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PLC控制面板发热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7 00:18: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plc控制面板发热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plc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lc控制面板发热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plc又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控制面板设备是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一种人机交流装置。
3.为了让plc控制面板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工况较为稳定,在投入使用之前的生产测试阶段,需要结合实际应用环境对其进行工况模拟,因此设计一种plc控制面板发热测试装置,对plc控制面板的发热进行测试,以此检测并评判plc控制面板是否符合工况稳定性的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lc控制面板发热测试装置,通过设置调温腔体模拟实际应用环境,并设置风机将调温腔体内温度随空气流动送到测试腔体内,利用测试探头对plc控制面板的发热进行测试,以此测试来评判plc控制面板工况稳定性是否符合标准。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6.一种plc控制面板发热测试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外部的风机,所述壳体内部具有调温腔体和测试腔体,所述测试腔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密封门,另一侧通过传温管道连通调温腔体的一侧,且调温腔体的另一侧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其中:
7.所述调温腔体内设有呈蛇形的调温管道,且调温管道的两端均贯穿调温腔体的顶板;
8.所述测试腔体内设有安放机构,所述安放机构包括支撑部和夹持部,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测试腔体上,所述夹持部设置在支撑部上,用于夹持放置在支撑部上的plc控制面板;
9.所述测试腔体上安装有测试探头,用于测试位于安放机构上的plc控制面板的温度。
10.优选地,所述夹持部设置4个,夹持部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支撑部的拐角处,所述活动端与固定端铰接,使得活动端相对于固定端转动并倒扣夹持在plc控制面板上。
11.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与夹持部之间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成:当plc控制面板放置到支撑部上时,传动组件被驱动,带动夹持部对plc控制面板夹持。
12.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活动块、圆盘、弹簧和连接杆,所述活动块的顶端贯穿支撑部,底端固定有圆盘,所述圆盘与测试腔体内底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圆
盘侧边铰接,另一端与夹持部铰接,所述夹持部被设置在支撑部侧边的支架转动支撑。
13.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底端与测试腔体内底壁之间固定有导向杆,且导向杆贯穿圆盘。
14.优选地,所述测试腔体内底壁向上延伸出一安装部,所述弹簧底端连接安装部,顶端连接圆盘。
15.优选地,所述夹持部对应于支撑部的四个拐角处各设置1个且以活动块为中心对称设置。
16.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lc控制面板发热测试装置,通过利用风机将调温腔体内的温度随着空气流动送向测试腔体,以此模拟外界环境温度,利用测试探头对测试腔体内安放机构上的plc控制面板进行该温度下的发热测试,以此判断plc控制面板是否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不同温度下的工况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封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温管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温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端和活动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5.图中,1-壳体,2-风机,3-调温腔体,4-测试腔体,5-密封门,6-传温管道,7-调温管道,8-安放机构,801-支撑部,802-夹持部,803-固定端,804-活动端,9-测试探头,10-传动组件,1001-活动块,1002-圆盘,1003-弹簧,1004-连接杆,11-支架,12-导向杆,13-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27.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lc控制面板发热测试装置,包括壳体1和位于壳体1外部的风机2,壳体1内部具有调温腔体3和测试腔体4,测试腔体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密封门5,可通过合页连接密封门5,保证整个测试腔体4在工作时处于密封状态,测试腔体4的另一侧通过传温管道6连通调温腔体3的一侧,如图2所示,传温管道6设置成连接调温腔体3的进口端直径大于连接测试腔体4的出口端直径,以减小测试腔体4以外的环境对测试腔体4内部环境的影响,且调温腔体3的另一侧与风机2的出风口连通,通过风机2将调温腔体3内的温度随着空气流动送向测试腔体4,其中:
28.如图4所示,调温腔体3内设有呈蛇形的调温管道7,且调温管道7的两端均贯穿调温腔体3的顶板。调温管道7贯穿腔体顶板的其中一端为进液端或进气端,另一端为出液端或出气端,通过调节进液或进气的温度使得调温管道7的温度发生变化,可以利用水调节温
度,通过热辐射使得调温腔体3内的温度发生变化,以此模拟外界环境温度变化。
29.如图3所示,测试腔体4内设有安放机构8,安放机构8包括支撑部801和夹持部802,支撑部801固定在测试腔体4上,夹持部802设置在支撑部801上,用于夹持放置在支撑部801上的plc控制面板,保证plc控制面板能够稳定安放于测试腔体4内,在测试腔体4的环境中进行发热测试。
30.如图3所示,测试腔体4上安装有测试探头9,用于测试位于安放机构8上的plc控制面板的温度。测试探头9可用热电偶,测试探头9的测试端应靠近plc控制面板设置,检测plc控制面板的发热温度。
31.应用过程如下:打开密封门5,将plc控制面板安放于支撑部801上,利用夹持部802对plc控制面板夹持,关上密封门5,调节调温管道7内部流通的液体或气体的温度,进而调节整个调温腔体3的温度,以此来模拟外界温度,打开风机2,将调温腔体3内的温度随着空气流动送向测试腔体4,用测试探头9的测试端测试plc控制面板的温度,以此来测试plc控制面板在不同温度下的工况稳定性。
32.作为一基础实施例,如图5所示,夹持部802设置4个,夹持部802包括固定端803和活动端804,固定端803固定在支撑部801的拐角处,活动端804与固定端803铰接,使得活动端804相对于固定端803转动并倒扣夹持在plc控制面板上。将plc控制面板放置在支撑部801上后,通过拐角处的活动端804夹持plc控制面板,保证plc控制面板的稳定性。
33.作为一优选实施例,如图6所示,支撑部801与夹持部802之间设有传动组件10,传动组件10设置成:当plc控制面板放置到支撑部801上时,传动组件10被驱动,带动夹持部802对plc控制面板夹持。传动组件10包括活动块1001、圆盘1002、弹簧1003和连接杆1004,活动块1001的顶端贯穿支撑部801,底端固定有圆盘1002,圆盘1002与测试腔体4内底壁之间设有弹簧1003,连接杆1004一端与圆盘1002侧边铰接,另一端与夹持部802铰接,夹持部802被设置在支撑部801侧边的支架11转动支撑。plc控制面板放置在支撑部801上时,其自身重力使得活动块1001带动圆盘1002下降,同时弹簧1003获得弹性恢复力,夹持部802在连接杆1004的带动和支架11的支撑作用下,对plc控制面板夹持,利用传动组件10使得plc控制面板放在支撑部801上时,夹持部802即对plc控制面板夹持,不用人工手动将夹持部802倒扣在plc控制面板上,更加方便。在将plc控制面板从支撑部801上取下时,使plc控制面板的位置上升,在弹簧1003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夹持部802松开plc控制面板,传动组件10恢复原状。
34.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撑部801底端与测试腔体4内底壁之间固定有导向杆12,且导向杆12贯穿圆盘1002。导向杆12保证弹簧1003只能在竖直方向弹性伸缩。
35.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测试腔体4内底壁向上延伸出一安装部13,弹簧1003底端连接安装部13,顶端连接圆盘1002。安装部13便于弹簧1003的安装,给弹簧1003的压缩以支撑。
36.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夹持部802对应于支撑部801的四个拐角处各设置1个且以活动块1001为中心对称设置。保证夹持plc控制面板的稳定性。
37.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
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38.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9.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