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伪标签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2022-03-19 22:47: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伪标签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目前,防伪标识已经成为众多商品企业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的手段,防伪标识技术也在不断的升级、演变,数码防伪技术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在包装、物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对其防伪标识的防伪性和美观性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3.镭射粉是由经亮度极高的电镀材料经精密切割粉碎而成,具有色彩丰富、色泽光亮、并具有一定的耐蚀、耐温性。随着粉碎设备的不断进步,镭射粉粒径可达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
4.将镭射粉应用于印刷中能够起到增强和丰富印刷色彩的效果,还能起来防伪的效果。现有的镭射防伪标签,是局部镭射全息标签,镭射效果为面或区域面,没有层次感,这使得防伪标签不美观也十分容易被造假者复制,从而失去其防伪的性能;其次,现有的镭射防伪标签,将油墨暴露在空气中,一方面不经意的摩擦会破坏油墨印迹,另一方面油墨气味大也会挥发,对环境不友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
6.提供一种防伪标签。所述防伪标签中,将镭射粉置于多层次的结合层中,再以透明的树脂层进行分隔,提高了防伪效果。
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
8.所述防伪标签的应用。
9.为了解决所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0.一种防伪标签,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树脂层、胶黏剂层、第二树脂层、离型层;
11.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胶黏剂层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油墨印迹;
12.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为透明层;
13.所述油墨印迹、所述胶黏剂层、所述离型层中分别独立设有镭射粉。
14.镭射效果在所述油墨印迹、所述胶黏剂层、所述离型层中呈现,以肉眼从防伪标签的任何一面进行观望,都能看见呈现区域点分布的镭射效果,即从第一树脂层看向离型层过程中,能明显看出防伪标签中,远离离型层的一侧镭射效果较强,靠近离型层的一侧镭射效果较弱,即所述第一树脂层和所述第二树脂层中部镭射效果较强,从而呈现镭射效果的层次化。
15.基于此,所述防伪标签中,将镭射粉置于多层次的结合层中,再以透明的树脂层进行分隔,营造出区域点分布的镭射效果,这使得防伪标签难以被伪造者高精度复制,伪造者即使利用现有复印设备复制标签,在复制完成后,只需要用光线照射所述防伪标签,观察反射光线的变化,即可看出复制的标签在视觉上与正品标签有较大差异,即用户仅凭肉眼即
可区分,如此提高了产品安全性。巧妙地在油墨印迹中添加镭射粉,通过印刷即可呈现具有一定镭射效果的印刷图案。
16.所述胶黏剂层为一层粘附了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的胶黏剂,所述胶黏剂通过界面的黏附和内聚等作用,使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连接在一起。胶黏剂中的镭射粉通过研磨分散加入到胶黏剂中。
17.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离型层的表面涂有离型剂,所述离型剂中填有镭射粉。通过印刷或涂布的方法,在离型层上体现一定的镭射效果,以进一步加强镭射效果。
18.所述离型层下还设有不干胶与离型纸。所述不干胶和所述离型纸厚度无特殊要求。
19.所述离型纸为硅油纸。
20.所述离型剂固含量为15~30%,所述离型剂中添加有1%~5%含量的镭射粉。
2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油墨印迹中油墨的固含量为15~30%。
22.所述油墨中添加有1%~5%含量的镭射粉。
23.镭射粉采用呈标准的六角形,闪光度高,亮度高,镜面效果明显的金葱粉。
24.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伪标签的厚度为80~100μm。
25.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1~2μm。
26.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树脂层、所述油墨印迹、所述第二树脂层厚度比为12~25:1~2:12~25。在此厚度比下,能使得镭射效果达到最佳。
27.在油墨印迹里分散镭射粉,一则使得油墨在体现原有色彩的同时具有光彩艳丽的效果;二则使得油墨分散性更好。
28.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为柔性隔层。一方面起到对所述防伪标签的保护效果,进一步地,避免油墨印迹暴露在外被磨损,再一方面防止镭射粉漏出,再一方面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柔性特点,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撕下所述第一树脂层,从而直接接触油墨印迹,比如将防伪标签作为刮奖标签时候,使用者可以方便撕下第一树脂层,然后刮油墨印迹。
29.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所用原料分别独立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30.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镭射粉粒径为3~30μm。
31.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涉及所述一种防伪标签在产品包装中的应用。标签的常规工艺流程:印刷-复合-涂布-模切,加入镭射粉的油墨、离型层、胶粘剂无需改变工艺参数即可实现,操作简便。
32.所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33.1.将镭射粉置于多层次的结合层中,再以透明的树脂层进行分隔,营造出区域点分布的镭射效果,这使得防伪标签难以被伪造者高精度复制;
34.2.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二树脂层为柔性隔层。一方面起到对所述防伪标签的保护效果,进一步地,避免油墨印迹暴露在外被磨损,再一方面防止镭射粉漏出,再一方面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柔性特点,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撕下所述第一树脂层,从而直接接
触油墨印迹,比如将防伪标签作为刮奖标签时候,使用者可以方便撕下第一树脂层,然后刮油墨印迹。
附图说明
35.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36.图1为实施例中防伪标签示意图。
37.附图标记:
38.100-第一树脂层,200-胶黏剂层,300-第二树脂层,400-离型层,500-不干胶,600-离型纸,700-油墨印迹,800-镭射粉。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40.实施例1
41.一种防伪标签:
4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树脂层100、胶黏剂层200、第二树脂层300、离型层400、不干胶500与离型纸600;
43.上述第一树脂层100与上述第二树脂层300为透明层;
44.上述第一树脂层100与上述第二树脂层300所用原料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45.上述第一树脂层100与上述胶黏剂层20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油墨印迹700;
46.上述油墨印迹700、上述胶黏剂层200、上述离型层400中分别独立设有镭射粉800;
47.上述防伪标签的厚度为100μm;
48.上述离型层400的表面涂有离型剂,上述离型剂中填有镭射粉800;
49.上述离型剂固含量为15%,上述离型剂中添加有5%含量的镭射粉800;
50.上述油墨印迹700中油墨的固含量为15%;
51.上述油墨中添加有5%含量的镭射粉800;
52.上述镭射粉800粒径为3μm。
53.实施例2
54.一种防伪标签:
55.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树脂层100、胶黏剂层200、第二树脂层300、离型层400、不干胶500与离型纸600;
56.上述第一树脂层100与上述第二树脂层300为透明层;
57.上述第一树脂层100与上述第二树脂层300所用原料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58.上述第一树脂层100与上述胶黏剂层20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油墨印迹700;
59.上述油墨印迹700、上述胶黏剂层200、上述离型层400中分别独立设有镭射粉800;
60.上述防伪标签的厚度为100μm;
61.上述离型层400的表面涂有离型剂,上述离型剂中填有镭射粉800;
62.上述离型剂固含量为15%,上述离型剂中添加有1%含量的镭射粉800;
63.上述油墨印迹700中油墨的固含量为15%;
64.上述油墨中添加有1%含量的镭射粉800;
65.上述镭射粉800粒径为3μm。
66.实施例3
67.一种防伪标签:
68.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树脂层100、胶黏剂层200、第二树脂层300、离型层400、不干胶500与离型纸600;
69.上述第一树脂层100与上述第二树脂层300为透明层;
70.上述第一树脂层100与上述第二树脂层300所用原料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71.上述第一树脂层100与上述胶黏剂层20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油墨印迹700;
72.上述油墨印迹700、上述胶黏剂层200、上述离型层400中分别独立设有镭射粉800;
73.上述防伪标签的厚度为100μm;
74.上述离型层400的表面涂有离型剂,上述离型剂中填有镭射粉800;
75.上述离型剂固含量为30%,上述离型剂中添加有5%含量的镭射粉800;
76.上述油墨印迹700中油墨的固含量为30%;
77.上述油墨中添加有5%含量的镭射粉800;
78.上述镭射粉800粒径为30μm。
79.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