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辣椒高产培育方法与流程

2022-03-22 22:30: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辣椒高产培育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辣椒高产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2.新疆地广人稀,尤其是南疆人均种植土地面积大,其农事操作以机械化操作为主,容易形成规模种植,有利于辣椒品种的统一和种植管理的规范化,提高辣椒品质,为加工企业可提供优良稳定的辣椒原料,可推动当地的辣椒产业发展。
3.新疆相比于内地,加工辣椒种植起步晚,发展速度快,种植管理技术仅限于种植户和基层管理单位根据现有的条件和借鉴其他农作物管理技术加以积累总结,缺少统一性、科学性、规范化的技术指导和推广,特别是常规种种植区,没有售后技术服务,种植户对于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栽培技术并无科学性的技术指导,导致新疆辣椒机械化采收,存在采净率低、辣椒破损率高、辣椒品质下降、农民受益降低等问题。
4.传统加工辣椒栽培,栽培过程及收获过程没有全部实现机械化,用工量大、雇工困难、工价高、效率低,同时因不能及时收获和晾晒,产品浪费较大,商品率低。同时再栽培技术与机械采收不配套,肥料施用不合理,加大成本,产品品质下降,产品浪费大。
5.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辣椒高产培育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辣椒高产培育方法,可以通过机械进行统一采收,采收成本低,同时整个培育过程科学施肥,品种产量高,施肥成本低下,产品浪费少。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辣椒高产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s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丰产、抗病、植株直立紧凑、抗倒伏、结果集中、成熟集中、果实易脱水、果实色价高、果实颜色红的品种;
10.s2、栽培地选择:层深厚、土壤较肥沃、保水肥、盐碱轻、ph值≤7.8的砂质壤土地块;
11.s3、育苗移栽:育苗播种期,根据新疆南北疆的气候特点,通过干籽播种的播种方式,播种量80g/亩,将128穴育苗盘装好基质,采用精量穴盘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深度0.8-1cm,播种后再盖上一层育苗基质,镇压、刮平、浇透水,进入出苗前管理;
12.s4、栽培:露地覆膜栽培,采用黑地膜覆盖,覆膜滴灌管机械一次性完成,铺膜后滴水至膜边,移栽前3-5天机械打孔;
13.s5、施肥:
14.(1)基肥,在秋季在秋季犁地前机械撒入田地,再深翻25-30cm,每667m2施过磷酸钙25kg,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5kg作为基肥;
15.(2)追肥,随水滴肥的方式进行,遵循苗期以“控制水量,以水送肥”为原则,坐果膨大期以“勤滴,大肥”为原则,确保水肥供应充足,转色期,肥料以钾肥为主,并喷施微量元
素;
16.(3)机械采收辣椒要及早停肥停水,在8月上旬停止滴肥,8月20日-25日停水。
17.s6、病虫害防治:
18.(1)2月下旬或3月初平地整地时用40.7%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00-150毫升ml/667m2或50%辛硫磷250ml/667m2结合除草剂于耙地前施入,并及时耙平与表层土混匀,以防治地老虎;
19.(2)5月底-6月初随水滴施康福多60-80ml/667m2,每20天一次,连续滴施2次,防治蚜虫、蓟马;
20.(3)6月中旬-7月下旬,采用20%康宽10ml/667m2兑水50kg,结合叶面施肥,机械喷雾连续防治3次,每7-10天一次,防治棉铃虫;
21.s7、机械采收:根据种植地块土壤质地、植株长势和天气情况确定停水时间,果实自然脱水达50%~60%时适时机械采收,机采前平整道路,清收滴灌管,平压毛管接头,清除田间地头杂草;
22.s8、晾晒:辣椒机械采收后应直接装车拖运到戈壁滩晾晒,装车拉运过程中避免踩踏损伤辣椒,摊晒厚度为15~20cm,晾晒前期要勤翻动防止霉变,辣椒晒至水份达30%-40%时将其堆成50~60cm高的小垄风干,用去杂机械将辣椒和杆杂分离,辣椒晒至水份达20%-30%时起大堆,堆成长方形,宽度3m,用彩条布封严,发汗2~4天,再摊开晾干表层水分,人工挑拣未成熟椒和霉烂变质椒进行产品分级销售。
23.优选的,所述s3中育苗移栽时间南疆育苗播种期为2月上旬,北疆育苗播种期为2月20日至3月5日。
24.优选的,所述s4中机械打孔深度为8-10cm,直径为5cm。
25.优选的,所述s4中移栽行距配置30cm 50cm 30cm 75cm,株距25cm,在一穴双株的情况下穴数5760穴/667m2。
26.优选的,所述s5中施肥采用秋季土地深翻撒基肥、辣椒生育期随水滴肥及叶面补施微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
27.优选的,所述s5中追肥施肥参数为尿素40-55kg/667m2,一铵30-40kg/667m2,钾肥20-30kg/667m2,锌肥1-3kg/667m2,硫酸钙1-3kg/667m2,微肥0.3kg/667m2。
28.优选的,所述s6中6月-7月,还需要采用辛菌胺120g/667m2进行机械喷雾连续防治2-3次,每5-7天喷施一次。
29.优选的,所述s7中针对粘土地,8月20日停水,砂土地延后至8月底,停水15-20天后,喷施不含氯酸盐的辣椒落叶剂,于9月10日喷施,机械吊喷或者用无人机喷施。
30.优选的,所述机械吊喷用药量100g/667m2,用水量40kg/667m2。
31.优选的,所述无人机喷施第一次辣椒落叶剂100g 乙烯利80-90g/1-1.2kg水//667m2,间隔7-10天喷施第二次,辣椒落叶剂100g/1-1.2kg水//667m2。
3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品种选择、栽培地选择、育苗移栽、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机械采收、晾晒,在整个培育过程中,从栽培到施肥再到采收全部通过机械完成,科学稳定的精确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大大提高了辣椒种植果实质量的稳定性和产量,降低了肥料的浪费,通过机械采摘也有效的提高了采收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34.实施例
3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辣椒高产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6.s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丰产、抗病、植株直立紧凑、抗倒伏、结果集中、成熟集中、果实易脱水、果实色价高、果实颜色红的品种;
37.s2、栽培地选择:层深厚、土壤较肥沃、保水肥、盐碱轻、ph值≤7.8的砂质壤土地块;
38.s3、育苗移栽:育苗播种期,根据新疆南北疆的气候特点,育苗移栽时间南疆育苗播种期为2月上旬,北疆育苗播种期为2月20日至3月5日,通过干籽播种的播种方式,播种量80g/亩,将128穴育苗盘装好基质,采用精量穴盘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深度0.8-1cm,播种后再盖上一层育苗基质,镇压、刮平、浇透水,进入出苗前管理;
39.s4、栽培:露地覆膜栽培,采用黑地膜覆盖,覆膜滴灌管机械一次性完成,铺膜后滴水至膜边,移栽前3-5天机械打孔,机械打孔深度为8-10cm,直径为5cm,移栽行距配置30cm 50cm 30cm 75cm,株距25cm,在一穴双株的情况下穴数5760穴/667m2;
40.s5、施肥:
41.(1)基肥,在秋季在秋季犁地前机械撒入田地,再深翻25-30cm,每667m2施过磷酸钙25kg,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5kg作为基肥;
42.(2)追肥,随水滴肥的方式进行,遵循苗期以“控制水量,以水送肥”为原则,坐果膨大期以“勤滴,大肥”为原则,确保水肥供应充足,转色期,肥料以钾肥为主,并喷施微量元素;
43.(3)机械采收辣椒要及早停肥停水,在8月上旬停止滴肥,8月20日-25日停水。
44.s6、病虫害防治:
45.(1)2月下旬或3月初平地整地时用40.7%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00-150毫升ml/667m2或50%辛硫磷250ml/667m2结合除草剂于耙地前施入,并及时耙平与表层土混匀,以防治地老虎;
46.(2)5月底-6月初随水滴施康福多60-80ml/667m2,每20天一次,连续滴施2次,防治蚜虫、蓟马;
47.(3)6月中旬-7月下旬,采用20%康宽10ml/667m2兑水50kg,结合叶面施肥,机械喷雾连续防治3次,每7-10天一次,防治棉铃虫;
48.s7、机械采收:根据种植地块土壤质地、植株长势和天气情况确定停水时间,果实自然脱水达50%~60%时适时机械采收,机采前平整道路,清收滴灌管,平压毛管接头,清除田间地头杂草;
49.s8、晾晒:辣椒机械采收后应直接装车拖运到戈壁滩晾晒,装车拉运过程中避免踩踏损伤辣椒,摊晒厚度为15~20cm,晾晒前期要勤翻动防止霉变,辣椒晒至水份达30%-40%时将其堆成50~60cm高的小垄风干,用去杂机械将辣椒和杆杂分离,辣椒晒至水份达20%-30%时起大堆,堆成长方形,宽度3m,用彩条布封严,发汗2~4天,再摊开晾干表层水
分,人工挑拣未成熟椒和霉烂变质椒进行产品分级销售。
50.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s5中施肥采用秋季土地深翻撒基肥、辣椒生育期随水滴肥及叶面补施微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实现肥料的合理利用,节约成本,提高辣椒产量,提高辣椒品质。
51.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s5中追肥施肥参数为尿素40-55kg/667m2,一铵30-40kg/667m2,钾肥20-30kg/667m2,锌肥1-3kg/667m2,硫酸钙1-3kg/667m2,微肥0.3kg/667m2。
52.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s6中6月-7月,还需要采用辛菌胺120g/667m2进行机械喷雾连续防治2-3次,每5-7天喷施一次。
53.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s7中针对粘土地,8月20日停水,砂土地延后至8月底,停水15-20天后,喷施不含氯酸盐的辣椒落叶剂,于9月10日喷施,机械吊喷或者用无人机喷施。
54.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机械吊喷用药量100g/667m2,用水量40kg/667m2。
55.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无人机喷施第一次辣椒落叶剂100g 乙烯利80-90g/1-1.2kg水//667m2,间隔7-10天喷施第二次,辣椒落叶剂100g/1-1.2kg水//667m2。
56.实验例
57.以焉耆七个星镇哈尔莫墩村5组进行加工辣椒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对比试验。
58.试验方案设计:选用焉耆七个星镇哈尔莫墩村5组砂壤土为试验用地,ph值为8,进行5组试验,每组50亩地,标记为a1、b1、c1、d1、e1,采用红龙23号为种植品种。
59.a1:
60.(1)辣椒种植方式:育苗移栽
61.(2)栽培模式
62.露地覆膜栽培,采用145cm黑地膜覆盖,覆膜滴灌管机械一次性完成。铺膜后滴水至膜边,移栽前3-5天机械打孔,打孔深度8-10cm,直径5cm。移栽行距配置30cm 50cm 30cm 75cm,株距25cm,穴数5760穴/667m2(一穴双株)。
63.(3)施肥方法
64.施肥采用秋季土地深翻撒基肥、辣椒生育期随水滴肥及叶面补施微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实现肥料的合理利用,节约成本,提高辣椒产量,提高辣椒品质。
65.基肥,在秋季在秋季犁地前机械撒入田地,再深翻25-30cm,每667m2施过磷酸钙25kg,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5kg作为基肥。追肥,按照随水滴肥的方式进行,遵循苗期以“控制水量,以水送肥”为原则,坐果膨大期以“勤滴,大肥”为原则,确保水肥供应充足,转色期,肥料以钾肥为主,并喷施微量元素。机械采收辣椒要及早停肥停水,一般在8月上旬停止滴肥,8月20日-25日前后停水。追肥施肥参数,尿素40-55kg/667m2,一铵30-40kg/667m2,钾肥20-30kg/667m2,锌肥1-3kg/667m2,硫酸钙1-3kg/667m2,微肥0.3kg/667m2(液面喷施)。
66.(4)病虫害防治
67.地老虎、蟋蟀、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防治:2月下旬或3月初平地整地时用40.7%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00-150毫升ml/667m2或50%辛硫磷250ml/667m2结合除草剂于耙地前施入,并及时耙平与表层土混匀。蚜虫、蓟马防治:5月底-6月初随水滴施康福多60-80ml/667m2,每20天一次,连续滴施2次。棉铃虫防治:6月中旬-7月下旬,采用20%康宽10ml/667m2兑水50kg,结合叶面施肥,机械喷雾连续防治3次,每7-10天一次。病害防治:6月-7月,采用辛菌胺120g/667m2进行机械喷雾连续防治2-3次,每5-7天喷施一次。
68.(5)机械采收
69.机采辣椒要及早停水,根据种植地块土壤质地、植株长势和天气情况确定停水时间,粘土地,8月20日前后停水,砂土地适当延后至8月底,为提高辣椒红果色价便于采收,停水15-20天后,喷施不含氯酸盐的辣椒落叶剂,一般于9月10日前后喷施为宜,机械吊喷,用药量100g/667m2,用水量40kg/667m2,无人机喷施:第一次辣椒落叶剂100g 乙烯利80-90g/1-1.2kg水//667m2,间隔7-10天喷施第二次,辣椒落叶剂100g/1-1.2kg水//667m2。果实自然脱水达50%~60%时适时机械采收,机采前平整道路,清收滴灌管,平压毛管接头,清除田间地头杂草。
70.b1:步骤1)辣椒种植方式:直播,其余同a1
71.c1:步骤2)栽培模式:露地覆膜栽培,采用70cm白地膜覆盖,覆膜滴灌管机械一次性完成。铺膜后滴水至膜边,移栽前人工打孔,打孔深度6-8cm。移栽行距配置30cm 70cm,株距25cm,穴数5336穴/667m2(一穴双株),其余同a1.
72.d1:步骤3)施肥方法:按照当地种植习惯及施肥经验进行传统施肥,基肥,在秋季在秋季犁地前机械撒入田地,再深翻25-30cm,每667m2施三料20kg作为基肥。追肥,按照随水滴肥的方式进行,按照当地的种植习惯进行追肥,施肥参数,尿素50-60kg/667m2,一铵40-50kg/667m2,钾肥30-45kg/667m2。其余同a1。
73.e1:步骤4)病虫害防治:蚜虫、蓟马防治:5月底-6月初采用叶面机械喷雾的防治方法。其余同a1。
74.记录上述各组试验的平均用工时间,产量,成本,色价。数据如下:
[0075][0076]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