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7:38: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绞肉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绞肉机,一般会按照预定的程序对搅拌杯内的肉类食材进行机械式地搅拌,以获得经搅拌加工后的食材,其不论投放的肉类是多少量,均按照预定程序中的搅拌功率和搅拌时间对食材进行“均一式”的搅拌加工,所以其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开始投放的肉材较少时,最后经搅拌获得的食材会过于稀烂(过度搅拌),而开始投放的肉材较多时,最后经搅拌获得的食材还未被充分搅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自动获取食材投放量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包括设于绞肉主机内的控制模块、设于绞肉主机底部的支撑块和设于所述支撑块与绞肉主机的底部之间的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将感应到的重力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6.本实用新型通过重力传感器可获取绞肉机的整体重量,重力传感器将感应到的重力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使得控制模块自动计算出到投放至搅拌杯内食材的重量,并根据实际的食材量来动态调节搅拌程序,从而保证食材充分搅拌的前提下防止其过度搅拌,实现程序可变且适配不同重量的食材。
7.如上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所述重力传感器的数量为4个,从而提高控制模块所获取的重量信息的准确性。
8.如上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所述重力传感器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底部的凸环,所述支撑块设于所述凸环内,从而保证重力传感器受力均匀以进一步提高其测重的准确性。
9.如上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所述本体与绞肉主机的底部之间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外框、内框和设于所述外框与所述内框之间的连接块,所述内框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卡接连接的连接凸台,从而保证重力传感器与绞肉主机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0.如上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所述连接凸台上设有通孔,绞肉主机的底部设有用于供所述外框抵接的支撑框、用于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通孔的连接支柱以及将所述外框扣紧的卡扣,从而保证连接支架连接的牢固性。
11.如上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绞肉主机的底部罩设有底盖,所述底盖上设有供所述支撑块穿出的避让孔,从而保证绞肉主机底部的整体美观性。
12.如上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所述避让孔上设有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本
体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1,所述台阶与所述凸环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2,l1和l2均不小于1mm,从而为重力传感器提供足够的避空距离以进一步提高其测重的精度。
13.如上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所述支撑框的纵向高度为l3,l3不小于1mm,从而为重力传感器提供足够的避空距离以进一步提高其测重的精度。
14.如上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所述外框的内侧与所述内框之间的距离为l4,l4不小于1mm,从而为重力传感器提供足够的避空距离以进一步提高其测重的精度。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重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重力传感器和所述连接支架与绞肉主机之间装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重力传感器和所述连接支架与绞肉主机之间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重力传感器与所述底盖之间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模块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包括设于绞肉主机10内的控制模块1、设于绞肉主机10底部的支撑块2和设于支撑块2与绞肉主机10的底部之间的重力传感器3,重力传感器3与控制模块1电性连接且重力传感器3用于将感应到的重力信息传送至控制模块1。
24.为提高控制模块1所获取的重量信息的准确性,重力传感器3的数量为4个。
25.为保证重力传感器3受力均匀以进一步提高其测重的准确性,重力传感器3包括本体31和设于本体31底部的凸环32,支撑块2设于所述凸环32内。
26.为保证重力传感器3与绞肉主机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体31与绞肉主机10的底部之间设有连接支架4,连接支架4包括外框41、内框42和设于外框41与内框42之间的连接块43,内框42上设有连接孔44,本体31的顶部设有与连接孔44卡接连接的连接凸台33。本体31可通过连接螺钉或粘胶的方式与连接支架4固定连接。
27.为保证连接支架4连接的牢固性,连接凸台33上设有通孔34,绞肉主机10的底部设有用于供外框41抵接的支撑框101、用于穿过连接孔44和通孔34的连接支柱102以及将外框41扣紧的卡扣103。
28.为保证绞肉主机10底部的整体美观性,绞肉主机10的底部罩设有底盖104,底盖104上设有供支撑块2穿出的避让孔105。
29.避让孔105上设有台阶106,台阶106与本体31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1,台阶106与凸环32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2,为给重力传感器3提供足够的避空距离以进一步提高其测重的精度,l1和l2均不小于1mm;优选的,支撑框101的纵向高度为l3,l3不小于1mm;优选的,外框41的内侧与内框42之间的距离为l4,l4不小于1mm。
30.绞肉主机10上设有与控制模块1电性连接的肉泥按键100、肉沫按键200和肉粒按键300。使用时,在接通电源后(此时未安装搅拌杯20),为了规避重力传感器3长期使用或者不同环境下使用的误差范畴,控制模块1自动执行检核程序,即如果此时重力感应器3传送至控制模块1的重力数据为g1(绞肉主机10自重)
±
10g时,控制模块1自动校正重量数据为0。当在绞肉主机10上安装搅拌杯20(搅拌杯20含搅拌刀组30和杯盖的自重为g2)后并在搅拌杯20投放食材时,重力传感器3实时将感应到的重力信息g传送至控制模块1,使得控制模块1自动计算出所投放的食材重量g3(等于g-g2),此时按下程序按键(肉泥按键100、肉沫按键200和肉粒按键300),控制模块1根据食材重量g3自动调节肉泥、肉沫或肉粒的搅拌程序,并启动搅拌刀组30以对重量为食材重量g3的食材执行相应的经调节的肉泥、肉沫或肉粒搅拌程序。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的食材量来动态调节搅拌程序,从而保证食材充分搅拌的前提下防止其过度搅拌,进而实现程序可变且适配不同重量的食材。


技术特征:
1.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绞肉主机(10)内的控制模块(1)、设于绞肉主机(10)底部的支撑块(2)和设于所述支撑块(2)与绞肉主机(10)的底部之间的重力传感器(3),所述重力传感器(3)与所述控制模块(1)电性连接且所述重力传感器(3)用于将感应到的重力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传感器(3)的数量为4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传感器(3)包括本体(31)和设于所述本体(31)底部的凸环(32),所述支撑块(2)设于所述凸环(3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1)与绞肉主机(10)的底部之间设有连接支架(4),所述连接支架(4)包括外框(41)、内框(42)和设于所述外框(41)与所述内框(42)之间的连接块(43),所述内框(42)上设有连接孔(44),所述本体(31)的顶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孔(44)卡接连接的连接凸台(3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台(33)上设有通孔(34),绞肉主机(10)的底部设有用于供所述外框(41)抵接的支撑框(101)、用于穿过所述连接孔(44)和所述通孔(34)的连接支柱(102)以及将所述外框(41)扣紧的卡扣(10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绞肉主机(10)的底部罩设有底盖(104),所述底盖(104)上设有供所述支撑块(2)穿出的避让孔(10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105)上设有台阶(106),所述台阶(106)与所述本体(31)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1,所述台阶(106)与所述凸环(32)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2,l1和l2均不小于1mm。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01)的纵向高度为l3,l3不小于1mm。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41)的内侧与所述内框(42)之间的距离为l4,l4不小于1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绞肉机的称重装置,包括设于绞肉主机内的控制模块、设于绞肉主机底部的支撑块和设于所述支撑块与绞肉主机的底部之间的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将感应到的重力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重力传感器可获取绞肉机的整体重量,重力传感器将感应到的重力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使得控制模块自动计算出到投放至搅拌杯内食材的重量,并根据实际的食材量来动态调节搅拌程序,从而保证食材充分搅拌的前提下防止其过度搅拌,实现程序可变且适配不同重量的食材。材。材。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峻国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9
技术公布日:2022/3/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