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除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03-23 01:16: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空气除湿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对于现有的具有除湿功能的箱体或柜体结构,其一般是通过转轮式除湿机构进行除湿,箱体连接有由吸湿材料组成的转轮,转轮部分位于箱体内腔,部分位于箱体外,由位于箱体内腔的转轮部分吸附箱体内腔湿空气的水分,并通过转轮的转动,将吸附有水分的转轮部分转动至箱体外,由箱体外的加热装置加热蒸发出水蒸气,使吸湿材料实现脱附再生,随着转轮的转动,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实现箱体或柜体内部的除湿。
3.针对上述的除湿结构,由于转轮分为干燥区和再生区,其体积较大,连接结构也较为复杂,并且,由于转轮的转动,箱体或柜体在转轮处一般具有间隙,影响箱体本身的密封性,同时也会使转轮的除湿性能有所下降,增加相应的能耗,不便于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除湿装置,其通过切换除湿腔与内腔连通或与外部大气连通,通过送风组件和脱附组件配合工作,实现对内腔的除湿以及对除湿件的脱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使用。
5.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于除湿装置的控制方法。
6.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除湿装置,其包括主体、除湿件、送风组件和脱附组件,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内腔和除湿腔,所述内腔能够与所述除湿腔连通或断开连通,所述除湿腔能够与外部大气连通或断开连通,所述除湿件设置于所述除湿腔并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所述送风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送风组件能够使所述内腔的空气在所述内腔与所述除湿腔之间循环流动并经过所述除湿件,所述送风组件能够将外部的空气送入所述除湿腔并经过所述除湿件后送回外部,所述脱附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并能够加热所述除湿件。
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除湿装置,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进行除湿时,除湿腔与内腔之间连通且除湿腔与外部大气之间断开连通,送风组件将内腔的空气送入至除湿腔并经过除湿件,除湿件吸附经过其的空气中的水分,降低空气的湿度,内腔的空气在内腔与除湿腔之间循环流动并经过除湿件吸附水分除湿,从而实现内腔空气的除湿干燥;进行脱附时,除湿腔与外部大气之间连通且除湿腔与内腔之间断开连通,脱附组件启动工作加热除湿件,使除湿件蒸发出水蒸气,送风组件将外部的空气送入除湿腔并经过除湿件,带走蒸发出的水蒸气并送回至外部,从而实现除湿件的脱附再生。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除湿件无需转动设置,连接方便且有利于提高内腔的密封性,除湿效果较好,便于使用。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和第四连通口,所述内腔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除湿腔相连通,所述除湿腔分别通过所述第三连通口和所述第四连通口与外部大气相连通,所述第一
连通口处、所述第二连通口处、所述第三连通口处和所述第四连通口处均设置有启闭件,各个所述启闭件分别能够使对应的连通口打开或关闭。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分别位于所述除湿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连通口和所述第四连通口分别位于所述除湿件的相对两侧。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启闭件为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并能够遮蔽对应连通口的门体结构。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除湿腔中,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处的所述启闭件和位于所述第三连通口处的所述启闭件均能够由向所述除湿腔的内侧流动的气流驱使转动打开,位于所述第二连通口处的所述启闭件和位于所述第四连通口处的所述启闭件均能够由向所述除湿腔的外侧流动的气流驱使转动打开,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四连通口位于所述除湿腔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三连通口位于所述除湿腔的同一侧。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启闭件为单向阀,所述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除湿腔中,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处的所述启闭件和位于所述第三连通口处的所述启闭件均能够由向所述除湿腔的内侧流动的气流驱使开启,位于所述第二连通口处的所述启闭件和位于所述第四连通口处的所述启闭件均能够由向所述除湿腔的外侧流动的气流驱使开启,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四连通口位于所述除湿腔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三连通口位于所述除湿腔的同一侧。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风组件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分别设置于所述除湿件的两侧,所述第一风机能够使所述除湿腔的空气由所述第一连通口向所述第二连通口流动,所述第二风机能够使所述除湿腔的空气由所述第三连通口向所述第四连通口流动。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脱附组件包括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除湿件的下侧。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脱附组件包括多个发热件,多个所述发热件环设于所述除湿件的周侧。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腔中设置有第一湿度检测组件。
17.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其应用于包括主体、除湿件、送风组件和脱附组件的除湿装置,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内腔和除湿腔,所述内腔能够与所述除湿腔连通或断开连通,所述除湿腔能够与外部大气连通或断开连通,所述除湿件设置于所述除湿腔并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所述送风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送风组件能够使所述内腔的空气在所述内腔与所述除湿腔之间循环流动并经过所述除湿件,所述送风组件能够将外部的空气送入所述除湿腔并经过所述除湿件后送回外部,所述脱附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并能够加热所述除湿件,所述除湿装置具有除湿模式和脱附模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为除湿模式,所述内腔与所述除湿腔之间打开连通,所述除湿腔与外部大气之间断开连通,所述送风组件启动工作使所述内腔的空气在所述内腔与所述除湿腔之间循环流动并经过所述除湿件;当所述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为脱附模式,所述内腔与所述除湿腔之间断开连通,所述除湿腔与外部大气之间打开连通,所述脱附组件启动工作加热所述除湿件,所述送风组件启动工作将外部的空气送入所述除湿腔并经过所述除
湿件后送回外部。
1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通过切换除湿腔与内腔连通或与外部大气连通,在除湿模式下,通过送风组件使内腔的空气在内腔与除湿腔之间循环流动并经过所述除湿件进行吸附水分除湿,实现对内腔的除湿干燥;在脱附模式下,通过送风组件和脱附组件配合工作,加热除湿件以蒸发出水蒸气并输送至外部大气,实现对除湿件的脱附再生,本设计便于实现除湿装置的正常工作,能够获得较好的除湿效果与脱附效果,便于使用。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第一湿度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湿度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并用于检测所述内腔的相对湿度rh1,当所述内腔的相对湿度rh1大于等于预设值a1时,所述除湿装置启动除湿模式,当所述内腔的相对湿度rh1小于等于预设值b1时,所述除湿装置关闭除湿模式。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第一湿度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湿度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并用于检测所述内腔的相对湿度rh1,当所述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为除湿模式并且除湿效率η小于等于预设值c时,所述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由除湿模式切换至脱附模式,所述除湿装置在脱附模式的运行状态下运行预设值d的时间后由脱附模式切换至除湿模式,其中,除湿效率η为单位时间t内相对湿度rh1的变化量与单位时间t的比值。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第二湿度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湿度检测组件连接于所述除湿件并用于检测所述除湿件的相对湿度rh2,当所述除湿件的相对湿度rh2大于等于预设值a2并且所述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为除湿模式时,所述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由除湿模式切换至脱附模式,所述除湿装置在脱附模式的运行状态下运行至所述除湿件的相对湿度rh2小于等于预设值b2时,所述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由脱附模式切换至除湿模式。
22.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3.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4.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中除湿模式的启闭控制流程图;
26.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中脱附模式的启闭控制流程图;
27.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中脱附模式的启闭控制流程图。
28.附图标记:
29.主体100、第一连通口101、第二连通口102、第三连通口103、第四连通口104、内腔110、除湿腔120、启闭件130;
30.除湿件200;
31.送风组件300、第一风机310、第二风机320;
32.脱附组件400、发热件410。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出现若干、大于、小于、超过、以上、以下、以内等词,其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36.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7.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8.参照图1,一种除湿装置,其包括主体100、除湿件200、送风组件300和脱附组件400,主体100上设置有内腔110和除湿腔120,内腔110能够与除湿腔120连通或断开连通,除湿腔120能够与外部大气连通或断开连通,除湿件200设置于除湿腔120并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水分,送风组件300连接于主体100,送风组件300能够使内腔110的空气在内腔110与除湿腔120之间循环流动并经过除湿件200,送风组件300能够将外部的空气送入除湿腔120并经过除湿件200后送回外部,脱附组件400连接于主体100并能够加热除湿件200。
39.可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进行除湿时,除湿腔120与内腔110之间连通且除湿腔120与外部大气之间断开连通,送风组件300将内腔110的空气送入至除湿腔120并经过除湿件200,除湿件200吸附经过其的空气中的水分,降低空气的湿度,内腔110的空气在内腔110与除湿腔120之间循环流动并经过除湿件200吸附水分除湿,从而实现内腔110空气的除湿干燥;进行脱附时,除湿腔120与外部大气之间连通且除湿腔120与内腔110之间断开连通,脱附组件400启动工作加热除湿件200,使除湿件200蒸发出水蒸气,送风组件300将外部的空气送入除湿腔120并经过除湿件200,带走蒸发出的水蒸气并送回至外部,从而实现除湿件200的脱附再生。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除湿件200无需转动设置,连接方便且有利于提高内腔110的密封性,除湿效果较好,便于使用。
40.实际应用时,除湿件200由吸湿材料组成,其具体材料设置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送风组件300和脱附组件400的具体结构、除湿腔120与内腔110之间以及与外部大气之间的连通方式等也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在此不作详细描述,以下再作具体说明。
41.在某些实施例中,主体100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口101、第二连通口102、第三连通口103和第四连通口104,内腔110分别通过第一连通口101和第二连通口102与除湿腔120相连通,除湿腔120分别通过第三连通口103和第四连通口104与外部大气相连通,第一连通口
101处、第二连通口102处、第三连通口103处和第四连通口104处均设置有启闭件130,各个启闭件130分别能够使对应的连通口打开或关闭。
42.可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主体100上设置有四个连通口,分别为第一连通口101、第二连通口102、第三连通口103和第四连通口104,内腔110与除湿腔120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连通口101和第二连通口102相连通,除湿腔120分别通过第三连通口103和第四连通口104与外部大气相连通,每个连通口处均设置有启闭件130,通过启闭件130打开或关闭对应的连通口,从而实现内腔110与除湿腔120之间的连通或断开连通以及实现除湿腔120与外部大气之间连通或断开连通,其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43.实际应用时,还可以是通过设置转动的连通口结构,将连通口转动至内腔110则实现内腔110与除湿腔120之间的连通,将连通口转动至外部则实现除湿腔120与外部大气之间的连通,启闭件130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在此不作详细描述,以下再作具体说明。
44.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连通口101和第二连通口102分别位于除湿件200的相对两侧,第三连通口103和第四连通口104分别位于除湿件200的相对两侧。
45.可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第一连通口101和第二连通口102分别位于除湿件200的左右两侧,使得第一连通口101和第二连通口102之间的气流能够较好地经过除湿件200,实现较好的除湿效果;第三连通口103和第四连通口104分别位于除湿件200的左右两侧,使得第三连通口103和第四连通口104之间的气流能够较好地经过除湿件200,带走除湿件200蒸发出的水蒸气,实现较好的脱附效果。
46.实际应用时,各个连通口的设置位置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先相应变化,在此不作赘述。
47.在某些实施例中,启闭件130为转动连接于主体100并能够遮蔽对应连通口的门体结构。可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启闭件130为转动连接于主体100并呈门体结构,通过启闭件130转动以遮蔽对应连通口或解除对该连通口的遮蔽,从而实现使对应的连通口打开或关闭,其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实际应用时,门体结构的启闭件130可通过使用者手动操作转动或通过驱动器驱使转动,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在此不作限制。
48.在某些实施例中,送风组件300设置于除湿腔120中,位于第一连通口101处的启闭件130和位于第三连通口103处的启闭件130均能够由向除湿腔120的内侧流动的气流驱使转动打开,位于第二连通口102处的启闭件130和位于第四连通口104处的启闭件130均能够由向除湿腔120的外侧流动的气流驱使转动打开,第一连通口101与第四连通口104位于除湿腔120的同一侧,第二连通口102与第三连通口103位于除湿腔120的同一侧。
49.可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第一连通口101与第四连通口104位于除湿腔120的左侧,第二连通口102与第三连通口103位于除湿腔120的右侧,进行除湿时,送风组件300启动工作,使除湿腔120中的空气由左向右流动,位于第一连通口101的启闭件130在左侧气流的作用下向除湿腔120内侧转动以打开第一连通口101,位于第四连通口104的启闭件130在左侧气流的作用下向除湿腔120内侧转动以关闭第四连通口104,位于第二连通口102的启闭件130在右侧气流的作用下向除湿腔120外侧转动以打开第二连通口102,位于第三连通口103的启闭件130在右侧气流的作用下向除湿腔120外侧转动以关闭第三连通口103,实现除湿腔120与内腔110之间连通且除湿腔120与外部大气之间断开连通;
50.进行脱附时,送风组件300启动工作,使除湿腔120中的空气由右向左流动,位于第一连通口101的启闭件130在左侧气流的作用下向除湿腔120外侧转动以关闭第一连通口101,位于第四连通口104的启闭件130在左侧气流的作用下向除湿腔120外侧转动以打开第四连通口104,位于第二连通口102的启闭件130在右侧气流的作用下向除湿腔120内侧转动以关闭第二连通口102,位于第三连通口103的启闭件130在右侧气流的作用下向除湿腔120内侧转动以打开第三连通口103,实现除湿腔120与外部大气之间连通且除湿腔120与内腔110之间断开连通。
51.上述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启闭件130的单向转动打开并与送风组件300配合,利用气流的作用驱动对应的启闭件130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对应的连通口,减少人为操作的麻烦以及启闭件130的驱动设置,简化启闭件130对应的启闭控制,便于使用,实际应用时,还可以是通过控制器和驱动器来进行对启闭件130的转动控制,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在此不作赘述。
52.在某些实施例中,启闭件130为单向阀(图中未示出),送风组件300设置于除湿腔120中,位于第一连通口101处的启闭件130和位于第三连通口103处的启闭件130均能够由向除湿腔120的内侧流动的气流驱使开启,位于第二连通口102处的启闭件130和位于第四连通口104处的启闭件130均能够由向除湿腔120的外侧流动的气流驱使开启,第一连通口101与第四连通口104位于除湿腔120的同一侧,第二连通口102与第三连通口103位于除湿腔120的同一侧。
53.可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启闭件130为单向阀,参照图1中各个连通口的设置以及上述描述,利用气流的作用驱动对应的启闭件130开启或关闭,以打开或关闭对应的连通口,能够减少人为操作的麻烦以及启闭件130的驱动设置,简化启闭件130对应的启闭控制,便于使用。实际应用时,启闭件130还可以是其他开关阀体,通过驱动器驱动实现启闭控制,启闭件13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变化,在此不再赘述。
54.在某些实施例中,送风组件300包括第一风机310和第二风机320,第一风机310和第二风机320分别设置于除湿件200的两侧,第一风机310能够使除湿腔120的空气由第一连通口101向第二连通口102流动,第二风机320能够使除湿腔120的空气由第三连通口103向第四连通口104流动。
55.可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第一风机310位于除湿件200的左侧,第二风机320位于除湿件200的右侧,进行除湿时,第一风机310启动工作,向除湿件200进行送风,使除湿腔120中的空气由左侧向右侧流动;进行脱附时,第二风机320启动工作,向除湿件200进行送风,使除湿腔120中的空气由右侧向左侧流动。通过设置第一风机310和第二风机320实现除湿腔120中的气流变向,并且,使除湿件200能够保持处于风机的正压侧,方便气流经过除湿件200,能够实现较好的除湿效果和脱附效果。
56.实际应用时,第一风机310和第二风机320可设置为均可正反转变向送风的风机,利用两个风机对除湿件200的两侧进行送风和抽风,从而方便气流经过除湿件200,或者,送风组件300还可以设置为一个风机或多个风机,通过控制风机的正反转,实现除湿腔120中的气流变向,送风组件30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变化,在此不再赘述。
57.在某些实施例中,脱附组件400包括发热件410,发热件410设置于除湿件200的下侧。可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通过将发热件410设置于除湿件200的下侧,利用热空气上升的
原理,方便除湿件200蒸发水蒸气,其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实际应用时,发热件410可以是电热件或其他发热结构,脱附组件400可以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加热除湿件200或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加热除湿件200,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
58.在某些实施例中,脱附组件400包括多个发热件410,多个发热件410环设于除湿件200的周侧(图中未示出)。可理解的是,通过在除湿件200的周侧环设多个发热件410,能够使除湿件200整体快速升温,便于蒸发出水蒸气,提高脱附效率。实际应用时,发热件410的具体设置数量和分布情况等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在此不作赘述。
59.在某些实施例中,内腔110中设置有第一湿度检测组件(图中未示出)。可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一湿度检测组件对内腔110的空气湿度进行检测,方便通过控制程序驱使除湿装置工作启闭,或可通过显示组件将内腔110湿度情况反馈于用户,方便用户根据需要开启除湿或关闭除湿。实际应用时,第一湿度检测组件可以是湿度计或湿度传感器等,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均可理解。
60.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其应用于包括主体100、除湿件200、送风组件300和脱附组件400的除湿装置,主体100上设置有内腔110和除湿腔120,内腔110能够与除湿腔120连通或断开连通,除湿腔120能够与外部大气连通或断开连通,除湿件200设置于除湿腔120并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水分,送风组件300连接于主体100,送风组件300能够使内腔110的空气在内腔110与除湿腔120之间循环流动并经过除湿件200,送风组件300能够将外部的空气送入除湿腔120并经过除湿件200后送回外部,脱附组件400连接于主体100并能够加热除湿件200,除湿装置具有除湿模式和脱附模式,控制方法包括:当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为除湿模式,内腔110与除湿腔120之间打开连通,除湿腔120与外部大气之间断开连通,送风组件300启动工作使内腔110的空气在内腔110与除湿腔120之间循环流动并经过除湿件200;当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为脱附模式,内腔110与除湿腔120之间断开连通,除湿腔120与外部大气之间打开连通,脱附组件400启动工作加热除湿件200,送风组件300启动工作将外部的空气送入除湿腔120并经过除湿件200后送回外部。
61.根据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通过切换除湿腔120与内腔110连通或与外部大气连通,在除湿模式下,通过送风组件300使内腔110的空气在内腔110与除湿腔120之间循环流动并经过除湿件200进行吸附水分除湿,实现对内腔110的除湿干燥;在脱附模式下,通过送风组件300和脱附组件400配合工作,加热除湿件200以蒸发出水蒸气并输送至外部大气,实现对除湿件200的脱附再生,本设计便于实现除湿装置的正常工作,能够获得较好的除湿效果与脱附效果,便于使用。
62.实际应用时,除湿模式和脱附模式可通过用户手动选择进行启动和关闭,或通过控制方法进行自动开启和关闭,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
63.在某些实施例中,除湿装置还包括第一湿度检测组件,第一湿度检测组件设置于内腔110并用于检测内腔110的相对湿度rh1,当内腔110的相对湿度rh1大于等于预设值a1时,除湿装置启动除湿模式,当内腔110的相对湿度rh1小于等于预设值b1时,除湿装置关闭除湿模式。
64.可理解的是,参照图2,使用时,通过第一湿度检测组件检测内腔110的相对湿度rh1,从而获取内腔110的相对湿度rh1,将相对湿度rh1与预设值a1进行比较判断,若相对湿度rh1大于等于预设值a1,则启动除湿模式,否则不启动除湿模式。除湿模式在运行时,内腔
110的相对湿度rh1在逐渐降低,将相对湿度rh1与预设值b1进行比较判断,若相对湿度rh1小于等于预设值b1,则关闭除湿模式,否则继续运行除湿模式。
65.通过上述控制方法,能够在内腔110的相对湿度rh1大于等于预设值a1时自动开启除湿模式,以及在内腔110的相对湿度rh1小于等于预设值b1时自动关闭除湿模式,实现内腔110的自动除湿干燥,减少用户操作的麻烦。
66.实际应用时,对于相对湿度rh1的检测获取,可以是间隔时间检测获取或连续检测获取,预设值a1和预设值b1可根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在此不作限制。
67.在某些实施例中,除湿装置还包括第一湿度检测组件,第一湿度检测组件设置于内腔110并用于检测内腔110的相对湿度rh1,当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为除湿模式并且除湿效率η小于等于预设值c时,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由除湿模式切换至脱附模式,除湿装置在脱附模式的运行状态下运行预设值d的时间后由脱附模式切换至除湿模式,其中,除湿效率η为单位时间t内相对湿度rh1的变化量与单位时间t的比值。
68.可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为脱附模式的启闭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例,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为除湿模式时,通过第一湿度检测组件检测内腔110的相对湿度rh1,从而获取内腔110的相对湿度rh1,由于除湿模式下,相对湿度rh1会逐渐降低,通过计算相对湿度rh1在单位时间t内的变化量与单位时间t的比值,获得除湿效率η,将除湿效率η与预设值c进行比较判断,若除湿效率η小于等于预设值c,则将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由除湿模式切换至脱附模式,否则继续运行除湿模式,脱附模式在运行预设值d的时间后关闭,并重新切换至除湿模式。
69.通过上述控制方法,能够在除湿效率η下降至小于等于预设值c时自动由除湿模式切换至脱附模式,脱附模式在运行预设值d的时间后关闭,实现除湿件200的自动脱附再生,减少用户操作的麻烦。
70.实际应用时,除通过设定预设值d使脱附模式关闭外,还可通过检测除湿件200的湿度情况进行脱附模式关闭的控制,单位时间t、预设值c和预设值d均可根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在此不作限制。
71.在某些实施例中,除湿装置还包括第二湿度检测组件,第二湿度检测组件连接于除湿件200并用于检测除湿件200的相对湿度rh2,当除湿件200的相对湿度rh2大于等于预设值a2并且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为除湿模式时,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由除湿模式切换至脱附模式,除湿装置在脱附模式的运行状态下运行至除湿件200的相对湿度rh2小于等于预设值b2时,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由脱附模式切换至除湿模式。
72.可理解的是,如图4所示,为脱附模式的启闭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为除湿模式时,通过第二湿度检测组件检测除湿件200的相对湿度rh2,从而获取除湿件200的相对湿度rh2,将相对湿度rh2与预设值a2进行比较判断,若相对湿度rh2大于等于预设值a2,则将除湿装置的运行状态由除湿模式切换至脱附模式,否则继续运行除湿模式。脱附模式在运行时,除湿件200的相对湿度rh2在逐渐降低,将相对湿度rh2与预设值b2进行比较判断,若相对湿度rh2小于等于预设值b2,则将脱附模式切换回除湿模式,否则继续运行脱附模式。
73.通过上述控制方法,能够在除湿件200的相对湿度rh2大于等于预设值a2时自动切换至脱附模式,以及在除湿件200的相对湿度rh2小于等于预设值b2时自动切换回除湿模
式,实现除湿件200的自动脱附再生,减少用户操作的麻烦。
74.实际应用时,还可以通过设置除湿模式运行预设时间后自动切换至脱附模式,脱附模式也还可以通过设定运行预设时间后关闭,对于相对湿度rh2的检测获取,可以是间隔时间检测获取或连续检测获取,预设值a2和预设值b2可根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在此不作限制。
7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