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液体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07:49: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将芳香剂、除臭剂、除菌剂、杀菌剂等各种液体以雾的形式进行喷雾的液体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开发了通过芳香或除臭使卫生间等空间的空气环境成为优选状态的芳香器、芳香装置、或喷雾除臭剂的除臭器、除臭装置等。
3.在上述的芳香器、除臭器的情况下,仅是将芳香剂、除臭剂填充在容器内而已。例如,由于在芳香器中使芳香剂自然蒸发而散发,因此在室内空间形成局部芳香较强的部位、或形成芳香较弱的部位。特别是,在宽阔的空间的情况下,芳香难以均匀地遍布空间整体。这一点在除臭器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4.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能够用作芳香装置或除臭装置的液体喷雾装置,其中,进行了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那样狭窄的空间自不必说,即使在酒店、餐厅等的卫生间那样宽阔的空间中芳香剂、除臭剂也均匀地遍布的研究。即,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外壳的内部配置封入有液状芳香剂等的容器,从而该容器内的液状芳香剂等以向主体外壳中的空气的吸入口与喷出口之间的空气流路部散发的方式配置。并且,通过配置于空气流路部的电动风扇的驱动,而在所述吸入口至所述吹出口之间产生空气的流动。
5.当电动风扇驱动时,空气被从吸入口吸入空气流路部。该空气强制性地使容器内的液状芳香剂等蒸发而散发,并从吹出口向外部吹出。这样一来,使芳香充满卫生间等室内,或对卫生间等室内进行除臭。
6.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液体喷雾装置(空气清新器),在汲取芳香剂、除臭剂的液体喷嘴的喷出口附近配置空气喷嘴的喷射口,在从空气喷嘴喷射空气时将从液体喷嘴的喷出口喷出的液体吹走。
7.现有技术文献
8.专利文献
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29199号公报
10.专利文献2:实用新型注册第320150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12.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使芳香剂、除臭剂散发的装置在能够使芳香等整体均匀地遍布宽阔的空间这一点上是有效的,但由于利用电动风扇将从容器蒸发的芳香剂等液体向外部吹出,因此仅容易蒸发的成分容易先被消耗。因此,存在伴随时间的经过而芳香等的功效较早地降低这样的问题。
13.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空气清新器的情况下,由于是利用空气将芳香剂
等液体吹向远处的结构,因此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相比,具有使液体的雾长时间漂浮在空中从而芳香剂等液体的功效在宽阔的区域内更久地发挥作用这样的优点。
14.专利文献2的空气清新器采用如下结构:相对于筒状的液体喷嘴,沿着其正交的方向配置筒状的空气喷嘴,从而利用来自空气喷嘴的空气将从液体喷嘴喷出的液体吹走。液体通过空气而被微细化为雾状,但根据液体喷嘴的液体喷出口与空气喷嘴的空气喷出口的分离距离的不同,成为雾的液体的粒径产生差异。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分别单独地配置液体喷嘴和空气喷嘴,在两者的安装位置,有时在产品间产生偏差,根据产品的不同,有时在芳香的扩散范围、扩散时间上产生差异。另外,由于两者的安装位置的误差,有时液体与空气的接触无法顺利地进行,在粒径较大的状态下并未从开口部向外部放出而是附着于外壳内表面。
15.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将芳香剂、除臭剂、除菌剂或杀菌剂等各种液体以更细小的雾的形式进行喷雾,并且能够使这些液体的功效更均匀地遍布更宽阔的空间的液体喷雾装置。另外,除了该课题以外,本发明的课题还在于提供能够减少附着于外壳内表面的液体的液体喷雾装置。
16.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液体喷雾装置的特征在于,
18.所述液体喷雾装置具有:
19.喷雾机构,其构成为具备:液体喷嘴,该液体喷嘴经由液体供给管与收容有液体的液体容器连接;以及空气喷嘴,该空气喷嘴经由空气供给管与空气供给源连接,喷射空气而使从所述液体喷嘴的液体喷出口喷出的所述液体成为雾状;以及
20.外壳,其具备开口部,该开口部在附近配置有所述液体喷嘴的液体喷出口以及所述空气喷嘴的空气喷出口,且用于将通过喷射所述空气而成为雾状的所述液体向外部放出,
21.所述液体喷嘴具备:喷出口侧部位,其形成有具有所述液体喷出口的喷出口侧流路;以及导入口侧部位,其具有经由所述液体供给管导入液体的液体导入口,且形成有与所述喷出口侧流路连通的导入口侧流路,
22.所述空气喷嘴形成有具有所述空气喷出口的空气流路,
23.在所述液体喷嘴以及所述空气喷嘴的各周壁部分别形成有喷嘴用卡合部,该喷嘴用卡合部在相互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空气的喷出方向相对于所述液体的喷出方向成为规定的角度,且所述空气喷出口与所述液体喷出口成为以规定的距离接近的位置关系,
24.在所述液体喷嘴的周壁部形成有不同于所述喷嘴用卡合部的台座用卡合部,在将所述台座用卡合部与在所述外壳内的规定位置设置的台座部的喷嘴安装部卡合的状态下,成为所述液体喷出口比水平更朝向上方且所述空气喷出口朝向所述开口部的外方的姿态,所述空气喷出口以及所述液体喷出口配置于所述开口部的附近。
25.优选为,所述液体喷嘴的所述液体喷出口设置为位于与通过所述开口部并沿着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的内侧假想线相同或比该内侧假想线靠外方的位置。更优选为,所述液体喷嘴的所述液体喷出口设置为位于形成由所述内侧假想线和沿着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的外侧假想线夹着的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厚度的范围内。
26.另外,优选为,所述空气喷嘴的所述空气喷出口设置为位于形成由所述内侧假想
线和沿着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的外侧假想线夹着的所述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厚度的范围内。
27.优选为,所述台座部具有随着接近所述开口部而变高的斜面部,在所述斜面部设置有所述喷嘴安装部。
28.优选为,所在所述液体喷嘴的所述导入口侧部位中,从所述液体导入口朝向所述喷出口侧部位的规定长度的范围成为用于连接所述液体供给管的连接筒部,在所述台座部形成有供将所述连接筒部与所述液体容器之间连结的所述液体供给管通过的管通过狭缝。
29.另外,优选为,所述液体供给管构成为具有:第一管,其与所述液体容器侧连通,并且经由所述管通过狭缝以使前端开口部朝向所述液体喷嘴的连接筒部开口的方式固定配置;以及第二管,其将所述第一管与所述连接筒部之间连接。
30.优选为,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支承所述液体容器的容器支承架,并且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容器连接部,当在所述液体容器支承于所述容器支承架的状态下与所述液体容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时,液体流通孔与所述液体出口连通,所述液体供给管以与所述容器连接部的液体流通孔连通的方式配设。
31.优选为,所述容器支承架经由弹性构件支承在所述外壳内,以便能够在所述液体出口被向所述容器连接部方向按压的方向上对支承于所述容器支承架的所述液体容器施力。
32.优选为,所述液体喷嘴、所述空气喷嘴以及所述台座部均为合成树脂的成形品。
33.发明效果
34.在本发明的液体喷雾装置中,空气喷嘴以及液体喷嘴能够通过使在两者的周壁部形成的喷嘴用卡合部彼此卡合而一体化,从而能够使空气的喷出方向相对于液体的喷出方向成为预先设定的角度,并且使空气喷出口与液体喷出口成为以预先设定的距离接近的位置关系。并且,对于像这样相互卡合而一体化的空气喷嘴以及液体喷嘴而言,通过将在液体喷嘴的周壁部形成的台座用卡合部安装于在台座部设置的喷嘴安装部,能够始终将空气喷嘴以及液体喷嘴安装于恒定位置。因此,空气喷嘴以及液体喷嘴能够以适宜生成规定以下的微细的粒径的雾的位置关系容易地进行安装,从而能够使雾的扩散距离、扩散范围稳定,而产品间的喷雾量的偏差变小。其结果是,生成大粒径的雾的情况减少,从而能够减少不从开口部向外部扩散而附着于外壳内表面的雾量,进而能够减少液体的浪费,抑制液体的使用量。空气喷嘴、液体喷嘴以及台座部通过采用合成树脂的成形品而尺寸精度变高,从而各构件的位置关系、安装位置进一步稳定化,雾的喷雾量的偏差也进一步减少。
35.另外,通过将液体喷嘴的液体喷出口设置于比通过开口部并沿着外壳的内表面的内侧假想线靠外方的位置,优选设置为位于形成由通过开口部并沿着外壳的内表面的内侧假想线和通过开口部并沿着外壳的外表面的外侧假想线夹着的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厚度的范围内,从而液体喷出口的位置位于比上述内侧假想线靠外方的位置,优选与外壳的开口部大致共面,通过从该位置被空气吹向外部,能够进一步减少雾向外壳内的附着。在该情况下,通过将空气喷嘴的空气喷出口也设为同样的位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抑制雾向外壳内的附着的效果。
36.另外,通过在台座部设置能够供液体供给管通过的管用狭缝,能够抑制由纽结引起的喷雾不良。
附图说明
37.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体喷雾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38.图2是将液体喷雾装置的主体部盖拆下而示出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39.图3是示出液体供给管、台座部以及容器连接部等的配置关系的图。
40.图4是安装于外壳的状态下的喷雾机构的侧视图。
41.图5的(a)是将空气喷嘴、液体喷嘴以及台座部组装的状态下的侧视图,图5的(b)是主视图。
42.图6的(a)~(c)是示出空气喷嘴的图,(a)是从正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连接筒部侧观察到的立体图,(c)是长边方向剖视图。
43.图7的(a)~(c)是示出液体喷嘴的图,(a)是从正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连接筒部侧观察到的立体图,(c)是长边方向剖视图。
44.图8的(a)~(e)是示出台座部的图,(a)是从正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背面部侧观察到的立体图,(c)是俯视图,(d)是侧视图,(e)是(c)的a-a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雾装置1构成为具有配设于外壳10内的喷雾机构50。外壳10形成为具有位于背侧的背部盖20、主体部盖30以及上部盖40的大致箱型。
46.如图2所示,在背部盖20的上下方向大致中间位置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上部架部21,在上部架部21的下部设置有配置有电池11的电池盒23。在上部架部21,经由螺旋弹簧等弹性构件21a而弹性地支承有容器支承架22。在该容器支承架22上载置有收容有芳香剂、除臭剂等的液体容器12。并且,以覆盖它们的前表面以及两侧面的方式可装卸地设置截面大致

字状的主体部盖30。
47.上部盖40将主体部盖30的上方侧覆盖,且形成为在侧视观察下从后方趋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且弯曲,并在前方壁形成有用于将从喷雾机构50喷射的雾状的液体向外部放出的开口部41。
48.另外,在上部盖40的内侧安装有构成控制部70的控制基板、以及用于检测周围的照度的照度传感器13。照度传感器13与控制部70电连接。在上部盖40的上部壁的靠后方的位置形成有与照度传感器13相面对的照度传感器窗42。
49.接下来,对成为本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喷雾机构50进行详细叙述。喷雾机构50构成为具有空气喷嘴51、液体喷嘴55以及台座部57。空气喷嘴51以及液体喷嘴55层叠配设,且两者一同支承于台座部57(参照图3~图5)。
50.首先,空气喷嘴51在内部形成有空气流路510,前端成为空气喷出口511,而后端成为空气导入口512(参照图6的(c))。空气流路510呈直线状从空气导入口512形成至空气喷出口511。另外,如图3所示,在空气导入口512连接有空气供给管52的一端,而空气供给管52的另一端与作为空气供给源的压缩机54连接。压缩机54配设于被电池盒23包围的范围的靠背部盖20的位置,且与控制部70电连接,接受控制部70的控制信号而驱动,经由空气供给管52向空气喷嘴51供给空气(压缩空气)。
51.更详细而言,如图6的(a)、(b)所示,空气喷嘴51具有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的长方体
部51a、以及从长方体部51a向后方突出的连接筒部51b。在长方体部51a的前端面的宽度方向中心,优选形成有直径1mm以下的成为空气喷出口511的细孔,连接筒部51b的突出端成为直径约1~4mm的空气导入口512。如图6的(c)的剖视图所示,空气流路510呈直线状从空气导入口512贯穿形成至空气喷出口511,成为细孔的空气喷出口511的近前附近呈锥状逐渐缩窄,从空气喷出口511导入的空气在成为锥状的部分流速增加,从而猛烈地喷出。
52.如图7的(a)~(c)所示,液体喷嘴55具有导入口侧部位551和喷出口侧部位552。导入口侧部位551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且以喷出口侧部位552以位于其前方侧的方式一体成形。导入口侧部位551具有向后方突出的连接筒部551a。连接筒部551a的端部成为直径约1~4mm的液体导入口5511,导入口侧流路5510呈直线状从该液体导入口5511朝向喷出口侧部位552方向形成。在连接筒部551a连接有用于将液体容器12内的液体从液体导入口5511向导入口侧流路5510内供给的液体供给管56。需要说明的是,液体供给管56以及液体容器12的详细内容将于台座部57的说明一同后述。
53.喷出口侧部位552如上述那样位于导入口侧部位551的前方,但形成有液体喷出口5521的前端部比大致长方体的导入口侧部位551的周壁部5515中的与空气喷嘴51对置的对置面5515a向外方突出。因此,液体喷嘴55作为将导入口侧部位551与喷出口侧部位552合在一起的整体,在侧视观察下形成为大致l字状。
54.如图7的(c)所示,在喷出口侧部位552的内部,在相对于导入口侧流路5510正交的方向上形成有喷出口侧流路5520。从喷出口侧部位552的背面(位于与导入口侧部位551的上述对置面5515a相反的一侧的面)552a贯穿形成至液体喷出口5521,且导入口侧流路5510的前端与喷出口侧流路5520的侧面在中途连通。液体喷出口5521优选形成为直径约1mm以下的细孔,喷出口侧流路5520在液体喷出口5521的近前呈锥状缩窄,从而成为液体的流速增加的结构。在与喷出口侧部位552的背面552a相面对的喷出口侧流路5520的背面侧开口端5522装配有帽构件5523以进行封堵。由此,导入口侧流路5510以及喷出口侧流路5520成为以大致90度交叉的大致l字状的一个流路,从而将液体导入口5511至液体喷出口5521连通。
55.在此,空气喷嘴51和液体喷嘴55如上述那样层叠地配设,但在空气喷嘴51和液体喷嘴55分别设置有喷嘴用卡合部,通过使两者卡合而成为一体。即,如图6的(b)、(c)所示,在空气喷嘴51,在周壁部515中的、与液体喷嘴55对置的对置面515a设置有形成为槽状的卡合用槽部516,如图7的(a)~(c)所示,在液体喷嘴55,在导入口侧部位55的周壁部5515的对置面5515a设置有向空气喷嘴51的对置面515a方向突出并与卡合用槽部516卡合的卡合用突起5516。这些卡合用槽部516以及卡合用突起5516分别构成喷嘴用卡合部。
56.空气喷嘴51和液体喷嘴55的导入口侧部位551均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对置面515a、5515a彼此形成为平坦面。因此,当使卡合用槽部516以及卡合用突起5516卡合时,呈直线状形成于空气喷嘴51的空气流路510与形成于导入侧部位551的导入口侧流路5510以大致平行的位置关系配置,各连接筒部51b、551a也大致平行地延伸(参照图5)。
57.另一方面,喷出口侧部位552如上述那样位于导入口侧部位551的前方,形成有液体喷出口5521的前端部比大致长方体的导入口侧部位551的对置面5515a向外方突出。因此,在使空气喷嘴51的卡合用槽部516以及液体喷嘴55的导入口侧部位551的卡合用突起5516卡合的状态下,液体喷出口5521成为与空气喷嘴51的空气喷出口511紧邻的位置(参照
图4以及图5)。需要说明的是,两者的分离距离优选为尽可能接近,虽然也取决于压缩机54的能力、液体喷出口5521的直径等,但在相对于液体喷出口5521的中心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空气喷出口511的端面优选为3mm以下,更优选为2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mm以下。由此,从空气喷嘴51的空气喷出口511吹出的空气沿直径方向横穿液体喷出口5521,将液体吹走并使其雾化而扩散。
5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喷嘴51以及液体喷嘴55在使作为喷嘴用卡合部的卡合用槽部516以及卡合用突起5516卡合时,以成为这样的位置关系的方式对空气喷嘴51的沿着轴向的长度、液体喷嘴55的导入口侧部位551的沿着轴向的长度以及喷出口侧部位552的从对置面5515a突出的突出长度等大小、卡合用槽部516以及卡合用突起5516的形成位置等进行调整。
59.在外壳10内,在支承于容器支承架22的液体容器12与上部盖40之间设置有从背部盖20向前方突出的台座部安装框架24,台座部57安装于该台座部安装框架24(参照图3以及图4)。如图8所示,台座部57具有在俯视观察下呈大致长方形的底面部571、从该底面部571的后端缘向上方立起的背面部572,并且设置有作为两侧缘的大致中央并从背面部572沿前端缘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延伸的一对侧板部573、574。侧板部573、574的上缘部573a、574a从后端缘朝向前端缘平坦地延伸,另一方面,成为从中途位置到前端缘逐渐变高的斜面部575。需要说明的是,台座部57以使斜面部575趋向上部盖40的开口部41方向而逐渐变高的方式安装于台座部安装框架24。
60.在斜面部575设置有喷嘴安装部576。喷嘴安装部576形成为规定厚度的板状,且形成有从侧缘部横向延伸的狭缝576a。该狭缝576a形成为下表面侧宽度较宽而上表面侧的宽度较窄的形状。
61.另一方面,在液体喷嘴55的导入口侧部位551的背面(位于与上述对置面5515a相反的一侧的面)5515b设置有向台座部57方向突出并构成台座用卡合部的台座卡合用突起5517(参照图7的(a)~(c))。对于台座卡合用突起5517而言,突出方向前端的宽度较宽,能够从在台座部57的喷嘴安装部576形成的狭缝576a的侧缘部向该狭缝576a插入并卡合。因此,作为喷嘴用卡合部的卡合用槽部516以及卡合用突起5516通过相互卡合而成为一体的空气喷嘴51以及液体喷嘴55通过使液体喷嘴55的台座卡合用突起5517与台座57的喷嘴安装部576卡合而一同支承于台座部57(参照图4以及图5)。
62.另外,喷嘴安装部576如上述那样设置于以越趋向前端缘(开口部41)越变高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575。因此,当使液体喷嘴55的台座卡合用突起5517与喷嘴安装部576卡合时,液体喷嘴55以及与该该液体喷嘴55卡合的空气喷嘴51与该倾斜部575的倾斜角度θ相应地倾斜地配置(参照图4以及图8的(d))。
63.由于空气喷嘴51的空气流路510与液体喷嘴55的导入口侧流路5510是大致平行的位置关系,因此空气流路510以及导入口侧流路5510以大致相同的角度向斜上方倾斜地配置。该角度即倾斜部575的倾斜角度θ成为被空气吹走的液体的喷雾角度。因此,倾斜部575的倾斜角度θ相对于水平优选设为20度~70度,更优选设为30度~60度的范围。
64.在此,由于从液体喷嘴55的液体喷出口5521喷出的液体被从空气喷嘴51的空气喷出口511喷出的空气朝向开口部41的外方吹走,因此相邻配置的空气喷出口511以及液体喷出口5521需要成为与形成于上部盖40的开口部41相面对的位置。此时,空气喷嘴51以及液
体喷嘴55安装于台座部57,因此根据台座卡合用突起5517、喷嘴安装部576以及斜面部575的尺寸、形成位置、或者斜面部575的倾斜角度等来进行定位因此,能够适当地调整这些尺寸等,空气喷出口511以及液体喷出口5521成为面对开口部41的位置。
65.因此,若在将台座部57安装于台座部安装框架24的状态下组装空气喷嘴51以及液体喷嘴55,则为了确保较高的尺寸精度以使得空气喷出口511以及液体喷出口5521成为适当位置,优选空气喷嘴51、液体喷嘴55以及台座部57这三个构件分别为基于注射成形等的合成树脂的成形品。
66.对于空气喷出口511以及液体喷出口5521而言,即使是面对开口部41的位置,但若位于比开口部41靠内侧的位置,则附着于外壳10内表面的液体量变多。因此,优选设置于尽可能接近开口部41的位置,如图4所示,更优选设置为与通过开口部4并沿着外壳10的内表面的内侧假想线相同或位于比该内侧假想线靠外方的位置。但是,若比开口部41向外方突出,则会与人的手等发生接触、或者对外观造成影响,因此优选不比开口部41向外方突出。
67.因此,如图4所示,液体喷嘴55的液体喷出口5521进一步优选设置为位于形成由通过开口部41并沿着外壳10的内表面的内侧假想线p和通过开口部41并沿着外壳10的外表面的外侧假想线q夹着的开口部41的、周缘部的厚度t的范围内。由此,液体喷嘴55的液体喷出口5521不位于开口部41的内方,因此被空气吹走的液体几乎不会附着于外壳10的内表面。
68.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空气喷嘴51的空气喷出口551也更优选设置为位于形成由通过开口部41并沿着外壳10的内表面的内侧假想线p和通过开口部41并沿着外壳10的外表面的外侧假想线q夹着的开口部41的、周缘部的厚度t的范围内。空气喷嘴51的空气喷出口551只要能够将从液体喷出口5521喷出的液体向开口部41的外方吹走,则不一定限定于设置在该位置,但为了使液体喷出口5521附近成为负压而汲取液体并将其吹走,优选接近液体喷出口5521,适宜设置于形成上述的开口部41的厚度t的范围。
6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0的开口部41如上述那样形成于上部盖40,通过开口部41的外侧假想线q弯曲。因此,液体喷嘴55中的与喷出口侧部位552的喷出口侧流路5521大致平行的外侧面552b也优选以大致沿着外侧假想线q的方式弯曲(参照图4以及图7的(a)~(c))。由此,外侧面552b不向开口部41的外方突出,而能够将液体喷出口5521设定于上述规定的位置。
70.如图8的(b)、(c)所示,在台座部57,在从底面部571中的位于一对侧板部573、574间的部位到背面部572的中途位置的范围内形成有管通过狭缝571a。该管通过狭缝571a以在液体喷嘴55的连接筒部551a的延长线上具有开口的大小形成。由此,将连接筒部551a与液体容器12连结的液体供给管56经由管通过狭缝571a配设。
71.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液体容器12整体为大致长方体,在上部具有筒状突出部12a,在该筒状突出部12a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液体出口12b。在液体容器12内配设有下端浸渍在液体中的容器内管12c,容器内管12c的上端以连通的方式与液体出口12b连接。另一方面,在对上述台座部57进行支承的台座部安装框架24的稍下方设置有容器连接部安装框架25,该容器连接部安装框架25从背部盖20向前方突出,并在液体容器12载置于容器支承架22的状态下延伸至到达液体出口12b的上方的范围。在容器连接部安装框架25中的、相当于上述液体容器12的液体出口12b的上方的部位安装有容器连接部58。
72.容器连接部58形成为能够与液体容器12的筒状突出部12a内嵌合的规定厚度的大
致圆板状,且设置有上下贯穿的液体流通孔58a。当将液体容器12载置在容器支承架22上时,通过弹性构件21a向上方对上部架部21施力,从而液体容器12的筒状突出部12a与容器连接部58嵌合。由此,液体容器12的液体出口12b与容器连接部58的液体流通孔58a的下端侧连通。
73.液体供给管56通过组合第一管561和第二管562而构成。第一管561的一端561a与上述的容器连接部58的液体流通孔58a的上端侧连接。第一管561从一端561a向上方延伸,通过台座部57的管通过狭缝571a并且在中途稍微弯曲,形成为沿液体喷嘴55的连接筒部551a方向延伸的大致l字状(优选为两边的交叉角度为钝角的大致l字状)。由此,第一管561的前端开口部561b成为大致朝向连接筒部551a开口的朝向。
74.第二管562将第一管561的前端开口部561b与液体喷嘴55的连接筒部551a连接。由于第一管561的前端开口部561b成为大致朝向连接筒部551a开口的朝向,因此将两者连接的第二管562大致笔直地配设。
7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561如上述那样具有通过管通过狭缝571a后弯曲的部分,但优选由金属、硬质的塑料等管材构成,以使得在该弯曲的部分不产生管的压扁。
76.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管56由上述那样的通过管通过狭缝571a的第一管561、以及在第一管与液体喷嘴55之间大致笔直地配设的第二管562构成,因此,如图4所示,不会在中途形成极端弯曲的部位,从而能够抑制由纽结引起的喷雾不良。
77.接下来,对喷雾机构50的动作进行说明。
78.通过压缩机54的驱动,而向空气喷嘴51送入空气(压缩空气),并从空气喷出口511相对于水平方向向斜上方喷出空气(压缩空气)。需要说明的是,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设置有照度传感器13的情况下,当照度传感器13检测到成为规定的亮度时,从控制部70发送控制信号而压缩机54驱动。
79.当空气(压缩空气)喷射时,液体喷嘴55的液体喷出口5521如上述那样接近空气喷嘴51的空气喷出口511,因此该空气以相对于液体的喷出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式、即以横穿的方式通过液体喷嘴55的液体喷出口5521附近的外部。由此,液体喷嘴55的液体喷出口5521附近成为负压,液体容器12内的芳香剂、除臭剂等液体经由液体供给管56被吸引,并从液体喷嘴55的前端的液体喷出口5521被喷出。液体在从液体喷嘴55向外部喷出的同时,与通过液体喷出口5521的紧前方的从空气喷嘴51喷射的空气发生碰撞。于是,液体被微细化为几十μm以下至几μm以下而成为雾m,与从空气喷嘴51喷射的空气压力相应地,通过上部盖40的开口部41被吹向外部并扩散(参照图4)。
80.如上所述,由于空气(压缩空气)通过液体喷嘴55的液体喷出口5521附近的外部,因此液体经由液体供给管56被强制性地从液体容器12内吸引并吹走。此时,液体供给管56如上所述不会被压扁,而液体被顺畅地喷出,并且液体喷嘴55的液体喷出口5521的位置如上述那样位于开口部41的厚度t的范围,因此附着于外壳10的内表面的液体量减少,从而能够抑制液体的浪费。另外,空气喷嘴51、液体喷嘴55以及台座部57如上所述为合成树脂的成形品,仅通过使它们相互卡合,就能够使液体喷出口5521和空气喷出口511以规定的距离接近,从而位于开口部41的厚度t的范围这样适当的范围。其结果是,与利用金属制的管形成空气喷嘴以及液体喷嘴并将它们分别配置于外壳内的现有的结构相比,空气喷嘴51以及液体喷嘴55向外壳10中的适当位置的安装容易,从而能够实现组装作业的简化,并且促进被
喷雾的液体的雾m的进一步微细化。因此,所喷雾的液体的雾m能够更长时间地漂浮在空中,从而能够使芳香等的液体效果整体更均匀地遍布在酒店、餐厅等的卫生间那样宽阔的空间中。
81.另外,在控制部70中,例如也能够采用利用计时器设定喷雾液体的驱动时间,从而当成为规定的时间时自动地进行喷雾的结构。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雾装置1设置为例如公共卫生间等的情况下,无需在没有人使用的时间带进行喷雾。因此,通过如上述那样设置照度传感器13,而成为仅在成为规定以上的亮度的情况下进行喷雾驱动的结构,由此能够节省液体消耗的浪费。
82.另外,支承有液体容器12的容器支承架22经由弹性构件21a配设在上部架部21上。因此,若将液体容器12载置在容器支承架22上,则通过弹性构件21a使液体容器12的液体出口12b与位于其上方的容器连接部58的液体流通孔58a连通。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由于是液体供给管向液体容器的内外延伸并在其上连接有液体喷嘴的结构,因此液体容器的更换作业花费工夫。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若克服弹性构件21a的弹性力将容器支承架22上的变空的液体容器12向下方按压而解除与容器连接部58的嵌合并将该液体容器12拆下,接着一边再次向下方按压一边将新的液体容器12载置在容器支承架22上,则该新的液体容器12通过弹性构件21a的弹性力而与容器连接部58连接,因此更换作业容易。
8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说明中,是利用从空气喷嘴51喷出的空气的负压汲取液体并将其喷出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在液体容器12与液体供给管56之间设置泵(未图示)而驱动该泵汲取所需量的液体的结构。通过泵的驱动,规定量的液体被从液体喷嘴55的前端的液体喷出口5521强制性地喷出,从空气喷嘴51喷射的空气与该液体发生碰撞。然后,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液体被微细化为雾状。在压缩机54的性能、即从空气喷嘴51喷射的空气的压力不太高的情况下等,也能够采用像这样利用泵的结构。
84.附图标记说明
85.1:液体喷雾装置、10:外壳、12:液体容器、20:背部盖、30:主体部盖、40:上部盖、41:开口部、50:喷雾机构、51:空气喷嘴、516:卡合用槽部((空气喷嘴的)喷嘴用卡合部)、52:空气供给管、54:压缩机、55:液体喷嘴、5516:卡合用突起((液体喷嘴的)喷嘴用卡合部)、5517:台座卡合用突起(台座用卡合部)、56:液体供给管、57:台座部、575:斜面部、576:喷嘴安装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