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ABS塑料颗粒生产用造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21:31: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abs塑料颗粒生产用造粒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abs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bs塑料颗粒生产用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2.abs树脂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工业领域,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3.为了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废旧塑料进行回收利用十分重要,既能减少污染也可以实现资源回收利用,塑料在回收时需要经过造粒加工工序,但目前市场上的造粒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多个电机分别带动结构进行分布处理,消耗大速度慢,且塑料破碎后尺寸不同的碎料容易堵塞在底部,碎料破碎不均匀,降低了造粒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bs塑料颗粒生产用造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abs塑料颗粒生产用造粒装置,包括筒一,所述筒一顶端的一侧外壁固接有筒二,所述筒一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辊一,所述旋转辊一的一侧外壁套接有锥形齿轮组,所述锥形齿轮组的顶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旋转辊二,所述旋转辊二的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刀片,所述筒二的底端内壁固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旋转辊二相连接,所述旋转辊二的底部外壁设置有传动轮组,所述传动轮组顶端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旋转辊三,所述旋转辊三的外壁固接有螺旋叶一,所述筒二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螺旋叶一位于输料管的内部,所述筒二底端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输料管相连接。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筒二顶端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进料板,所述筒二顶端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输料管相连接。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旋转辊一的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螺旋叶二,所述筒一的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内筒,所述旋转辊一与内筒相连接。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内筒的底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底端的两侧外壁均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均与筒一相连接。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旋转辊二底端外壁套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底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旋转辊二相连接,所述挤压板与过滤板相连接。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内筒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挤压造粒件,
所述挤压造粒件的另一侧外壁安装有切割机。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筒一的另一侧外壁开设有下料孔,所述下料孔的底端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呈倾斜设置。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筒一顶部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壁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位于下料板的正上方。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用于abs塑料颗粒生产用造粒装置,通过设置有筒一、筒二、电机、锥形齿轮组、传动轮组、刀片、螺旋叶一、螺旋叶二、过滤板和回流管,塑料通过进料板进入筒二内,电机作用带动旋转辊一旋转,从而通过锥形齿轮组带动刀片旋转对塑料进行切割,碎料落在过滤板上,符合尺寸的碎料落入内筒内部,不符合尺寸的进入输料管,通过传动轮组带动螺旋叶一旋转将不符合尺寸的碎料输送到顶部并通过回流管回到筒二内继续粉碎,加热板对内筒的塑料进行加热并在螺旋叶二的作用下进入挤压造粒件,通过单个电机驱动,消耗低速度快,且粉碎的塑料被过滤板过滤后落在内筒内,不符合尺寸的塑料回到筒二内继续粉碎,保持加工造粒的材料尺寸均匀,方便造粒,提高了造粒装置的使用效率。
16.2、该用于abs塑料颗粒生产用造粒装置,通过设置有挤压板和弹簧,旋转辊二旋转时会带动挤压板旋转对过滤板进行挤压,配合弹簧将过滤板上堵塞的碎料抖出,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7.3、该用于abs塑料颗粒生产用造粒装置,通过设置有风机和下料板,同时筒一另一侧连接的风机作用对下料板上下料的颗粒进行冷却,方便加工处理,提高了装置的便利性。
1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abs塑料颗粒生产用造粒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正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abs塑料颗粒生产用造粒装置的粉碎输送结构立体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abs塑料颗粒生产用造粒装置的过滤板结构立体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abs塑料颗粒生产用造粒装置的筒一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5.1、筒一;2、电机;3、过滤板;4、筒二;5、刀片;6、回流管;7、螺旋叶一;8、弹簧;9、传动轮组;10、风机;11、下料板;12、挤压造粒件;13、内筒;14、螺旋叶二;15、加热板;16、锥形齿轮组;17、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abs塑料颗粒生产用造粒装置,包括筒一1,筒一1顶端的一侧外壁固接有筒二4,筒一1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电机2,电机2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辊一,旋转辊一的一侧外壁套接有锥形齿轮组16,锥形齿轮组16的顶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旋转辊二,旋转辊二的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刀片5,筒二4的底端内壁固接有底板,底板与旋转辊二相连接,旋转辊二的底部外壁设置有传动轮组9,传动轮组9顶端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旋转辊三,旋转辊三的外壁固接有螺旋叶一7,筒二4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输料管,螺旋叶一7位于输料管的内部,筒二4底端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过滤板3,过滤板3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进料管17,进料管17与输料管相连接。
30.请参阅图1,筒二4顶端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进料板,筒二4顶端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回流管6,回流管6与输料管相连接。
31.请参阅图1,旋转辊一的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螺旋叶二14,筒一1的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内筒13,旋转辊一与内筒13相连接。
32.请参阅图1,内筒13的底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加热板15,加热板15底端的两侧外壁均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均与筒一1相连接。
33.请参阅图1,旋转辊二底端外壁套接有挤压板,挤压板的底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弹簧8,弹簧8与旋转辊二相连接,挤压板与过滤板3相连接,防止堵塞。
34.请参阅图1,内筒13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挤压造粒件12,挤压造粒件12的另一侧外壁安装有切割机。
35.请参阅图4,筒一1的另一侧外壁开设有下料孔,下料孔的底端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下料板11,下料板11呈倾斜设置。
36.请参阅图4,筒一1顶部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内壁安装有风机10,风机10位于下料板11的正上方,方便对下料的颗粒进行冷却。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使用abs塑料颗粒生产用造粒装置时,塑料通过
进料板进入筒二4内,电机2作用带动旋转辊一旋转,从而通过锥形齿轮组16带动刀片5旋转对塑料进行切割,碎料落在过滤板3上,符合尺寸的碎料落入内筒13内部,不符合尺寸的进入输料管,通过传动轮组9带动螺旋叶一7旋转将不符合尺寸的碎料输送到顶部并通过回流管6回到筒二4内继续粉碎,加热板15对内筒13的塑料进行加热并在螺旋叶二14的作用下进入挤压造粒件12,经过挤压切割后成为颗粒从下料板11输出,同时筒一1另一侧连接的风机10作用对下料板11上下料的颗粒进行冷却,方便加工处理,旋转辊二旋转时会带动挤压板旋转对过滤板3进行挤压,配合弹簧8将过滤板3上堵塞的碎料抖出,完成了abs塑料颗粒生产用造粒装置的使用过程。
38.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