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围护构件及围护构件组合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3:36: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基坑围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围护构件及围护构件组合。


背景技术:

2.在基坑挖掘前,需要先施工基坑的围护结构,以防止土体开挖后,基坑变形及地下水渗入。如果基坑变形过大或渗水过多将导致塌方等基坑事故。
3.传统建筑结构设计中,基坑围护结构通常视为临时性施工措施,只在地下连续结构施工阶段发挥作用,基坑回填之后便废弃地下,这对建筑材料和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此外,现有地下室、地下车库等建造较为复杂,工序繁多,不能有效利用基坑围护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围护构件及围护构件组合,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基坑围护体系无法进行有效利用,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5.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围护构件,其中,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在拼接方向上设置有卡接结构,相邻两个桩体通过所述卡接结构拼接固定;所述桩体至少于拼接方向上的一端部设有纵向贯通的内凹槽,并且在桩体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内凹槽与所述卡接结构间隔有预定距离;所述桩体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壁平整度不同。
6.本技术提供的围护构件,通过卡接结构实现了各个桩体间的可靠拼接,使该围护构件构成的连续墙具有挡土、止水和防渗的功能,此外,通过使内凹槽与卡接结构之间间隔有距离,避免了因卡接结构的材料过薄而导致抵抗变形能力过低的问题,保证了卡接结构的连接强度。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桩体在拼接方向上包括公端部和/或母端部;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头和卡接槽;所述卡接头设置于公端部,所述卡接槽设置于母端部;所述内凹槽设于所述公端部和/或母端部的侧壁上,并且在桩体厚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卡接结构两侧的所述内凹槽形成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所述卡接头和/或卡接槽之间设有过渡段。
8.通过设置过渡段,可以避免增大卡接头作为力臂时的长度,避免增大扭矩,降低卡接头断裂的风险,从而也使该围护构件应用在连续墙中时具有良好的抗震、挡水的效果。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接头和/或卡接槽的侧壁上的内凹槽形成连接槽。连接槽中的浆料固化后可以与两个桩体可靠结合,增强了桩体之间的结合强度,保证了两个桩体拼接的可靠性。同时,连接槽中的浆料固化后可以阻断两个桩体拼接时产生的缝隙,从而实现了挡土、止水、防渗的目的。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槽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密封槽的径向尺寸;或,所述连接槽位于所述卡接头和/或卡接槽中厚度方向宽度尺寸最大的侧壁上。从而可以使连接槽中的浆料固化后也具有较大的尺寸,提升了结构强度,保证了桩体之间的可靠连接,同时也加强了桩体拼接成连续墙的整体结构强度。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接头的侧壁上形成有朝厚度方向向外凸起的第一凸
缘,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过渡段之间形成第一卡槽;所述卡接槽的内壁面上形成有朝厚度方向向内凸起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卡接槽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二卡槽;当两个桩体通过所述卡接结构拼接固定时,一个桩体的第一凸缘卡合至另一个桩体的第二卡槽中,所述另一个桩体的第二凸缘卡合至所述一个桩体的第一卡槽中。
12.当桩体之间通过卡接结构拼接后,可以通过一个桩体上的第一凸缘与另一个桩体上的第二卡槽的配合,以及一个桩体上的第一卡槽与另一个桩体上的第二凸缘的配合实现在桩体宽度方向上的锁止限位,避免了桩体间发生相对晃动,保证了桩体拼接的稳定。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凸缘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凸缘的厚度基本一致;或,所述第一凸缘的横截面轮廓线走向与所述第二凸缘的横截面轮廓线走向至少部分基本一致。从而可以降低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的配合间隙,提升密封效果,同时保证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配合后的稳定。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接头和卡接槽分别位于桩体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和/或,所述卡接头和卡接槽的最大横截面外轮廓为轴对称图形,以便于加工制造,同时也便于连接;和/或,所述卡接头的长度小于所述卡接头的宽度,以保证卡接头的结构强度,同时可以减小力臂的长度,避免卡接头受力断裂。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公端部和母端部的侧壁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密封槽;和/或,所述密封槽在横向方向上齐平,相邻两个桩体拼接固定后,相邻两个桩体之间的所述密封槽至少部分相通;和/或,所述密封槽内设有膨胀止水条或胶凝材料。
16.由此,桩体拼接后可以从临土面到基坑面依次形成多道密封,从而有效增强了该围护构件挡土、止水、防渗的效果,使该桩体构成的围护构件组合可以应用于较潮湿的土壤环境,如海边建筑,也可以应用于易发生地震、海啸等灾害地区的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桩体在厚度方向上设置有起吊孔;和/或,所述桩体中设置有空心部;和/或,所述桩体在卡接结构外侧设有保护套。其中,该起吊孔可以便于该桩体的起吊移动;该空心部能够降低桩体整体的重量,同时也可以向空心部中增加钢束并灌注浆料,以增加桩体的结构强度;该保护套可以保证卡接结构的完整性,保证围护构件之间能够拼接到位。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桩体的竖向端部具有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第一预埋件用于竖向相邻两根围护桩的端面对接,第二预埋件用于竖向相邻两根围护桩的端侧面对接;所述第二预埋件包括外接部和由所述外接部伸入桩体内的锚固部,所述锚固部与桩体内的筋体间隔有预定距离。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锚固部至少在部分伸入桩体内的周向上设有防腐隔离层,所述桩体内筋体与至少部分锚固部至少通过部分防腐隔离层相隔开;或,所述锚固部上设有周向全包裹的防腐隔离层,所述桩体内筋体与锚固部通过防腐隔离层相隔开;或,所述锚固部上设有全包裹的防腐隔离层,所述桩体内筋体与锚固部通过防腐隔离层相隔开。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接部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预埋件外侧;和/或,所述外接部至少部分裸露于桩体端面或侧壁;和/或,所述外接部为金属或热塑性塑料制成;和/或,竖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桩体通过所述外接部焊接相连。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桩体在拼接方向上具有弯曲段。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桩体在壁厚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形成基坑面和临土面,
所述基坑面的至少部分为曲面段;或者,所述临土面包括至少部分曲面段;或者,所述基坑面和临土面均包括至少部分曲面段。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坑面与所述临土面大致平行;和/或,所述桩体在拼接方向上大致呈s形。
24.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围护构件组合,其中,所述围护构件组合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围护构件,相邻两个围护构件之间通过卡接结构拼接。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围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26.图2为两个围护构件拼接后的状态图(一);
27.图3为两个围护构件拼接后的状态图(二);
28.图4为两个围护构件拼接后的状态图(三);
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围护构件的前视图(一);
3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围护构件的前视图(二);
3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围护构件的前视图(三);
3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围护构件的前视图(四);
33.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围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34.图10为两个围护构件拼接后的状态图(四);
35.图11为第二预埋件在应用中的局部状态图;
36.图12为第二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围护构件的前视图(五);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围护构件的前视图(六);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围护构件的前视图(七);图16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围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附图标记:
38.1-桩体;
39.11-卡接头;
40.111-第一半槽;
41.112-第一公槽;
42.113-第二公槽;
43.114-第一卡槽;
44.115-第一凸缘;
45.116-根部;
46.12-卡接槽;
47.121-第二半槽;
48.122-第一母槽;
49.123-第二母槽;
50.124-第二凸缘;
51.125-第二卡槽;
52.13-起吊孔;
53.14-过渡段;
54.15-安装孔;
55.16-空心部;
56.17-筋体;
57.3-连接槽;
58.4-第一注浆孔;
59.5-第二注浆孔;
60.6-密封槽;
61.7-保护套;
62.8-基坑面;
63.9-临土面;
64.100-第一预埋件;
65.200-第二预埋件;
66.210-外接部;
67.220-锚固部;
68.230-防腐隔离层。
6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7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7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72.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73.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围护构件,该围护构件主要应用于围护构件组合,连续墙可以由多个围护构件装配而成。具体地,该围护构件包括桩体1,桩体1在拼接方向上设置有卡接结构,相邻两个桩体1通过卡接结构拼接固定。该围护构件可以独立在专用模具中成型,并且可以同时成型出卡接结构,从而可以使任意两个桩体1直接通过卡接结构完成拼装,施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形成的围护构件组合承载力高,可同时作为
基坑围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
74.桩体1至少于拼接方向上的一端部设有纵向贯通的内凹槽,并且在桩体1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内凹槽与卡接结构间隔有预定距离,其中,桩体1的厚度方向为与卡接结构相邻侧壁垂直的方向。
75.桩体1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壁平整度不同。其中,桩体1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个侧壁分别为临土面9和基坑面8,临土面9朝向地下室外侧,基坑面8朝向地下室内侧。其中,基坑面8需要与墙板等构件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处通常为结构稳定性较弱的部位,并且此部位密封防水要求较高,因此,基坑面8表面越粗糙,其与墙板等构件的连接将会更为紧密,同时防水效果更好。
76.在围护构件的生产过程中,围护构件的尺寸会存在一定的允许误差,并且此部分误差在两个桩体1拼接后,会在两个桩体1的拼接界面处存有间隙,该间隙会影响围护构件止水和防渗的效果。为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内凹槽,可以向两个桩体1拼接后的内凹槽中灌入浆料、设置密封胶条等隔水措施,以此增强围护构件的密封性,从而实现了挡土、防渗的目的。
77.进一步地,桩体1在拼接方向上包括公端部和/或母端部,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头11和卡接槽12,卡接头11设置于公端部,卡接槽12设置于母端部,内凹槽设于公端部和/或母端部的侧壁上,并且在桩体1厚度方向上,位于卡接结构两侧的内凹槽形成密封槽6,密封槽6与卡接头11和/或卡接槽12之间设有过渡段14。
78.请参照图3和图4,桩体1上可单独设置一个卡接头11或一个卡接槽12;请参照图5,桩体1也可既设置卡接头11又设置卡接槽12。
79.请参照图2,图5和图6,可以理解的是,卡接结构的卡接头11和卡接槽12位于桩体1在拼接方向上的两侧,以通过卡接头11及卡接槽12拼接其它桩体1。围护构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外部土层的挤压力,该挤压力通常是直接作用在围护构件的临土面9上。因为桩体1与卡接头11和卡接槽12是固定相连,所以卡接头11和卡接槽12相当于是同时受到外部土层的挤压力。其中,卡接头11凸出于桩体1的表面,该挤压力作用在卡接头11上时,会使卡接头11相对于卡接头11与桩体1连接位置处产生转动的趋势,此时,卡接头11凸出桩体1的长度相当于力臂,该挤压力可以在卡接头11上产生扭矩。若上述密封槽6设置于卡接头11的根部116时,即卡接头11的外壁作为密封槽6的内壁的一部分。如图6所示,由于密封槽6向桩体1内部凹陷一定深度,这会造成卡接头11的长度增大,即卡接头11作为力臂的长度增大,在挤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导致在卡接头11上产生的力矩变大,从而会增大了卡接头11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的风险,如果卡接头11断裂,会造成断裂位置处发生漏土、漏水的问题,难以修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80.为此,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使密封槽6与卡接结构之间间隔有预定距离,即密封槽6在远离卡接结构的位置处向桩体1内凹陷,而不会减少卡接头11与桩体1连接位置处的材料,从而可以避免增大卡接头11作为力臂的长度,进而避免增大力矩,保证卡接结构的连接强度。
81.其中,密封槽6与卡接结构之间预定距离的空间内包括过渡段14,该过渡段14可以为桩体1上与卡接头11连接的平面,位于公端部的内凹槽不会减少卡接头11根部位置处的材料,从而避免增大卡接头11作为力臂时的长度,避免增大扭矩,降低卡接头11断裂的风
险,从而也使该围护构件应用在连续墙中时具有良好的抗震、挡水的效果。
82.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卡接头11和/或卡接槽12的侧壁上的内凹槽形成连接槽3。具体地,如图1至图5所示,该内凹槽包括第一半槽111和第二半槽121,第一半槽111设置于卡接头11的端面,第二半槽121设置于卡接槽12的底部,当两个桩体1通过卡接头11和卡接槽12拼接固定时,第一半槽111与第二半槽121对合形成连接槽3。
83.在两个桩体1通过卡接结构拼接后,可以通过外部设备将连接槽3中的土抽出,然后可以向连接槽3中灌入浆料,浆料固化后可以与两个桩体1可靠结合,增强了桩体1之间的结合强度,保证了两个桩体1拼接的可靠性。或者,在连接槽3中加入钢筋骨架等支撑结构后再灌入浆料,可以增加连接槽3内填充物的结构强度。同时,连接槽3中的浆料固化后可以阻断两个桩体1拼接后产生的缝隙,从而实现了挡土、止水、防渗的目的。
84.其中,连接槽3的径向尺寸大于上述密封槽6的径向尺寸,或,连接槽3位于卡接头11和/或卡接槽12中厚度方向宽度尺寸最大的侧壁上。本实施例中,优选连接槽3的径向尺寸大于上述密封槽6的径向尺寸,从而可以使连接槽3中的浆料固化后也具有较大的径向尺寸,从而可以提升结构强度,保证桩体1之间的可靠连接,同时也加强了桩体1拼接成连续墙的整体结构强度。
8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半槽111和第二半槽121可以为三角形槽、多边形、弧形槽等,本实施例中,第一半槽111、第二半槽121优选为弧形槽,且为均为半圆形槽,第一半槽111和第二半槽121对合后可以形成圆形的连接槽3,外部设备通过自身的转动可以将连接槽3中的土抽出,因为钻孔大多采用回转类设备,形成的孔大致为圆形,圆形的连接槽3可以便于施工,钻孔设备成型形状与连接槽3内壁形状越吻合,对连接槽3内壁的损伤则越小。
86.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卡接头11的侧壁上形成有朝厚度方向向外凸起的第一凸缘115,第一凸缘115与过渡段14之间形成第一卡槽114,卡接槽12的内壁面上形成有朝厚度方向向内凸起的第二凸缘124,第二凸缘124与卡接槽12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二卡槽125。当两个桩体1通过卡接结构拼接固定时,一个桩体1的第一凸缘115卡合至另一个桩体1的第二卡槽125中,另一个桩体1的第二凸缘124卡合至一个桩体1的第一卡槽114中。
87.当桩体1之间通过卡接结构拼接后,可以通过一个桩体1上的第一凸缘115与另一个桩体1上的第二卡槽125的配合,以及一个桩体1上的第一卡槽114与另一个桩体1上的第二凸缘124的配合实现在桩体1宽度方向上的锁止限位,避免了桩体1间发生相对晃动,保证了桩体1拼接的稳定。
88.具体地,为了降低第一凸缘115和第二凸缘124之间的配合间隙,提升密封效果,同时保证第一凸缘115和第二凸缘124配合后的稳定,第一凸缘115的厚度与第二凸缘124的厚度基本一致,或,第一凸缘115的横截面轮廓线走向与第二凸缘124的横截面轮廓线走向至少部分基本一致。
89.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卡接头11和卡接槽12分别位于桩体1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和/或,卡接头11和卡接槽12的最大横截面外轮廓为轴对称图形,以便于加工制造,同时也便于连接,并且便于围护构件受力时的结构平衡性,避免局部受力过大;和/或,卡接头11的长度小于卡接头11的宽度,以保证卡接头11的结构强度,同时可以减小力臂的长度,避免卡接头11受力断裂。
90.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公端部和母端部的侧壁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密封槽6;
和/或,密封槽6在横向方向上齐平,相邻两个桩体1拼接固定后,相邻两个桩体1之间的密封槽6至少部分相通;和/或,密封槽6内设有膨胀止水条或胶凝材料。
91.本实施例中,密封槽6设置有两对,两对密封槽6分别设置于卡接结构在桩体1厚度方向上的两侧。
92.具体地,如图5所示,其中一对密封槽分别为第一公槽112和第一母槽122,另一对密封槽分别为第二公槽113和第二母槽123,第一公槽112和第二公槽113分别位于卡接头11的两侧,第一母槽122和第二母槽123分别位于卡接槽12的两侧,当两个桩体1通过卡接结构拼接后,第一公槽112与第一母槽122对合形成第一注浆孔4,第二公槽113和第二母槽123对合形成第二注浆孔5。可以理解的是,密封槽6包括第一注浆孔4和第二注浆孔5。其中,第一注浆孔4可以设置于靠近临土面9,第二注浆孔5可以设置于靠近基坑面8。由此,桩体1拼接后可以从临土面9到基坑面8依次形成三道密封,依次分别为第一注浆孔4、连接槽3和第二注浆孔5,从而有效增强了该围护构件挡土、止水、防渗的效果,使该桩体1构成的围护构件组合可以应用于较潮湿的土壤环境,如海边建筑,也可以应用于易发生地震、海啸等灾害地区的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
9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注浆孔4作为第一道防水,可以在基坑开挖之前进行施工。连接槽3主要用于连接相拼接的卡接结构,在连接槽3中可以加入钢筋或强力胶等材料,以实现连接功能。第二注浆孔5可以使用膨胀止水条等作为最后一道防水,其可以在基坑挖掘完成后再进行制作;同时第二注浆孔5由于是靠近基坑面8,换言之,其可作为建筑物内侧;因此,其也便于日常的维修和保养,保证其具有持续高效的防水能力。
9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桩体1在厚度方向上设置有起吊孔13;和/或,桩体1中设置有空心部16;和/或,桩体1在卡接结构外侧设有保护套7。
95.其中,通过设置起吊孔13,起吊设备可以通过该起吊孔13移动桩体1。在桩体1进行下桩过程中,当桩体1下桩至该起吊孔13位置时,可以先将起吊孔13填堵密封,然后继续进行下桩操作,从而避免在起吊孔13处发生漏土、漏水的问题。
96.此外,如图5所示,该空心部16可以设置有一个,也可以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数量,该空心部16可以从桩体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设定的长度,也可以贯通桩体1,空心部16能够降低桩体1整体的重量,同时也可以向空心部16中增加钢束并灌注浆料,以增加桩体1的结构强度;同时,可进一步将多根竖向对接到位的围护构件连为一体结构。此外,该空心部16还可以供外部设备的钻杆穿设,从而使桩体1可以在钻孔的同时进行沉桩。该空心部16的设置位置、数量以及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具体不做限定。
97.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通常是由其内部的筋体约束,因此,距筋体越远的混凝土所受到的约束能力越弱。如图7和图8所示,卡接结构外侧相对而言距离围护构件内部筋体距离较远,并且在移动和运输过程中,卡接结构容易出现磕碰等情况,因此通过在卡接结构外侧设有保护套7,可以保证卡接结构的完整性,避免围护构件出现无法拼装到位的情况。
98.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桩体1在长度方向上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孔15,两个桩体1通过安装孔15与连接件的配合在桩体1的长度方向上拼接固定。更具体的,安装孔15在围护构件的生产过程中即可设置螺母等与筋体相连;在使用过程中,将螺母与插杆等机械连接件的其他部件相连,即可实现围护构件长度方向上的对接,并且相连接的围护构件之间
的筋体是相连的,进一步提高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
99.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9至图15所示,桩体1的竖向端部具有第一预埋件200和第二预埋件200,第一预埋件200用于竖向相邻两根围护桩的端面对接,第二预埋件200用于竖向相邻两根围护桩的端侧面对接。
100.其中,第一预埋件200可以为机械连接件中的螺母等部件,其在桩体1成型时可预先安装在桩体1内。在装配形成连续墙时,优选采用第一预埋件200实现两个围护桩的竖向拼接装配。当围护桩出现较大的参数误差而导致不能有效装配时,可以采用第二预埋件200实现两个围护桩的可靠连接,从而无需报废具有误差的围护桩,节约了大量的材料和施工成本。
101.具体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该第二预埋件200可以包括外接部210和由外接部210伸入桩体1内的锚固部220,锚固部220与桩体1内的筋体17间隔有预定距离。其中,外接部210可以为钢板。在围护桩成型时,可以将钢筋笼和第二预埋件200放入至模具中。然后可以向模具中灌入混凝土,在混凝土固化过程中,第二预埋件200就固定在围护桩中,使其与围护桩结合为一体,保证两个围护桩通过外接部210连接时的可靠性。
102.其中,围护桩成型后,可以使外接部210存在部分的裸露部位,两个桩体1可以通过外接部210上裸露的部位焊接相连。通过焊接的方式,可以保证两个桩体1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产生较大间隙而导致渗漏的问题。
103.需要说明的是,外接部210部分裸露于土体表面,易受腐蚀,若锚固部220与桩体1内的筋体17接触,则会通过锚固部220将腐蚀传递给桩体1内的筋体17,影响桩体1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为此,本实施例中,通过使锚固部220与桩体1内的筋体17间隔设定的距离,可以避免对桩体1内筋体17的腐蚀。
10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13所示,所述锚固部220至少在部分伸入桩体1内的周向上设有防腐隔离层230,桩体1内筋体17与至少部分锚固部220至少通过部分防腐隔离层230相隔开。或,如图14所示,锚固部220上设有周向全包裹的防腐隔离层230,桩体1内筋体17与锚固部220通过防腐隔离层230相隔开。或,如图15所示,锚固部220上设有全包裹的防腐隔离层230,桩体1内筋体17与锚固部220通过防腐隔离层230相隔开。
105.通过设置防腐隔离层230,可以避免第二预埋件200导致桩体1内筋体17腐蚀。具体地,防腐隔离层230可以是橡胶套或者其他材料。可以理解的是,因为筋体17之间的间隙可能很小,锚固部220伸入桩体1时可能与筋体17相隔的距离非常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锚固部220发生移位,锚固部220极有可能与桩体内筋体17相接触。因此,设置防腐隔离层230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保证锚固部220移位的情况下,锚固部220与桩体1内的筋体17也不会直接接触,从而保证围护桩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106.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外接部210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预埋件200外侧,以便于通过外接部210实现两个桩体1的连接;和/或,外接部210至少部分裸露于桩体1端面或侧壁,一方面,裸露的部分可以实现两桩体1在端面或侧面相连,另一方面,未裸露的部分可以保证第二预埋件200能够与桩体1可靠固定,若外接部210没有裸露在桩体1端面或侧壁,则可以通过开凿桩体1,使得外接部210裸露于桩体1端面或侧壁;和/或,外接部210为金属或热塑性塑料制成;和/或,竖向相邻的两个桩体1通过外接部210焊接相连,采用焊接连接可以保证两个桩体1连接的可靠性,同时提升密封效果。
107.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16所示,围护构件结构在拼接方向上具有弯曲段的桩体1,在建筑的墙面具有弯曲段时,使围护构件结构装配形成的连续墙能够对应建筑墙面的结构,以实现对异形建筑墙面的固定围合,无需采用其他辅助件进行固定,可在减少建筑材料用量的基础上提高围护构件结构的抗剪性能,节省成本。以及,设计成带有弯曲段的围护构件结构,还可满足码头、护堤等需承受波浪力、土压力等外力的场所承载需求,可扩大围护构件结构的适用场景。
108.进一步地,桩体1在壁厚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基坑面8和临土面,基坑面8的至少部分为曲面段;或者,临土面9包括至少部分曲面段;或者,基坑面8和临土面9均包括至少部分曲面段。本实施例中,以围护构件结构拼接形成的连续墙用作围护构件组合且该围护构件组合可作为地下结构外墙为例,基坑面8形成地下结构外墙的一侧,建筑墙面具有异形的弯曲段时,基坑面8的至少部分设置有曲面段,以使基坑面8与建筑墙面的结构相适配。临土面9为临近围护构件组合外土体的一侧,具体的,临土面9在对应基坑面8具有曲面段的部分也可以设置为曲面段,以使桩体1的壁厚保持一致,或者将临土面9设置为平面,以便于在施工时开挖平面的植桩沟槽即可,利于工程作业。
109.具体地,基坑面8与临土面9大致平行,和/或,桩体1在拼接方向上呈大致s形。本实施例中,基坑面8与临土面9可以平行设置,即基坑面8与临土面9相对的部分保持形状一致,使该桩体1在拼接方向上可以呈s形,以使该桩体1与具有该s形结构的建筑墙面适配,保证对异形建筑墙面结构的支撑强度,提高桩体1的抗剪性能。
110.其中,上述基坑面8与临土面9平行为近似、大致平行,桩体1近似、大致呈s形,并非绝对。
11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围护构件组合,该围护构件组合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该围护构件,相邻两个围护构件之间通过卡接结构拼接。因此,该围护构件组合包括上述围护构件的优点;并且,该围护构件组合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其所围成的形状和范围,可以作为基坑围护结构使用,同时在施工完成后,可直接作为地下室、地下车库等建筑的外墙,避免了传统基坑围护结构在使用完之后永久废弃在地下的问题。同时,有效利用传统基坑围护结构与传统地下室外墙之间的遗留空间,在不改变基坑开挖体积的基础上,提高了基坑的实际使用体积,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并且,由于围护构件组合结构可靠,抗渗止水性能良好,可以用于土壤环境潮湿的地区或地震高发区等地区。
11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