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线圈旋转错位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2:31: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圈旋转错位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2.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继电器主要由线圈、铁芯、铁架、衔铁、挂钩、推片、基座、外壳、端子等部分组成。目前,在继电器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线圈的上料工序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人力的投入比较大,通常是人工将线圈竖直地放置于铁架上对应的安装位置,这无形中就提高了生产成本,并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线圈进行自动化上料的线圈旋转错位上料机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圈旋转错位上料机构,包括机架、供料机构、直震输送机构、取料机械手及旋转错位机构,所述供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供料机构用于提供呈横放状态的线圈,所述直震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直震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呈横放状态的所述线圈,所述取料机械手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取料机械手用于将位于所述供料机构上的所述线圈搬运至所述直震输送机构的输送初始端,所述旋转错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直震输送机构的输送末端的一侧,所述旋转错位机构用于接取所述直震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线圈并将所述线圈旋转至竖放状态。
5.较佳地,所述旋转错位机构包括横移错位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及接料部,所述横移错位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横移错位驱动机构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料部连接,所述接料部与所述直震输送机构的输送末端对接,所述接料部上设有用于接取所述线圈的容置槽,借由所述横移错位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接料部横移,以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接料部旋转,使得所述接料部脱离所述直震输送机构并带动位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所述线圈旋转至竖放状态。
6.较佳地,所述横移错位驱动机构包括横移错位气缸及错位滑块,所述横移错位气缸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横移错位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错位滑块连接并可驱动所述错位滑块滑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错位滑块上。
7.较佳地,所述机架上设有滑轨,所述错位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
8.较佳地,所述接料部包括接料安装座、第一接料块及第二接料块,所述接料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接料块和所述第二接料块呈相对地设置于所述接料安装座上,所述第一接料块和所述第二接料块围设有所述容置槽。
9.较佳地,所述接料部还包括挡料件及挡料弹性件,所述第一接料块与所述第二接料块之间具有用于取走呈竖放状态的所述线圈的开口,所述挡料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接料安装座内,所述挡料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挡料件与所述接料安装座之间,所述挡料弹性件
用于驱使所述挡料件移动封闭所述开口,所述机架上设有位于所述挡料件一侧的阻挡件;在所述横移错位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接料部横移以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接料部旋转的过程中,所述阻挡件顶推所述挡料件移动打开所述开口并压缩所述挡料弹性件。
10.较佳地,所述直震输送机构的输送末端设有分料机构,所述分料机构用于阻挡或释放位于所述直震输送机构上的所述线圈。
11.较佳地,所述供料机构包括供料输送机构、第一料架、第一承托机构及第一升降搬运机构,所述供料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供料输送机构上沿其输送方向依次设有进料工位及取料工位,所述第一料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进料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一料架具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用于放置装有所述线圈的料盘,所述第一承托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承托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所述料盘,所述第一升降搬运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料架的下方;借由所述第一升降搬运机构将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最下层的所述料盘搬运至所述进料工位,使得所述供料输送机构将所述料盘输送至所述取料工位,从而使得所述取料机械手将位于所述取料工位的所述料盘上的所述线圈搬运至所述直震输送机构的输送初始端。
12.较佳地,所述供料机构还包括第二料架、第二承托机构及第二升降搬运机构,所述供料输送机构上沿其输送方向设有位于所述取料工位的下一工位的出料工位,第二料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出料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二料架具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用于放置空载的所述料盘,所述第二承托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承托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所述料盘,所述第二升降搬运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借由所述供料输送机构将位于所述取料工位的空载的所述料盘输送至所述出料工位,使得所述第二升降搬运机构将位于所述出料工位上的所述料盘顶升至所述第二承托机构上。
13.较佳地,所述线圈旋转错位上料机构还包括上料机械手,所述上料机械手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料机械手用于搬运位于所述旋转错位机构上的呈竖放状态的所述线圈。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旋转错位上料机构通过供料机构提供呈横放状态的线圈,利用取料机械手将位于所述供料机构上的所述线圈搬运至所述直震输送机构的输送初始端,使得直震输送机构将线圈输送至旋转错位机构,再通过旋转错位机构将接取的所述线圈旋转至竖放状态,以便于后续将呈竖放状态的线圈上料至铁架上对应的安装位置,进而便于将线圈、铁芯和铁架铆接在一起。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旋转错位上料机构可对线圈进行自动化上料,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可将线圈从横放状态变换成竖放状态,极大方便线圈后续的组装工序。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旋转错位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错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错位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
作进一步说明。
19.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旋转错位上料机构100包括机架1、供料机构2、直震输送机构3、取料机械手4及旋转错位机构5,供料机构2设置于机架1上,供料机构2用于提供呈横放状态的线圈,直震输送机构3设置于机架1上,直震输送机构3用于输送呈横放状态的线圈,取料机械手4设置于机架1上,取料机械手4用于将位于供料机构2上的线圈搬运至直震输送机构3的输送初始端,旋转错位机构5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直震输送机构3的输送末端的一侧,旋转错位机构5用于接取直震输送机构3输送的线圈并将线圈旋转至竖放状态。通过供料机构2提供呈横放状态的线圈,利用取料机械手4将位于供料机构2上的线圈搬运至直震输送机构3的输送初始端,使得直震输送机构3将线圈输送至旋转错位机构5,再通过旋转错位机构5将接取的线圈旋转至竖放状态,实现对线圈进行自动化上料。
20.请参阅图2及图3,旋转错位机构5包括横移错位驱动机构51、旋转驱动机构52及接料部53,横移错位驱动机构51设置于机架1上,旋转驱动机构52设置于横移错位驱动机构51上,旋转驱动机构52的输出端与接料部53连接,接料部53与直震输送机构3的输送末端对接,接料部53上设有用于接取线圈的容置槽531,借由横移错位驱动机构51驱动接料部53横移,以及旋转驱动机构52驱动接料部53旋转,使得接料部53脱离直震输送机构3并带动位于容置槽531内的线圈旋转至竖放状态。具体地,横移错位驱动机构51包括横移错位气缸511及错位滑块512,横移错位气缸511设置于机架1上,横移错位气缸511的输出端与错位滑块512连接并可驱动错位滑块512滑动,旋转驱动机构52设置于错位滑块512上。更具体地,机架1上设有滑轨11,错位滑块512可滑动地设置于滑轨11上。通过横移错位气缸511驱动错位滑块512沿滑动,从而带动接料部53脱离直震输送机构3。其中,旋转驱动机构52可采用现有的旋转气缸或旋转电机。
21.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接料部53包括接料安装座532、第一接料块533及第二接料块534,接料安装座532设置于旋转驱动机构52上,第一接料块533和第二接料块534呈相对地设置于接料安装座532上,第一接料块533和第二接料块534围设有容置槽531。进一步地,接料部53还包括挡料件535及挡料弹性件,第一接料块533与第二接料块534之间具有用于取走呈竖放状态的线圈的开口536,挡料件535可移动地穿设于接料安装座532内,挡料弹性件设置于挡料件535与接料安装座532之间,挡料弹性件用于驱使挡料件535移动封闭开口536,机架1上设有位于挡料件535一侧的阻挡件12。在横移错位驱动机构51驱动接料部53横移以及旋转驱动机构52驱动接料部53旋转的过程中,接料部53脱离直震输送机构3,阻挡件12顶推挡料件535移动打开开口536并压缩挡料弹性件,从而便于从该开口536将线圈取走。在取走线圈后,横移错位驱动机构51驱动接料部53反向横移以及旋转驱动机构52驱动接料部53反向旋转,使得接料部53重新与直震输送机构3对接,阻挡件12释放挡料件535,不再顶推挡料件535,挡料件535在挡料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移动复位并封闭开口536。更进一步地,挡料件535的侧边设有一驱动斜面535a,阻挡件12可通过该驱动斜面535a顶推挡料件535。
22.请参阅图1及图2,直震输送机构3的输送末端设有分料机构6,分料机构6用于阻挡或释放位于直震输送机构3上的线圈。该分料机构6可采用气缸与分料件连接的结构,通过气缸驱动分料件移动阻挡直震输送机构3的输送末端的线圈,从而阻挡线圈进入接料部53的容置槽531内。通过气缸驱动分料件移动释放线圈,分料件不再阻挡线圈,使得直震输送
机构3将线圈输送至接料部53的容置槽531内。
23.请参阅图1,供料机构2包括供料输送机构21、第一料架22、第一承托机构23及第一升降搬运机构24,供料输送机构21设置于机架1上,供料输送机构21上沿其输送方向依次设有进料工位及取料工位,第一料架22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进料工位的上方,第一料架22具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用于放置装有线圈的料盘28,第一承托机构23设置于机架1上并用于承托位于第一容置空间的料盘28,第一升降搬运机构24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第一料架22的下方;借由第一升降搬运机构24将位于第一容置空间最下层的料盘28搬运至进料工位,使得供料输送机构21将料盘28输送至取料工位,从而使得取料机械手4将位于取料工位的料盘28上的线圈搬运至直震输送机构3的输送初始端。在第一升降搬运机构24搬运位于第一容置空间最下层的料盘28时,第一升降搬运机构24先上升支撑第一容置空间内的料盘28,第一承托机构23松开不再承托料盘28,第一升降搬运机构24带动全部料盘28下降一个料盘28高度,第一承托机构23复位并承托最下层料盘28上方的料盘28,第一升降搬运机构24再带动最下层的料盘28下降至进料工位,从而逐个地将位于第一容置空间最下层的料盘28搬运至进料工位。第一升降搬运机构24可采用现有的升降气缸与升降托板连接的结构,第一承托机构23可采用现有的伸缩气缸与承托块连接的结构,供料输送机构21可采用现有的皮带输送机构,但不以此为限。
24.请继续参阅图1,进一步地,供料机构2还包括第二料架25、第二承托机构26及第二升降搬运机构27,供料输送机构21上沿其输送方向设有位于取料工位的下一工位的出料工位,第二料架25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出料工位的上方,第二料架25具有第二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用于放置空载的料盘28,第二承托机构26设置于机架1上并用于承托位于第二容置空间的料盘28,第二升降搬运机构27设置于机架1上;借由供料输送机构21将位于取料工位的空载的料盘28输送至出料工位,使得第二升降搬运机构27将位于出料工位上的料盘28顶升至第二承托机构26上。在第二升降搬运机构27将位于出料工位上的料盘28顶升至第二承托机构26的过程中,第二升降搬运机构27先将该料盘28顶升并支撑位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的料盘28,第二承托机构26松开不再承托料盘28,第二升降搬运机构27再顶升一个料盘28的高度,第二承托机构26复位并重新承托位于第二容置空间的全部料盘28,第二升降搬运机构27下降复位,以便于把下一个位于出料工位上的料盘28顶升至第二承托机构26上。第二升降搬运机构27可采用现有的升降气缸与升降托板连接的结构,第二承托机构26可采用现有的伸缩气缸与承托块连接的结构,但不以此为限。
25.再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旋转错位上料机构100还包括上料机械手7,上料机械手7设置于机架1上,上料机械手7用于搬运位于旋转错位机构5上的呈竖放状态的线圈。通过上料机械手7将旋转错位机构5上的呈竖放状态的线圈搬运上料至铁架上对应的安装位置,以便于将线圈、铁芯和铁架铆接在一起。其中,上料机械手7和取料机械手4的具体结构和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赘述。
26.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旋转错位上料机构100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27.供料机构2的第一升降搬运机构24先上升支撑第一容置空间内的料盘28,第一承托机构23松开不再承托料盘28,第一升降搬运机构24带动全部料盘28下降一个料盘28高度,第一承托机构23复位并承托最下层料盘28上方的料盘28,第一升降搬运机构24再带动最下层的料盘28下降至进料工位。供料输送机构21将料盘28输送至取料工位,取料机械手4
将位于取料工位的料盘28上的线圈搬运至直震输送机构3的输送初始端。震输送机构将线圈输送至旋转错位机构5的接料部53的容置内,分料机构6阻挡位于直震输送机构3上的线圈。横移错位驱动机构51驱动接料部53横移以及旋转驱动机构52驱动接料部53旋转,接料部53脱离直震输送机构3,阻挡件12顶推挡料件535移动打开开口536并压缩挡料弹性件,上料机械手7从该开口536将线圈取走并搬运至对应工位。位于取料工位上的料盘28空料后,供料输送机构21将料盘28输送至储料工位。第二升降搬运机构27先将该料盘28顶升并支撑位于第二容置空间内的料盘28,第二承托机构26松开不再承托料盘28,第二升降搬运机构27再顶升一个料盘28的高度,第二承托机构26复位并重新承托位于第二容置空间的全部料盘28,第二升降搬运机构27下降复位,以便于把下一个位于出料工位上的料盘28顶升至第二承托机构26上。
28.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线圈旋转错位上料机构100可对线圈进行自动化上料,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可将线圈从横放状态变换成竖放状态,极大方便线圈后续的组装工序。
29.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