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层覆膜的金桔加热大棚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18:38: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双层覆膜的金桔加热大棚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金桔杀虫除虫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覆膜的金桔加热大棚。
3.

背景技术:

4.金桔红蜘蛛,又称全爪螨,是目前金桔生产较为严重的害虫之一。红蜘蛛的成若螨均吸食柑桔叶片、小枝、花蕾和果实的汁液,尤以嫩叶和嫩梢受害严重。叶片受害后呈灰白色,失去光泽,叶背布满灰尘状蜕皮壳,进而使叶片脱落,幼果受害后,果面出现淡绿色斑点,成熟果受害后,果面出现淡黄色斑点,严重时,受害果提早脱落,影响柑桔产量和品质。红蜘蛛随各地气候不同,一年发生12-20代,多以成螨和卵块在枝叶上越冬。一年中以春秋两季发生严重,一般从3月上旬开始为害,春梢4-5月虫口急剧上升,是盛发期。7-7月月平均气温超过25℃,虫口密度迅速减少,9-10月气温渐降,虫口又会回升。
5.防治金桔红蜘蛛,现阶段普遍采用药物防治法,朝金桔树喷洒农药,但该方法会对金桔果实造成污染,甚至会危害到人体健康,所以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关于金桔红蜘蛛的新的防治方法,参考期刊论文:吴齐仟,陈文革,黄祖全,等.高温处理对采收期滑皮金桔叶片柑橘红蜘蛛虫口数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8):65-68,69;期刊论文:吴齐仟,陈文革,黄祖全,翁新辉,王植馥,莫亿伟.利用短时高温处理控制柑橘红蜘蛛发生危害研究.农业科学,2018.03。
[0006]
采用高温处理来防治金桔红蜘蛛的繁殖技术目前推广运用的主要难题在于,没有采用均匀且温和的方式来进行大棚的加热,导致在大棚内存在受热不均匀的情况。
[0007]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阶段大棚没有采用均匀且温和的方式来进行大棚加热,导致在大棚内存在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层覆膜的金桔加热大棚。
[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
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加热装置、加湿器、导热玻璃、透明塑料膜,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为四角支撑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顶部分别安装有所述导热玻璃,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二支架内,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架上部和第二支架下部,所述透明塑料膜分别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相互正对的两侧封闭、另外两侧留有出入口,所述加湿器设置在第一支架内。
[0011]
优选的,还包括风机和门帘机构,所述风机设置在第二支架外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安装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连接至第一支架的透明塑料膜上,通风管道和透明塑料膜的连接处所处的位置接近地面且远离加热装置,所述门帘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架的出入口处。
[0012]
优选的,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所述导热玻璃,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每个所述散热孔贯穿导热玻璃。
[0013]
优选的,所述门帘机构包括水平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的收纳筒、水平设置在所述收纳筒内部的转轴、与转轴连接的门帘、设置在所述门帘末端的滑轮、以及竖直安装在第二支
架上且与所述滑轮相配合的滑轮导轨。
[0014]
优选的,所述转轴由电机驱动。
[0015]
优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内。
[0016]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分析,控制加热装置、加湿器、风机和转轴的运行。
[0017]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
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并分别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顶部安装了导热玻璃,并将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使得加热模块先将温度传递给导热玻璃,再传递给下方的金桔树,该传温方式更为温和,使植株避免加热装置的直接烘烤,同时,整块导热玻璃以面的方式向下传递热量,使得金桔树受热更为均匀;由于温度过高会导致空气中水分蒸发,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加湿器,使大棚内空气保持湿度,避免因高温烘烤而损害金桔树。
[0019]
由于热气是往上升的,且加热装置设置在上方,为了使大棚内各处温度均衡,充分发挥加热装置的效能,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风机,且风机连接至靠近地面的一侧,也就是位于大棚下方,使得大棚内的空气上下混合循环流动,促进上方的空气和下方进行热量交换,避免因上方温度过高而造成植物的损伤,同时也保证下方的环境温度和上方相同;由于设置了风机,大棚内气体流动加快,意味着散热加剧,所以本实用新型在大棚两侧的出入口设置了门帘机构,门帘机构挡住一部分流动空气,促进了大棚内部的空气流动和热量交换,同时也避免了大棚内空气受外界影响热气过快散热,进一步地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加热保温效率。为了更好的传递热量,在第一支架的导热玻璃表面还设置有散热孔。
[0020]
本实用新型将门帘机构设置成滑轮导轨式的可升降的结构,由于滑轮安装在导轨内,将门帘进行横向固定,使得门帘不会被气流吹起,进一步巩固了大棚内的空气流动,不会使过多的热气流跑出大棚外;在不使用时,将门帘收纳在收纳筒中,节省空间。
[0021]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大棚内环境的变化,使使用者及时掌握大棚内信息,根据数据进行各设备工况的调整。
[0022]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并控制风机、加湿器和转轴,使大棚实现自动控温控湿的功能。
[0023]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帘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体流动示意图;
[0028]
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加热装置、4-加湿器、5-风机、6-门帘机构、7-温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51-通风管道、61-收纳筒、62-转轴、63-门帘、64-滑轮、65-滑轮导轨。
[0029]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1]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2]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3]
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加热装置3、加湿器4、导热玻璃、透明塑料膜,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为四角支撑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顶部分别安装有所述导热玻璃,第一支架1设置在第二支架2内,所述加热装置3设置在第一支架1上部和第二支架2下部,所述透明塑料膜分别将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相互正对的两侧封闭、另外两侧留有出入口,所述加湿器4设置在第一支架1内。
[0034]
还包括风机5和门帘机构6,所述风机5设置在第二支架2外部,所述风机5的出风口安装有通风管道51,所述通风管道51连接至第一支架1的透明塑料膜上,通风管道51和透明塑料膜的连接处所处的位置接近地面且远离加热装置3,所述门帘机构6设置在第二支架2的出入口处。
[0035]
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1上的所述导热玻璃,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每个所述散热孔贯穿导热玻璃。
[0036]
所述门帘机构6包括水平安装在第二支架2上的收纳筒61、水平设置在所述收纳筒61内部的转轴62、与转轴62连接的门帘63、设置在所述门帘63末端的滑轮64、以及竖直安装在第二支架2上且与所述滑轮64相配合的滑轮导轨65。
[0037]
所述转轴62由电机驱动。
[0038]
还包括温度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1内。
[0039]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7及湿度传感器8的数据并进行分析,控制加热装置3、加湿器4、风机5和转轴62的运行。
[0040]
本实用新型方案原理及使用方法;
[0041]
加热装置3将热量传递给第一支架1上的导热玻璃,导热玻璃发热,使得大棚内空气温度升高,同时,风机5和加湿器4开动,门帘63下放;在风机5的作用下,大棚内上方的热气流和下方的冷气流做热量交换,在加湿器4的作用下,大棚内的空气即使受热也能维持一定湿度,由于门帘63的阻挡,大棚内环境状况可以轻易达到操作者所要求的状态;温度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实时检测大棚内温度和湿度,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进行分析后,按使用者预先设定的程序,分别控制风机5、加湿器4和门帘机构6的运作。
[0042]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