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改进的中心传动式浓密机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20:42: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浓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中心传动式浓密机。


背景技术:

2.浓密机是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管理方便的矿浆浓缩设备,广泛应用于选厂,浓缩效果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选厂的矿物选别指标,进而影响到选厂的经济效益,作用十分重要。
3.目前,仍有许多老选厂保留使用传统的中心传动式浓密机,传统的中心传动式浓密机沉降面积小,处理能力低,处理量不稳定,沉降效果差。
4.遇到泥量较大或矿物较细时,极易出现“跑浑”现象。在传统的解决办法中,通常采用增加浓密设备,或使用絮凝剂来解决该问题,但也因此会增加选厂成本,不利于最大化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中心传动式浓密机,以解决传统的中心传动式浓密机沉降面积小,处理能力低,处理量不稳定,沉降效果差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改进的中心传动式浓密机,包括圆锥形池体、桥架、驱动装置、中心布料装置、排泥装置,所述桥架设于圆锥形池体顶端上;中心布料装置包括缓流装置、阻流装置、蜂窝斜管ⅱ,所述阻流装置、缓流装置由内而外同轴设于桥架中心位置下方;所述缓流装置为中空锥形台体结构,其顶端与桥架连接;所述的阻流装置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其顶端低于缓流装置顶端;所述蜂窝斜管ⅱ围绕缓流装置的外侧壁和底部填充,并与缓流装置的外侧壁和底部之间留有空隙,蜂窝斜管ⅱ顶端低于缓流装置顶端;所述缓流装置内壁与阻流装置外壁之间形成缓流腔;所述蜂窝斜管ⅱ外侧与圆锥形池体内侧壁之间填充蜂窝斜管ⅰ;所述蜂窝斜管ⅰ顶端与蜂窝斜管ⅱ顶端齐平,底端高于蜂窝斜管ⅱ底端;蜂窝斜管ⅰ底端与圆锥形池体内的底部之间形成沉降区;
8.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涡轮减速器、传动装置、中心主轴,所述涡轮减速器设于桥架中心位置上;所述中心主轴上端与涡轮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下端穿过阻流装置并向池底延伸;所述传动装置设于桥架上与涡轮减速器相连,驱动涡轮减速器运转;
9.所述的排泥装置设于圆锥形池体内的底部,与中心主轴连接,在中心主轴的带动下转动排泥。
10.进一步,还包括溢流装置,所述溢流装置包括溢流堰、溢流管,所述溢流堰设于圆锥形池体顶端内侧;所述溢流管设于圆锥形池体右壁外侧上端。
11.进一步,所述蜂窝斜管ⅰ和蜂窝斜管ⅱ的中心轴线向溢流堰方向朝上倾斜,且顶部
端口低于溢流堰顶端平面;所述蜂窝斜管ⅱ的中心轴线与缓流装置侧壁平行;所述蜂窝斜管ⅰ和蜂窝斜管ⅱ的底部末端形成向下斜切口,且蜂窝斜管ⅰ底部末端斜切口连线由溢流堰处朝向中心布料装置处形成坡度,蜂窝斜管ⅱ底部末端斜切口连线形成水平线。
12.进一步,所述蜂窝斜管ⅰ的孔径大于蜂窝斜管ⅱ的孔径,蜂窝斜管ⅰ的填充深度从蜂窝斜管ⅱ至溢流堰方向递增。
13.进一步,所述蜂窝斜管ⅰ和蜂窝斜管ⅱ均设有内沉降片、内阻流片;所述内沉降片分别于蜂窝斜管ⅰ和蜂窝斜管ⅱ内角沿对角线内伸;所述内沉降片分别于蜂窝斜管ⅰ和蜂窝斜管ⅱ同一内角两端口相连为一片;所述内阻流片分别沿蜂窝斜管ⅰ和蜂窝斜管ⅱ中心圆直径线垂直于管壁,并向中心圆延伸。
14.进一步,所述内阻流片表面镶嵌尼龙612刷丝。
15.进一步,所述排泥装置包括刮泥耙、中心排泥斗,所述刮泥耙与中心主轴底端相连,能够跟随中心主轴转动;所述中心排泥斗设于圆锥形池体底部中心位置,外接排泥管路。
16.进一步,还包括反冲水管,所述反冲水管设于中心排泥斗底部。
17.进一步,所述阻流装置由方孔橡胶筛板等间距水平平铺安装而成,且阻流装置内中空圆柱面与中心主轴之间有间隙。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中心布料装置,可实现矿料的“早沉降早回收”,有助于提升细粒矿料沉降处理量,增加沉降效率,提高沉降效果,提升选厂的经济效益。所述中心布料装置中,缓流装置可以对入料矿浆进行缓冲;阻流装置可以对入料矿浆起到阻流缓冲,并能够切割入料矿浆夹带的气泡,防止大气泡对浓密池沉降环境产生强烈扰动,有稳定水流的作用;蜂窝斜管ⅱ可以对入料矿浆提前初步沉降,从而减轻后续沉降作业压力,提高浓密机沉降面积和能力,提高浓缩效果。
20.2、本实用新型的中心布料装置能先对较粗重和部分较细矿粒进行沉降,再将剩余较细矿粒通过蜂窝斜管ⅰ沉降,实现分级沉降,防止遇到泥量较大或矿物较细时,出现“跑浑”现象。
21.3、本实用新型的蜂窝斜管ⅰ和蜂窝斜管ⅱ中的内阻流片可以迅速平稳脉动水流,使得沉降环境稳定,表面的刷丝能够增加阻滞力使矿粒稳定,减少沉降被干扰;内沉降片可以增加斜管的沉降面积,更有利于沉降回收;内阻流片与内沉降片共同作用,能够增加沉降面积、高效沉降。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心布料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心布料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蜂窝斜管ⅰ和蜂窝斜管ⅱ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蜂窝斜管ⅰ和蜂窝斜管ⅱ纵向剖视图。
28.图中各序号及名称如下:
14mm;内沉降片17于蜂窝斜管ⅰ5同一内角两端口相连为一片;所述内阻流片18沿中心圆直径线垂直于管壁,并向中心圆伸12-14mm;所述蜂窝斜管ⅱ2的内沉降片17于蜂窝斜管ⅱ2内角沿对角线内伸5-10mm;内沉降片17于蜂窝斜管ⅱ2同一内角两端口相连为一片;所述内阻流片18沿中心圆直径线垂直于管壁,并向中心圆伸5-10mm;内阻流片18表面镶嵌厚度为2-3mm的尼龙612刷丝。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36.矿浆从缓流装置14处给料,经缓流腔16缓冲,矿浆流速变缓,溢流水从缓流装置14的缓流腔16流入阻流装置15,经由阻流装置15的多层方孔橡胶筛板的迟滞阻流,从阻流装置15底部流出的矿浆流速趋于平稳,此时,矿浆开始向蜂窝斜管ⅱ2流动;在蜂窝斜管ⅱ2的内阻流片18的阻流作用下,脉动水流迅速平稳,此时,沉降环境变得平稳且干扰较少,矿浆中的粗重及其部分细粒级矿粒开始沉降到蜂窝斜管ⅱ2的内沉降片17和蜂窝斜管ⅱ2管壁上;
37.当沉积在内沉降片17与蜂窝斜管ⅱ2管壁的细粒矿料达到一定量后,依靠自重能够自然滑落到中心排泥斗12上,未沉降的细粒矿粒则随水流进入浓密机的沉降区8,此时,沉降区8上方形成一层稳定的悬浮过滤层;未在中心布料装置实现沉降的较细的矿料内相对较为粗和重的颗粒由于沉降末速度大,能够迅速在悬浮过滤层中沉降;而矿料内相对较细较轻的矿粒,由于受到脉动水流的干扰与作用,随水流上升到蜂窝斜管ⅰ5过滤,在诸多倾斜填充的蜂窝斜管ⅰ5的内阻流片18的作用下,较细较轻的矿粒内又相对较重较粗的矿粒的漂浮速度得到阻滞与稳定,并以每根蜂窝斜管ⅰ5为载体,开始在稳定的层流水中自由沉降,较细较轻的矿粒内又相对极细极轻矿料内细微的矿粒沉积在蜂窝斜管壁上和内沉降片17上,当堆积到一定量后,在自重的作用下下滑至沉降区8,沉淀到浓密池底部,并在刮泥耙10的刮动下,汇集至中心排泥斗12排出;
38.经浓密池沉降澄清的溢流水则随溢流堰6经溢流管7排出;当遇到排矿不顺畅时,可开启反冲水管13冲下,此时整个浓缩排矿过程完成。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