境。因此,在造雪室12设有包含冷却造雪室12内的空气的冷却器14a和将用冷却器14a冷却的空气吹出到造雪室12内的送风机14b的空调机14。
30.造雪装置10具备筒状体18、向筒状体18内喷射水滴的造雪用喷嘴20以及连接于筒状体18的管构件22。
31.筒状体18使用形成为沿一个方向直线延伸的筒状的构件形成,基端(一端)18a和远端(另一端)18b开口。基端18a向造雪室12开口。由此,筒状体18内的空间的温度环境也成为与造雪室12内相同的温度环境。因此,从造雪用喷嘴20喷射的水滴在从基端18a朝向远端
18b流动的期间在筒状体18内变成雪片。也就是说,在筒状体18内生成雪。
32.图例的筒状体18呈直线延伸的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以曲线弯曲的形状。但是,考虑雪附着于筒状体18内面的情况,筒状体18优选笔直延伸的形状。筒状体18为金属制或树脂制且形状不变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使用柔软的材料形成。此时,根据筒状体18的设置环境等可以弯曲筒状体18,可以使其不易受到设置环境的影响。
33.此外,筒状体18也可以可伸缩地形成。此时,造雪用喷嘴20根据筒状体18的伸缩而可移动地形成。在筒状体18为可伸缩的结构的情况下,根据筒状体18的长度,从筒状体18流出的雪质(含水率)变化。另外,在筒状体18不是可伸缩的结构的情况下,造雪用喷嘴20也可以可移动地形成。
34.在筒状体18的内表面也可以实施氟树脂加工等表面处理,以使雪难以附着。
35.筒状体18以倾斜的状态配置在造雪室12内,以使基端18a处于高于远端18b的位置。另外,筒状体18并不需要以倾斜状态被配置,可以配置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姿势或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姿势。
36.造雪用喷嘴20配合筒状体18的基端18a的位置而被配置。造雪用喷嘴20由二流体喷嘴形成,喷射空气和微细的水滴。即,在造雪用喷嘴20连接有空气供给路24和冷水供给路26,造雪用喷嘴20从喷射口喷射通过空气供给路24被供给的压缩空气(或被冷却的压缩空气)和通过冷水供给路26被供给的冷水。在喷射口,通过压缩空气和冷水冲撞从而冷水粉碎。因此,从喷射口喷射空气和微细的水滴混合的状态的流体。由于喷射口被缩口,因此从喷射口喷射的流体逐渐扩散。此外,由于空气从造雪用喷嘴20喷射,因此,利用该被喷射的空气的作用,造雪室12内的空气从基端18a进入到筒状体18内并在筒状体18内产生空气的流动。
37.由于造雪用喷嘴20以喷射口朝向筒状体18内的姿势被配置,因此,空气和微细的水滴混合的状态的流体被喷射到筒状体18内。图例的造雪用喷嘴20配合筒状体18的基端18a的位置而被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造雪用喷嘴20也可以配置在邻接于基端18a的位置。例如,造雪用喷嘴20也可以配置在沿从筒状体18离开的方向从基端18a偏离的位置上,并向筒状体18内喷射流体。此时,造雪用喷嘴20的位置处于使被喷射的水滴及空气的混合流体全部流入筒状体18内的范围即可。此外,造雪用喷嘴20也可以被配置在筒状体18内。此时,造雪用喷嘴20以喷射口朝向远端18b的姿势被配置。但是,越从基端18a离开,在筒状体18作为管而发挥功能的部分越变短,因此,造雪用喷嘴20优选不过度离开基端18a。
38.管构件22连接于筒状体18的远端18b并连接于降雪罩4。也就是说,管构件22与试验室2相连。管构件22将从筒状体18流出的包含雪的空气导向降雪罩4。筒状体18以倾斜的姿势被配置,并且降雪罩4相对于筒状体18配置在下方,因此,管构件22被形成为朝向降雪罩4的流入口弯曲的形状。
39.造雪装置10具备抑制雪附着于筒状体18的内表面的抑制机构(抑制单元)30。抑制机构30包含用于使空气沿筒状体18的内表面流通的送风机30a。送风机30a在筒状体18的基端18a附近配置在筒状体18的外侧。送风机30a连接于吹出管30b,该吹出管30b具有在筒状体18的内侧开口的流出端。吹出管30b贯穿筒状体18,并具有沿筒状体18的内表面朝向远端18b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30c。吹出管30b的流出端(延伸部30c的远端)在筒状体18内朝向筒状体18的远端18b开口。因此,从送风机30a送出的空气从吹出管30b的流出端吹出,并沿筒
状体18的内表面朝向筒状体18的远端18b流动。据此,可以抑制由水滴生成的雪附着于筒状体18的内表面的情况。另外,吹出管30b在筒状体18的内侧被配置在从造雪用喷嘴20吹出的水滴不附着的位置。另外,如果试验时间短等雪附着(堆积)于筒状体18也不成问题,则也可以省略抑制机构30。
40.送风机30a及吹出管30b设有多个,且这些在筒状体18的周向上隔开间隔被配置。另外,也可以对1个筒状体18只设置1个送风机30a及吹出管30b。
41.送风机30a可以抽吸造雪室12内的空气即可以造雪的温度的空气并吹出,但是也可以抽吸被调整为与其不同的温度(比造雪室12内的温度低的温度)的空气并吹出。
42.抑制机构30并不限定于吹出管30b连接于送风机30a的结构,也可以为省略吹出管30b的结构。即,送风机30a也可以以在筒状体18的基端18a邻接于造雪用喷嘴20的方式被配置,并且,以从筒状体18的基端18a朝向远端18b沿筒状体18的内表面吹出空气的方式被配置。
43.抑制机构30并不限定于通过使空气沿筒状体18的内表面流动来防止雪附着的结构。例如,如图2所示,抑制机构30也可以向筒状体18施加振动。此时,抑制机构30由配置在筒状体18的外侧的振动器或敲击器形成。振动器接触筒状体18的外表面,通过自身振动使筒状体18振动。另一方面,敲击器被配置在离开筒状体18的位置,并且可以向筒状体18施加打击。也就是说,振动器或敲击器由使筒状体18振动的器具形成。
44.在降雪环境试验装置1中,试验室2内被调整为将寒冷地区的温度环境再现的温度环境,造雪室12内被调整为由水滴生成雪的温度环境。并且,如果从造雪用喷嘴20喷射空气和微细的水滴混合的状态的流体,则在筒状体18内,产生朝向远端18b的空气流动。此时,从筒状体18的基端18a也流入造雪室12内的空气。因此,在筒状体18内流动的水滴的至少一部分变成雪片。在筒状体18的出口由水滴生成雪的比例受造雪室12的室内空气的温度、筒状体18的长度、筒状体18内的空气流速等的影响。如果雪的生成比例改变,雪质也改变。
45.筒状体18内的伴随雪的空气通过管构件22被导入降雪罩4,在试验室2内朝向下方被吹出。据此,在试验室2内制造出降雪环境。
46.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状体18的基端18a侧,如果从造雪用喷嘴20喷射水滴,则被喷射的水滴在筒状体18内流动并在筒状体18内变成雪片。并且,雪片通过管构件22被导向试验室2内。也就是说,可以降低由从造雪用喷嘴20喷射的水滴生成的雪片中不被导入试验室2的雪片的比例。由此,可以提高从造雪用喷嘴20喷射的水滴中变成雪片而被导入试验室2内的比例。因此,可以抑制将试验体置于降雪环境的试验的运行成本。
4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造雪用喷嘴20由二流体喷嘴形成,因此造雪用喷嘴20将水滴和空气一起喷射。由此,利用来自造雪用喷嘴20的空气的吹出力,使造雪室12内的空气流入筒状体18内,并且在筒状体18内空气流动。因此,即使不使用在筒状体18内使空气朝向远端18b流动的送风机,也可以使空气流动,所以可以不使用送风机就能朝向管构件22吹出雪。
4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状体18相对于降雪罩4配置在上方,且管构件22连接于降雪罩4,因此,管构件22被形成为从倾斜方向朝向下方弯曲的形状。因此,可以抑制在管构件22堆积雪的情况。
4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筒状体18以从基端18a朝向远端18b降低的倾斜姿势
被配置,因此,在筒状体18内,雪和空气从基端18a朝向远端18b而朝向倾斜下方流动。因此,可以抑制在筒状体18内堆积雪的情况。
5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有抑制雪附着于筒状体18的内表面的抑制机构30,因此,可以抑制雪附着于筒状体18的内表面,可以进一步抑制运行成本。
51.(第二实施方式)
52.图3表示第二实施方式。另外,在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上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5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管构件22被省略,筒状体18的远端18b直接连接于降雪罩4。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由于筒状体18被形成为直线延伸的形状,因此,筒状体18以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姿势被配置。另外,筒状体18也可以被形成为弯曲的形状。
54.降雪罩4在比筒状体18的横截面积宽的面积的区域降雪。另外,在设置多个筒状体18及造雪用喷嘴20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降雪罩4。此时,筒状体18的远端18b朝向试验室2开口。
55.其他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省略其说明,可以将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引用于第二实施方式。
56.(第三实施方式)
57.图4表示第三实施方式。另外,在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上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58.第三实施方式的造雪装置10具备供给温度比造雪室12内的温度低的空气的辅助冷却机构(辅助冷却单元)34。辅助冷却机构34例如供给-45℃等-40℃以下的空气,具备朝向从造雪用喷嘴20喷射的水滴吹出空气的管件34a。管件34a在筒状体18的基端18a与造雪用喷嘴20相邻配置。
59.通过管件34a被供给的空气直接碰到从造雪用喷嘴20喷射的水滴,因此可以使水滴高效率地凝固。此外,通过设置辅助冷却机构34,无需将造雪室12整体冷却至-40℃左右以下。
6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利用筒状体18被配置的温度环境将水滴冷却至雪生成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利用辅助冷却机构34冷却从造雪用喷嘴20喷射的水滴。因此,可以提高雪的生成效率。而且,辅助冷却机构34局部地冷却水滴,因此可以抑制冷却所需的能量增大。此外,由于从管件34a吹出冷却空气,因此,利用该气流,可以抑制雪附着于筒状体18的内表面,并且可以使附着的雪从筒状体18的内表面脱离。也就是说,产生沿筒状体18的内表面的气流的管件34a还作为抑制雪附着的抑制机构30发挥功能。
61.另外,辅助冷却机构34并不限定于向筒状体18内的空间吹出空气的结构,取而代之,辅助冷却机构34也可以是冷却筒状体18本身的结构。例如,辅助冷却机构34可以由缠绕在筒状体18的冷却配管形成,或者也可以是具有设置在筒状体18的周围的外筒,冷却介质在筒状体18与外筒之间流动的方式。
62.在图4中虽然未示出抑制机构30,但是也可以设置抑制机构30。其他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省略其说明,可以将所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引用于第三实施方式。
63.(第四实施方式)
64.图5表示第四实施方式。另外,在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上相同的
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65.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造雪用喷嘴20由一流体喷嘴形成的点上不同于造雪用喷嘴20由二流体喷嘴形成的第一实施方式。造雪用喷嘴20连接于冷水供给路26,但不与空气供给路24连接。因此,造雪用喷嘴20将被供给的冷却缩口从喷射口喷射水滴。
66.在连接于筒状体18的管构件22设有送风机36。如果送风机36工作,利用送风机36的抽吸作用,筒状体18内的空气流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利用造雪用喷嘴20的喷射力使空气在筒状体18内流动,而是利用送风机36的驱动力使筒状体18内的空气流动。
67.另外,也可以不利用送风机36的抽吸作用使空气流动,而是利用送风机36的推出作用使空气在筒状体18内流动。即,送风机36可以配置在造雪用喷嘴20的背面侧,并朝向造雪用喷嘴20(即、筒状体18内)吹出空气。
68.图5表示筒状体18沿水平方向配置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倾斜姿势或垂直姿势配置。此外,管构件22的形状也并不限定于图5所示的形状。另外,在筒状体18朝向试验室2延伸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管构件22。
69.其他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省略其说明,可以将所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引用于第四实施方式。
70.(第五实施方式)
71.图6(a)及图6(b)表示第五实施方式。另外,在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上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72.第五实施方式的造雪装置10具备使在筒状体18内生成的雪潮湿的雪质调整喷嘴40。雪质调整喷嘴40由喷出水滴的喷嘴形成,被配置在偏靠筒状体18的远端18b的位置。也就是说,雪质调整喷嘴40被配置在与基端18a相比更靠近远端18b的位置。因此,雪质调整喷嘴40使从筒状体18的远端18b流出之前的雪潮湿。
73.雪质调整喷嘴40被配置在筒状体18的外侧,并通过形成在筒状体18的贯穿孔向筒状体18内喷射水滴。由于雪质调整喷嘴40被配置在筒状体18的外侧,因此,可以抑制在筒状体18内流动的雪附着于雪质调整喷嘴40的情况。
74.如图6(b)所示,也可以设置多个雪质调整喷嘴40,这些沿筒状体18的周向隔开间隔被配置,从多个方向朝向筒状体18的半径方向内侧供给水滴。雪质调整喷嘴40可以在周向上只配置1个,或者也可以多个雪质调整喷嘴40沿轴向排列配置。
75.在雪质调整喷嘴40附近配置有朝向雪质调整喷嘴40的远端吹出空气的管42。通过从管42吹出的空气被吹向雪质调整喷嘴40的远端,防止雪质调整喷嘴40的远端结冰。管42在图6(b)中被配置于在周向上与雪质调整喷嘴40相邻的位置,但是只要是朝向雪质调整喷嘴40的远端延伸的结构,也可以配置在雪质调整喷嘴40的任一侧。在管42连接有图略的压缩空气源。另外,也可以省略管42。
76.另外,在图6(a)中示出了雪质调整喷嘴40设置在笔直延伸的筒状体18附近的例子,但是,图7示出设置在弯曲形状的筒状体18的雪质调整喷嘴40。此时,雪质调整喷嘴40在筒状体18配置在弯管处,朝向筒状体18的远端18b喷射水滴。
77.图6(a)及图7示出了雪质调整喷嘴40配置在筒状体18的远端18b的例子,但是雪质调整喷嘴40也可以配置在筒状体18的远端18b。或者,雪质调整喷嘴40也可以从远端18b离开而配置在从远端18b进一步位于下游侧的位置,使从筒状体18流出的雪潮湿。此时,雪质
调整喷嘴40可以设置在管构件22。
78.其他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省略其说明,可以将所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说明引用于第五实施方式。
79.(第六实施方式)
80.图8表示第六实施方式。另外,在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上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8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与试验室2独立设置造雪室12的降雪环境试验装置1,但在第六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造雪室12。也就是说,试验室2内被调整为由水滴生成雪的温度环境。因此,试验室2的空调机13将试验室2内的空气冷却至可以生成雪的温度。
82.筒状体18被配置在试验室2内,通过向试验室2开口的基端18a,试验室2内的空气流入筒状体18内。筒状体18以基端18a位于上侧的方式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姿势被配置。并且,造雪用喷嘴20朝向下方向筒状体18内喷射水滴。在筒状体18的远端18b(下端)没有连接管构件22,从筒状体18流出的伴随雪的空气朝向配置在其下方的试验体流动。
83.另外,如图9所示,也可以设置雪质调整喷嘴40。此时,雪质调整喷嘴40被配置在相对于筒状体18的远端18b位于下游侧的位置,朝向从筒状体18流出的雪喷出水滴。代替该结构,雪质调整喷嘴40也可以被配置在远端18b与基端18a之间的位置,通过形成在筒状体18的贯穿孔向在筒状体18内流动的雪供给水滴。
84.筒状体18的远端18b可以朝向配置在试验室2内的试验体w开口,但也可以如图10所示朝向与试验体w不同的方向开口。此时,在试验室2内配置将从筒状体18的远端18b流出的空气改变为朝向试验体w的气流的送风机44。据此,从筒状体18流出的雪被吹向试验体w的正面(或侧面)。另外,此时,筒状体18的远端18b也以使空气朝向试验体w流动的方式开口。此外,筒状体18跨造雪室12和试验室2而配置,基端18a向造雪室12开口,远端18b向试验室2开口。因此,造雪室12内的空气流入筒状体18中,使伴随雪的空气流出到试验室2内。
85.在图10中,采用了筒状体18的远端18b朝向送风机44的吹出侧的结构,但是如图11所示,筒状体18的远端18b也可以朝向送风机44的吸入侧。在图11的方式中,可以设有连接筒状体18的远端18b和送风机44的管构件22。也就是说,从筒状体18流出的空气也可以通过管构件22而被送风机44抽吸。此外,代替该方式,也可以将筒状体18的远端直接连接于送风机44。也就是说,也可以为通过送风机44而筒状体18的远端以使空气朝向试验体或试验室2流动的方式开口的方式。图10和图11的送风机44可以为改变旋转数的结构,此时,可以改变吹向试验体w的风速。另外,送风机44并不限定于配置在试验室2内的方式,也可以如图17所示为配置在送风机室54的结构。
86.另外,在图10中,筒状体18为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姿势,在图11中,筒状体18为沿倾斜方向延伸的姿势,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姿势。此外,筒状体18的远端18b也可以代替在试验室2内开口并使空气直接流出到试验室2内的结构而采用如下结构,即:在远端18b连接在试验室2内配设的管构件22,通过该管构件22使空气流出到试验室2内。
87.其他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省略其说明,可以将所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的说明引用于第六实施方式。
88.(其他实施方式)
89.另外,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点上为例示,不应认为用来限制。本发明并不
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改良等。例如,在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造雪装置10适用于造雪室12配置在试验室2的上侧的结构的降雪环境试验装置1的例子,但造雪室12也可以配置在试验室2的侧方。此时,筒状体18可以处于比降雪罩4高的位置,或者也可以位于与降雪罩4相同的高度或相对于降雪罩4位于下方。此时,在连接筒状体18和降雪罩4的管构件22设有送风机36。
90.此外,在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降雪罩4也可以省略。
91.在第一~第六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有1个筒状体18和造雪用喷嘴20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在1个筒状体18设置多个造雪用喷嘴20。此外,也可以设置多个筒状体18,在各筒状体18配置造雪用喷嘴20。
92.在所述第一~第六实施方式中,在筒状体18内生成的雪片保持其大小流入试验室2内,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2所示,也可以设置暂时捕捉在筒状体18内生成的雪,并使捕捉的雪成长的雪成长构件50。雪成长构件50使用可以使雪附着的网状构件、纤维材料或实施了氟树脂加工的片材构件形成,被配置在从筒状体18流出的空气流动的位置。雪成长构件50也可以使用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多边形状的网状构件形成。此外,如图13所示,在雪成长构件50也可以形成有矩形的网状构件的一个边被切口的形状的狭缝50a。此时,雪成长构件50中位于狭缝50a的两侧的部位利用气流摇动并捕捉雪。另外,雪成长构件50也可以被配置在筒状体18内。此时,如图14所示,也可以使用半圆形状的网状构件形成,以不与筒状体18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在筒状体18的内侧。
93.筒状体18可以被形成为截面为圆形的筒状,也可以被形成为截面为椭圆形等的长圆形的筒状,还可以被形成为截面为多边形的筒状。此外,筒状体18也可以例如长孔形状那样被形成为组合曲线和直线的截面形状的筒状。
94.筒状体18只要其基端18a向生成雪的温度环境开口即可,无需筒状体18整体被配置在生成雪的温度环境中。例如,筒状体18可以跨多个空间而被配置。
95.雪成长构件50也可以利用从筒状体18吹出的空气或在筒状体18内流动的空气摇动。此时,被雪成长构件50捕捉并成长的雪通过雪成长构件50摇动而从雪成长构件50落下。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如图12所示,也可以设置使雪成长构件50振动的振动体52。振动体52例如可以是朝向雪成长构件50断续地喷出压缩空气的喷嘴,或者也可以是敲击雪成长构件50的敲击器或使雪成长构件50振动的振动器。
96.雪成长构件50只要配置在筒状体18的远端18b附近,则可以用任何方式被支撑。例如,图15表示雪成长构件50被安装在筒状体18的远端18b的结构。
97.雪成长构件50可以如图15所示以利用从筒状体18吹出的空气摇动的方式被形成为平坦的形状,以横穿筒状体18的远端18b的中心的方式被安装在该远端18b。雪成长构件50无需安装在横穿筒状体18的远端18b的中心的位置,也可以安装在从中心偏离的位置。此时,也可以设置多个雪成长构件50。在图15中,虽然示出了雪成长构件50中横穿筒状体18的远端18b的一个边为沿水平方向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横穿筒状体18的远端18b的一个边可以垂直的状态安装在筒状体18,或者以倾斜状态安装在筒状体18。
98.在图12~图15中,虽然示出了只设置1个雪成长构件50的结构,但是也可以设置多个雪成长构件50。
99.如图16(a)及图16(b)所示,雪成长构件50也可以配合远端18b的形状被形成为筒
状。此时,雪成长构件50可以被形成为在轴向上直径相同的筒状,或者可以被形成为在轴向上直径变小的锥形。
100.在所述的实施方式的降雪环境试验装置1中,筒状体18以朝向试验体w降雪的方式被配置(例如参照图1),或者筒状体18使包含雪的空气向着朝向试验体w吹出空气的送风机44流出(例如参照图10)。另一方面,图17所示的降雪环境试验装置1具有以朝向试验体w降雪的方式配置的筒状体(第一筒状体)18a和连接于朝向试验体w吹出空气的送风机44的筒状体(第二筒状体)18b。第一筒状体18a的基端和第二筒状体18b的基端向生成雪的温度环境即造雪室12开口。第一筒状体18a设有2个,但可以只设置1个,也可以配置3个以上。2个第一筒状体18a分别与降雪罩4连接,在第一筒状体18a内生成的雪在试验室2内通过降雪罩4从试验体w的上方朝向试验体w落下。另一方面,在第二筒状体18b内生成的雪被送风机44抽吸,送风机44将包含抽吸的雪的空气朝向试验体w吹出。因此,可以向试验体w以规定的风速吹出雪。另外,送风机44被配置在邻接于试验室2的送风机室54。送风机室54无需为生成雪的温度环境,也可以省略。此时,第二筒状体18b的基端18a向生成雪的温度环境(造雪室12)开口,因此,也可以在第二筒状体18b内生成雪。
101.第二筒状体18b可以直接连接于送风机44,或者经由管构件22连接于送风机44。第二筒状体18b可以设置2个以上。此时,可以在1个送风机44连接多个第二筒状体18b,也可以设置多个送风机44,在各送风机44连接第二筒状体18b。
10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以朝向试验体w降雪的方式配置的第一筒状体18a和连接于朝向试验体w吹出空气的送风机44的第二筒状体18b,因此可以根据所需的试验选择降雪方式。具体而言,可以选择使用第一筒状体18a来降雪的试验而实施,此外,还可以选择使用第二筒状体18b向试验体w吹出雪的试验而实施。
103.此外,可以对1个第一筒状体18a设置1个造雪用喷嘴20,也可以设置多个。同样,可以对1个第二筒状体18b设置1个造雪用喷嘴20,也可以设置多个。
104.进一步,第一筒状体18a和第二筒状体18b可以被形成为截面为圆形的筒状,也可以被形成为截面为椭圆形等的长圆形的筒状,还可以被形成为截面为多边形的筒状5此外,筒状体18也可以例如长孔形状那样被形成为组合曲线和直线的截面形状的筒状。
105.在此,概括说明所述实施方式。
106.(1)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雪装置包括:筒状体;以及造雪用喷嘴,用于向所述筒状体内喷射水滴。所述筒状体具有向温度环境开口的基端,所述温度环境使从所述造雪用喷嘴以雾方式喷射的水滴生成雪。所述筒状体的远端以使空气朝向试验体或试验室流动的方式开口,或者连接于以使空气朝向试验体流动的方式开口的管构件或与试验室相连的管构件。
107.在所述造雪装置中,如果从造雪用喷嘴喷射水滴,则被喷射的水滴在筒状体内流动并在筒状体内变成雪片。并且,雪片以空气朝向试验体或试验室流动的方式从筒状体被吹出,或者以空气通过管构件朝向试验体流动的方式被吹出,或者被导向试验室内。也就是说,可以降低由从造雪用喷嘴喷射的水滴生成的雪片中不流向试验体的雪片或不被导入试验室的雪片的比例。因此,可以提高从造雪用喷嘴喷射的水滴中成为雪片朝向试验体吹出的比例或被导入试验室内的比例。因此,可以抑制将试验体置于降雪环境的试验的运行成本。
108.(2)所述造雪用喷嘴也可以采用二流体喷嘴。在该结构中,造雪用喷嘴将水滴与空气一起喷射。因此,利用从造雪用喷嘴的空气的吹出力,在筒状体空气流动。换句话说,造雪用喷嘴还可以作为使筒状体内的空气流动的驱动源发挥功能。因此,即使不使用在筒状体内使空气朝向远端流动的送风机,也可以使空气流动,因此,不使用送风机也可以使空气朝向试验体、试验室、管构件流动的方式从筒状体吹出雪。
109.(3)所述筒状体的所述远端或所述管构件也可以与配置在所述试验室的降雪罩相连,在该降雪罩形成有用于降雪的供给口。此时,所述筒状体也可以被配置成使所述筒状体内的雪朝向所述降雪罩从上方流向下方。
110.在该结构中,在筒状体的远端连接于降雪罩的情况下,从筒状体向降雪罩,雪朝向下方流动。因此,可以抑制在该部分堆积雪。此外,在管构件连接于降雪罩的情况下,由于管构件沿上下方向或倾斜方向被配置,因此,可以抑制在管构件中堆积雪。
111.(4)所述造雪装置也可以还包括:送风机,吸入从所述筒状体的所述远端或所述管构件流出的空气,并朝向所述试验体吹出空气。
112.在该结构中,从筒状体的所述远端或所述管构件流出的空气被送风机吸入。送风机将包含吸入的雪的空气朝向试验体吹出。因此,可以向试验体以规定的风速吹出雪。
113.(5)所述筒状体也可以被配置成以从所述基端朝向所述远端下降的方式而倾斜的姿势。在该结构中,在筒状体内从配置有造雪用喷嘴的基端侧朝向远端,雪朝向倾斜下方流动。因此,可以抑制在筒状体内堆积雪。
114.(6)所述造雪装置也可以还包括:抑制机构,抑制雪附着于所述筒状体的内表面。在该结构中,由于可以抑制雪附着于筒状体的内表面,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运行成本。
115.(7)所述抑制机构也可以包含使空气沿所述筒状体的内表面流动的送风机。在该结构中,通过从送风机吹出的空气沿筒状体的内表面流动,从而可以抑制筒状体内的雪附着于筒状体的内表面,或者可以使附着的雪从筒状体的内表面脱离。
116.(8)所述抑制机构也可以向所述筒状体施加振动。在该结构中,通过筒状体振动,抑制筒状体内的雪附着于筒状体的内表面,或者使附着的雪从筒状体的内表面脱离。
117.(9)所述造雪装置也可以还包括:雪质调整喷嘴,使在所述筒状体内生成的雪潮湿。在该结构中,由于可以改变在筒状体内生成的雪的质量,因此,可以将除根据筒状体的基端开口的温湿度环境决定的雪质以外的雪供给到试验体或试验室。
118.(10)所述造雪装置也可以还包括:辅助冷却机构,使比所述筒状体的基端开口的温度环境低温的空气朝向从所述造雪用喷嘴喷射的水滴吹出。在该结构中,不仅利用筒状体的基端开口的温度环境将水滴冷却至生成雪的温度,而且还利用辅助冷却机构冷却从造雪同喷嘴喷射的水滴。因此,可以提高雪的生成效率。而且,辅助冷却机构局部地冷却水滴,因此,可以抑制冷却所需的能量增大。
119.(11)所述造雪装置也可以还包括:雪成长构件,暂时捕捉在所述筒状体生成的雪,并使被捕捉的雪成长。在该结构中,由于可以将在雪成长构件成长的雪供给到试验体、试验室,因此可以供给包含更大的雪片的雪。
120.(12)所述造雪装置也可以还包括:振动体,使所述雪成长构件振动,从而使被所述雪成长构件捕捉的雪落下。在该结构中,通过利用振动体来使雪成长构件振动,从而可以使雪从雪成长构件脱离。因此,可以防止雪过剩地堆积在雪成长构件。
121.(13)所述实施方式是具备所述造雪装置的环境形成装置。
122.如以上说明,可以抑制运行成本。
123.本技术以2020年9月23日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特愿2020-158577号、2021年8月6日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特愿2021-129625号为基础,其内容通过参照引用于本发明。
124.为了表述本发明,在上述说明中参照附图并通过实施方式适当且充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能容易地对所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及/或改良。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的变形实施方式或改良实施方式,只要是没有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权利要求的权利范围的水平,则该变形实施方式或该改良实施方式可解释为被包含在该权利要求的权利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