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针对断路器梅花触头拉伸弹簧拆卸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8:51: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断路器梅花触头拉伸弹簧拆卸的装置,主要应用于电气设备中的梅花触头断路器的维护及检修领域,对于需要更换或检修断路器中拉伸螺旋弹簧(以下简称拉簧)工作,对拉簧进行快速拆卸。


背景技术:

2.在电气设备领域的高压断路器梅花触头中,拉伸螺旋弹簧经常发生故障:断裂、过热、应力松弛等,因此经常需要对梅花触头中的拉簧进行拆卸,以便对拉簧进行更换或测试。但是,拉簧拆卸工艺或设备选择不当极易造成拉簧局部受力过大而变形。因此,在电气设备中的梅花触头断路器的维护及检修领域,急需一种针对梅花触头拉伸弹簧安装装置,以便快速而无损的对拉簧进行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填补现有领域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针对断路器梅花触头拉伸弹簧拆卸的装置。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针对断路器梅花触头拉伸弹簧拆卸的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提升机构2和传动机构3;
6.所述支撑机构1呈圆盘结构,其圆盘直径大于断路器梅花触头直径,圆盘结构上均匀分布多个垂直于圆盘的支撑臂13,确保拆卸拉簧4时受力均匀的同时确保提升机构2垂直于支撑臂13移动;
7.所述提升机构2的数量与支撑臂13的数量相同,通过螺纹垂直连接在支撑臂13上,提升机构2下端的抓钩21为张合结构,其内含储能弹簧,自由状态下为张开状态;
8.所述传动机构3由相连接的传动杆31、摇杆33和齿轮32组成,传动杆31通过固定轴承11固定在支撑机构1和支撑臂13上;其中,支撑机构1和支撑臂13上固定的传动杆31之间的接触、传动杆31与摇杆33之间的接触、传动杆31与齿轮32之间的接触均通过齿轮咬合连接方式实现,传动杆31、摇杆33和齿轮32同时转动;齿轮32与提升机构2外表面的横齿23齿轮连接,摇杆33沿不同方向转动则齿轮32沿不同方向转动,则带动提升机构2垂直于支撑臂13移动。
9.所述圆盘结构上均匀分布八个支撑臂13,相应的,提升机构2的数量也为八个。
10.所述提升机构2上位于支撑臂13内端处设置有限位块22。
11.所述的针对断路器梅花触头拉伸弹簧拆卸的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步骤一:转动摇杆33使提升机构2向支撑臂13外端移动至最大位移,移动该装置使提升机构2至拆卸的梅花触头的触指5上的目标拉簧4上方;
13.步骤二:转动摇杆33使提升机构2向支撑臂13内端移动,当抓钩21 碰到拉簧4时,抓钩21受压而闭合;继续转动摇杆33使提升机构2继续向支撑臂13内端移动,当抓钩21不受
压时而打开,停止转动摇杆33;
14.步骤三:转动摇杆33使提升机构2向支撑臂13外端移动,在抓钩21 快接触拉簧4时停止;调整该装置轴向位置,使拉簧4刚好处在抓钩21 内,继续转动摇杆33使提升机构2向支撑臂13外端移动至最大位移;
15.步骤四:从梅花触头上移出该装置,拉簧4拆卸完毕。
16.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
17.通过传动机构3,可以确保提升机构2同时动作,在拉簧4拆卸过程中,确保其各处受力均匀,避免因局部受力过大而发生局部变形;通过移动提升机构2,可以拆卸不同尺寸梅花触头的拉簧4。
附图说明
18.图1a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侧视图,图1b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正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操作流程图,其中图2a、图2b、图2c和图2d对应各个操作步骤。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为支撑机构、11为固定轴承、12为摇杆固定轴、13为支撑臂,2为提升机构、21为抓钩、22为限位块、23为横齿,3为传动机构、31为传动杆、33为摇杆、32为齿轮,4为拉簧,5为梅花触头的触指。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23.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对断路器梅花触头拉伸弹簧拆卸的装置,包括包括支撑机构1、提升机构2、传动机构3。
24.所述支撑机构1呈圆盘结构,其圆盘直径大于断路器梅花触头直径,圆盘结构上均匀分布八个垂直于圆盘的支撑臂13,确保拆卸拉簧4时受力均匀的同时确保提升机构2垂直于支撑臂13移动。
25.所述提升机构2的数量与支撑臂13的数量相同,也为八个,通过螺纹垂直连接在支撑臂13上,提升机构2下端的抓钩21为张合结构,其内含储能弹簧,自由状态下为张开状态;所述提升机构2上位于支撑臂13 内端处设置有限位块22。
26.所述传动机构3由相连接的传动杆31、摇杆33和齿轮32组成,传动杆31通过固定轴承11固定在支撑机构1和支撑臂13上;其中,支撑机构1和支撑臂13上固定的传动杆31之间的接触、传动杆31与摇杆33之间的接触、传动杆31与齿轮32之间的接触均通过齿轮咬合连接方式实现,传动杆31、摇杆33和齿轮32同时转动;齿轮32与提升机构2外表面的横齿23齿轮连接,摇杆33沿不同方向转动则齿轮32沿不同方向转动,则带动提升机构2垂直于支撑臂13移动。
27.转动摇杆33,通过多套传动杆31和齿轮32,带动提升机构2的上下移动,从而将拉簧4从梅花触头的触指5上拆卸下来。
28.如图2所示,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29.步骤一:转动摇杆33使提升机构2向支撑臂13外端移动至最大位移即限位块22处,
移动该装置使提升机构2至拆卸的梅花触头的触指5上的目标拉簧4上方,如图2a所示。
30.步骤二:转动摇杆33使提升机构2向支撑臂13内端移动,当抓钩21 碰到拉簧4时,抓钩21受压而闭合;继续转动摇杆33使提升机构2继续向支撑臂13内端移动,当抓钩21不受压时而打开,停止转动摇杆33,如图2b所示。
31.步骤三:转动摇杆33使提升机构2向支撑臂13外端移动,在抓钩21 快接触拉簧4时停止;调整该装置轴向位置,使拉簧4刚好处在抓钩21 内,继续转动摇杆33使提升机构2向支撑臂13外端移动至最大位移即限位块22处,如图2c所示。
32.步骤四:从梅花触头上移出该装置,拉簧4拆卸完毕,如图2d所示。


技术特征:
1.一种针对断路器梅花触头拉伸弹簧拆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提升机构(2)和传动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1)呈圆盘结构,其圆盘直径大于断路器梅花触头直径,圆盘结构上均匀分布多个垂直于圆盘的支撑臂(13),确保拆卸拉簧(4)时受力均匀的同时确保提升机构(2)垂直于支撑臂(13)移动;所述提升机构(2)的数量与支撑臂(13)的数量相同,通过螺纹垂直连接在支撑臂(13)上,提升机构(2)下端的抓钩(21)为张合结构,其内含储能弹簧,自由状态下为张开状态;所述传动机构(3)由相连接的传动杆(31)、摇杆(33)和齿轮(32)组成,传动杆(31)通过固定轴承(11)固定在支撑机构(1)和支撑臂(13)上;其中,支撑机构(1)和支撑臂(13)上固定的传动杆(31)之间的接触、传动杆(31)与摇杆(33)之间的接触、传动杆(31)与齿轮(32)之间的接触均通过齿轮咬合连接方式实现,传动杆(31)、摇杆(33)和齿轮(32)同时转动;齿轮(32)与提升机构(2)外表面的横齿(23)齿轮连接,摇杆(33)沿不同方向转动则齿轮(32)沿不同方向转动,则带动提升机构(2)垂直于支撑臂(13)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断路器梅花触头拉伸弹簧拆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结构上均匀分布八个支撑臂(13),相应的,提升机构(2)的数量也为八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断路器梅花触头拉伸弹簧拆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2)上位于支撑臂(13)内端处设置有限位块(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断路器梅花触头拉伸弹簧拆卸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提升机构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由传动杆、摇杆和齿轮组成,转动摇杆,通过多套传动杆和齿轮,带动提升机构的上下移动,从而将拉簧从梅花触头的触指上拆卸下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传动机构,可以确保提升机构同时动作,在拉簧拆卸过程中,确保其各处受力均匀,避免因局部受力过大而发生局部变形;通过移动提升机构,可以拆卸不同尺寸梅花触头的拉簧。可以拆卸不同尺寸梅花触头的拉簧。可以拆卸不同尺寸梅花触头的拉簧。


技术研发人员:范志东 吕尚霖 马翼超 曹浩军 牛坤 张志博 贾若飞 刘承鑫 张安文 和烨 周陈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1
技术公布日:2022/3/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